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20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的作用分析
【前言】上世纪下半叶音乐杂志探究
【第一章】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概述
【第二章】对当下中国音乐创作问题的观照
【3.1】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3.2 - 3.4】中国古代与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4.1 4.2】作曲技术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4.3 4.4】音乐美学与其他新兴音乐学科研究
【第五章】对音乐表演技术问题的关注
【结论/参考文献】20世纪下半叶音乐理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概述
音乐期刊作为学堂乐歌时代以来一个新生事物,就作为近代音乐发展以来重要的成份之一。它能够象征与代表中国音乐发展的水平,同时也是国际上是考察与衡量一个国家音乐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音乐期刊自建国以来以来在长达五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显现出了鲜明的发展轨迹。同时,20世纪下半叶创刊并发展起来的一部分音乐期刊直至今日对中国音乐理论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发展概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音乐期刊无论从办刊质量、内容、规模与功能等方面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自新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诞生起中国音乐期刊就展开了一段崭新的发展道路。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 年)可视为新中国音乐期刊的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 80、90 年代(1979-1999年)可视为中国音乐期刊的发展阶段。
一、新中国十七年时期
随着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不仅对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了历时性的影响,而且也引起文化艺术领域的根本性变化。1949 年 7 月 23 日,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中国音乐家协会,简称“中国音协”)在“中国文联”①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中国音协”成立后担负着新中国音乐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责任。当时在时任主席吕骥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各项音乐活动,扩大思想宣传以及加强音乐理论研究并促进音乐领域的学术交流。因此,“中国音协”首先担负期创办新中国音乐期刊的任务。同时,全国各大音乐专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恢复办学(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以及西安音乐专科学校等),一系列学术研究也开始展开。因而,由老一辈专家、学者与在校青年教师组成的主要研究队伍保证了这一时期音乐期刊的质量。
根据资料显示,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内出版的以音乐理论为主的音乐期刊共有 44 种,其中学术性音乐期刊共 6 种,通俗性音乐期刊有 5 种,译文类期刊有 5 种,其他会刊、音讯有 28 种。
学术性音乐期刊以高等音乐学府和音乐专业机构为主要依托背景,以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为主要刊载内容。学术性音乐期刊的作者主要由专业音乐院校中的资深专家、学者、教授以及音乐界中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学者,同时也吸纳了一群在学术研究上卓有建树青年学者,由这些组成了学术性音乐期刊的作者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正因为学术性音乐期刊的核心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成熟的写作水平,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较高学术素质,才保证了学术性音乐期刊的质量。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创办的学术性音乐期刊期刊主要有 6 种,可谓是 20 世纪下半叶音乐学术期刊的最初探索,分别为:《新乐府》(1956)①、《中央音乐学院院刊》(1958)②、《西安音专》(1958)③、《天津音乐学院院刊》(1960)④、《音乐研究》(1958)。虽然这些期刊在今天看来存在了一定的不足,但是从刊载的内容上看,已经具备较高的专业层次,所载文章的深度与广度能够代表新中国成立初期音乐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在学术交流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俗性音乐期刊作为大众音乐生活中重要部分,其在普及音乐文化知识、提高群众音乐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陶冶读者文化情操方面举足轻重。通俗性音乐期刊的作者相比学术性期刊而言要求相对宽松,除了一些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师、学生为常客之外,许多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发烧友也经常参与其中。这一时期通俗性音乐期刊主要有:《音乐天地》(1949)⑤、《人民音乐》(1950)、《上海音乐》(1951)⑥、《音乐技术学习丛刊》(1951)⑦以及《音乐生活》(1957)⑧。这些通俗性音乐期刊的共性是起初以发表歌曲作品为主,并配有歌曲和歌曲作家的介绍与评论,偶尔还会刊载一些关于学习音乐表演的文章。后期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轨迹。总之与学术期刊相比,这类期刊更加注重“大众性”与“娱乐性”,能够满足更多群众的音乐审美享受,它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音乐艺术在人民生活中的普及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译文类音乐期刊在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中国音乐理论发展的过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建国初期,我国在西方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依靠学习国外研究成果,尤其以学习苏联音乐理论研究为主。
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部汇集了一批中青年音乐理论学者和翻译人员,并成立了编译社,如廖乃雄、廖辅叔、毛宇宽、张洪岛、钱仁康等人,其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国外音乐理论研究成果。在此条件下,出现了一批以专门介绍国外音乐理论研究的期刊。根据资料统计新中国十七年时期译文类音乐期刊主要有:《音乐译文》(1954)⑨、《上海译报》(1959)①、《国外乐讯》(1959)②、《音乐译丛》(1962)③、《外国音乐资料》(1963)④。这一时期译文类音乐期刊在内容上以介绍苏联音乐,以及翻译苏联音乐学家、作曲家的音乐论着为主,同时也有刊载一些翻译和介绍欧美国家的具有进步意义和参考性的理论着作,如法国的罗曼·罗兰,音乐家柏辽兹、舒曼、肖邦等人的着作。
这类期刊引介国外音乐作品与理论启迪了新中国音乐思想,对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与音乐学学科建设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除以上几种类型的音乐期刊,各地会刊通讯也在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也占有较大比重。其中主要期刊包括:杭州音协主办的《杭州音讯》(1950)、重庆音协主办《重庆音运》(1950)、上海音协主办的《上海音乐工作通讯》(1951)、中国音协主办的《音乐通讯》(1953)以及成都音协主办的《四川音乐通讯》(1953)等。这类期刊刊载内容主要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向全国各地音协传达的工作要点,当地音乐会、音乐座谈会等音乐活动的相关报道和总结,以及对当地地人民群众音乐活动的宣传,其中偶尔会穿插一些理论性、评论性的文章。这些音乐会刊与通讯清楚的记录下了当时各地区人民的音乐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由于当时国内一些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音乐期刊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而全国其他地区的音乐期刊相当匮乏,这些地方性会刊的出版发行,也可以看作是全国各地区发展音乐期刊的重要阶段。
二、改革开放后 80、90 年代
“文革”期间原有的音乐期刊《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院刊》与《西安音专》等纷纷停刊,1966 年第 2 期《人民音乐》这也遭遇了停刊,一直到 1976 年才恢复办刊。在此期间出版的音乐期刊多刊载歌曲为主,如《红小兵歌曲》、《解放军歌曲》、《群众歌曲》等。因此可以说,以刊载音乐理论文章为主的音乐期刊在“文革”时期处于空白。
直至 1979 年 10 月 “中国文联” 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艺界才开始逐渐全面复苏。
1979 年全国音乐理论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指出目前国内缺乏音理论期刊的问题。在此的背景下,一大批音乐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成立。1982 年由中国音协主办的全国音乐期刊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对音乐期刊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承认其在推动音乐理论研究、促进音乐创作、繁荣音乐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并提出了办期刊要有自身的鲜明特色。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音乐期刊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资料显示,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截止至 1999 年 12 月共版音乐期刊 87 本,其中学术性音乐期刊 12 本,通俗性音乐期刊 48 本,译文类音乐期刊 3 本,各地会刊、通讯类 24 本。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指引下,各大音乐院校从“文革”的阴霾中走出重新开始恢复办学,并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纷纷创办学报,极大的提升了这一时期音乐学术期刊的质量与产量。据资料显示,1979-1999 年间创刊的音乐学术期刊有 12 本,其中各大音乐院校学报 10 本,分别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79)、《音乐艺术》(1979)、《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中国音乐》(1981)《交响》(1982)、《乐府新声》(1983)《音乐探索》(1983)、《天籁》(1985)、《中国音乐学》(1985)以《黄钟》(1987)。此外,这一时期还有综合类艺术院校校刊 2 本,分别是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音乐学刊》(1978)①与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探索》(1987)②。与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学术期刊为音乐学者提供有深度的媒介和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研究平台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定位与办刊特色。主要利用自身拥有的地域、资源优势,以本校、本地区的学术研究强项为支点,建立起其在某一方面的学术优势,形成具有学科特色、专题特色的学术性音乐期刊。
在这一时期,通俗性音乐期刊得到了显着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前,音乐期刊的出版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大城市,卓有影响力的音乐期刊由“中国音协”或音乐院校主办,全国其他城市或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创办的音乐期刊寥寥无几。改革开发以后得益于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这方面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据统计,改革开放后各地方办刊数量占音乐期刊总数的 60%,包括云南、福建、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总之,地方创办音乐期刊的主客观条件的成熟,促进了这一时期大众音乐期刊的发展。
据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由音乐专业机构出版发行的通俗性音乐期刊有 27 本,主要有《音乐爱好者》(1979)③、《戏曲研究》(1980)④、《民族民间音乐研究》(1981)⑤、《民族音乐》(1981)⑥、《曲艺音乐论丛》⑦、《八闽乐坛》(1982)⑧、《音乐研究与创作》(1982)⑨、《音乐学习》(1987)⑩、《交响乐爱好者》(1987)11、《合唱艺术》(1987)12、《现代乐风》(1989)13、《比较音乐研究》(1993)14、《钢琴艺术》(1996)等。除此之外,由民间音乐机构出版的通俗性音乐期刊有 13 本,包括由《群众乐坛》(1982)15、《秦筝》(1983)16、《时代音乐》(1987)17、《古筝艺术》(1991)18、《爱乐》(1994)①、《音乐大观》(1994)②等。这一时期通俗性音乐期刊依旧以“大众性”为主要特征,以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文章通俗易懂多,期刊类型更为多样化,涵盖内容逐渐扩大,同时对于读者对象的确立也越来越明确。例如,《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为通俗性音乐期刊,以介绍地方音乐为主旨;《戏曲音乐》与《曲艺音乐论丛》两本期刊,专门以戏曲与说唱音乐为主要对象;《钢琴艺术》与《古筝艺术》为通俗性音乐期刊,专门反映某一艺术门类类讯息;《音乐爱好者》与《爱乐》为通俗性音乐期刊,以介绍古典音乐为主旨;《群众乐坛》与《时代音乐》为通俗性期刊,以反映音乐综合信息为主旨。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逐步普及与蓬勃发展,通俗性音乐期刊中以音乐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期刊也日渐增多。音乐教育依靠音乐教师来执行与实施,因而在专门刊载音乐教育理论的期刊中,大部分作者都是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老师。教师在从事音乐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能获得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体会,能够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能在音乐期刊上与读者、其他教师之间形成交流,从而不断的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这类音乐期刊包括:《中小学音乐教育》(1982)③、《高校音教》(1986)④、《中国音乐教育》(1989)、《音乐教育》(1998)⑤。这类期刊重视音乐教育成果的展示,关注音乐教育效果的宣传。其中《中国音乐教育》(双月刊)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权威期刊,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它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本国家部属的音乐教育期刊。其办刊的核心主要是为探讨国内外普通音乐理论、展示音乐教育实践成果。《中国音乐教育》中还经常引进与推介一些国外的先进音乐教学法,从而开阔中国音乐教育从业者的视野,引领国内音乐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对于音响世界的探索以及对声学原理的探讨,因此,改革开放以后诞生了一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并有特定读者群体的期刊--技术型音乐期刊。这类期刊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涉及音乐物理学、音乐声响学、乐器工艺学等。这类期刊主要有《乐器》(1972)⑥、《乐器之友》(1982)⑦、《音响技术》(1992)⑧、《全国乐器信息》(1998)⑨。其中《乐器》由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中国乐器协会、北京乐器研究所联合主办,是一本科技类器乐音乐教育期刊,有着 30 余年的历史。常设栏目主要包括介绍新乐器的上市情况、乐器的日常护理、保养与修复、乐器的制作材料等信息。同时也设有专门的“名家访谈”和“制琴名家”的介绍。《乐器》在推动音乐的科技性与实用性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20 世纪下半叶主要音乐期刊概
如上文所述,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数目众多,类型丰富,各种期刊定位也趋于清晰和明确。可以说,20 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一方面在大众音乐生活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中国音乐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期刊在新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向性”的作用,直至今天,它们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然而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仅选择几种具有代表的期刊进行介绍,而不能一一详述。
一、《人民音乐》(月刊)
《人民音乐》于 1950 年 9 月在北京创刊,当时是由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并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出版,由我国着名音乐学家缪天瑞任《人民音乐》首任主编,他当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截止到 1999 年最后一期,《人民音乐》在 20 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405 期,其中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出版 133 期,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以前(1976-1978 年)出版 16 期,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出版 254期。《人民音乐》在创刊初期(1950 年-1953 年初)以歌曲作品为主要刊载内容,1953 年底《人民音乐》提出了新的办刊宗旨,至此逐步发展成带有通俗性质的综合性音乐期刊。一改以“歌曲作品”为主的原貌,转而以“音乐评论”为主,同时也时常会刊载一些有关于音乐理论研究,外国音乐介绍,普及音乐知识、宣传音乐活动与报道等多方面的文章。
纵观《人民音乐》在 20 世纪下半叶文章的刊载,无疑对于中国音乐批评的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平台、阵地、喉舌”的作用。据数据显示,《人民音乐》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有关音乐评论的文章多大 3000 余篇,几乎占文章总数的 30%,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专家和广大音乐工作者在各个时期的各种观点,也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轨迹做了基本的描绘。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音乐评论界的数次高潮均由《人民音乐》掀起。例如从 1949 年到 1964 年,形成了长达 15 年声乐艺术“土唱法”与“洋唱法”的讨论,发表大量文章,形成了着名的“土洋之争”的学术争鸣,在整个音乐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自 1955 到 1964 年十年间《人民音乐》就“抒情歌曲”的问题展开集中的讨论,对这一时期分歧较大的几首抒情歌曲,即《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远航归来》、《九九艳阳天》等抒情歌曲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讨论;在 1959 年第 2 期到第 5期《人民音乐》上,针对马思聪音乐会演奏曲目的问题陆续发表了 11 篇文章,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这场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史上掀起的风暴成为一起重要事件。不难发现,《人民音乐》发表的音乐评论或形成的学术争鸣,都与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创作与音乐互动有关。
改革开放以后,音乐界开始逐渐恢复了相对活跃的学术氛围,《人民音乐》恢复办刊以后依旧延续了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期刊风格,发表文章集中在关注时下音乐创作的问题,音乐价值观等问题上,从而在产生了关于“新潮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热烈的论辩。自 1982 年开始音乐理论家们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对“新潮音乐”的评论,代表性文章有麓生的文章《听谭盾弦乐四重奏:<风·雅·颂>》、刘经树的《崛起的一群,迷惘的一群--评音乐新潮》等,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对新潮音乐发表不同的观点,以《人民音乐》为阵地又一次掀起了评论的热潮综观《人民音乐》在 20 世纪下半叶的发展,能够完整清晰的看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音乐评论的发展历程。《人民音乐》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意识地组织或发起各种音乐评论的话题、掀起各类热点论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当代音乐评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音乐创作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二、《音乐研究》(季刊)
1958 年《音乐研究》在北京创刊,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担任此期刊首任主编的是我国着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赵沨先生。初创时期的《音乐研究》为双月刊,改为季刊是在 1980 年复刊后,在 2008 年再次改为双月刊。在 20 世纪下半叶《音乐研究》共出版 110 期,其中有 15 期在 1958年至 1960 年出版,有 95 期在 1980 年至 1999 年出版。在我国发行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音乐学术期刊,也是新中国最早的全国性大型音乐理论学术期刊。
《音乐研究》在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共发表 46 篇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文章,34 篇作曲技术理论的文章,25 篇中国音乐史方面的文章,60 篇与时政相关的文章,每一期中都有关于民族民间音乐、作曲理论与音乐分析方面的文章,并且从未间断。由此可见,《音乐研究》在这一时期的三大拳头栏目为民族民间音乐、作曲理论、中国音乐史。除此之外,《音乐研究》自创刊以来在强调自身优势与突出重点栏目的同时,还讲求学术研究上的创新性与前瞻性,广泛收纳其他领域、类型的研究。如表现在发表了关于音乐表演理论、音乐考古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以及译介外国音乐理论等成果,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研究领域在当时甚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位。
1980 年《音乐研究》复刊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办刊理念,保证了期刊特色与风格的延续性。
这一时期总载文量为 1315 篇。《音乐研究》在复刊以后与时政有关的文章所占比重极大的减少,以1996 年的载文为例,《音乐研究》于这一年共发文 68 篇,其中与时政内容有关的只有 3 篇,均为纪念国歌发表 60 周年的,较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有了彻底的改变。《音乐研究》没有时政因素影响之后,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着有序展开。“学术至上”的办刊宗旨体现的越加明显,在学术界担任起“学术引导者”的责任,来引导学术界对一些重大专题或学术前沿课题的关注。例如在 1981 上设置了关于“随县出土音乐文物”的专栏;在 1982 年第 1 期上组织了“近现代音乐史学术讨论”;在 1982 年第 3 期上设置了关于“民族多声部音乐”研究专题;在 1985 年第 1 至 3 期中设置了关于“音乐史学方法论”专题;1995 年第 1 期上设置关于《乐记》研究专题等等。通过这种设置专题或者专栏的方法,来广泛吸纳全国范围内学术性文章,汇集了一批专家与学者,针对某一项课题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推动了这些专题的学术争鸣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音乐研究》始终站在当时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引导了学界的理性思考,避免了学界对问题的争论不休,解决了迷惑不清、令人困扰的学术难题。可以说,《音乐研究》自创刊以来为新中国音乐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平台,为我国音乐理论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做出了贡献,引领了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方向,培养了一批音乐理论人才。
三、《交响》(季刊)
1975 年《交响》在西安创刊,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截止至 1999 年最后一期,《交响》在 20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86 期。本刊原名《延安歌声》,内容以刊载歌曲为主,由陕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编辑出版,1980 年出版 16 期后休刊。1982 年院名改为西安音乐学院后以《交响》刊名出版,内容改为以文章为主,期数顺延。《交响》的常设栏目主要有:“译文”、“音乐文学”、“简讯与报道”、“兄弟院校学报偶拾”与“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等。《交响》自创刊以来以反映和介绍国内外音乐学术领域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为宗旨,尤其是在西安鼓乐、汉唐音乐文化以及陕西民族民间音乐等专题领域影响较大,发表了一系列理论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音乐文物与古乐方面自有其他期刊不能企及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在古代音乐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汉唐古乐的研究有着绝对的越对的优势。
从《交响》在 20 世纪下半叶的发文上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断代史的专题性研究性文章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统计,《交响》在 1982 年到 1999 年的 20 年间中,发表有关 70 余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 1989 年第 3 期上发表修海林的《汉代音乐文化风貌三论》,1984 年第 3 期上发表何昌林的《秦乐与潮乐》,1986 年第 4 期上发表王誉声的《唐燕乐二十八调研究》等。不少文章在选题上颇具特色的文章给人以较深的印象。这使刊物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突出的领域,同时也成为《交响》不同于其他学术刊物的一大特色。此外,《交响》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学术理论期刊,始终以陕西地区音乐研究为学术研究的侧重点,是西北地区音乐文化得以展示的重要窗口。
因此,从载文上看《交响》对于陕西地区的传统音乐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对于是对于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大型鼓乐--西安鼓乐①的研究可以说成为该期刊的重要特色之一。据统计,《交响》于 20 世纪下半叶发表的西安鼓乐研究专论就有 50 余篇之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李建正与余铸合着的《西安“古乐”今昔谈》、李建正的《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一--坐乐》、李石根的《论西安鼓乐的宫调特征》、程天建的《长安古乐<雨霖铃>浅析》、冯亚兰的《长安古乐的宫调及音阶》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中国当代学术界对于西安鼓乐的认知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交响》。该刊上的载文既对已经能够确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对西安鼓乐的研究,《交响》还对陕西地区其他音乐形式尤其是对陕北民歌的的研究给予了关注,发表的文章涉及陕北民歌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及曲调流变的多个方面,具有的代表性的文章如刘均平的《陕西变体调式体系研究》、贺艺的《陕北民歌的传统与发展》、张延春的《谈<信天游>音乐的特性音程》、瞿连宝的《论陕北民歌中之乐段结构》等等。整体上看,《交响》的载文几乎己经涵盖了当时学界对西安古乐以及陕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大的方方面面。总之,《交响》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研究及其历史研究等方面所取得学术成果可以说成绩斐然,20 年来它发表的大量学术文章,深入地讨论了许多值得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四、《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1979 年 7 月《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创立于广州。该刊原名《音专学报》,出 2 期后更名为《广州音专学报》,1981 年随校名的更改改刊名为《广州音乐学报》,1982 年又改为《广洲音乐学院校报》。
1985 年 12 月因校名改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亦改为现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在 20 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81 期,其常设栏目有民族民间研究、音乐美学、作曲理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表演艺术、音乐教音、外国音乐研究等。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就对广东本土音乐文化几乎了极大的关注, 1983 年第 4 期开始连续四期设置“广东地方乐种研究”,刊载的文章包括对粤剧研究、潮州音乐研究、客家山歌研究等,涉及乐种、歌种、剧种、曲种等专题性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温萍的《客家山歌概述》、潘昆樨的《广东音乐在弓弦乐器上的演奏风格》等等。还有一些文章围绕广州音乐以及广州音乐调式、调性与曲式结构研究,广州音乐器乐演奏技术,广州地区宗教音乐,具有代表性的广州音乐作品如《雨打芭蕉》、《饿马摇铃》、《连环扣》、《旱天雷》等,以及对于广州籍音乐家吕文成等方面展开研究。这些文章的陆续刊登使广东音乐的相关研究成为了《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的重要特色之一。
除此之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地区就大力发展岭南地区的音乐文化。作为我国岭南地区惟一的综合性音乐学术期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也充当为岭南地区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学术窗口,始终担负着展示广东地区音乐专业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重任。《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在 20 世纪下半叶刊载了大量关于岭南地区音乐研究文章,在民族民间音乐专栏中刊载文章主要集中在岭南地区音乐文化,此外自 1988 年第 1 期开始每期设置“岭南音乐研究”专栏,集中刊载了大量涉及岭南地区着名作曲、演奏家、理论家群体,以及岭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等方面的文章,系统的向全国读者展现了“岭南音乐文化”的面貌。
同时,1985 年 12 月为纪念广州籍音乐家冼星海,原广州音乐学院将院名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而作为星海音乐学院的官方学术刊物,同样将广州籍音乐家冼星海的相关研究作为该刊的重要任务之一。20 世纪下半叶大量关于冼星海的研究性文章刊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例如 1984 年第 3 期开始设置“星海研究”专栏,集中发表了多篇文章针对建国初期的冼星海过往的研究做出一些修订与完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周畅的《形象化的音乐艺术的杰作--评<黄河大合唱>兼论冼星海的创作道路》、姜元禄的《冼星海作品中的复调音乐》、关杰的《冼星海音乐思想的发展》等等,这些文章分别是从生平、音乐创作、个别作品分析以及美学思想等方面对从做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的等全面角度研究与分析,同时也对这位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杰出作曲家其进行了新的历史评价。可以说,这批文章是 80 年代冼星海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五、《音乐艺术》(季刊)
1979 年 12 月《音乐艺术》在上海创刊,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截止到 1999 年最后一期,20 世纪下半叶《音乐艺术》共出版 79 期。《音乐艺术》常设栏目主要有有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研究、外国音乐研究,90 年代后开始设置民族音乐学与音乐美学专栏,体现出对新兴音乐学科的关注。这20 年里,《音乐艺术》刊载了大量珍贵的中外音乐史料,重要的专业技术论着以及中外音乐家及其作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它主要依托上海音乐学院丰厚的音乐学术研究资源和一批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突出作曲理论与音乐学术研究信息的刊载,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办刊特色。
从文章刊载量上来看,《音乐艺术》在 80、90 年代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西方音乐研究方面占有突出地位。不但显示了上海音乐历史文化的地方特色,而且引进了国内和国际音乐学术、创作及教育的新理念。在中国音乐史研究方面,《音乐艺术》可以说具有折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因此《音乐艺术》对上海音乐学院丰厚的历史资源,发掘、汇集、梳理、珍藏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献资料,刊载了大量关于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聂耳、贺绿汀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当中重要人物的研究文章。尤其是对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执教过的音乐家给予了很大关注,期间发表了大量关于黄自、萧友梅等人在上海期间音乐活动的文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还包括对于贺绿汀这位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院长的音乐家进行了多次专题性的研究。如 1983 年第 4 期出版“贺绿汀从事音乐活动六十年”专题刊物;1988 年第期中开设“庆贺绿汀 85 寿辰”专栏;1992 年第 51 期中开设“庆祝贺绿汀音乐生涯 70 周年暨 90 华诞”专栏等,刊载多篇文章讨论贺绿汀创作研究。除了发表了一批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关于贺绿汀音乐作品以及教育思想研究性文章之外,还有发表了多篇贺绿汀本人写作的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对于后人研究和认识贺绿汀真实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参考的作用。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贺绿汀的《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回顾》、朱践耳的《贺绿汀歌曲的艺术特色--听贺绿汀声乐作品音乐会有感》、戴鹏海的《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创作》、梁茂春的《贺绿汀作品的旋律》等等。除此之外,由于建国初期种种历史原因,当时 1954 至 1956 年期学术界一部分学者矛头直指贺绿汀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贺绿汀长达一年多的错误批判。
改革开放以后《音乐艺术》创刊,一批关于贺绿汀研究性的文章相继发表,将音乐界对其评论的视角转向在其音乐创作技法上,通过这些文章肯定了贺绿汀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发展中做出的贡献。
此外,上海音乐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就是以西方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为模式,因此,《音乐艺术》自创刊以来就对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作品和体裁、西方重要作曲家等与西方音乐研究息息相关的领域格外关注。尤其是内较早关注并推介 20 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学术性期刊,并逐渐将其作为期刊其拳头栏目,发表了一批关于西方印象派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民族乐派、苏联现代音乐等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文章。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音乐艺术》在开阔国人的研究视野,使中国人熟悉与了解西方音乐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1980 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于北京创刊,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我国着名音乐理论家、音乐家赵沨先生任首刊主编。截止于 1999 年最后一期,20 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79 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在 20 世纪下半叶主要有:理论研究、音乐美学、教材选载、音乐创作、中学音乐教育、问题探讨等常设栏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创刊之始,即定下了以理论研究和提高为主,立足本院,面向全国音乐界以及为教学服务,为推动和提高音乐学研究的科学水平而努力的办刊方针。可以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创刊至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理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就以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为己任,在前沿学科方面,它位居同类刊物领先地位。20 世纪下半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的一批在学术界引领了潮流的文章,在音乐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对于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音乐美学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就未曾间断的刊载相关文章,也是国内较早对于音乐美学进行关注的学术期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蔡仲德的《<乐记>音乐思想评述》、何乾三的《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出探》、张洪模的《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修海林的《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等,这些文章至今为止都是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文献,在当时一经发表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吸引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促进了音乐美学这门学科在国内的研究热度。除此之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还表现出对于一些20 是世纪新兴音乐学学科或者说是对一些交叉性音乐学学科的格外关注。例如音乐治疗学、音乐心理学等学科的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 年学报创刊号上就发表的刘邦锐的《音乐治疗学问题》;20 年里张前连续发表的一系列关于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文章如《音乐创作心理初探》、《音乐表演心理的若干问题》等。这些文章的发表对于国内发展新兴的音乐学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们对于新兴学科意识的包容性,还体现了编辑们对中国音乐学未来发展的前瞻性。
除此之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在 20 世纪下半叶常设栏目“问题探讨”(1990 年以后后改为“争鸣园地”)一栏中为学者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空间,刊发了大量精彩的争鸣性的文章,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自觉地为学者们营造学术争鸣的空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期间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钱仁康的《我看舒伯特的阶级性》、陈天顺的《怎样评价舒伯特--兼答一忙同志》、张静蔚的《学堂乐歌<祖国歌>的作者是李叔同吗?》等。这些文章的发表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响应,同时也促使学术界一些模糊问题和一些值得商榷和讨论的问题越来越明朗。
七、《中国音乐》(季刊)
1981 年《中国音乐》于北京创刊,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截止于 1999 年,20 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76 期。时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我国着名音乐理论家李凌任首任主编。创刊以来,《中国音乐》始终以民族音乐研究为特色,别是通过田野调查撰写的地方音乐的介绍、调查报告,多是第一手采风的成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音乐信息,而且颇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中国音乐》长久以来没有设置明确的栏目名称,但编者在文章分类方面下了一定心思,将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评论、音乐教育、音乐动态等不同稿件分门别类地集中在一起,并以横线隔开,读者读起来能感到清晰可辨,这种情况持续到 1996 年才开始设置栏目名称。不难发现,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当中作为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民族音乐研究”栏目为该刊的重中之重,该栏目不仅处于目录中的首要位置,而且出现频率为 100%,载文量也远远高于其它栏目,由此可见其实可谓《中国音乐》的核心栏目。
《中国音乐》始终本着弘扬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刊发大量高水平且具有学术影响的文章,是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的重要的交流平台,不得不承认它在民族民间音乐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向性。从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的载文上看,几乎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例在汉族各地区民歌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杜亚雄的《汉族民歌音乐方言区及其划分》;在说唱音乐研究方面,如张鸿懿的《说唱音乐分类浅谈》,王亮的《京韵大鼓的音乐体制》;在戏曲音乐研究,如马可的《论戏曲音乐》;在民族民间器乐研究李民雄的《忆苏南吹打民间音乐家朱勤甫》;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研究,如李莉莎的《汉族传统音乐中的渐变结构原则》,董维松的《戏曲声腔的程式分析及方法》;宗教音乐研究,如田青的《佛、道音乐概述》等;于少数民间音乐研究方面,几乎每本期刊都有数遍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文章,如林凌风的《傣族、景颇族民间音乐》、钱康宁的《西盟佤族民歌简介》等不胜枚举。除此之外还发表了大量关于民族民间音乐家如阿炳、刘天华等人的研究性文章,总结并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传统音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这些文章的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发展进程。文章通过民族音乐理论家长时间的积累、研究,有一些经过实地的采风田野调查撰写而成,不仅仅向读者展示了其第一手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记录和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及不断促进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些文章的汇集,可以说使《中国音乐》真正成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宝库,也体现了《中国音乐》终以民族音乐研究为特色办刊宗旨。
与此同时,《中国音乐》也十分重视对年轻学者的培养和扶持,更加关注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专栏和研究专题的开辟和策划。它以多方位的编辑视角,一方面突出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坚持以民族音乐为主;另一方面兼顾一些新的音乐创作、表演及国内外音乐的交流,广泛吸纳了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内容的文章。总而言之,《中国音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理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八、《乐府新声》(季刊)
1983 年《乐府新声》在沈阳创刊,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由秦咏诚任首任主编。截止于 1999年最后一期,20 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70 期。长期以来,《乐府新声》遵循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积极展现全国各地音乐工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紧密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推动了教学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20 世纪下半叶《乐府新声》广纳各音乐学科,体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其常设栏目主要有: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创作技术理论、名音乐译文、外国音乐、争鸣园地、普及音乐教育及音乐作品等。
《乐府新声》自创刊以来就继承鲁艺时期的传统,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与研究。“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作为常设栏目中的重点栏目,并且从未间断,发表大量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领域的文章,尤其聚焦于东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大型专业音乐理论刊物,《乐府新声》也自然承担起对东北地区音乐文化发掘、汇集与整理的任务,刊载了大量相关文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王伟的《辽宁民歌的体裁分类》、杨久盛的《辽宁鼓乐变奏手法初探》、杜素琴的《东北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和小调》等。值得一提的是,1994 年第 1 期《乐府新声》开始设置“东北风”专题栏目,集中刊载了关于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章,如宫威的《献给黑土地的歌--浅析刘锡津民族器乐曲的艺术特色》、凌瑞兰的《东北古代音乐传入中原的文化考察》、刘寒力的《东北扬琴“吟揉划颤”技法训练》等文章,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音乐史以及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自 1996 年《乐府新声》还开始设置的“满族音乐专栏”.满族作为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有其渊源流长的音乐文化,此专题栏目一经设立就受到全国学术界的瞩目。期间发表文章有凌瑞兰的《八角鼓族系音乐中满族音乐的探讨》、张继昂的《对满族音乐创作音调多层性的思考》、杨久盛的《满族萨满神歌考略》等,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补充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与研究。同时,《乐府新声》1993 年还开设“校友追踪”专题栏目,对东北地区音乐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表演艺术家们给予关注。可以说,创刊以来《乐府新声》就以广泛和深度挖掘我国东北地区的音乐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总而言之,《乐府新声》在 20 世纪下半叶始终将各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放在显要位置,与此同时也兼顾了其他音乐学科,如音乐美学、音乐史学和音乐表演等不同学科专业的发展。在编辑风格上也始终坚持求实、求新、求精的态度,以及将培养学术新生力量作为其重要责任。
九、《中国音乐学》(季刊)
1985 年《中国音乐学》创刊于北京,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办。首任主编由我国着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郭乃安担任。20 世纪下半叶共出版 56 期。《中国音乐学》的前身是在 1981 年出版的《音乐学丛刊》是一种不定期学术性的音乐理论期刊,出版 4 期后停刊。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带领下,经过了音乐研究所工作人员一年的筹划和共同努力下,1985 年《中国音乐学》在《音乐学丛刊》的基础上正式创刊。《中国音乐学》15 年里发表了大量在音乐界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虽在学术期刊中虽然创刊较晚,但培养了大批音乐理论工作者。
《中国音乐学》的常设栏目有:回顾与思考、中国音乐史、音乐美学、乐律学、民族音乐学、 音乐形态学、硕士论文选登以及争鸣论坛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音乐学》在 1985 年创刊号中就首次设置了“回顾与反思”专栏,截止到 1999 年最后一期,总共出现了 4 次。虽然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是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顾与反思”这一栏目的设置体现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学者对近四十年里的学术研究工作中的一次深入思考,包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治学、治史态度以及对已获得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反思,该栏目中出现的每篇文章都份量十足,如陈聆群的《反思求索,再事开拓--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吕骥的《音乐艺术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等等,都可称之为对中国音乐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主要围心中成立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一些大的理论命题与事件进行全面的回顾,如什么是“社会主义音乐”、对毛泽东“讲话”的评价,对其中出现一些错误支持进行了深入反思,同时对中国音乐理论建设的问题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在西方现代音乐影响下产生的作品就其价值与不足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中国音乐学》自创刊以来就对刊载的文章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它的视角也往往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者某几个门类之中,对中外各音乐门类进行全面的关照。
综上所述,20 世纪下半叶,音乐期刊发展迅速与国家对音乐文化事业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音乐期刊在中国音协的协助之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由音乐界学术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担任音乐期刊的主编、编委,保证了音乐期刊的编辑质量和内容。这一时期的音乐期刊的主旨在于反映新中国主旋律,从群众音乐生活出发,采用喜闻乐见的版式形式,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以普及性和宣传性为主要特征,以反映新中国人民文化生活、普及音乐知识、提高群众音乐素质为重心。
以《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为代表的音乐期刊在一众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围绕着音乐期刊,搭建起了新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平台,尤其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研究、音乐批评等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79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环境的巨大改变给中国音乐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界将目光投向并集中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上。新创刊的音乐期刊数量迅速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刊载文章的质量也越来越高。随着音乐期刊的种类与数量的与日俱增,这一时期音乐期刊整体上都有了质的变化,尤其是 90 年代开始中国音乐期刊逐渐形成了从综合性音乐期刊向专业性音乐期刊转变的发展轨迹。随着音乐期刊的发展,通俗性音乐期刊更为丰富,种类愈来愈多,通俗性音乐期刊也朝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学术性音乐期刊在音乐学科方面更加突出了学术性和专业性。特别是各大音乐院校学报立足本土,充分发扬地方文化优势,内容更为“专题化”, 逐渐成为各大音乐院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