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部分高中语文老师说作文教与不教一个样,教了比不教更糟糕。这种说法在老师群中普遍存在。作文教学的确是个难题,写作本来就是思维的过程,作文教学面对的受教群体是早已形成一定人生观的高中生,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应该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写作指导更有成效。高中生无法回避多次的月考周测统考,考完,老师就要思考如何评讲作文,所以提高作文讲评课效率势在必行。我对作文讲评课有几点思考与尝试,希望引起大家的探讨:
一、激趣引思,训练思维
古代教育家孔子有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学生考完试,最怕也最想看分数,但对讲评一般不感兴趣。所以首先要想法激起学生听讲评的兴趣。
1、展示标杆,规范引路。如在一次高一期中考试作文评讲课上,我先给学生展示了 "好作文的标准": "合题 ( 审题立意) ---36 分以上; 丰富 ( 材料选择) ---42 分以上; 准确 ( 论证严密) ---45 分以上; 清楚 ( 结构清晰) ---48 分以上; 流畅( 语言优美) ---50 分以上",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审题是最关键的一环。尽管考试的作文不是学生乐意写的题目,而因为课堂引入切中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兴趣被提起来,所以乐意听讲。又如在期末统考后作文讲评课课前,我把 "优秀小作者"的姓名显示在屏幕上,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课中,我又与学生共同分享 "优秀作文的构思",再次调动了学生上课积极性。
2、提示现状,认清位置。学生要认清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更要清楚自己作文成绩所处的位置,这样才会有进步的动力。如我在普通中学任教时,给实验班学生展示了这样的数据:2013 肇一模作文等级统计 ( * 班)四等: 1 人 ( 偏离题意) 24 分以下三等: 12 人 ( 基本符合题意) 25-35 分二等: 14 人 ( 下) +27 人 ( 符合题意)36-38 分 39-47 分全年级作文仅 9 人上 44 分,最高分 45 分。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得分现状,就会有提高作文水平的诉求。
3、指明方向,思维通达。只知道规范和现状还不够,学生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才能文思畅通。如我曾和学生共同总结了写作前思维步骤:
?审材料中心/话题:定作文中心及写作内容 ( 写作内容围绕中心确定) : ( 三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完善作文素材要素,围绕中心写作如评改 "小人物大情怀"这个材料引话题的习作 ( 材料是讲述断臂钢琴师刘伟事迹) 时发现,班里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扣中心叙议。为了治疗学生这一顽疾,我让学生每次写作都遵照 "写作前思维步骤"一步步思考,下笔前还要完善对素材的考量:
以材料中刘伟为例分析话题内涵: ( 深入理解中心与题目材料的紧密联系)某人: 刘伟是什么獉獉獉小人物: 有着渺小的身躯 ( 普通人,身体残缺)为什么獉獉獉说他有大情怀: 他有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意志,不畏艰难的勇气,追逐梦想的强大信念……怎么样獉獉獉体现他的大情怀: "断臂钢琴师"纵使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却毅然选择拖着残缺的身体继续前行,痛苦的泪水、咬牙坚持的面容、训练时身体上的伤痕……对我们有什么獉獉獉启示/正或负能量: 他用优美的琴声告诉人们,纵使身体残缺也能用心灵飞翔! 他用成绩宣告,小人物一样有着生命的尊严,一样精心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之歌,一样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
选择其他论据时也要套用这个步骤检验要素是否齐全,目的是强化紧扣中心选材,完善材料要素的意识。
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原意是指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我在此处要将其贬义褒用。类似于 "以点带面".学生在考场限时完成的作文问题很多,但在课上不能把所有问题一一呈现,可以抓住班里大多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同类问题,以一个点引起学生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如高一学生初涉议论文,评改作文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不懂如何表述观点,于是在设计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时把 "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表述观点"作为上课重点。如面对材料作文,我设计了 "确定中心思维步骤": 是什么 ( 概括材料内容) ---为什么 ( 围绕材料中的事件结果溯因) ---怎么办(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 ,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句话就是中心的表述,学生根据中心的表述句子很快就能确立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修改了这次作文,我又发现学生在拟题方面很不恰当。所以我又设计了 "如何拟好标题"的作文评讲课。每次作文讲评课都集中火力让学生关注一个突出问题,再逐步解决其他问题。
三、重视审题,立意先行
考场作文立意先行,评卷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文章立意评定等级,符合题意的打在36 分以上。所以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训练要贯串高中三年。从高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材料中心,根据不同文体的材料分类确定审题方法。如"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可以指导学生先思考 "寓言故事要素": 对象、事件 ( 起因、经过、结果) ,把握中心时提醒学生注意寓言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将寓意与生活相联系; 如"时事类材料作文题",除了指导学生先概括时事类材料的中心,再由中心事件现象入手把握事件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本质 ( 考虑涉及的范围: 单个的人、社会群体心理、文化内涵) ; 如 "故事类材料作文题",则可与寓言材料审题类似。其他类型作文题就不赘述了。
四、以生为本,师生互动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 "教学做合一","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种思想给到我们重要的启示: 作文是学生亲历体验生活的过程。不光写作要亲身体验,评改也要学生主动参与。如我上高三作文讲评课时很注重学生上课的发挥与表现,我享受学生在课堂上与我的互动,我常常会设置 "分享优秀作文构思"环节,让写得好的学生一步步讲述构思,再让别的学生评点其构思精妙之处; 或者设置小组间 "你评我改,相互读文"环节,让每位同学都能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有的同学写得不理想,通过组内互动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能促其进步。
议论文是检验高中生思维严谨度和成熟度很好的文体,提升学生作文层次的前路还很漫长,我仍会孜孜不倦地探寻更好的方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