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因子与启示(3)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宋乃庆;肖林;程浩
发布于:2017-06-26 共9683字
  家庭教育资源与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家长教育水平、收入、职业地位、家庭藏书量以及日常对科技、网络、书籍的可获得性。如在家长和学生问卷当中,就有关于“你家里有多少本书”“孩子父母的最高学历”“你家里是否有电脑 / 书桌 / 个人图书 / 私人房间 / 计算机连接等东西”的调查。PIRLS2011 研究报告指出,家庭学习资源丰富通常指家庭藏书量 >100本,儿童书籍 >25 本,父母至少一方为大学学历,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家庭学习资源缺乏则指家庭藏书量≤25 本,儿童书籍 <10 本,父母最高学历≤高中,从事工作以农业、渔业为主,不同家庭背景下学生阅读成就表现具有 123 分的显着差异[5].由此可见,家庭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家长的阅读态度对孩子阅读素养的形成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PIRLS2011 报告中 32%的家长表示喜欢阅读,相对于 11%不喜欢阅读的家长而言,他们的孩子在阅读素养测评成绩上也存在差异 (535 分对 487 分)。而经常开展家庭阅读活动 (≥4 项) 的学生往往比从不进行阅读活动的学生阅读成绩要高[5],如读书、讲故事、唱歌、讨论读过的东西、与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和子女谈论课内外阅读的内容等,对学生阅读素养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接受学前教育年限越长的学生往往越能更好地掌握早期阅读技能,阅读表现也更好(571 分对 448 分),对今后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也有积极的影响。
  
  (三) 学校背景因素。
  
  学校教育是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形式。作为一个管理有序、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学校的环境和组织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学校往往离不开丰富的学校资源和校园环境,学校背景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
  
  学校资源对高质量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常规资源包括教学材料、物资、学校建筑和操场、暖气 / 冷气和电力系统、教室空间、音像设施(例如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计算机 (包括平板电脑如 iPad);学科资源主要指阅读学习资源,包括阅读材料,如书籍、电子书、杂志、期刊;电子资源,如教育软件或教育应用程序、教育订阅网站[2].PIRLS2011 研究报告指出,资源缺乏对教学方面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相对于条件良好的学校而言,学生之间的阅读表现差异也较大 (523 分对 478 分),如有图书馆 (图书>5000 本) 的学校往往比没有图书馆学校的阅读平均成绩高出 25 分;城区学校学生也比农村学校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更高。
  
  教师资源是保障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条件。而教师资源往往又离不开良好的工作条件,如适当的工作量、充足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材料等。反之,如果学校建筑破旧、教室拥挤不堪、教学时间过长、工作空间不足、教学指导材料缺乏等,往往易造成学校教师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资源流失,进而影响学生阅读素养发展。部分国家甚至只有 5%~9%的教师表示学校工作条件良好,学生阅读素养表现也相差47~115分不等。
  
  学校背景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促使学生高阅读成就的重要因素。包括学校对阅读学业成就、初级年级阅读技能和策略的重视以及校园环境的安全有序性。研究表明,无序、不安全的学校环境与学生的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如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现象、网络不良行为,易使受害者感到自卑、孤独,缺乏归属感,以致在阅读学业表现上不如人意。
  
  (四) 课堂背景因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学校的教学活动绝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进行。研究表明,学生阅读素养发展受课堂背景因素影响最大,如课堂环境、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方法与策略和学生课堂参与性等。具体而言,教师专业水平和胜任力水平对学生高阅读成就有积极的影响,包括教师的阅读知识、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学生学习特征分析、教学经验、教学时间以及教师心理素质、工作状态等。这些与教师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发展密切相关。PIRLS2011 调查表明,79%的教师完成了本科及以上学历,94%的教师达到了专科以上学历水平。教师通过职业培训和研讨会、工作坊、学术会议等多种专业发展形式加强对语言、阅读教学及阅读理论的学习,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往往是预测阅读成就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听课、与同伴讨论课文或者独立阅读的过程之中。有效的课堂通常采取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概括学生课堂所学 / 联系学生日常生活 / 利用提问引出原因和解释 / 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 表扬学生的努力 / 利用有趣的材料”[5]等,参与度较高的学生阅读表现比参与度低的学生更为优秀 (519分对 494 分)。报告指出,已经掌握一定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学生能取得更好的阅读成就表现(526 分对 485 分),如定位文本信息 / 确认中心观点 / 解释或提出支持性观点 / 比较阅读内容和已有经验 / 比较不同阅读材料 / 预测文本内容 /概括并推理 / 描述文本风格和结构 / 确认作者观点和意图“[6]等。此外,课堂上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得性,也影响着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PIRLS 强调,不同阅读文本的学习是学生获得校内阅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儿童书、阅读丛书、工具书及信息技术等。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文本材料越多,其就越有意愿去阅读,从而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行为。
  
原文出处:宋乃庆,肖林,程浩. 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背景因素探析——基于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2017,(02):61-66+10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