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时代的进步,民间音乐生存土壤的变迁,听众审美习惯、审美方式的变化,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势必会发生改变。民间音乐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继续传承下去,关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生存与发展,是本我文化持续发展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看秧歌》为基本元素而进行改编或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探索《看秧歌》的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与技术特征,旨在揭示《看秧歌》在当下传承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而反思中国音乐的出路。
一、博物馆式的传承———原始曲调简介
《看秧歌》是太谷秧歌中优秀的传统剧目,编创于上世纪 30 年代。1956 年 12 月正式发表在《山西歌声》新年专辑上,由山西省歌舞团李国保记谱,周振佳编词[1]17。该曲于 1958 年由海政歌舞团改编并灌成唱片在国内广为传唱。1964 年的《天津歌声》上发表了由赵华云编词,陈健民采用太谷秧歌《看秧歌》等改编而成的女声小合唱《山连着山来水连着水》,并由天津市歌舞剧院演出。1980 年 11 月,被中国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选编入《中国民歌》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从此,《看秧歌》作为太谷秧歌的代表性曲目越来越受关注。
虽然《看秧歌》已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性小戏,但它仍然保持着民歌的特点,整个剧目是由一支曲调的多次反复构成。根据音乐,剧本(1)可分为 19 段。
所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 1-6 段,介绍主要人物家庭住址、事由,姐妹的姓名、父母的职业,姐妹去看秧歌前的梳妆打扮及路上的所见;第二部分 7-14 段,评述了民国年间 29 位太谷秧歌艺人(2)及相应的三十部代表剧目(3)和部分剧中的五位人物(4);15-19 段为第三部分,姐妹俩看完秧歌后,在集会上购买东西(5)及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并把东西孝敬给母亲。
曲调是非规整的五句式结构,最后一句重复一遍,小节数为 4+3+2+2+4+5,采用二四七锤,羽调式。现在表演的《看秧歌》多是民歌体的小型戏剧形式,采用二胡、琵琶、扬琴、堂鼓、鼓板等传统乐器伴奏,集舞台表演、角色化妆为一体,内容偏重于姐妹二人去看秧歌前的准备工作及路上的所见所感。
二、走民间音乐现代化之路———单声方向发展
当民间音乐被艺人以乐谱的形式保存下来并以此作为媒介来传授,那么,此时民间音乐的性质就由民间的、即兴的、自由的、地域的变成一种固定的、任何人都可以演唱的“艺术歌曲”形式,又因该曲调的优美,更多地被运用于器乐改编创作之中,赋予了其新的意义。
(一)原曲填上新词
原曲填新词比较有代表性的创作分两种:一种是在上世纪,孔繁兰曾给原曲填上新词,讲述姐妹二人看秧歌,看到《偷南瓜》后受启发,应该早些回去照顾邻居家的老奶奶。另一种是依照原曲调填上反映新生活,体现现代化的新词。比如,刘铁铸编曲、李京利编词的 《看秧歌》,在第二、三段里的唱词为:“戏台那个上面唱得棒,咱山西就翻天覆地大变样,祖辈辈盼一年年想,咱见的日子奔小康,你看那新农村……戏台上的秧歌真红火,唱得咱三晋大地喜事多,高高的楼平平的道……”(6)这一新的添加,借着人们熟悉的曲调,加上新创作的歌词,真实地反映当下人们的心声,使人们更容易接受。
(二)原曲调的移植
曲调仍然是原来的形态,但由于演出形式的变化,由声乐移植为器乐,由演唱变为演奏,并与其他秧歌音调共同构成一首新的器乐作品。刘瑞琪编曲的唢呐独奏曲《晋中秧歌联奏》将《看秧歌》的曲调同《绣花灯》《送樱桃》《游省城》《卖元宵》《偷南瓜》《切草帽》《打花鼓》和《卖高底》八首太谷秧歌的曲调融入一曲之中,可视为优秀太谷秧歌曲调的联奏。用唢呐这一乐器将九首乐曲同时再呈现给听众,让人们感受不同曲调的特点。该曲为 bB 或 C调,在小快板的引子过后,我们熟悉的《看秧歌》作为第一首曲调出现,共 19 小节,在唢呐上完全地再现了该曲。曲中运用了唢呐常用的装饰性演奏记号,倚音、泛音、连音、下滑音等。
(三)原曲作为主题插入其他对比因素
为原曲调加上前奏、对比乐段、尾奏,使得曲调的呈示与再现呼应。其呈示部分更像是姐妹去看秧歌之前的准备工作,再现则是姐妹看完秧歌后愉快的心情,而之间的对比即可当作秧歌表演中的情景模拟再现。
景建树编曲的唢呐曲《看秧歌》[3] 91-95,1=D,4/4拍。整体结构是,前奏(6 小节)+ 主题(20 小节)+ 过渡(5 小节)+ 主题及其发展(26 小节)+ 过渡(6 小节)+ 对比(35 小节)+ 主题及发展和尾奏(34 小节)。其中间部分运用了音色明亮的口哨,并与唢呐交替对奏,将活跃的气氛提升到最高潮。演奏的曲调来源于太谷秧歌《卖高底》,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把唢呐比作是王老虎(走街串巷卖高底的小商贩),口哨声音尖锐嘹亮比作二姑娘(想买高底,但因过分挑剔而与王老虎发生口角)。口哨开始吹奏表示二姑娘出场,用口哨表达“说白”可看作二姑娘在向卖高底的王老虎打招呼,唢呐吹奏可看作王老虎走向二姑娘,之后的对奏形容王老虎与二姑娘的对话。由开始的两拍交替吹奏到后来的半拍交替,高难度的演奏技术把故事推到高潮,形容王老虎与二姑娘争吵之激烈。闫宗佰、樊银海于 2002 年 6 月创作出竹笛曲《看秧歌》,1=D。与景建树编的唢呐曲有相似之处,无论是在乐曲结构方面,还是音乐取材方面,甚至发展手法都有相似,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共通之处。又因中间不同的处理(没有加口哨),也体现了笛子与唢呐的不同。
最独特的表现是山西省歌舞剧院在 1988 年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出的舞蹈《看秧歌》,由王秀芳编导、赵越作词、刘德增编曲。伴乐中,第一部分与再现部分用看秧歌曲调,中间是新创作的曲调与模仿秧歌剧角色的丰富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表现。舞蹈演员通过“扭身留头”“塌腰翘臀”“拧身挽手”“勾脚拐脚”“屈膝吸腿”等舞蹈动作,巧妙地把观看秧歌时的喜、惊、羞、悲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原曲作为对比置于新创作旋律之间
中音板胡曲《看秧歌》是由李恒改编,C 调。原曲置于由作曲家创作的同一曲调之间,起对比作用。该曲中的原曲部分与原曲调相比较,前两句随着记谱的变化(只有歌词“家”在弱起小节的前面),节拍重音的变化,节奏律动加强。曲调变化重复部分,采用了第二句、三句尾四句头合并发展的动机展开。整个结构是,引子(15 小节)+ 主题(35 小节)+ 原曲及其发展(21+26=47 小节)+ 过渡(16 小节)+ 主题及尾奏(47 小节)。山东省歌舞剧院曲祥等编的笛子曲《看秧歌》也属于这种类型。主题为 D调,原曲是 F 调。原曲相关旋律共有 56 小节,总长度为 62+56+54=172 小节。前后部分频繁的节拍变换为看秧歌营造了热闹欢腾的气氛。
(五)原曲作为主题进行变奏
丁国强根据传统曲调创作出二胡曲《看秧歌》[6] 9-18,F 调,扬琴伴奏。民歌主题变奏曲使声乐曲调成为纯器乐旋律,并予以分裂式展开。主题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看秧歌》,一部分是太谷秧歌《绣花灯》。曲调由二胡这种乐器上演奏出来,效果极好,二胡的韵味非常接近原民歌的风味。记谱十分准确,润腔部分也更好地模仿了出来。第一变奏与第二变奏采用“看秧歌”调,第三、四变奏是“绣花灯”调,最后的第五变奏攫取两支乐曲的核心音调发展而成。
第一变奏与原曲相比,第一句,前 2 小节扩展为 4 小节,后 2 小节扩展为 6 小节,均用第二个小节强拍的动机发展;第二句,先将 3 小节的旋律原样呈现,再用最后一小节素材发展了 3 小节;第三、四句的发展与一、二句相同;第五句,前 2 小节扩展为 5 小节,后两小节扩展为 7 小节,发展手法与前面相同。也就是说,该变奏采用主题分裂,并一一充分展开,促成规模由原来的 19 小节扩大成 45 小节。核心主题音调采用重复、变化重复、音程的扩大与缩小等手法,造成情绪的加强。
第二变奏,采用第一句 4 小节主题展开变奏,共 26 小节。第五变奏,原曲调已被作曲家丰富的变奏手法、高超的音乐技术所冲淡,但还会隐约地听出《看秧歌》的旋律片段。
民间音乐曲调为民间器乐曲的现代化创作提供了原始的素材,它将原来单声音乐经过各种技术手法横向发展创造出了新的单声音乐。
三、走现代音乐民族化之路———多声思维创造
利用西方音乐文化的形式、体裁、作曲技术加工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提升传统音乐艺术内涵与审美格调的方式,也是现代音乐文化中国化的途径。这样不但能使更多的中国人间接了解传统音乐,而且能使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音乐文化。
(一)民间音乐的合唱改编曲
混声合唱曲《看秧歌》由金巍编配,D 调,钢琴伴奏,曲调共出现四次,每次中间都有与引子相同的过渡。第一遍,女高声部唱主旋律,女中声部副旋律为支声复调手法,男高、低声部为节奏型的衬词。
使用典型的欧洲古典功能和声来配中国传统的旋律。柱式和弦伴奏,节奏型为 0xx 0x。第二遍,由男高音开始,与女高音对唱。伴奏节奏型变为 xx xx。
强拍或强位置上为低音。第三遍,女高音开始,与男高音对唱。分解和弦式的伴奏,节奏型为 0xx xxx |0xxx xx。第四遍,处理方式与第一遍相呼应。这样的改编,大大提高了原始民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2012 年 6 月 14 日至 18 日,在朔州举行的山西省第七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暨朔州市第二届合唱艺术节———“合唱同心曲·放歌新山西”展演中,42个代表队中就有 7 个代表队演唱混声合唱《看秧歌》。作为晋中民间音乐合唱改编曲中的代表,该曲也是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的保留曲目,该团曾将该曲从老城(榆次)唱到省城(太原)再到京城(北京)。可见,改编后的民间音乐焕然一新,适应了当下的需求,因而能活跃于各种演唱与比赛的舞台上。
(二)民间音乐主题管弦乐
鲍元恺 1991 年编创的民间音乐主题管弦乐曲《看秧歌》,是《炎黄风情:中国汉族民歌主题 24 首管弦乐曲》中的第六部分《太行春秋》中的最后一首。该曲为主题旋律及五次变化重复,每次出现都伴随着配器的变化、织体的不同,带给人不同感受。
同一主题加上变奏的多段并呈是中国传统乐曲常见的发展手法。但管弦乐队的形式,多声部的处理技术等都是源于西方的,由此成为中西并用的典范。
乐队编制:长笛(2)、短笛、双簧管(2)、单簧管(2)、低音管(2);圆号(4)、小号(3)、长号(3)、大号;定音鼓、木琴、中国打击乐组(小锣、小堂鼓、大堂鼓、小钹、堂锣、板鼓);竖琴、弦乐组。曲式结构如下:【1】
前奏,取材于《看秧歌》的动机,但频繁的节拍变换(4/4、3/4、6/8、2/4),两小节一次或者每小节一次,再加上丰富的节奏(特别是附点、切分节奏),力度记号的变换,乐器组的对比竞奏,中国民间打击乐器的使用,共同营造了正月看秧歌的热闹景象。
主题呈示,在板鼓的伴奏下,由短笛奏出。单声的音乐旋律是原秧歌曲调的完整呈现。第一次变化,主旋律在弦乐组、小号、木管组(短笛、长笛、单簧管)相互对奏中出现。第二次,第 1、2、5 句由木管组与弦乐组齐奏,铜管组应和着打击乐的节拍演奏和声,第 3 句由铜管乐组奏出,第 4 句由短笛、长笛、木琴奏出,该段为乐队全奏,将热闹的气氛推到高潮。
间奏同前奏,但后部分的打击乐器独奏乐段与前面不同,像是要引出秧歌的另一段落。
第三次,同呈示相比,由单声扩充为多声,增加了副旋律,由长笛 I、II 奏出。第四次与第二次相同。
变奏是依据主题动机发展而来,弦乐组与木管组交替奏出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装饰性旋律,同时,低音声部由长号和大号将前两句增值奏出,很像中国传统器乐中紧拉慢唱的手法。第五次同第二次,因为是结束段,所以有所扩充,木管组的颤音、弦乐组的震音、铜管组的强音、打击乐丰富的节奏以及 fff的力度使乐曲在热闹翻腾的情绪中结束。
该曲中不仅有不同于西方曲式结构的中国式的主题多次重复发展的曲式,更有中国化的素材:原汁原味的《看秧歌》旋律,不同于三度叠置而是附加四、五度音的代替音和声(第一个和弦 6-2-3,就是以四度的 2 代替三度的 1),中国打击乐器的运用,对位中的支声复调。
民间音乐主题管弦乐《看秧歌》曾被改编为钢琴曲《看秧歌》[8]151-160与双排键电子琴曲《看秧歌》[9]301-311。改编成的钢琴曲,规模缩小为 135 小节(长段的打击乐器演奏、单声的主题略去),主题及四次变化重复。每次在织体、和声、音区、力度等方面都有不同。呈示、分解和弦式音型,主和弦省略三音构成五度的 6-3,单对位中补充式与呼应式均有运用。第一次,旋律移高八度,柱式音程旋律加半分解和弦伴奏。第二次,八度重复式旋律,柱式和弦伴奏。第三次,柱式和弦旋律,以西方功能和声为主。
第四次与第二次相似。
经过主题管弦乐的改编,这一乐曲已不是单纯的民歌内涵,它不仅融入作曲家个人的创作,而且将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等因素渗入,使得更多的当下人更易于接受。当下人看过去,是过去在当下的复活。靳学东认为,“鲍元恺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他不是通过民歌让人们了解交响乐,而是要人们通过交响乐了解中国民歌”[10]。
(三)民间音乐语汇创作曲
赋予《看秧歌》的素材以交响乐的形式在《太谷秧歌交响组曲》第一乐章(热烈的快板·看秧歌)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该曲是应晋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委托,由着名作曲家王西麟创作,并于 2012年 12 月 3 日晚 7:30 在中山音乐堂首演。
乐队编制:短笛、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大管(2);圆号(4)、小号(3)、长号(3)、大号;定音鼓、大镲、大锣、小军鼓、大军鼓、木鱼、碰铃、木琴;竖琴、弦乐组。
在《看秧歌》曲调之中汲取了具有典型特征的音乐语汇(音程、调式、节奏、旋律等)给予交响性的再创造与发展,音乐动机的动力性发展,中间大段的复调部分,配器中木鱼、双簧管的运用,多变的调式,民族化的和声等等共同构成该曲的特点。其中,在 289-292 小节为《看秧歌》原曲中的第三句,之后为移调模进与自由扩展。
该曲中,不仅有《看秧歌》的音乐语言,还有秧歌表演中角色的象征音调。曾参加排演的山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首席徐灵威谈论到,在这一乐章“有滑稽小丑搞笑的音律”,“也有优美女子翩翩起舞的旋律”,还有的好像是“人踩着高跷做着让人提心吊胆的高难度而又危险的动作”。王西麟在《关于〈太谷秧歌交响组曲〉的首演》一文中提出自己创作的目的是“如何用交响性的思维来认识原生态音乐,并且交响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两者兼备,或者是说数百年前的农业文明的原生态音乐,对今天工业文明或信息文明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作曲家的意义到底何在?”正如他在给朋友的回信中谈到,“我要表达的决不能再是百年前的中国农村《看秧歌》《偷南瓜》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了!我要表达的是今天的生活感受,这就必须根本地不同于原始的民俗音乐。”
王西麟所作的《太谷秧歌交响组曲》中并没有把原生态的《看秧歌》用于其中,而是提炼并发展,赋予原生态民间音乐以新的意义,为民间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是晋中民间音乐多样性创作中最具有艺术性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全新的创造、延续、提升与发展。
四、让民间音乐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再生
(7)复原民间音乐已不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保留这些民风,采用民间音乐的素材进一步创作出新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成为新的民间音乐。我们可以将古老的民间音乐以博物馆式保存,再从博物馆中汲取精华,利用其创作出供当下人享受的现代音乐作品。
(一)另一种方式的传承
“与其抱怨‘生存土壤’的消失而大谈‘原生态’,不如积极主动地重构一种新的生存环境,对民歌进行另一层面的提升和复原,以新的方式使其获得重生。”
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的变化,民间音乐生存环境的变化,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只能在特定情况下保存下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民间音乐博物馆。但这种样式的传承者与听众定是大众中的少数群体。那么,若要使更多的人了解、接受民间音乐,则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如使原词加上反映时代的新词,原曲调借鉴西方多声部技术编为合唱作品,原民间音乐曲调变换演出方式为器乐形式,运用原始民间音乐的语汇作为素材创作大型器乐作品等,就是民间音乐当下创作多样性的重要体现。由传统的太谷秧歌《看秧歌》到现当代作品的创作发展,充分展示了一个在农耕时代产生的音乐作品在新时代的多样化的创作方式。
(二)审美的提升
融西方的作曲技法、乐队形式于中国民间音乐旋律之中,或赋予中国民间音乐的素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民间音乐提升到艺术音乐的层面,比单声的民间音乐更具表现力,同时拉近了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距离。中国人熟悉的旋律与西方人熟悉的表现手法,共同构成了乐曲现存状态。这不仅是当代人学习民间音乐的结果,更是让全世界人们了解中国音乐的创作结果。
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倡导提升表现力,改变传承方式,力求以新的面貌存活于当下。在过去,民间音乐改编曲是为了研究民间音乐,探索具有中国风味的艺术作品,民间音乐不外是音乐院校创作探索、尝试的对象,现在则将其看作是保留民间音乐素材的途径,经过新的改编与创作从另一个高度将传统的艺术文化保存下来,是传承的关键。
注释
(1)程锡景.太谷秧歌第一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第 14-17 页。张尚武整理。
(2)提到的艺人有:换花丑、大要命、二要命、保健、活要命、狗儿旦、成儿旦、计红旦、年呼、三儿生、黑臭小、元元生、来元旦、下千旦、十三旦、全英旦、召子、咸阳丑、根柱儿、六保儿、二娃旦、四元旦、独幅板、茜草花、大片山、有全旦、万人迷、双蛮、宝宝旦。
(3)提到的代表剧目有:十不该、冀北赶会、奶娃娃、拣麦根、花金钗、烧窑、齐白菜、摸牌、游社社、大挑菜、割草、偷点心、清风亭、送丑女、改良、放牛、剃头、把鹌鹑、写状、扇坟、抽蒜廷廷、不见面、拾麦穗穗、十家牌、游神头、扯丝绸、换碗、打胎、扯被阁、二十四季。
(4)提到的人物有:崔老婆、姐姐、张继宝、韩君淹、三弟妻。
(5)介绍了当时九种食物,洋旱烟、梨儿、元宵、灌肠、咸肉塞饼子、蒸馍、豆腐脑、山里红、落花生。
(6)2008 年山西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栗桂莲、史佳花演唱。
(7)借鉴鲍元恺 2004 年 9 月 21 日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演讲题目《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再生》。
参考文献
[1]郭齐文,陈建民,王效瑞.山西民间小戏之花:太谷秧歌[M].太原:山西地方杂志编委会出版,1987.
[2]刘瑞琪.晋中秧歌联奏[J].研究与辅导,1998(3):54-57.
[3]王高林.王高林唢呐作品曲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
[4]马迪.天韵风雅 马迪竹笛独奏音乐会[M/CD].北京: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09.
[5]曲祥,曲广义,树蓬.笛子高级练习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6]丁国强.开花调:二胡曲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