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与“答问”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面对过多、过滥、过难的问题,学生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无法回答,教师自能自问自答。这样一来便会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唱“独角戏”,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局外人”。所以,在教学问题的设计方面要有一定的原则,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予学生。
一、“主问题”原则
繁杂琐碎的提问往往是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为频繁提问会打断课堂连续性,打乱学生的思维,并且满堂的问答式教学让学生完全失去了自我,思想完全由教师操控,失去了对教学内容个性化的分析、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简练、有牵引力、有说服力,具有一问抵多问的效果。运用“主问题”代替“琐碎问题”既节约了无谓提问、答问所花费的时间,也将课堂的主体交付于学生,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拥有自己的品读理解,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主问题”代替“琐碎问题”节约出大量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仔细对文章进行细读、准读、精读,从而达到读懂作者的心声,将文章的内涵读出来、析出来、品出来的效果。并且主问题是经过教师精心概括而出的,既可以避免零碎问题打断教学的弊端,也可以防止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点拨下对教学内容的盲目性。主问题的设计对文章起到“一线串珠”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遏制教师习惯性过多讲解的行为,有利于形成“提问、阅读、思考、讨论、评析”等立体交流课堂结构的形成。
二、“设疑”原则
初中学生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好奇心重,教师把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将不利条件为我所用,变学生“好奇心”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要相当熟悉、能够抓住文章的“突破口”,为学生设疑。例如对于一些纪实类的文章,由于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可以对文章进行理解的,但是对于一些文艺类、科学类的文章,由于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很难把握其中内涵,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为了有效防止此种现象,笔者在提问时采取了“设疑”原则,挑动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急于解开悬念。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两篇文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和《叫三声夸克》,他们分别是科学小品和介绍物理知识的说明文,他们介绍的对象都为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先抛开文体中的科学知识,而是运用奇怪的现象开启学生的心智,挑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笔者设置了以下一组问题:(1)石头每天会很有规律地改变颜色并且还会变幻形象,一会像漫游大海中鲨鱼的背鳍,一会像斜卧的巨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2)你见过数百万只旅鼠,前赴后继、集体赴死纵身跳入大海的奇异现象吗?等等。一组设疑的提问,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使得课堂气氛沸腾起来,能够撩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
三、“类比”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对文章进行分类: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又或是将文章分类为:描写自然风光的、科普知识的以及亲情等。例如描述亲情的文章,即使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表达手法以及时代背景不同,但是其中的内涵都一样,都是为了表达亲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认知,能够挖掘出文章间以及文章中的联系,通过归类、分析和比较求同取异。
通过对同类的文章的学习,不仅掌握住文章的内涵,最重要的把握文章表达的艺术效果,便于以后为己所用。例如高尔基的《海燕》中,在描述暴风雨来临前,海燕坚强、自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乐观形象之后,紧接着又从声音、行动、形态方面描述了海鸥、企鹅等。笔者抓住两者形象鲜明的对比设置疑问,更加突出海燕的形象。又如《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潭记》,除了两者都是游记,都有写景的共同点,很难发现两者间再有什么关联,但是笔者却可以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与《小石潭记》文中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潭中鱼有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两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虽然在文中无一处写月以及无一处涉水,却能体现出字字写月,处处写水精妙手法。这对这类文章的内联,若不设题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学生很难挖掘其中的艺术效果和精妙手法。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设问的精炼十分有利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师设问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最后整合、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为学生所用。
参考文献:
[1]李小琴.浅谈技巧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14期
[2]赵晓丽.优化课堂提问指导有效阅读[J].吉林教育.2010(02)
[3]张文兰.利用提问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2(10)
[4]肖小玲.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J].文学教育(中).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