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为学科教育中最为重要学科之一, 具有提高社会民众尤其是在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思想塑造能力、文字阅读能力等作用。 作为一名准教师,初中语文教学需着重塑造学生的人格观、价值观等关系人生至关重要的行为思想,因此语文从教人员需结合自身的教学方式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 教师对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当中逐渐增加民族优越感和历史认同感
语文教师作为肩负教书育人的圣人,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传承传统文化、树立爱国情操的教学理念,担当起传播传统文化的历史的重任。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自身知识功底和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完成传播传统文化的历史的使命。 所以,加大对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培训力度十分必要:(1)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厚实传统文化的内涵;(2)增加传统文化教学社会实践。
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实践的意思,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只有自然科学才需要时间, 同样的语文教学的环节中的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加强语文社会实践尤其是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并不可少, 要在学生增加对知识摄取的基础上融入科学真实的历史文化, 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了解历史认同历史至关重要。
2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自身优势,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值得一提的是,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 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
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 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3 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赏识,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 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和个性。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的体现个性和创造性, 不要使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
4 语文教师应注重综合性学习教学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具有方法新、见效快、学生接受强的作用。 所谓语文“综合性”的寓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 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突破。
首先,综合性学习要有计划性。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 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明确任务,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
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 自主探究, 发掘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千万不能画地为牢,越俎代庖。着重选择具有开放性以及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的知识内容。
最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不应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在不断生成中。
因此,不能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要发掘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及时评价、激励和督导。 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发、激励,而不能仅是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