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生命观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应用探究
【第一章】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生命观内容探析引言
【第二章】教科书的生命观界说
【3.1 3.2】课文主题与课文插图的生命韵味
【3.3 3.4】人物形象的生命依托与练习中的生命追问
【4.1】生命观的发展演变
【4.2】生命观的轨迹探源
【第五章】教科书的生命观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初中语文课文中的生命观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3人物形象的生命依托
人物形象在教科书文本中的塑造被赋予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不同性别、身份、地位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不同的角色规范,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之后便会自觉获得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多种多样,他们都在社会规范体系对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行为所作的规定之下生活。
在教科书中出现的主要的、典范的社会角色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统治阶级和教材编写者的角色期待,承担着榜样的示范作用。本研究对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按照社会角色理论进行分类,参照了康海燕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生观研究》的分类标准,最终确定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分类标准和维度,并着重分析了包含生命观相关内容的课文当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3.3.181-83版人教81-83版教科书中的43篇包含生命观内容的课文共出现了127个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社会身份情况见表3-6.
从表3-6中可以看出,人教81-83版教科书中的43篇包含生命观内容的课文所出现的人物形象当中除了平民百姓的人数最多之外,其次数量较多的是军人和政府官员。军人又以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居多,例如:《同志的信任》中的方志敏,《人民的勤务员》中的雷锋,《挺进报》里的陈然、许晓轩,《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马玉祥,《坚强的战士》中的林红、林道静等。这些人物均被赋予了无产阶级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们都献身于革命,他们都以自然生命的消亡获得了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永存。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人教81-83版着重塑造的典范形象。在这套80年代的人教版教科书中,单单描写鲁迅的课文以及选用鲁迅作品的数量不在少数。其中,刻画和描写鲁迅人物形象的课文就有《一面》《同志的信任》《论鲁迅》和《有的人》。
鲁迅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第五册第5课《论鲁迅》)毛主席的这篇政治论文充分肯定了鲁迅在中国革命史的地位。鲁迅被塑造成为光辉的革命战士,他集公平与正义一身,他手持利剑,对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他眉头紧锁,为穷苦百姓,麻木国民"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革命家的形象远远逾越了他是文学家和思想家的事实,他的形象被完全"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成为诠释并证实阶级斗争的工具,他们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被扭曲成为具有政治教育功能的符号,成为高扬以牺牲奉献为前提的生命境界观的旗帜。
3.3.292-95版人教92-95版全套初中语文教科书涉及到生命观相关内容的课文共有47篇,在这47篇课文中共出现了135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这些被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社会身份情况详见下表(表3-7)。
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在与生命观相关的课文篇目中,所出现的众多人物形象当中,军人居于重要位置,占总人数22.96%.其次是科学家等专业人士,共计17人,占总人数的12.59%.军人中重点塑造的仍然是以身许国的革命英烈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中的刘胡兰,《挺进报》里的陈然、许晓轩,《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马玉祥,在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和共产党员中,较为典型的还有《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和《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中的任以沛同志。
任以沛同志在临死前写下的遗嘱中强调"一切虚礼须从简",他生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后还不忘嘱托要去除封建残余势力和习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同第四册第4课《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中写道:
人终有一死。任以沛同志为党忠诚辛勤工作的一生,证明他无愧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誓言。他在即将告别这个世界之际,仍然没有忘记自己还可以为人民做最后一次贡献,还可以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做最后一次奋斗。
这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员用自己一生的生命践行着自己对党、对人民的承诺。生命的意义于他们而言就是为共产主义理想,为共产主义信念奉献自己的一切。再比如《生命的意义》中的保尔·柯察金,他不仅是一位勇敢无私的革命斗士,还是一位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保尔被塑造成为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培养下,经受住革命烽火艰苦历练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的生命意义被诠释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除此之外,人教92-95版中还着力塑造一些劳苦大众的形象,表现一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苦苦煎熬,拼命拉车,作者对祥子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人生而平等,对待那些命运悲惨,身世悲凉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我们更应懂得去关爱和同情。
3.3.310-11版人教10-11版语文教科书中涉及到生命观的课文一共有66篇,在这些课文中一共出现了117个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社会身份情况可见。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教10-11版教科书包含生命观内容的课文中,所出现的人物中最多的是平民百姓,一共有65人,占总数的55.56%,排在第二位的是文人,共有18人,占总数的15.38%,再者就是科学家等专业人士,有15人,占总数的12.82%.文人和科学家等专业人士都是社会当中的精英,这两类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被置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当中。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对列夫·托尔斯泰生平洞察世事的微小事例的讲述,《音乐之声》中少女玛利亚所具有的热爱生活,热爱歌唱的艺术气息,《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忘情于山水,悠然于田园间的遁世者的襟怀,《我的信念》中玛丽·居里从生活琐事中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科学的着迷,《邓稼先》中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倾其一生的不平凡的科学家。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人教10-11版教科书为这些人物所赋予的形象意义。从这一点来看,这套新教科书彰显了语文的学科魅力,融入了科学的实证与求真的精神,以不平凡人物的平凡小事充实着生命观的现实内涵与理想追求。
3.4单元活动与练习的生命追问。
3.4.181-83版由于人教81-83版全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没有进行明显的单元划分,所编制的单元活动与练习主要是一些知识性的短文,比如句法知识、写作知识等。其中编选较多的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手法以及运用。因此,在统计这套教科书的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时主要根据每册教科书课文目录中的编目进行归类分析。人教81-83版全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共有19个单元活动与练习,涉及生命观相关内容的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共出现了7次,占全套教科书中单元活动与练习总数的36.84%,具体情况。
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在人教81-83版中所有的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基本上全部都是围绕着提升生命这一主题来展开,其中牺牲奉献一类的主题出现的次数最多。
在第一册的《记叙的要素》单元活动与练习中以课文《老山界》和《挺进报》为例全面分析了如何将记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交代清楚,并肯定了课文《老山界》和《挺进报》所表现出的勇于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精神。第四册的单元练习是要求参照课文,讲一则《志愿军的故事》或《陈伊玲的故事》《闻一多的故事》,这几则故事所讲述的都是革命党人为了党的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所宣扬的依旧是一种牺牲奉献的忘我的生命境界观。
3.4.292-95版人教92-95版强调语文的基本训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每册教科书都分为八个单元,共有46个单元活动与练习,每个单元的单元活动与练习都是围绕着听说训练和作文训练来开展的。具体的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内容编排见。
题共出现了18次,占所有单元活动与练习总数的39.13%.生命观各类目在单元活动与练习主题的分布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人教92-95版教科书的单元活动与练习最为重视的是提升生命一类,其中反映自我保全的主题出现1次,占单元活动与练习总数的5.56%,反映勇于牺牲的主题出现11次,占单元活动与练习总数的61.11%.这些单元活动与练习主要是以课文为例来设置一些听说训练和作文训练。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说话要真实,要实在,所选取的例文《我跟后爸姓》中这样一段内容:"妈妈说跟了后爸就得姓后爸的姓;说后爸出生入死革命几十年,需要一个温暖的家;说后爸是一县之长,他姓重我姓张,影响不好。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后爸哭,真没想到,一个曾经凭着一把大刀砍死三个敌军,缴过一挺机关枪的战斗英雄,一个负责40万人口的县长,竟为这个哭了".文章所写的后爸是一名战斗英雄,在战争中流过血、负过伤。后爸这个角色的安排与设置表现出对革命军人牺牲奉献精神颂扬的意图。
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会写短评。有一道参考题目:你是怎样看待下边报道的这场争论的,试写一篇500字以上的短评,具体内容如下:
本报讯(谷任红)连日来,一桩新闻轰动了解放南京军区某部军营:该部三连战士廖后文在探家途中抢救一落水青年后,收受人民币100元,一时间干部战士议论纷纭。不少人认为,廖后文不该收这100元钱,认为这有损一个革命战士的光荣称号。有的同志说,他本来是可以成为一个先进典型、立功受奖的,这下全泡汤了。
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小廖尽管收了100元钱,"但仍不失为英雄行为".他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的,其精神、行为远非100元可比拟。还有的同志认为,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做好事适当收一点报酬,与"雷锋精神"并不矛盾。
这篇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廖后文救人后该不该接受报酬。多数人的观点是倾向于廖后文救人不该收受报酬。廖后文身上所体现是一种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选取这篇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为了训练短评的写作,为了让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新闻报道背后对廖后文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事迹的侧面讨论,实则体现了教科书编写者对在商品经济时代中弘扬勇于献身,不求回报精神的要求。再如,第二册第二单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的单元活动与练习,以《扫雪》这篇文章为范例,通过"扫雪"这件小事来突出集体主义的重要性。文章中对集体的力量是这样描写的:"集体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她像一双巨人的手,推着慢行的人加速向前,拉着落后的人迅速跟上".个人在集体中需要从小事做起,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要在为集体利益的奉献中实现。人教92-95版单元活动与练习侧重于通过正面直白的叙述和描写,呈现出一种勇于牺牲和奉献的集体主义取向的生命价值观。
3.4.310-11版人教10-11版教科书每册中的各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其单元活动与练习重视的是学生写作能力、口语交流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这套新版教科书的单元活动与练习又被称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人教10-11版每册教科书均安排了6个单元,共有36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单元活动。各个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内容。
在36个单元活动与练习中,与生命观内容主题有关的单元活动与练习共出现了13次,占全套教科书单元活动与练习总数的36.11%,具体的单元活动与练习主题之生命观分布的统计情况。
以上统计结果显示,人教10-11版珍视生命和敬畏生命一类的单元活动与练习的数量与比例相当,均出现了6次。其中,反映热爱生活的主题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了6次,占含生命观总数的46.15%.人教10-11版的单元活动与练习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挖掘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生命情感和生命体验,引导学生思索生命中的诸多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活动的主题是"追寻人类起源",引导学生探索人类生命起源的问题;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活动主题"我爱我家",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活动主题"寻觅春天的踪迹",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活动主题"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的活动主题"青春随想",这些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都是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引导学生去体悟生命的美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元活动主题与关爱有关,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活动主题"成长的烦恼"引导学生从帮助朋友解脱烦恼中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则教会学生要博爱,学会关爱世间的一花一木,学会关爱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人教10-11版的单元活动与练习不再只是一味的强调勇于牺牲这类主题,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珍视生命和热爱生命,这是一种生命观的理性反思。人教10-11版的单元活动与练习的主题以"爱"为敬畏生命的逻辑起点,将各个单元的活动串联起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把握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