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10位著名华人寿星的养生智慧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4 共3101字
论文摘要

  1 .钱学森———音乐养生

  钱学森(1911-2009)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火箭专家,我国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

  在有些新闻报道中,为了体现钱老的敬业精神,记者们经常描绘说,钱老为了完成繁重的科研工作,经常会一边吸烟,一边冥思苦想。对此,钱老的儿子钱永刚澄清说:“我父亲从不抽烟,也不喝酒,这是他一生都在坚持的原则。”

  在生活中,钱老每天除了浏览《人民日报》等传统大报大刊以外,还喜欢听广播。但他从不看电视。钱永刚介绍说,这是钱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时养成的习惯,当时他为了专心工作,养成了不看电视的习惯。听音乐是钱老最喜爱的娱乐方式。

  他认为,音乐能给他很多心灵上的慰藉,也能引发他很多有关幸福的联想。

  在晚年,钱老从不提过去的事情,也不写回忆录。他曾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只考虑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他最重要的养生秘诀。

  2 .马万祺———太极强身

  马万祺(1919-)是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着名的爱国儒商。虽然已是高龄,但马老的身体状况依然很好。

  当被问起养生之道时,马老说:“我每天早睡早起,心情开朗,不吸烟,不喝酒,酸甜苦辣都吃,喜爱运动。我每天的活动内容包括打太极拳、散步、养花、读书、写诗、会友和陪孙儿玩。”马老介绍说,他打杨式太极拳已经打了半个多世纪了,因此身体状况一直非常好。

  3 .吴阶平———经常动脑

  吴阶平(1917-2011)是我国着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吴老享年94岁,并一直工作到94岁。在工作中,他表现出的过人精力远远超过了其实际年龄,令很多人钦佩不已。

  吴老认为,坚持工作对人的健康是很有益的。人在停止进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时,往往会很快显出衰老的迹象。因此,他告诫老年人说,在退休后不要完全闲下来,而要继续参加社会活动,并要经常训练脑力和思考问题。

  在晚年,吴老虽然工作仍然很忙,但始终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晨都坚持做广播操和外出散步。

  他说:“我每天5点半就起床,中午会小憩一会,晚上10点就寝,生活极有规律。这样可以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尽管工作很忙,但我每天都要心平气和地做半个小时的健身运动。

  在工作中,有时事情多起来,难免会让人感到烦躁。但烦躁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劳逸结合,乐观对待,抱着完成一件工作就是一个胜利的态度。在工作中获得成功,也会增添乐观的情绪。”

  4 .侯仁之———融入自然

  侯仁之(1911-) 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侯老今年已逾百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在年轻时,他特别喜欢长跑、游泳、爬山和徒步旅游。年纪大了以后,他仍坚持每天散步和打扫庭院,在身体状况不好时则会让护理人员用小车推着他到北京大学未名湖逛一圈。侯老认为,人们经常到大自然中去,既可欣赏美丽的风景,又能使身心愉悦,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 .吴清源———良好心态

  吴清源(1914-)是着名的围棋大师,有“近代围棋布局的奠基人”“昭和棋圣”等称号。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围棋天分,11岁时被誉为“围棋神童”。在14岁时,他在国内已无敌手,于是东渡日本(当时日本举办了大量的围棋赛事,其围棋水平远超中国),开始了职业棋手的生涯。

  吴清源的自传起名叫《中的精神》。他解释说,“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能够使阴阳保持平衡的那一竖就是“中”。

  人们无论在围棋方面还是养生方面,都要思考到“中”,这样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做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吴清源说:“我在下棋时从不考虑胜负。无论胜负,只要我每次都能下出最善的一手棋,就可以无憾。和下围棋一样,人生一世就是修行一世,无论是输是赢。

  吴清源从小身体素质就很差,曾得过肺结核。在那个时代,肺结核的致死率非常高,但吴清源得以幸免于难。他回忆说,这可能得益于他的一个养生小举措,就是经常开窗通风。

  他说:“我坚持每天开窗通风,适应了寒冷的空气,免疫力也就变强了。”吴清源说,每当感到痛苦时,他就会念一念白居易的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6 .邵逸夫———工作不停
  
  邵逸夫(1907-)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着名的电影制作者、慈善家、香港无线电视台及邵氏电影公司两大娱乐王国的管理者。

  这位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的老人除了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外,也在102岁那年成为全球最年长的上市公司的主席。当有人问他有何养生秘诀时,邵逸夫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只有坚持工作才能使人长寿。”在年轻时,他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只小睡1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工作。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现在,他每隔两周仍会出席一次香港无线电视台的高层会议。

  7 .吴冠中———活得真实

  吴冠中(1919-2010)是现代着名绘画大师,我国杰出的国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老的性格安静温和,但对艺术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在晚年,他一直保持着上午看书、下午作画的生活规律。

  他曾说:“人的年纪大了,就要多思考一些新的想法。人生是一个过程。人在这个过程中把自我价值体现出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掠夺,二是创造。创造就是指不断地发明和探险,并将好东西留给后人。相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更想把我的画安置在合适的地方,使其能够长远地留存于世。”在一生中,吴老活得真实透彻,这正是他能够健康长寿的原因所在。

  8 .贝聿铭———保持活力

  贝聿铭(1917-) 是全球着名的建筑大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同济大学名誉教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老是一个意志顽强、有信念的人。如今年近百岁,但他依然充满活力,并总能感染到周围的人。

  他经常会询问与其一起聊天的人:“你会说什么话,上海话还是广东话?”然后,他就用对方熟悉的方言聊上几句。贝老曾说:“我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因为这表示我还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工作。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并使自己始终保持活力。”

  9 .周汝昌———玉石做枕

  周汝昌(1918-2012)是我国着名的考据派红学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古典诗词研究家。现在,周老的起居饮食一直由两个女儿照顾。

  周老喜欢散步,每当天气暖和时,家人就会陪他到院子里活动活动,通常会活动一两个小时。周老在独坐时,常会用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另一只手的掌心,双手交替进行按揉。他说,这样做是为了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在周老的床上有一块玉石枕头。多年来,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周老一直枕着它睡觉。

  周伦玲说:“父亲说,这样能让他的思维在白天变得更清晰。如果说父亲有什么养生秘诀的话,就是他的脑子总在想、总在动。父亲的生活乐趣就是工作。”

  10.南怀瑾———睡中养生

  着名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先生,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他不仅精通儒、释、道思想精髓,而且坚持习武、习禅,怡然自适,得享高寿。

  有记者采访时得知,南怀瑾先生长寿的关键之一,是坚持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4小时)。令人诧异的是,他非但没出现“睡眠亏空”,反而神康体泰。

  仔细推敲,原来南怀瑾先生睡觉的两个时辰并非随随便便,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他健康的奥妙全在坚持这“子午觉”。

  南怀瑾曾表示:“根据我的体验观察,正子只要闭眼睡着三分钟,就等于睡了两个钟头;正午时,哪怕只有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南怀瑾进一步解释认为,人体的健康全靠有规律的“养”,只有遵循经脉气血运行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方能使身体达成和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