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谭晶“跨界唱法”的技法特点与艺术表现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1 共51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谭晶声乐演唱技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绪论】大学声乐演唱教学方法创新探究绪论
  【第一章】谭晶的歌唱经历及演唱风格对专业学生的影响
  【2.1  2.2】谭晶流行、民族、美声“跨界唱法”的融会贯通
  【2.3  2.4】谭晶“跨界唱法”的技法特点与艺术表现力
  【第三章】谭晶声乐演唱技法在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谭晶声乐演唱技法对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谭晶演唱技法在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结语与参考文献
  
   
  2.3 谭晶“跨界唱法”的技法特点

  2.3.1 真假声混合

  谭晶“跨界唱法”的形成离不开其多变的唱腔,而这种多变唱腔的形成则来源于谭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对泛音的明晰、正确的认知。可以说,正是谭晶在泛音的形成过程中对相关因素进行灵活使用,才使其能够形成独树一帜的“跨界唱法”.而泛音恰恰是由真假声的巧妙分工和配合形成的。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声区,而人的声区有真声(声带的全振)和假声(声带的边缘振动)两种状态存在,正是真假声的混合,才使得人们的声区变得更加广泛。演唱中,以混声为主,兼具原生态的演唱风格。当然,并非所有歌唱音域中的音高都是用真假声进行平衡,而是要做到真假声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使音区协调进行。各种唱法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字词演唱的位置,以及混声位置的高低。因此美声唱法力图将气息与声音混合融洽,皆由气息的力量将声音推向极致,而这种味道的产生,就产生于头鼻共鸣的全开放式,使得声音如行云流水般连贯统一。当然,在民族唱法上,根据个人自身条件的进行练习,让声线尽可能的在上齿附近咬字发声,而这种声音口腔和胸腔共鸣,而假嗓清丽委婉,显得流畅自然,真假嗓的混合也提升了歌唱者音区的广泛性,表现出更广阔的音域。

  而在现阶段的“跨界唱法”中,谭晶利用真假声的混合,不仅表现出谭晶利用曲艺、民族唱法中的真假声,而且在保持民族唱法的真假嗓混合的同时,谭晶还吸收了美声唱法的优势,使高音区表现的更具有力度和明亮度,中低音去则清澈自然。尤其是在演绎歌曲《在那东山顶上》时,谭晶完美的利用真假声混合的方式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宽广性和空灵感。这首歌曲,谭晶主要采用真声,而在高音时又及时的转换为假声,这样既可以使演唱显得真切平稳,而又不会使真声显得呆板而生硬。在歌曲第一段,谭晶采用了通俗唱法中口腔共鸣表现,而到后面的“啊咿呀”开始利用民族唱法的真假声混合,每句话最末尾会从真音转变为假音。在第十一、十二小节的“玛吉啊玛啊玛”,谭晶的音高从#f2到#e2扩展了整个四拍,事实上人的真音很难达到这个水准,而突兀的转换到假声上则会使声音变得很窄、充满生硬感。在这里,谭晶利用美声的咽腔通道,采用接近真声的假声继续支持气息,从而使高音部显得高亢辽远,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青藏高原上自然风光之美,也让人们感受到谭晶音色的个人魅力。谭晶一直研究各民族的演唱方法,特备是藏族民歌的唱法,运用原生态与通俗音乐的演唱特点来诠释音乐,在现藏族少女的纯真可爱上,她运用混合声线的特点。而在演唱歌曲使尽量运用原生态的方式处理声音,让演唱更具有清新纯净,犹如深处雪域高原质感,因此在高音区中的表现就更加出色。张千一高度评价过谭晶的演唱,他认为歌曲应经打破长发界限,并且不能将其方向进行归类,而谭晶的艺术风格也打开了中故宫“跨界演唱”的新视野。①
  
  2.3.2 颤音

  颤音一般指强大的气流在对口腔和鼻腔后部进行冲击后形成的颤动,普通人甚至一般的歌手都很难在唱歌时形成颤音,但是谭晶在“跨界唱法”中利用通俗的唱法形成的颤音却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她的歌曲到高音区时利用颤音会非常自然,并没有一般的“装腔”之感。这种颤音和谭晶的嗓音使用有关。谭晶在演唱歌曲时声音比较细致柔美,这种细致柔美是谭晶在发声之后利用长时间的声音训练形成的结果。谭晶的嗓音条件比较好,这为谭晶的嗓音应用提供了基础,而且谭晶在使用嗓音时虽然依靠嗓音但并不依赖嗓音,她在练习发生时,时常模仿自然或生活所能听到的声音,长时间的训练,形成独特的颤音演唱方式。

  在演唱中运用颤音时,她非常重视字词的演唱方法及声音的控制力度,即根据需要将音乐状态先表达出来,从而形成更加圆润和清晰地吐音咬字。事实上,这种吐字也和谭晶应用通俗唱法有关系,通俗唱法强调语言的大众化和情感的表现,而且利用通俗唱法时会应用很多口咽腔,在根据歌曲的演唱风格来搭配头腔共鸣和胸腔宫光明,发声尽量清晰自然。谭晶在跨界演唱时的“说”和“唱”就重视声音的着力点,即颤音的体现。音高成为演唱《青藏高原》最为突出的难点,在这个时候颤音就愈发显得重要,特别是这句话中的“高”字,在以往高音的基础上又上升了几个高度,而在演唱中也制约了发挥,是难度增加。如果用平的高音表现,则会显得呆板和难以支撑,所以谭晶采用了颤音进行表现,谭晶对歌曲的力道把握的很到位,其充破了破音的“点”,从而使“高”和“原”之间的颤音衔接的很好。

  2.3.3 民歌唱腔

  谭晶在采用“跨界唱法”时,也常常借助民歌唱腔。这是因为,民歌唱腔大多是实音声型,利用这种实音声可以形成充分的头腔共鸣反射点和共鸣通道,从而使歌唱者形成连续的共鸣点。《大地》是谭晶参加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的一首歌曲,让人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谭晶,在处理作品时运用了地方民歌唱腔,声音清新高亢,婉约细致,讲不通风格进行融合演唱。在《大地》这首歌曲中,最为经典之处是结尾“一次次托起日出”的“托”后半段落在 b2上将近 6 秒,使整个“托”字显得婉转悠长而又平稳有力。其实,这种唱腔出自民歌和戏曲中,常见于陕北、新疆和蒙古等地区的民歌之中,比如在陕北民歌中最大的特征是大部分韵母简化成“a”话音,在演唱时口腔呈最大型,从而使气流很好的在头脑和胸腔共鸣。而在歌曲《大地》中,演唱者由于要咬字,使大量的闭口音无法避免,但这样也会使气流共鸣受到阻碍,所以歌曲如果单纯使用民族或美声唱法很难达到 b2高音。在这里,谭晶很好的借鉴了类似陕北民歌的艺术型实音,这种艺术型实音既辽远深厚,又显得清新自然,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最高音 b2,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咬字而产生的众多闭口音等问题。但是,如果谭晶在这首歌中仍然延续民族唱法中头腔为主、胸腔为辅的共鸣方式则很难表现高音。当然,谭晶在最后利用美声中的咽腔,把头腔和胸腔的共鸣联系到一起,从而形成了内部气息的良性循环,演绎出完美的逻辑共鸣效果。

  2.4 谭晶“跨界唱法”的艺术表现力

  2.4.1 独特的声音表现

  谭晶的歌唱功底基础牢固,而且有着丰富的原创歌曲演唱技巧,因此在经过长时间的歌唱表演中,谭晶的“跨界唱法”形成了独特的声音表现。纵观谭晶演唱的所有声乐作品可以看出,其歌唱风格多变,既有令人昂扬上进的歌唱风格,也有让人悲伤欲绝的歌唱风格,此外还有满饱深情的歌唱风格,也不乏轻快自然的歌唱风格。我们知道,一个歌者对歌曲的把握和表现主要反映在声音上,如果歌者在对待每首歌时都有独特的音色、语气乃至情感,那么这首歌曲表现出来的声音魅力肯定异常独特。而谭晶恰恰是这样的青年歌手,她在表现歌曲时运用灵活的声音特点把歌词的内容呈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谭晶在歌唱时声音的音域范围非常辽阔,这就使谭晶的音色变化多段,既富有金属般的穿透感,也同样有华美娇柔的一面,从而使其声音在高音区表现时激昂亢奋,在中音区表现时顺滑均衡,在低音区表现时自然清澈。而在高、中、低音区连接时则自然过渡,有着协调一致的音色。而且,谭晶在演唱民族歌曲时,诸如赞扬祖国、表现民族风情特色一类歌曲时,谭晶借鉴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而且多用共鸣,不管是字头、字腹还是字尾都把握的十分到位,体现了一位歌唱家的专业水准。同时,谭晶在声音表现上也注重字腔表达和情感迸发的结合,即谭晶在表现歌曲时不仅字正腔圆,还注重细腻情感的表现。比如谭晶演唱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歌曲主要是表达坐在山顶上望明月的年轻人爱恋心上人的浓情蜜意。谭晶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利用真假声的转换,空灵飘渺的气息体现出一个有素质的歌手对歌曲的把握,从而使这首歌表现出年轻人思念心上人的强烈情感。而在演唱歌曲《妻子》时,谭晶则是用一种平缓、均衡的速度倾诉一位朴实善良、刚毅坚强的军嫂形象,体现了一种刚健感和稳重感。

  2.4.2 优秀的表演气质

  “气质”的表现源于心理学,而这一概念则成为歌手表演的方式、技法和良好艺术形象的评价词。谭晶的表演,大气婉约,台风正派,拥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气质优雅,精气十足,这也是舞台中良好表演技巧的表现。在舞台上,面容大气婉约的谭晶拥有甜美的歌声,优秀的声乐技巧,舞台气质浑然天成。而且,在演唱作品过程中,谭晶也能够在表演中适当的增强一些表演技巧,尤其是一些肢体语言等,这无疑可以使谭晶的歌唱形象更加的锦上添花,也使得谭晶的表演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

  此外,谭晶在演唱会的服饰和妆容上也具有鲜明的个人气质。可以说,谭晶整体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都在她的歌曲中得到了体现,而她利用歌声和表演塑造了诸多的艺术形象,其优雅的姿态和靓丽的容貌也使其表演气质的优越性尽显,从而不仅使观众受到了声音上“美”的熏陶,还使观众在视觉上受到了“美”的感受。举办多场国内外音乐会则成为谭晶艺术表演的舞台为了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意蕴,同时也为了向外国友人宣传中国的声乐艺术文化,谭晶在这次演唱会上不仅表现出个人的音乐声音之美,而且通过服装和妆容,向外国友人展现出中国歌唱家优秀的表演气质。金色绚丽的舞台背景,衣着亮丽的谭晶站在舞台上,也为了展现中国特有的古典文化元素,设计师有意识的用谭晶的个人表演诠释中国文化的内涵。比如谭晶出场时身穿红色的改良旗袍,让观众想起了中国“喜庆红”的民俗意蕴以及旗袍体现出中国女人的古典之美;而谭晶所穿的第二套衣服是金色的宫廷服,这套衣服设计理念有些欧式,而在这套宫廷服上还有藏族的民族饰品符号,这套服饰不仅体现出中国的多民族文化符号,也从服饰上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友好性。当然,在这场音乐会上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谭晶在演唱《和谐世界》时,身穿由亮钻和羽毛拼接的羽毛服,这件羽毛服仿佛和平鸽一样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的祝福,而谭晶身穿羽毛服演唱歌曲《和谐世界》,在举手投足之间仿佛展翅欲飞的和平鸽,也象征着中国的复兴和腾飞。

  总之,谭晶优秀的表演气质主要通过谭晶在歌唱时的“精气神”表现出来,这种“精气神”是谭晶在舞台上的优雅姿态、得体的肢体语言、带有寓意的服饰、姣好的妆容等展现出来的,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优秀的表演气质。

  2.4.3 深厚的情感体现

  声情并茂的演唱成为歌曲演唱成功的标志,众所周知,歌唱表演是否成功的重要元素--情感。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中就曾认为情感审美作为心理反映之一,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声乐技巧,二是情感体现。专业歌手的标志是情感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这两种审美表现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开,甚至互相推动的。在歌者表演时,情感的把握是重要的,需做到 “声情并茂,以情送声”.

  ①事实上,中国古代先民在很早就注意到歌曲演唱中情感体现的重要性了。清朝学者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就曾有这样的描述:“声乐演唱的技术方法,不但要注重声音的通透性,而且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演唱同一首歌时,歌曲曲调相同,演唱者不同歌曲在呈现上也应不同,演唱的人不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则于歌曲原有意思相悖,以至于不能够打动人心,让人无法聆听下去。”

  ②情感的把握是谭晶的艺术演唱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甚至可以说,谭晶之所以能够在演唱艺术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即谭晶侧重于声情并茂的表现歌曲。

  而谭晶那些被我们熟知的歌曲中,无论是军旅类歌曲《在和平年代》、《妻子》、《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还是其它歌曲《远情》、《那东山顶上》等,谭晶在处理作品时均着重挖掘歌词意思,注重情感表现。所以,谭晶的歌曲,或催人泪下,或引人思考,显得激情澎湃,发人深省。

  在本文中,笔者就以谭晶演唱的歌曲《妻子》为例,阐释谭晶在歌曲演唱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段落清晰明确,在演唱上部时,谭晶运用通俗唱法中的咬字技巧,运用流动的气息和声音营造出一个亲切、真挚的情感氛围,而且谭晶在这部分有意识让声音显得优美而又酸楚,一句“这些年的不容易”表现出军嫂们的辛酸苦楚,一下子打动观众的心房。而在上部结尾处,随着声音的提升,谭晶在表现情感时逐渐高亢,其采用头部打开音量鸣响的方式,使银色从轻柔婉转过渡到亢奋嘹亮。在歌曲高潮部分到达后,谭晶在这里使用高音,运用润腔技巧和真假声混合,使声音连贯自然,音色丰富优雅,一句句“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子”,既让听众体会到身为军嫂这么多年生活的不容易,也让观众感悟到军嫂和军人之间浓浓的情感迸发。有些观众怎认为 “谭晶的‘跨界唱法’把通俗、民族和美声之美融合在一起,而这首她倾力奉献的歌曲把一个军嫂对她丈夫的爱完美的诠释出来,关爱妻子,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词汇。”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