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一年级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和目的

来源:汉字文化; 作者:罗莎
发布于:2020-11-02 共3380字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重要指标,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承载着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实施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改变局限于知识点学习的现状,有助于将“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强化知识迁移,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

  关键词: 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提出

  (一)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现状

  传统教学局限于“内容分析”和“知识掌握”,教学时间较长,单元重点不够突出。虽然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概念的解读有不少,但是基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尽相同。如姜风平、侯丙生认为,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旨在发挥单元整体的优势,通过整体学习找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单元整合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具有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相关称谓

  “大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立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要纵向整体分析该单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还要从横向分析每册书与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将每个单元在主题、知识点和观点上的差异凸显出来。

  我认为,单元整合教学与以上称谓都是一个意思,即基于不同的主题或目标,以教材单元或自定单元为整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整合,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三)单元整合教学的特点

  1.整合性

  这里所说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将学习内容组合在一起,而是要根据单元教学的目标整体规划,分析单元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把单元重难点知识有机融合重组。这要求教师要站立一定的高度,不仅要研读每册教材的教学的内容,还要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

  2.衔接性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之间的内容、目标、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整合的同时,也要更为宏观地把握单元之间的衔接和铺垫。在实践学习中,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对习得的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和迁移。
 

一年级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和目的
 

  单元整合教学指向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地学、在引导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在合作中主动地接受挑战,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也正是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的要求。

  二、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

  (一)汉语拼音单元设计的思考

  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必须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基础,依据重难点,围绕共同的主题、相同的因素或统一的目标来设计。

  1.明确单元重点

  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共有两个单元,分为七个板块:字母、情境图、音节、词语、儿歌、识字、拼音书写。拼音的编排遵循综合性和实用性原则,既将识字写字与拼音学习融合在一起,又注意保留常用于语言文字交流的部分。

  2.找到内在联系

  其中整合情境图(表1)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部分,可以作为单元整合教学的一个线索。可以构建有趣的单元主题故事情境,在故事中认读拼音的同时,唤醒学生的欣赏力和表达欲望,从而激发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如将gkh的拼音元素融合到一张情境图中,在一个悠闲的午后,一个小女孩在公园的椅子上坐着喝水,蓝蓝的天空上还有一只白鸽,嘴里衔着像g一样的花环。另外,基于低段学生形象的记忆能力较强,将具体的元素示音或示形。如jqx的插图中,母鸡追蝴蝶构成了j的形,小鸡的“鸡”就是j的发音;西瓜中间的划痕构成了x的形,西瓜的“西”就是x的发音;小女孩拿的“7”个气球和气球的“气”都是q的发音,气球的样子构成了q的形。

  3.借助整合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思考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可将63个汉语拼音共13课按照校园、家园、公园三个场景主题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求和实际学情,直接串联故事专题教学,或是运用故事情境导入。

  结合整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自主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从中体会乐趣。在整个拼音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知识与能力,并积累拼音等语文基本知识。

  (二)识字单元设计的思考

  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识字300个,写字100个,可见,在低段学习中对识字的重视度较高。

  1.异中求同,梳理规律。

  表1  整合情境图
表1  整合情境图

  在单元整合教学中,可以根据偏旁相同或结构相同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中,将草字头、木字旁、日字旁、女字旁的字系列化编排在一起,借助形旁表意来帮助学生识字;除此之外,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通过提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2.遵循需求,灵活拓展。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可以将单元内部的知识点有计划、有目的的灵活链接在一起。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教学中,可以尝试如表2所示的设计。

  3.识字中培养文化基础

  在进行单元内整合教学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单元间的衔接与关联。

  比如,在识字学习中,统编教材更为重视识字的方法,不再仅仅是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识字,而是增加了更多的识字方法。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月水火等字理识字、三字经和对韵歌等传统蒙学识字、口耳目等看图识字,第五单元“有无、远近、大小”等反义词识字、“小书包、升国旗”等儿歌识字、语境中巩固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趣的教学形式,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综合文化底蕴,还为我们单元整合教学提供了设计依据(表2)。

  人文积淀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首个要点,要求学生需要具有相应人文领域内的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而识字正是学生在语文人文领域内掌握字词句运用的基础。斯大林曾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实际上通过语言的习得能够对思维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这也正是对核心素养的践行。

  三、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钟启泉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由此可见,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实施才能全面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语文作为各种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一年级教学内容作为小学语文入门启蒙,不能因为难度低或内容少而忽视教育质量的提高,而是应以此为起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实行单元整合教学,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此版课程标准是根据核心素养而研制的,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定义为:通过小学的语文学习,奠定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综合素养,形成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途径

  表2  整合教学设计
表2  整合教学设计

  在单元整合教学中,将单元内或单元间有相同教学目标、相同主题、相同重难点问题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助力知识迁移、辨别、理解与运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形成综合素养。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2《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姜风平、侯丙生2013《换一种教法: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初中语文),山东文艺出版社。
  钟启泉2015《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中国教育报》4月1日。
  []李艺、钟柏昌2015《谈“核心素养”》,《教育研究》第9期。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201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第10期。
  []谷双琼2018《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文本分析——以一年级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腾珺、杜晓燕2018《经合组织<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评述》,《外国教育研究》第1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梦雪2019《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研究》,《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侯珊珊2019《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孟亦萍2019《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第12期。
  []李芳2019《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基础教育参考》第16期。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径实验小学
原文出处:罗莎.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为例[J].汉字文化,2020(04):108-11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