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素养的提升途径

来源:民族音乐 作者:谷晓丽
发布于:2021-03-25 共4803字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和镜像,具有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深远意义。云南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云南民族音乐中的声乐艺术、民族器乐和交响音乐的蓬勃发展展示了其既扎根云岭又放眼世界、既坚定民族自信又培育共同情感的精神气质。

  当前,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口号,进一步加快了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云南民族音乐独具自身魅力的音乐体系对高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学生具备的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来提升其音乐素养,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爱国情操、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推进高校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云南民族音乐的内容与特征

  云南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自身魅力的音乐文化体系。云南民族音乐包括云南民歌、民族器乐、民族歌舞、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五大类。其中,除汉、白、傣、壮等民族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外,在云南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云南民歌、民间器乐和民族歌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音乐的人文背景两个方面介绍云南民族音乐的特征:

  一是云南民族音乐基本乐理要素独特。以彝族民歌为例,其音乐旋律形态复杂,风格独特,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支系彝族民歌之间的旋律形态也不完全相同,旋律中的音数、音域和音区差别也很大:昆明彝族子君人歌曲只用Do、Re、Mi、三个音,用一个大三度的音域;而彝族四大腔的音数就很多,音域特别宽广。其曲式结构状况复杂多样、别具特色:巍山、南间彝族民歌的曲式结构有的是二句式一段再加半句固定衬词,称为“二截半”或“二里半”,有的是三句正词加半句衬词,称为“三截半”,还有的是四句一段,称为“四平腔”;滇南彝族的“海菜腔”结构则最为严谨、复杂而庞大。

  二是云南民族音乐人文创作背景独特。云南民族音乐的创作与生活、生产、民俗和礼教等息息相关。传统云南民族音乐的创作背景来源于社会居民的劳动生产、生活习惯等,例如《撵山》和《打猎歌》反映了原始的云南传统民族部落形式的劳作生活;《摘果歌》和《拔刺歌》反映了云南劳动人民的采集生活;另外还有大量的与礼教、祭祀相关的民歌。现代云南民族音乐的创作背景更加广泛而复杂,因为生产力发展、经济文化交流而产生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造成云南民族音乐的创作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云南民族音乐被赋予了经济效益,受到了投资者、艺术家、文化策划团队的关注,其创作目的也转向通过传统民族文化增加旅游体验等娱乐目的。例如花灯剧《十大姐》结合了大理山歌《小河淌水》与云南田歌《大田栽秧》,按照现代舞台剧的要求和剧情需要进行创作,既保留了浓郁的山歌风格,又规范了整套音乐的曲子结构,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地人民淳朴的恋爱观和健康生活,在作曲上融入了现代摇滚乐的节奏,给人以新鲜的听觉冲击,并赋予云南民族音乐全新的感受。

  ■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的意义

  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是高校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音乐不止让我们抒发被压抑的情感,更能给我们对生命的渴望,甚至创造出生命的奇迹。音乐能扮演好为学生减压、宣泄不快的角色。而发展迅速的云南民族音乐成为了高校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减轻学业压力的良好选择。自1982年云南省举办首届聂耳音乐周以来,云南民族音乐在声乐、器乐和交响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和歌手如《云南风情》、《云岭天籁》、《丽江情缘》,如宗庸卓玛、刘晓耕、黄虹等等。高校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舞台剧、音乐会,特别是央视及云南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见识了云南民族音乐“歌美、舞美、意境美”的风情音画。

  然后,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开阔高校学生的视野。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坐落于横断山脉中部,其地理位置独特,是一处由多种地质构造的交汇点地带,其海拔由西北部的6740米一直降至南部的76.4米,这一系列地理特征造就了云南“东部岩溶地貌、西部三江并流、南部热带雨林、北部雪山冰川”的奇特罕见的“立体”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云南25个少数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海拔线上,云南拥有的少数民族群体之多在全国独一无二,并且其中15个民族是云南所特有的。云南省丰富的地理生态环境,众多的族源族系、语言体系和复杂的原生态社会所构成的内涵深厚的人文环境,雄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基础,孕育了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具有浓郁特色的云南民族音乐。因此,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和生活场景,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和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视野。

  最后,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意识形态,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同时音乐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不仅能够认识到音乐表面的乐理结构,还能够理解音乐深层次的丰富感情和艺术魅力。云南民族音乐的形态特征、旋律特征、音阶、调性特征、节拍、速度特征、曲式、织体特征复杂多变、富有特色,又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色彩、审美情感等内容,高校学生能够通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丰富对音乐的感知度、艺术性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也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塑造丰富的精神生活,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殿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于提升音乐素养的首位。

  ■现阶段高校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

  音乐素养是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的结合,不仅包含乐理知识,还包括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提升音乐素养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音乐素养,主要表现为:

  第一,高校学生乐理基础薄弱。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专业教育不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其音乐文化水平、音乐欣赏水平以及审美水平,更偏重于提高学生的内在美,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进行感化和激发,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目标。考虑到我国普遍存在的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多数高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准备高考阶段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音乐的构成要素例如曲式、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没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进入大学后,目前高校的音乐教育方式就出现了与之断层或脱节的现象,此时的高校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构建的音乐素养框架无异于空中楼阁。

  第二,高校学生文化积淀匮乏。音乐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雄厚的文化知识积淀的基础和铺垫,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但定然高于生活的境界。准确而细腻地鉴赏云南民族音乐背后的诗情画意和家国情怀也就离不开对创作背景的精准把握。以《小河淌水》为例,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三段体曲式。前奏以慢速的、气息悠长而抒情的主题句表现出宁静的意味;第二段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展示出云南彝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的愉悦心情;第三段音调上重复主题的第一句,有呼唤之意,显得非常有韵味,这是弥渡山歌的特色。该作品生动描绘了月光流水、情人相思的意境。但是对于缺乏相应文化积淀的高校学生而言,在思想境界、音乐环境和人文素养方面达不到鉴赏该作品的要求,很难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进而无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三,云南民族音乐饱受外来文化侵蚀。外来民族文化和音乐形式的引入能够促进云南民族音乐不断改革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民族音乐作品,而外来低俗文化阻碍云南民族音乐发展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追逐所谓的潮流西洋文化而抛弃了传统民族音乐。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地域观念、学习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盲目追求外来文化导致云南民族音乐在强大的现代文化冲击下后继无人,其原生态本土民族音乐正在逐渐隐退。

  ■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素养的提升途径

  在现代音乐逐步多元化、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是提升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素养的提升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提升高校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相较于一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而言,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对高校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云南民族音乐的声乐、器乐、交响乐种类繁多,并且曲式、旋律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丰富的情感内容。高校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般乐理基础知识,还要熟悉云南民族音乐塑造的特有的作品形象和意境。例如,很多作品创作于原始部落的生产环境,没有具体的作者,并且此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各类创新和变异。这类关于云南民族音乐的不确定性就增加了鉴赏的难度,要求学生能够从其音乐风格、作品旋律以及其审美发展轨迹中发现其中的风格魅力。

  第二,积累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云南民族音乐产生并发展于其悠久的历史气息和浓厚的人文环境中,时刻张扬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音乐魅力。对云南民族音乐进行鉴赏不是简单地说出其音符名称、唱出其节奏、分析其歌词,而是还应该包括对云南民族音乐的艺术形式和人文特征的鉴赏,以及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关系的了解。例如云南普米族的《迎亲调》、《出门调》和《盘婚调》等,是普米族在婚礼仪式上必备的民歌形式。在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第三,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最深层而且最持久的信念,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成为每个高校学生的使命。云南民族音乐如今“歌潮乐浪汇交响”,成果累累、百花齐放,并且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09年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部分获奖选手与云南省歌舞剧院远赴芬兰参加第四十二届考斯蒂宁国际音乐节,将民族乐器组合与演唱巧妙搭配编排,展示了云南民族歌舞的艺术魅力;2016年云南坡芽歌书合唱团获得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组无伴奏民谣组别金奖,又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地进行专场演出;云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龚启森时云南民族器乐代表性任务,曾先后多次赴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地进行演出。高校学生应当具备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勇担中华民族复兴之重任。

  ■结语

  云南民族音乐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承着本土文化、吸收了外部精华,创新变革地向前发展,是弘扬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旗帜。高校学生深入了解云南民族音乐、鉴赏云南民族音乐,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压的审美品位,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高校学生乐理知识薄弱、文化底蕴匮乏,又被外来音乐文化占据大量的学习时间。但是只要通过提高高校学生对云南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弥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高举民族文化自信的旗帜,必将有效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侯乐萌.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反思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45-46.

  [2] 赵宏伟.普通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研究[J].四川戏剧,2019(11):148-150.

  [3] 高伟.以审美为核心的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研究[J].音乐创作,2018(05):158-159.

  [4] 宋瑞兰.浅谈音乐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60-61.

  [5] 葛春先.音乐鉴赏教学应强化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107.

  [6] 陈旭.云南傣族音乐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05):61-64.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原文出处:谷晓丽.云南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素养的提升研究[J].民族音乐,2021(01):36-38.
相关标签:音乐鉴赏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