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微课”运用于语文学科的策略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20 共884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第一章】 “微课”运用于语文学科的策略研究绪论
  【第二章】 “微课”与高中语文新课程
  【3.1】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3.2.1】 “微课”在翻转课堂上的应用
  【3.2.2】 “微课”在问题辅导方面的应用
  【3.2.3】 “微课”在知识拓展方面的应用
  【第四章】高中语文“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每一个学习者创造力的产生。信息时代更让这种创造力变为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本领。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却是这个样子: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拒绝任何差异化的内容和标新立异的想法,学生思维上的不同和天赋上的差距也被无情地忽略掉了。”[1]学生在探索新知的道路上,学习的欲望越来越低靡。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事件,甚至是一种煎熬。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个教育者必须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制度,寻找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教育不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重新唤醒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在这条寻找的路上,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曙光。
  
  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法,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变革,这一切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也是无可争议的。在此基础上,运用哪种方式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是研究的重点。受到国外“翻转课堂”“电子书包”“可汗学院”等形式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者也开始关注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在线学习的教育资源。一时间“慕课”、“微课”资源大量涌现。由于“微课”操作性强,更易于中小学学生接受,目前国内“微课”与中小学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热情普遍高涨。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与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较,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表现为思想敏锐、能言善辩,知识较为丰富,视野更加宽广,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极大突出。更为重要的是高中阶段是学生确立思维习惯和培养探索能力的黄金时期。所以“微课”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快速置身于特定的学习任务中,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微课”资源,以期探究“微课”学科教学中的发展之路。
  
  二、微课释义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提出的最初理念是“人们以非正式学习或正式学习方式对主题集中、短小精悍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进而提高专业知识学习成效,促进知识的内化。”[2]近几年,我国也对“微课”进行了研究,但就“微课”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的、准确的定义。
  
  焦建利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3]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 10 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4]这些概念各有针对性,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微课”的基本特征,虽然具体内容有些微差别,但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考虑到综合性的问题,在这里笔者采用胡铁生先生对“微课”概念的界定。
  
  “微课程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5]
  
  (二)微课的特征
  
  从以上概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微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教学时间短 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优秀的“微课”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微课的视频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小,大约在 5-10 分钟,最长不会超过 15 分钟。为什么“微课”的时间规定在 10 分钟左右,这源于国外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注意力十分钟法则”,国外研究证明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时间约为 10 分钟。“微课”时长的确定正是考虑到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而设定的。授课时间短小,可以避免学习者因学习时间长而使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产生,其目的是使学习者在短暂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所以“短”是“微课”最为基本的特点。
  
  2、教学内容精 由于“微课”时长比较短小,所以“微课”的内容必须精致。一般来说,一节微课只会针对某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讲授。总之“微课”设计时不能拖泥带水,必须精致紧凑;讲解时不求内容庞杂,但求清楚明白。
  
  3、资源容量小 一般“微课”资源的总容量在几十兆左右,这样的容量大小使得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成为了可能。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4、学习移动性 “微课”资源容量小,除了给交互式学习提供便利外,还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移动学习是指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6]移动学习被称作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学习革命,也被认为是一种学习者在未来学习时不可缺少的学习模式。在“微课”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MP4、IPAD 等多种播放器进行观看,这恰巧是“微课”移动性的体现,这种学习的移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率,并且给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5、学习自主性 “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方式,它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方式传授一些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所以这种形式,完全有异于传统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受教师的监控,完全是一种自主的学习。学生面对学习内容时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疲劳程度随时开启或终止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进行反复观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学习的自主性也恰恰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三、国外“微课”研究及实践现状
  
  (一)国外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
  
  国外“微课”内容短小精悍,其时间一般设定在 10 分钟左右,课程设置会考虑学员的年龄、专业等问题,因而呈现方式多样,电子白板、卡通动画、真人演讲等都是其常用的方式。
  
  如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可汗学院,它的“微课”设置内容涉及广泛,数学、人文、医学都有所涉猎,这种教学资源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授课过程中电子黑板和教师旁白讲授相结合是其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讲授中还配有多国语言的讲授字幕,方便学员学习。知识点的讲授,很少有过多的导入,教师的讲解一般直接进入主题。
  
  而 TED-Ed 的“微课”课程设计除了内容广泛,还充分考虑到了学员的学习阶段情况,其课程除了设置中小学课程内容外,还涉及到了大学课程。而 TED-Ed“微课”授课内容多以卡通动画及真人演讲的形式呈现,在讲授过程中也配有同步讲授旁白、字幕及相关的知识介绍。TED 的课程拥有生动多彩的界面、简短精炼的内容、明确清晰的知识点,授课风格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水平。
  
  (二)国外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
  
  国外“微课”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早。1993 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麦克格鲁教授的“一分钟有机化学课程”可以被视作是“微课”的较早实践。2004 年英国建设了每段视频长度一般在 20 分左右“教师电视网站视频库”,在每节课的 20分钟里,前 10 分钟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剩余部分为教师的随机访谈视频。视频库中的视频包括了英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所有课程。频道开播后赢得了教师的赞誉,教师普遍认为这样的一些视频不仅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资源,还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并深化教学管理。2008 年,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概念后便在胡安学院推广“微课”的应用。学生学习时可以通过笔记本等电子移动设备反复地观看“微课”视频,从而理解相应概念、明确解题的步骤方法等,进而完成书面作业、实践活动。教师在课下可以通过作业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反馈。胡安学院推行的“微课”让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并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练习时间。”[7]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009 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开发了“One Minute Professor”项目,在该项目中学校的着名教授制作了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世界未解之谜和民间奇闻怪谈的微视频,并且把这些视频放到了互联网上,此举赢得大家广泛关注。而影响最为广泛的应为可汗学院的“微课”应用。“可汗学院是涵盖各学科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每一节课程时长约 10 分钟左右。视频短小精要,内容深入浅出,吸引了各地的学生通过可汗学院进行学习。”[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微课”就课程设置来看,课程结构较为松散,社会培训运用较多;另外,从应用领域来看,大学运用比中小学运用更为广泛。
  
  (三)国外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概况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对其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导致“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国外比较有名的网站有 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 、In Time、Watch Know Learn 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是可汗学院(KhanAcademy)及 TED-Ed.可汗学院是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于 2006 年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现在在 You Tube 平台发布的可汗学院的“微课”视频已经超过了 4000 个。可汗学院“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在线教学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9]TED-Ed 是 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于 2011 年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的专门针对教育者的频道。TED 的“微课”视频希望为人们提供“值得分享的课程”(Lessons Worth Sharing)。
  
  从以上对国外的微课研究和实践现状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微课”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完善。
  
  四、国内“微课”研究及实践现状
  
  (一)“微课”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不仅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某个角度来说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胡铁生是我国“微课”资源库的较早的开发者,他认为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中经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一节新的微课程的开发要通过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过程构成。”[10]关于课程开发,金陵则认为“微课”是对原有课程进行的再开发过程,他提出可以“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若干个微小课程。”[11]李玉平教授认为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质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是在教育教学中从一个个小细节中发现教学的亮点,教师通过不断追问,“将看似价值不大的叙述开发成策略、梳理成故事,通过后期制作形成。”[12]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的微课程的设计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我们设计制作“微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上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微课”的内容设计来源以及制作过程。可以说,这些内容的提出都充分地考虑到了我国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但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在今后的“微课”设计制作中还需要一线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学科特点去进行。所以“微课”的设计制作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一线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以提高“微课”的质量。
  
  (二)“微课”的应用研究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适应时代的发展,故而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关于“微课”的应用研究,胡铁生认为“微课”对于学生而言,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还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而教师通过“微课”听课评课,拓宽了教师学习的途径,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因而“微课”的运用将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焦建利认为“微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对“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中,既可以分享到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体会到他者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将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静波认为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以上的研究者关于“微课”的应用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目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有谢复玉的《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张一山的《语文“微课”内涵、类型和使用模型》,陈林《语文微课程:一种有益的“热”现象》,刘文忠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张晓琪《微课优化中职数学作业讲评的实践与思考》,赖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为例》,顾柳敏的《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钱柳云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上研究表明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这些一线教师都认为“微课”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可以说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中,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三)语文“微课”应用研究调查
  
  在我国关于“微课”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了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笔者对这一问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结果如下(以下统计的网络出版时间截止 2015 年 2 月):
  
  
  
  表 1-1 是笔者于 2015 年 2 月中旬对“中国知网”关于“微课”研究通过模糊检索而得出的数据,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问题:
  
  1、无论按照哪种搜索方式,从 2013 年开始,研究文献的数量都呈现出猛增的势头,按照这种发展,估计到 2015 年年底,关于“微课”的研究文献数量仍然不会少。这种情况的产生应该是与 2013 年被称为我国的“慕课元年”有关系。
  
  2、数据反映出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关于高中或语文“微课”研究比较少。说明在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综合性的理论层次上,而能够结合学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实践性的研究却略显不足。
  
  3、以“高中语文微课”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为 21 篇。这个数量与以“微课”为主题词检索到的 1545 篇文章数量相比较,是极其微小的。这足以说明,关于“高中语文微课”的研究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4、极其微少的 21 篇文章中还有一些是属于以“微课”为主题词进行模糊性的检索而得到的结果。如主题词中会出现“微生活”或“微视频”等字样,这种现象似乎也说明我国现阶段关于语文“微课”的研究还存在概念不明或混淆的情况。
  
  5、通过查阅,笔者发现 21 篇关于“高中语文微课”的文章的研究重心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微课”应用语文学科的价值意义;另外一点集中在“微课”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运用。可以说,这些文章都关注到了“微课”学科运用的主要内容,但还有一些细节应该斟酌处理且可以进行补充。包括“微课”的“选题”角度有待挖掘和语文“微课”运用途径单一化等问题。
  
  综上所述,“微课”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热潮,但“高中语文微课”的研究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概念模糊且不成熟等现象,正是关注到了以上的原因,所以笔者想针对“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问题进行更为细致、透彻、深入的研究,以期寻找 “语文微课”链条式发展的途径,使高中语文“微课”之路越走越宽。
  
  五、“微课”概念的厘清
  
  还清晰地记得,当初笔者选择写“微课”方面论文时,就有好几个同仁很认真地问过我,“微课”到底是什么?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对某一事物的误认,并非是对其概念和特征的不清晰,而是与其极为相像的事物模糊了我们的理解。恐怕“微课”自产生之日起,就是这样的事物。故而,笔者在这里把教学过程中几种与“微课”非常相似的概念做以厘清,以便阅读者对“微课”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
  
  (一)“微课”与“微课程”
  
  细心的读者一定不难发现,论文的前部分,笔者在介绍“微课”时偶尔还间杂着“微课程”这一说法,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在这里澄清一下,这样做并非是笔者的不用心,无意将概念混淆,而是当前我国关于“微课”和“微课程”的称呼并不是很明确。有的学者认为两者不属于同一个内容,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关于“微课”的研究没有必要在概念上纠缠不清。笔者认为,既然是认识一个新鲜的事物就有必要对这个概念寻根究源。在研究“微课”领域,西方要早于我国,所以我们先从西方对这一概念的表述说起。在英文中“课程”的英文表述是“course”,而“课”的英文表述则是“lesson”,“lesson”的复数“lessons”某些时候也有“课程”之意,所以在英文中“课”与“课程”绝不能混淆。课程是体系,是课的系列集合,也就是说“课们”才能称其为“课程”.故而“课”与“课程”是不同的。这与汉语里的“课”与“课程”的解释颇为一致。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从广义角度来看,中文里的“微课”与“微课程”并无区别,就像“语文课”与日常用语中“语文课程”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样。但若从狭义的角度看,“微课”与“微课程”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微课程”更突显学科的体系性。即一系列的“微课”加在一起才可以称其为“微课程”.而且“微课”应该具有“课程”的特点,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和高度来设计、制作和应用“微课”,才能使“微课”走得更高、更远,也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鉴于本文重点谈及这种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更加凸显其本质特征,故而在以下的文章内容中一律使用“微课”的称法。
  
  (二)“微课”与“课堂教学片段”
  
  近几年,“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形式的普遍存在,正宣告着微时代已经到来。而在教育领域中微的形式的体现,主要就是使用“微课”资源。为了更多地了解“微课”,笔者在互联网上浏览了一些“微课”视频,发现这些视频存在以下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老师把原来课堂中的四十分钟的内容浓缩到十几分钟讲完,并且把这样的课堂教学称为“微课”.实际上,但凡有一些教学经验的老师就应该明白这样的教学不是真正的“微课”,因为四十分钟面对面都不一定能讲清楚的内容,如何能通过十分钟的视频讲明白?“微课”应该是针对某个小的知识点或疑问点进行讲授的,它不应该是传统课堂的浓缩。
  
  第二种情况是,在一些“微课”课例中,我们会发现十几分钟的课程展示出现了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景。对于这样的课堂是否可以称其为“微课”,教育界也存在争论。笔者认为这样的视频只能算作是“微视频”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课视频”.原因有以下几个,其一,视频中同时出现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这对于学生观看视频时会形成干扰,这样是违背“微课”集中学生精力的理念;其二,一般而言,教师与学生同时出现时,课堂上是需要有互动的,而一旦有互动,课堂上就应该具有灵活性,这一点与微课制作时教师的预设性存在相悖;其三,教师与学生同时出现,一旦有互动环节,想要把一个问题在十分钟左右讲清楚,是不大可能的,特别是对于语文学科难度会更大。当然如果只有教师本人出现则另当别论。
  
  第三种常见的情况是一部分教师把一节完整的录像课例,按 10 分钟左右切割成一个个课例片段,并加上适当的编辑,认为这就是微课。这种课例片段虽然“简短、微小”,但并不完整,这样的课例没有明确的知识点划分,也不能很好地展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更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换句话说这样的截取已经不能称其为“课”了,又怎么会符合“微课”的概念呢?我们应该明确,“微课”是不等于完整课程的局部截取的。
  
  以上几种现象,虽然出现的情况各不相同,但都反映出一个特点,即如果对于“微课”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没有十足的把握,那就难免会把“微课”与“课堂教学片段”相混淆。
  
  (三)“微课”与“慕课”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英文缩写是:MOOC.这其中“M”代表 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 MOOC 课程可能会有上万人参与,据统计其人数最多时达 16 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 Open(开放),“慕课”的教学内容以兴趣为导向,只要有学习欲望,都可以进来学,一个注册邮箱就可解决一切问题;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在网上完成,根本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 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通俗地说,“慕课”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13]这一场始于 2011 年秋天的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研究者认为其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而《纽约时报》也把“慕课”发展较快的 2012 年称为“慕课元年”.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慕课”与“微课”有很多的相似点。如在线性、大规模性、开放性等。所以我们在网络上浏览的一些“微课”,是在“慕课”标题内容下找到的就不足为奇了。如“华东师范大学慕课联盟”中就收录了大量的“微课”资源。但“慕课”与“微课”又有很大的不同,其最为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微”字。也就是说“慕课”可长可短。而“微课”10 分钟左右的时间限制是一定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微课”是较为完整的课式,相当于语文学科中对“自读课”、“精读课”的界定,它应该带有课程的属性。“微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提升更为精准;教学内容短小,每堂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教学过程较传统课堂而言,主题切入更加地直接,授课脉络更加地清晰,授课过程更加地快捷。就教学效果而言,“微课”的授课方式灵活多样,趣味性极强,能够很好地体现课程的“隐形特征”,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微课”又与一般的课式(如“自读课”、“精读课”)不同。“微课”讲授是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学习的场景可以自由移动,学生对“微课”的学习一定是基于独立自主性学习基础上的个性化的学习。而且“微课”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是将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掌握好“微课”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微课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做到“5 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 秒经历一次思考”,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而且我们坚信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具有上述特点的“微课”必然会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以上对相关概念的厘清是为了一线教师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能够更好的运用“微课”资源,也为了“微课”能够更加具有实效性地走进语文课堂扫清障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