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Prostaglandsn,简称 PG)是一种具有较强活性的特殊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属于新型激素的一种,与蛋白质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于结构上)。在基础医学的发展史中,皮质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发现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两者的区别在于,皮质激素是一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激素,而前列腺素,目前来讲是一种还没有被明确确认的激素。对于前列腺素的了解,医学界只是粗略地知道,前列腺素与人体的生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前列腺素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即能够在人体内合成一种可迅速代谢脂肪的产物。有了这种产物,前列腺素就能够很好地溶解在脂肪和水中。目前,虽然医学界对于前列腺素的了解还不十分透彻,但不可否认的是,前列腺素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趋利激素。
下面,笔者就从基础医学的角度对前列腺素的发展做一大胆的猜测与想象。
1. 前列腺素的概况
当细胞膜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时,体内的膜磷脂就会在磷脂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成游离状态。这种游离状态的磷脂在环氧合酶和前列腺素合酶的联合作用下就会生成前列腺素。通常情况下,前列腺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不过这少量的前列腺素却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能促进血管的扩张,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能够舒张平滑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有研究显示,前列腺素还能够有效抑制癌症细胞的生成。因此,从临床应用的角度看,前列腺素不仅是一种妇产科和循环科的常用药,也是一种肿瘤科的常用药。
前列腺素在业界又被叫做第二代组体激素,其经常被研究者与同类激素进行比较。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1)前列腺素和其他激素一样,都属于脂溶性物质,但它们又都不是单一的物质。以苗体激素为例。苗体激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激素,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结构。由于苗体激素母体骨架上侧链结构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立体结构,所以这种激素经常会出现各种活性。前列腺素与苗体激素非常相似,其具有前列腺酸 (Prostanoic acid,20个碳原子的一元竣酸 ) 的母体,而母体上面链接着羟基和双键等,这就形成了很多具有类似结构的物质。
(2)前列腺素和其他激素一样,具有多样的生理活性。天然的前列腺素由于其自身结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这些生理活性主要是指前列腺素能够起到体调节温、调节眼压、抑制胃酸分泌、缩瞳、扩张支气管、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笔者相信,前列腺素的这些生理活性会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而被应用得更为广泛。
(3)前列腺素和其他激素一样,都被临床上称之为“奇迹药物”。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称谓,就是因为人们对前列腺素在人体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活性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由此可见,医学界对于前列腺素作用机制的研究是较为落后的。
2. 从基础医学的角度看前列腺素的应用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看,前列腺素是一种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但是由于对其作用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临床上并没有大范围地使用前列腺素。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学者提出,前列腺素在人体内具有活化作用。这种活化作用不但能够激活体细胞,刺激体细胞进行快速更新,而且能够激活磷酸化酶,促进糖元分解,从而降低机体的血糖水平。但是,有专家认为,前列腺素在参与糖代谢的过程中会出现拮抗现象。在人体的一些器官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腺普环磷酷的激素。该激素会和前列腺素相互作用,从而发生拮抗现象(有时可表现出协同现象)。
3. 前列腺素的特点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一些前列腺素的其他特点,具体有 :(1)前列腺素的活化特性与从自然中提取的一些前列腺素在质和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2)人体中的前列腺素很稳定,而且作用非常持久。(3)人体中的前列腺素具有很小的副作用。
4. 展望
目前,医学实验中使用的前列腺素几乎均为自然提取的前列腺素。这种自然提取的前列腺素虽然具有前列腺素的所有生理活性,但也存在我们不能忽视的缺点,即分解的速度非常快。因此,要想大范围地使用自然提取的前列腺素,就必须弥补这一缺点。目前,医学界很多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自然提取的前列腺素与其他激素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中寻找制约前列腺素缺点的方法。如果这一方法被找到,那么前列腺素今后的应用前景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艾志龙 , 童赛雄 , 陆维祺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 E2 水平的临床意义 [ J ].中国癌症杂志 ,2010,10(4):316-318.
[2] 何磊 , 孟翔凌 .PGE2、SL-2 与大肠癌免疫关系研究现状 [ J ].疾病控制杂志,2010,5(2):142-144.
[3] 俞慧宏 , 吴小翎 , 张苜 , 等 . 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 E2 的临床意义 [ 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30(5):444-446.
[4] 顾乃刚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COX- 2、VEGF 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 J ].山东医药 ,2009,49(26):75-76.
[5] 陈德宇 , 周开亚 , 黄宇烽 . 大鼠前列腺素 D 合成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在精子中的分布 . 生物工程学报 ,2011,20(6):89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