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依据当地方言特点实施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17 共2904字
论文摘要

  河南话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河南官话,以开封为代表的地区周围辐射有商丘,郑州等地。另一类是属于晋语的邯新片,而安阳大部分地区属于晋语的邯新片,但也有官话的重叠交织,与开封等地的河南官话有一定的区别。后者的最大特点,是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口型一般比较浅,对于普通话中要求的字正腔圆距离较远,语调平缓,开口度没有普通话的大,去声比例较少,所以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小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掌握其特点,才能更好教授普通话。

  一、豫北方言的特点以及语文课普通话教学的特点

  1. 豫北方言的声调特点

  豫北地区主要是中原官话,但也有安阳地区的属于晋语的邯新片,中原官话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类,有些地区三个声调,如渑池地区。入声归派入阴平和阳平。而安阳地区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
  中原官话最常见的调值类型 阴平 24、阳平 42、上声 54(55) 和去声 312,下面具体列举几种河南方言的调值比较:
  论文摘要
  豫北地区如安阳地区,发音口腔口型较为扁,一般上下多张不到位,左右也较窄,如,白、黑,等字发音和“列”的口型几乎一样,缺少口腔的宽窄变化,发音皆不到位,从上表可以看出,阴平阳平以及上声的调值,在豫北地区的安阳,区别很小,而上声字发音调值偏低,缺少了普通话的那种婉转感,有时在读含有上声字的词组时,极易读错,或将前后声调读反,或将大多数上声字发为阴平字或接近去声的声调。上述现象普遍存在于教学中,所以抓住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2. 语文课普通话声调的教学方法

  首先是对声调习惯的纠正,对于上声平声容易混淆的词组加以强化训练,
  比如先上声后平声的例子:
  “老师”-- 上声 + 阴平
  在豫北安阳则发成:
  “老师”-- 阴平 + 阴平
  “老”字为上声,有一个先下后上的婉转过程,而豫北方言一般将此过程省略,直接发为平声,所以显得发音短促,语速也容易过快。
  很多小学生说话的速度偏快,导致发音过程不完整,老师应该加以腔调上声与平声结合的训练,并特别指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引起学生的注意。
  再如先平声后上声的例子:
  潇洒 -- 阴平 + 上声
  豫北安阳则读为
  潇洒 -- 阴平 + 阴平
  另外在豫北安阳,“去声”的腔调发音也比较浅,缺少去声的顿挫感,发音给人以轻描淡写的感觉。
  例如:
  浴缸 -- 去声 + 阴平
  重音明显在第一个字,而豫北安阳地区则将其非重音化、平均化,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强调的地方。可见,安阳地区对发音不太讲究语调的上声与平声之间的变化,造成声调单一,而去声又比较轻,比较短促,缺乏普通话四声的抑扬顿挫感。声调上的平直,导致发音过程加快,造成发声口型腔体位置不能充分到位的现象。
  这就是特点,所谓“南腔北调”,同时也是豫北地区普通话学习者的障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克服这种习惯,逐渐改“腔”改“调”。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这些字的方言发音和普通话发音加以对比,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客观的真实体验,而不是进行枯燥的没有理解作为基础的练习。

  3. 豫北地区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学习方法

  除了上述声调的特点,豫北方言的另一特点就是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安阳地区的人是没有翘舌音这个概念的。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在教学中强调的话,很多学生在升到高年级后仍然改不过来。所以有必要对二者作专门的讲解。

  (1)运用排除法来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

  汉字中主要是形声字,一般声旁相同的字都是形声字,而且声母一般也会相同。如“喿、曾、宗、卒、采、仓、曹、从、散、司,叟、遂”作偏旁的字,绝大多数是平舌音;“占、中、主、专、朝、成、出、少、善、申、生”作偏旁的字,绝大多数是翘舌音。普通话里,平舌音少,翘舌音居多。如 ca,只有“拆”(方言音 c1)、擦、嚓、”4 个字,而 cha 音节下,却有“叉、茶、诧”汉字;zen 音节下,只有“怎、谮”两个汉字,而 zhen 音节下,却有“真、枕、镇”等汉字;尤其是音节 sen 下,只有一个“森”字,而 shen 音节下,却有“身、神、审、甚”等汉字。类似上述情况,我们只需记住少数几个平舌音字,就可以确定大多数翘舌音字了。
  豫北尤其是安阳地区发言平舌音居多,甚至有将所有翘舌音发成平舌音的倾向。普通话刚好相反,大部分是翘舌音,更符合字正腔圆的特点。豫北地区小学生语文教学应抓住这个特点,加强少数平舌音字的记忆,剩下就是翘舌音,这就是排除法的好处。
  因此,语文教师应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点镶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灵活结合语文教材加以教学。
  一句话,那就是只要记住少数平舌音字,或平舌音偏旁形声字,即可推定其他字为翘舌音的字。

  (2)利用声韵结合的一般规律来学习平舌音与翘舌音。

  除了上述排除法,在普通话中,声母和韵母的拼合,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声母不能与某些韵母结合,而有些韵母则不能和某些声母结合。例如 ua、uai、uang 这三个韵母,能跟翘舌音 zh、ch、sh 结合相拼,而不能跟平舌音 z、c、s 相拼。所以如果是“抓、装、窗、摔、双”等韵母分别是 ua、uai、uang 的这些字,一定是翘舌音而不可能是平舌音。而韵母 ong 能跟平舌音 s 相拼,却不能跟翘舌音 sh 相拼,我们就可以断定韵母是 ong 的“松、耸、宋”,属于非翘舌音。教师应该对这些环节加以重点讲解,让学生记住一小部分,而能学会一大部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豫北地区小学语文课普通话教学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易受教师普通话的影响。

  青少年模仿能力强,又是语言学些习的关键年龄阶段,所以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讲一口极为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发音的错误,和各种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语言发音习惯。
  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责任意思,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语言素质。除了通过平时电视电影媒体里面的普通话来练习语感,也可以通过专门的普通话考核教材来练习,针对性的对一些易读错的字进行针对性强化练习。

  2. 缺少普通话语境交流。

  很多学生一回到家里,和父母对话都是方言,普通话的状态马上丢失,或者改回普通话后,极易混杂方言的发音。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县级以下的农村地区更为普遍,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和父母交流,或是放学后,同学之间结伴回家或是玩耍,提倡用普通话来交流,增强教学效果。

  3. 缺少内心默读时语调的培养。

  在有声阅读和表达时候,容易找准普通话的腔韵,而在默读状态下,人的语调感容易还原成原来的方言。
  这是因为默读时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语义的理解上,而不是腔调。所以默读训练,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应时刻注意语调感的培养,因为对于方言区的学生来说,普通话就是“拿腔拿调”,对于方言区的人来说是一种非自然状态,如何将这种非自然状态转换成自然状态显得尤为重要。故教师要强调学生默读时的内心语调感的训练,这个是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略的环节。

  结语 :
  综上所述,豫北安阳地区语文课普通话的教学,在实践中应该巧妙利用普通话的规律和自身方言的特点来实施教学,使普通话教学具有该地区自身特有的规律。同时,应积培养和创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有些县级以下的学校,由于缺乏语境,很多其他科目的教师大部分采用方言教学,或是普通话极不标准,认为只要能教会学生知识就行了,忽视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提倡甚至规定所有科目都应使用普通话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普通话教学更为顺利、更有效果,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