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在谈到夏季如何养生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夏时养生,时代久远早在《礼记》:“南方曰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汉律志》曰:“南者,任也,阳气於时任养万物,故君子当因时节宣调摄,以卫其生”。就提出了夏季养生。然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夏季养生的具体内容,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指出夏天,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万物开始开花结果,而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若所爱在外”,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养生之道,并提出了违背这一法则就会引起“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及“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等病变。
此后,《千金方》《千金翼方》《寿亲养老新书》《摄生消息论》《参赞书》等对夏时养生提出了更具体的理论,形成了夏时养生的理论基础。
心应夏气,夏当静心
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夏季天气逐渐转热,人们极易感到闷热、困倦和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有些人平时温文尔雅,不急不燥,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急躁易怒,常为小事大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因此,我们需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古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这就是“心静自然凉”。但是心静不是懈怠,因为任何时候,精神上的不振作都有害于健康,应当努力工作、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业余活动,力求丰富多采。有条件时,宜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以调摄情志。其次,心脏在夏季时功能最为活跃,炎热夏季人们的活动变得多起来,“动则气耗”,加上暑热之气,“暑易伤气”“暑易伤心”,耗伤人体的气阴,致神气涣散,人体的机能破坏。《医书》曰:“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因此,夏季养心要使精神像含苞欲放的花一样的秀美,“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才是适应夏季的养生术。
从发病学上看,夏天万物生长,阳气旺盛,加之气候炎热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使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使人体的大脑(尤其是体温中枢)指挥失灵而引起“上火”症候,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等心火上炎表现,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心火下移表现。如果生活不规律,劳逸失度,休息不好,情志失调,致人体正气虚,易感受暑热之邪气,导致“中暑”,甚至“晕厥”。此外,盛夏,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阴寒伏于内,由于炎热天气,人们多贪凉饮冷,而容易导致腹泻。如果心气由于不管是暑热之邪还是贪凉饮冷之害,导致其心的功能异常,阳气生长出现问题,到秋季就会发生“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病变。
心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相对于大自然来说,它就是人体的太阳,主血脉、藏神。因此,夏季养心得法,过秋冬季节再也不难了,俗话说“冬病夏治”。夏季顺应阳气的生长,更有利于秋冬季节阳气的下降潜藏。
食补为先,少苦多辛,粥为先《摄生消息论》:“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以减苦增辛以养肺”,意思是说夏季气候炎热,自然界万物生长,心火亦容易亢盛,苦味属火入心,火克金,心火上炎,灼伤肺,所以夏季的饮食当减少苦味,如人参、苍术等,增加辛味来滋润肺,如生姜、香薷等。《保生心鉴》又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故夏天气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坚持以“清”为主,多吃蔬菜、瘦肉和时令水果。《摄生消息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由此可知夏季饮食还应该勿食寒凉冰冷之物,如果食入过多,必会引起霍乱,诸如呕吐、腹泻、腹痛之类腹疾,就如西医所说的,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温度高,骤然受到冷刺激,就会导致胃肠痉挛,导致腹痛。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姜是夏季养生一宝。姜,辛温。辛能散,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效,还可温中止呕,温肺化痰。“形寒饮冷则伤肺”,夏季阳浮于外,阴寒内盛,过食寒凉之物,易伤肺胃,姜辛温,发散肺胃之寒而温肺胃,使其功能正常。《素问·脏气法时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以多吃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夏天天热易多汗出,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阴亏虚,为此我们可以选择性多食一些酸味之品,比如乌梅、五味子、酸梅等,收敛固气,同时还可以生津止渴。
唐代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中医认为湿为夏之主气,故夏季湿气盛,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夏季补养还需健脾利湿,开胃消食,而药粥食疗既可以健脾开胃,又可补充由于盛夏酷暑,人体汗出较多而丢失的水分,以保持机体平衡,可谓一举两得。常见的粥有:丝瓜粥。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凉血解毒之功效。芦根粥。芦根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呕之功效。此粥适用于暑热烦躁口渴、或郁热内发、牙龈肿痛及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人群。
西瓜皮粥。此粥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清热利尿之功效。还有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此外,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因此,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夏季养心,谨防中暑
夏季养心,预防中暑是关键。盛夏酷暑,天气闷、湿、热,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由于气温高,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引起中枢神经和和循环系统障碍,出现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剧烈头痛、昏厥、昏迷、痉挛等症状,所以预防中暑,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精神状态,才能使夏季养生达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太阳照射最厉害的时候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的话,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外出时,应少穿化纤类衣物,以避免大量汗出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在室内,也可能引起中暑。因此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室内也需做好降温工作,如开窗、开风扇、开空调等。
其次,要常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如果外出,需把这些药品带在身边,以防应急之需。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运动、休息来调节身体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多喝水,适当吃一些如西瓜等清凉解暑的水果,按时进餐,多吃新鲜蔬菜,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
晚睡早起兼午休,夏防打盹“立夏”后昼长夜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根据节气变化,应该晚点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立夏”后天亮的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老百姓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为了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就要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午休。夏季,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动就会因出汗多消耗体力,极易疲劳。由于出汗多散热的缘故,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的血供就更为减少。
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加之晚睡所导致的睡眠不足,因此要逐渐增加午休时间,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得到休息,以防“夏打盹”。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0.5-1h为宜,长时间午休也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
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研究资料表明,午睡可预防冠心病,对预防心肌梗塞也有积极作用。睡眠分为浅睡和沉睡两个阶段。浅睡阶段一般为40-70min。随着睡眠的加深,人就会进入沉睡阶段。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在沉睡阶段时,脑部血量减少,呼吸频率减缓,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也相对减弱。这时,醒来后就马上起床去工作或学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要稍微赖床10min再起床为宜。午睡应采取平卧姿势,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一些人午睡采用坐姿,即趴在工作台上或教课桌上,是不利于消除疲劳的。因为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全身肌肉松弛,血液循环减慢,头部供血减少,人醒来后,会产生头晕脑胀、耳鸣、腿软、视线模糊、面色苍白等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另外,伏在桌上休息,使眼球受压,眼压增高,易诱发眼疾。为了保证午睡质量,午餐时不宜饮酒、咖啡、浓茶,以免兴奋而难以人睡,不能吃太饱,并且不宜餐后倒头便睡,应活动10min后再入睡。
夏日午休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医学研究发现:如患有低血压疾病以及血液循环系统障碍的病人,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的人不适宜午睡。因为午饭后血液汇集到胃部较多,脑部血流较少,相对缺血缺氧。以上两种人因低血压和循环障碍,导致脑部血流更少,所以,若饭后就午睡,会导致睡醒后头晕脑胀,达不到休息的作用。年龄在65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人也不宜午睡。饭后由于营养的吸收血液黏滞度较高,若再午睡,血流缓慢,这些因素就给中风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冬病夏治,欢喜过冬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或加重的某些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体虚易感、颈肩腰腿痛等气虚、阳虚、阴寒盛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称为“冬病夏治”。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可内服中成药,也可外敷药于穴位之上。内服药,以温肾壮阳为主,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每日2次,连服1个月。外敷药可以用白芥子20g,延胡索15g,细辛12g,甘遂10g,研细末后,用鲜姜60g捣汁调糊,用胶布贴在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天突或贴在双侧风门、肾俞、足三里,天突等穴位上。一般贴4-6h,如感灼痛或瘙痒剧烈,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每伏贴1次,每年3次。连续3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通过如此治疗,有的可以缓解,有的可以根治。
夏季养生功,静心好过冬
《摄生消息论》中说:“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属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呵以疏之,嘘以顺之。故夏三月。欲安其神者,则合忠履孝,辅义安仁;安息火炽,澄和心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可以居高。
彻环眺望;早卧早起,无厌于日,顺于正阳,以消暑气,逆之则肾心相争,水火相克,火病由此而作矣”,所以夏日养生应当以益肝补肾,养肺静心为原则。法简而效宏的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按季节练功,以吐纳坐功为主,以导引为辅,深合“天人合一”之理,可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 汪绮石.理虚元鉴.谭克陶,周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2] 礼记.鲁同群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45.
[3] 黄帝内经.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13.
[4]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刘洋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
[5] 丘处机.摄生消息论.钱超尘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135.
[6] 徐文弼.寿世传真.吴林鹏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18-19.
[7] 徐文兵.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