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型公园创建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395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延安新城北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探究
  【绪论】延安新城生态公园设计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
  【第三章】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第四章】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可行性研究
  【5.1  5.2】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理念与设计分析
  【5.3】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
  【结论/参考文献】城市生态型公园创建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 结论

  6.1 结论

  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众学者对其研究的各侧重点不同,多方面的案例成果将对相关理论研究做出贡献,推进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究。本文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和相关案例研究基础上,经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对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进行考察和设计,得出系列研究成果如下:

  (1)城市生态公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有重大帮助,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城市水质等起到重大作用。目前对城市生态公园的研究进程仍需不断推进,本文基于延安城市生态公园单一的设计手法、拘谨、大手笔的人工造景设计现状,大成本投入维护景观的生态现状及延安新城挖山填坑建设新城的开发现状,对城市生态公园概念、功能、类型、设计框架和内容进行论述,针对陕北延安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做了详细调研和深入研究。

  (2)城市生态公园设计遵循景观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强调生态性和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突显居住于城市人群对自然的渴望和与自然共生的诉求。本文将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内容划分为生态水环境、生态土壤环境、生态植物系统、多样性生境、生态休憩场地等内容,依据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政府管理监督、公众参与的原则,阐述国内外城市生态公园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为延安新城生态公园设计提供参考。

  (3)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增强,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更加强调科学的生态调查和分析。本文延安新城生态公园设计基于水环境的水量平衡计算、湖泊蓄水控制面积计算、备用水源、雨水收集系统分析、交通设计分析、竖向设计分析、景观结构设计分析、游客容量计算基础上,深化总图设计、植被设计、水生态设计、泛洪区设计、特色景观设计等具体部分,得出设计成果。将延安新城生态公园还原为具体的个体设计要素,使各要素设计有据可依,相互联系,构成延安新城生态公园设计系统,对城市生态公园研究和城市环境研究起到积极效果。

  (4)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方案,论述了“问题与策略相结合”的研究定位和“人性化与生态化相结合”的性质定位,提出了建设“梯田”景观策略、建立泄洪通道和泛洪区设计策略、建立速生植被设计和分层设计的策略,以及设计构思中“恢复山谷机理”之策、总图设计中“以植护土,以土蓄水,以水养植”的生态景观设计方针,植被设计“大绿色”和“分层设计”的种植原则,节点设计中“以大示小,以小喻大”等新的景观设计手法和策略,将城市环境作为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及多元生态系统,为在更长时间和更广的范围内,研究延安新城生态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条件。

  6.2 启示

  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将成为延安新城城市规划建设和延安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中对延安地区土壤稳固和改良的研究,对植被多样性和其生长状况的研究,对延安水生态环境的研究都对延安未来生态环境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设计要素的设计分析对于丰富黄土高原景观,改善黄土高原地区景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属个例研究,带有陕北地区风格特色和限制性因素,其分析研究设计过程属作者摸索之路,很多问题仍需不断探索,希望本文中具体的设计措施和方案研究能够对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的修复和打造提供一定借鉴经验。

  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体现了环境中人的行为和人的环境效应。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人类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植被破坏、土壤沙化等促使城市环境失去自循环能力,生态系统破坏,最终将对城市生活带来系列严重问题因而亟待引起城市居民的重视;一方面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扮演的主导角色,我们文明的城市建设行为、生活行为可为城市带来积极影响的作用不可小觑。

  6.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本文对于延安生态公园的研究工作虽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研究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依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笔者在这做简要概括:

  (1)人在延安生态公园环境中的效应研究。

  (2)延安生态公园中的野生动物研究。

  (3)延安生态公园中的生态链设计模式分析。

  (4)延安生态公园设计未来可达到的最优生态环境分析。
  
  参考文献
  
  [1] 麦克哈格(美)着,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10)
  [2] 孟刚,李岚,李瑞东,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7
  [3] 艾伦·泰德着,周玉鹏等译。城市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4] 应旦阳。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设计[J]. 中国园林,2005(12)
  [5] 斯迪特(美)。生态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04)
  [6]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J].中国园林,2003(12)
  [7]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 张珺。十八大报告 15 次提及“生态文明”建议关注环保领域未来政策导向[N].东方早报 2012 年 11 月13 日 第 A26 版:证券·超市
  [9] 延安新城建设规划山区夷为平地扩充新区面积[N].时代周报 2012 年 12 月 27 日 11:42
  [10] 关于《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公示[EB]. 延安市城市规划局
  [11] 朱子斌。城市生态公园-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园艺,2005(6)
  [12] 延安削山建城 10 年打造新城两倍于老城[N].区华夏时报 2012 年 10 月 10 日 23:24
  [13] 朱莉娅?克泽尼亚克 乔治·哈格里夫斯。大型公园 [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P29
  [14] 李艳,曹峰,范晓梅。 景观设计中保护性设计方法的探讨[N].河北林果研究 2011 年 9 月 第 26 卷第3 期。
  [15] 赵纪军。新中国园林政策与建设 60 年回眸(一)“中而新” [J].风景园林 2009.第一期
  [16] 毛主席关于园林绿化工作的指示[R].园林革命,1967(特刊)15
  [17] 傅礼铭。钱学森山水城市思想及其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 年 9 月第 25 卷第 3期(总 73 期)
  [18] 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19]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进程。
  [20] 连振龙,刘普灵。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植被恢复的减沙效益 [N].水土保持通报,2008,02
  [21] 孙宝胜,杨开宝。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资源平衡利用与生态植被可持续发展 [N].西北农业学报,2005,14(4)
  [22] 庞敏。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03
  [23] 陈秀瑞,任志远。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郊植被生产力的动态评估-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 [J].干旱区研究,2005,09
  [24] 杨光,薛智德,梁一民。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中的空间配置及其主要建造技术 [J].水土保持研究,2000,06
  [25] 曹娟云,刘世鹏,白重炎,刘冲。延安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资源现状调查初报 [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
  [26] 尚武龙。延安市宝塔区赵庄流域退耕还林效益评价 [J].陕西林业科技,2009,(2)
  [27] 李登科,刘安麟,邓凤东,袁亚社。延安市宝塔区植被、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调查 [R].山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181-187
  [28] 刘世鹏,刘春玲,曹娟云。延安市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 [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29] 徐少亭,吴云霄,李志强,左乐。延安市公园树种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37(7)
  [30] 周永梅。基于 GIS 的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规划[DB].长安大学。2011 年,S1 期
  [31] 毛培琳,李雷。水景设计[M].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32]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河湖生态景观系列,当记忆被开启-转河设计画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3] 李树华,杨秀娟,董建军。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向乡村学习的城市环境营造[M].中国林业出版社
  [34] 潘召南。生态水景观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5] 《景观设计》杂志社编。低碳景观[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8
  [36] 徐清。景观设计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
  [37] 徐坚,丁宏青。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8] 亚历山大·加文,盖尔·贝伦斯等着(美),李明,胡迅译。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9] 威廉·S·桑德斯(美)主编。设计生态学,俞孔坚的景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0] M·Elen Deming (美), Simon Swaffield (新西兰)着,陈晓宇译。景观设计学-调查·策略·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
  [41] 罗布·H·G ·荣曼(荷兰), 格洛里亚·蓬杰蒂(英)主编,余清,陈海沐,粱莺莺译。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计与实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陈六汀教授。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得以对学位论文进行大量的准备和编辑工作,在收集整理材料过程中,导师为我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另外,感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各位老师在学业、生活、工作中给予的教诲和鼓励。感谢调研期间给予我众多帮助的师长、同学、易兰国际规划设计院的同事、朋友和延安摄影团队,基于他们的帮助得以完成论文中实地调研的工作。

  感谢论文中引用、参考的图片作者和文献作者及相关学术的研究者和工作者!

  感谢在易兰国际规划设计院实习工作的时光,及所有给予我帮助指导的领导和同事!

  感谢家人长久以来对我的理解、关怀、信任和鼓励!

  感谢参加论文答辩、评审的各位专家和老师!

  我将深深记着师长、亲友对我的教诲和厚爱,并以此作为动力,在新的起点中扬帆起航,奋力向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