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工具性在选修课上容易受到轻视的原因
众所周知,21世纪之前的语文教学是很讲究知识教学的,那时的语文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语文知识成了课堂的主要内容。但随着新一轮课堂改革的启动,语文知识的命运发生重大变化,课堂上语文知识讲得越来越少,甚至不讲,这种情况在选修课堂上尤其突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如下:
(一)对新课标以人为本理念的误读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把学生当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多思考、多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观点,并把这种观点自由地表达出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有一条叫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这一理念鼓励培养学生要以运用语文能力为重点,加强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但并没有否定工具性的重要性,学生要参与课堂讨论探究也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做基础,如果连文本都读不懂还谈何探究。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看到新课标对人文性的强调,一味把发展人文性当成课堂的唯一任务,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而不做一些工具性的指导,这无疑是对课标的误读。
(二)对语文选修课发展性特征的片面理解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语文选修课适应高中的学分制,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加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为目标,即关注隐性学力,为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如果说必修课更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那选修课更看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多样发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发展性表现为其课程价值的个性化。
正因为选修课的发展性特征,很多教师把选修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上,有时甚至安排几节课的时间给学生看视频或做活动,完全不讲文本内容。这也是一种对选修课发展性特征的误读,选修课强调发展学生个性,但这种发展也是在基础性之上的发展,选修课同样要讲基础性,只是不像必修课那样侧重罢了,再者,脱离了文本一味地求新求异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征。
二、选修课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语文选修课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文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重点和难懂文章的教学应突出工具性
粤教版语文选修课教材是必修教材的延伸,选文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对于比较重要的或者阅读难度较大的选修文章,教师还是应该多花点时间疏通文意,侧重一下工具性的教学,而不要一味地放给学生探究。
以粤教版选修二《唐宋散文选读》为例,该教材所选的都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文,对于学生来说,散文本来就比较难以理解,加之年代久远,学生对古代的词汇和用法掌握不深,读起来更是有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考虑多教一点词汇语法和文体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就拿《秋日登烘府滕王阁饯别序》一课来说,这是一篇文辞华美的骈文,辞藻华丽,典故众多,而且有很多词类活用用法,这样的文章对高中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适当地讲解骈文的定义及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此外,对于文中的典故,教师也应酌情予以点拨,如第三段的“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这一段文字用了很多的典故,作者借典故以古喻今,描写出了聚会的盛况。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帮他们疏通一下典故及含义,可能很难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除了典故,文中还有很多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作为一篇重要的选文,又是这一单元的开篇,教师可以花多一点时间进行知识点拨,如文章开头“襟三江而带五湖”中“襟”和“带”意动用法和“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中“雾”和“星”的名词用作状语的使用,以引起学生的一种语言敏感。
在处理完可能的阅读障碍点后,对于文中的一些名句,教师就可以放给学生来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第二段最后的写景名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几句既有所见,又有所闻,并且虚实结合,勾勒出一幅滕王阁附近的夕阳美景图,极具审美价值。对于这样的美句,教师就不必句句翻译,分析其妙处,而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领悟,让学生谈谈从这几句中读出了怎样的感觉、美在哪里,教师再根据学生所答加以引导,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对与必修教材较有联系的内容可以突出人文性
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注重选修与必修的联系性,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必修中出现的文章体裁再次出现选修中,如必修五的第17课《游褒禅山记》属于一篇游记散文,而选修二的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都属于游记散文,这无疑是对应了必修五的内容,并旨在加深学生对游记散文的理解程度。
对于这样的一类文章,在教学中可以把重点放在作者于山水中所寄之情上,由文及人,理解作者的胸怀和情趣,领悟作者对社会人生所作的哲理思考。或者作一个比较探究,探究一下必修和选修的这几篇游记散文在写作手法上各有何特点,他们的差异在哪。通过比较,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归纳出游记散文的写作特色和写作方法,这对于学生概括和分类能力的培养是有好处的。如果往更深层的角度讲,可由作者所抒之情趣迁移到学生群体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所闻之景之事的感悟,达到对学生情感的升华目的。
第二,有的选文可能在内容、题材上与必修教材的选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唐宋散文选读》的第14课《后赤壁赋》,就与在必修教材中出现的《赤壁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篇文章作者、文体相同,且题目只差一个字,前者可看作是后者的续集。在内容上都是由观乐景而引发想象,勾出悲情,再由悲转乐,突出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情怀。但在具体的表情达意和写作处理上还是有差异的,总的来说,《后赤壁赋》与《赤壁赋》属于同一情调、同一气脉,却又有些许不同,写景更写实,写梦更奇幻,襟怀更澹定。
对于《后赤壁赋》的教学,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比如说文章题目为何要叫《后赤壁赋》,它和《赤壁赋》的有向联系,再比如说两篇文章都是由现实之景引起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抒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豪情,那两篇文章抒情的方式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色,这也可以提出来让学生思考。
当然,这样的文章在教学上虽然可以以人文性为主,多作情感方面的思考探究,但其中一些重点的字词必要时也是要讲一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它们也可以有机地统一到实际的教学中。工具性可视为人文性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人文性更好地激发,而人文性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希望学生能通过语文的学习达到德智体美等的综合发展。选修课虽然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个性的发展同样需要基础作支撑,所以在选修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皆不能丢,但可以根据选文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潘新和主编.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桑志军.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7).
[4]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着.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