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中的应用探讨
【第一章】声乐表演中肢体语言概述
【2.1 2.2】肢体语言的载体
【2.3】肢体语言的创造
【2.4】声乐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训练
【第三章】演唱者具备的素养及肢体语言的实践
【结语/参考文献】声乐艺术中肢体的表达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演唱者具备的素养及肢体语言的实践
实践是认识一切事物的阶梯,所有理论当中的知识和法则都是为了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声乐表演就是声乐这种艺术的一种实践形式。声乐表演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活动,向大众传递情感的。声乐实践的意义在于将演唱者所学到的声乐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让演唱者掌握声乐理论的核心,增强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力,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声乐实践中,演唱者才能将自己的舞台表现力真正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舞台上的应变能力。
有很多声乐表演艺术家,他们精湛的演技和优美的声音,都是在声乐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而声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也是一样,需要在声乐实践中去探索和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演唱者才能够发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应该改进的地方。完善自己的演唱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
3.1 声乐演唱者具备的素养
以上对于声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演唱者心中对肢体语言的训练与培养,有了充分的准备,目的在于能够在舞台表演中真正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一名杰出的歌者还要对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3.1.1 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指的是经过后天对知识文化的积累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包含在内心的对世间万物的认知的品格。其实声乐表演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内容,就是歌词中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思想。只是声乐表演借助了声乐演唱技巧和肢体语言的运用的方式,使得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真实。表演者的表演一定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和发挥的,因为歌词中包含了词作者所有的情感内涵。如果脱离了原作品的情感基调,表演者的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演唱者必须要找到与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的契合点。演唱者要充分理解词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合理的展开艺术想象。而这种意图的理解需要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所以演唱者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演唱和对歌词中的文字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演唱者是否能够在舞台上准确的表现出歌词中所描述的人物特征和形象。
例如在演唱歌曲《月满西楼》时,演唱者必须对歌词的创造背景和内容有全面的理解。歌词是借用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古词《一剪梅》。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和不忍离别的悲伤之情。歌词之中的内容有很深的文学内涵,要想全面理解就一定要求演唱者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才可以。
近些年在全国的音乐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表演专业也是盛世空前。随着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重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很多的音乐爱好者在各个学业的阶段都能够在音乐方面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在声乐表演方面对演唱者的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音乐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为音乐奠定了基础,而音乐也让文学得到了更多方面的展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每一个歌手在完成自己的演唱之后,都要进行综合素质问答这个环节。其中有很多问题都是有关于歌手文化素质的考核。由此可见,声乐表演的权威机构对于新生代歌手的文化素质也是很重视的。
3.1.2 艺术素质
艺术素质指的是艺术表演者在对各种艺术门类的欣赏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的对艺术的理解能力。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分析能力、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加强对各种与声乐表演有关的表演形式的学习,从中汲取有助于声乐表演的知识和内容,再增强声乐技巧上的练习和肢体语言的设计,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演唱出来的歌声才能打动听众,在舞台表演时才能游刃有余的去展现作品中的人物。观众就是最好的评委,演唱者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观众都是看在眼里的。从中观众就能评判出演唱者的艺术素养的高低。艺术素养不是天生遗传的,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素养都是在后天不断地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所以声乐演唱者平时一定要在艺术素养的积累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艺术素养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演唱者在分析声乐作品的同时也要自我分析,根据以往自己对相同风格的歌曲的了解,以及所要演唱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内心创造出歌曲的意境感。这样演唱者才能第一时间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对演唱的成功提供了保障。之后演唱者也要积极调动身体各个器官,根据以往学习和积累,将声音调整到适合本首作品演唱的状态,并发挥肢体语言作用,在声乐作品中进行肢体设计与创造。这种声音的调控,尤其是肢体语言的设计与创造,是对演唱者艺术素养的极大考验。是否能将声音的状态调整到本首作品的风格,需要演唱者有多种风格声乐作品演唱的经验。而肢体语言的设计,考验的是演唱者对其他声乐作品的肢体语言的积累量。
例如在演唱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时,曲作者姚明对于京韵大鼓文化和老北京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表达,在这首歌曲中也大胆引入京剧曲调。所以演唱者的唱腔就要偏向京剧的的唱法,肢体语言也一定要融入一些京剧的架势和造型,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歌曲独特的意味。而如果演唱者的艺术素养不足的话,对于京剧艺术的唱腔和肢体语言一无所知。那么这首歌曲就无法准确的向观众表达。所以演唱者要在不断地艺术创作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3.1.3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衡量演唱者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每一个声乐表演者都要经历从舞台下到舞台上的转换,习惯向广大的观众去表演声乐作品。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对表演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演唱者如果对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轻易的登上舞台去表演。在舞台上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演唱水平,所表现出的肢体语言才会自然稳定。很多心理素质不够稳定的演唱者,在表演之前会过于紧张,出现心跳加速,肢体的颤抖,手脚冰凉等症状。以致上台表演之前演唱者的心情都不能平静下来。舞台上的表演时也会因为紧张的缘故,出现气息不稳而导致的声音颤抖。手势运用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演唱者的手势伸出去以后,还会出现颤抖的现象。双脚的位置不知道在哪,只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些演唱上和肢体语言上的失误都是心理素质不足导致的。演唱者的肢体表演与作品中情绪的变化是一致的。心理素质的稳定发挥也可以辅助演唱者的表演。心理素质的成长往往跟舞台经验息息相关。随着演唱者在舞台上的演出机会的增多,怯场的心理也会逐渐减少。其次,演唱者在舞台下要对所要演唱的声乐作品的旋律和肢体语言做好功课,反复设想自己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过程,对提高演出时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演唱者在舞台上出现的紧张的状态,还跟演唱者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情境中有很大关系。如果演唱者内心世界都是根据声乐作品创造出的意境时,内心的紧张心理自然就无影无踪了。所以演唱者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登上舞台的机会,珍惜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时的感受,认真分析积累下来的经验。培养出在舞台上稳定的临场心理素质。
因此,声乐表演者自身的修养要经过充分的理论学习,对组成声乐表演的各个部分有充分的认识。在声乐实践中活动中,寻找表演的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气质,才能在舞台上让观众折服。
3.2 肢体语言的实践运用
声乐表演中演唱者的肢体语言所创造出来的情境空间,是抽象的。只是演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虚构出来的。在舞台上演唱者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的表演在观众面前展现的更加真实。尤其是对于歌曲的情感一定是真实的,对于歌曲的理解都是歌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有就是演唱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一定要严肃认真,全神贯注,歌者的心境一定是一直投入到歌曲中的。不允许我丝毫的走神。
其实在声乐表演中声音和肢体语言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还是歌唱处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肢体语言只是对声音起着辅助的功能。肢体动作不一定很多或是非常花哨,最主要是与歌曲的主体相符,与歌曲的情感表达相适宜。
例如歌唱家阎维文的歌声和形象早已被人们所熟知,正直、温和、严谨。在歌唱家阎维文现场所演唱的歌曲里,大部分都是军旅歌曲。所以在肢体语言上就要表现当代军人的气质特征,精神抖擞,演唱铿锵有力,这样才符合观众心中对军人的理解,对军旅歌曲的看法。而阎维文老师的肢体语言并不花哨(如下图),只是手势上的简单变化,但是在演唱过程中阎维文老师挺拔的军姿所透出的形象和气质,将军人的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舞台上演唱者与观众的交流是持续不断的。在与观众交流过程中,观众总是会根据歌曲的表演进程,来调节与声乐表演者以及声乐作品的交流距离。一般情况下,交流的距离越近,关系就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就越能触动观众的心弦。
演唱者心中也要保持好与观众的交流距离。表演时的情感和情绪在保证真实贴切的情况下,演唱者还要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绪。不能因为用情过深,而导致自身无法把控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演唱一些情绪比较悲伤的歌曲,如果不能把控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泣不成声,无法继续正常的演唱。演唱者肢体语言的表达也要恰到好处,才能与歌曲情绪紧密融合。不能因为自身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肢体语言的用力过猛,影响演唱者的舞台美感。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对现场气氛的把控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发现现场的气氛不够热烈,观众对自己的表演的关注度不够。不要灰心丧气,心态一定要保持稳定。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的表演还不够生动,情感没有进入观众的内心,才导致观众没有进入愉悦阶段。这时演唱者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在声音的调控方面更加细腻一些,增加各个肢体动作的运用量,情感表达更加真挚一些。就能将观众的心拉回来,去欣赏你的表演。
舞台上的肢体语言运用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有一些演唱者在表演时才发现自己的肢体动作运用可能有些不合理,但是音乐的伴奏还在进行。这个时候演唱者的如果不合理肢体动作已经做出去了,就不要改变。不可以做到一半,又突然收回。这样很容易被观众察觉到,影响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流畅性,也影响了演唱者的心态。这时演唱者的舞台经验就发挥了巨大作用。演唱者不要慌张,只要在后面的表演中,将不合理的肢体动作要及时的进行改正即可。表演结束之后再去进行分析和纠正。
遇到现场出现的突发情况,演唱者也要随机应变。在演唱过程中,有时观众席会发出一些扰乱歌者表演的声音或事件,还有时音响或是灯光设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演唱者一定要聚精会神,继续自己的肢体表演和演唱,不要被外界所干扰。否则,演唱者就会脱离歌曲的情感。
总之,声乐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出在声乐表演中能够进行创造性艺术表演的人才。演唱者要遵循声乐表演的发展规律,在声乐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艺术涵养,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歌曲情感。创造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风格,并被大众所接受、喜爱。自如应对声乐表演中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