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本》由叶朗、朱良志先生编写,不仅对中国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作了具体生动的介绍,而且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核心价值,力求进一步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发掘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世界。此书有配套英文版,但其中“影响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等部分并未翻译,故笔者选取其 “指南针与航海术”小节进行了英译。以下提取指南针在其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片段进行翻译,并就翻译中遇到的典型问题给予解释。首先希望读者能够对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发展有所了解,同时也希望对汉译英翻译提供参考。
例1:原文:指南针的前身是出现于战国时期的一种名为“司南”的小玩意。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物件,在平滑的“地盘”上,放上一个像勺子的物品,勺子以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子为圆底,可以自由旋转,当它停下之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
译 文 :The predecessor ofa compass appeared in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 iscalled "Si Nan". It is apretty gadget like a spoonplaced on a smooth “baseplate". The spoon, madefrom lodestone and focusedits gravity on the center ofits round bottom, can rotatefreely. When it stops, itshandle points to the south.
此句采用切分翻译方法。汉语重意合,很多概念可以用逗号分隔;英语重结构。所以在汉译英中通常采用分切的方式。分切几乎可以在原语句子的任何意群之间下手,原则是保证译语的最佳可读性。将每个意群译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不仅可以保留原文的形态,而且能使译文简单清晰。第一句较短不必切分,只是其中的“小玩意”放在第二句中翻译成“gadget”。第二句原文由七个逗号连成了八个短句,在翻译时拆分成三句英文:第一句描述“司南”,第二和三句解释其“旋转”和“停”后的指南功能,其中“勺子”的材料和重心等附属描述作为第二句的附加成分。经过这样的切分翻译后,英译文条理非常清晰。
例2:原文:到了公元4世纪,东晋人发明了一种叫做“指南鱼”的小游戏。其方法是拿一块薄铁叶,剪裁成鱼形,两头翘起,腹部的地方略微有些下凹,看起来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示南北。
译文:In the 4th centuryAD, people of the EasternJin Dynasty invented a littlegame called "south-pointingfish". It is a piece of thiniron cut into the shape ofa fish with the two endscocking up and the abdomenslightly concaved, and it alsolooks like a small boatfloating in a bowl of water.It can indicate the northand the south after magneti-zation.
此句翻译要点在于译文要善于利用译入语原有的表达方式。
原文表达生动活泼,其中“指南鱼”的翻译很关键。笔者进行了一番调研,发现有不少译者将“指南鱼”译为“guide fish”或是“com-pass fish”。这样的翻译是否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查阅维基百科时,笔者发现“south-point-ing chariot”表示“指南战车”,该表述明确并且生动,故此借用到“ 指 南 鱼 ” 的 翻 译 上 , 译 成“south-pointing fish”。此外,英译文中加了一个词“also”,说明“指南鱼也像一只小船”。因为原文中“指南鱼”“看起来像一只小船”,如果不加说明会有些混乱:到底是像“鱼”还是像“船”呢?通过这些细致的处理,英译文更加符合其表达习惯。
例3:原文: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发明了缕悬式指南针,小小的磁针挂在高高的梁柱上,磁针的下面是圆星的方位盘,有二十四向,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通过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
译文:In the 10th centuryAD, the Chinese inventedthe suspended magnetic nee-dle. It’s a small needlehung on a high beam, un-der which is a round az-imuth plate with 24 dire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the needle can maintain in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ofthe magnetic meridian. Seeingthe position of the needleon the azimuth plate, wecan identify directions.
此句关键问题是英译文也可以采用归化方式处理。缕悬式指南针,有部分译者处理为“hangingcompass”,笔者认为这种译法意义含糊。可以采用归化翻译方法,把汉语的词意基本按照原文翻译为 英 文 ,“suspended magneticneedle”。这样的译法虽然略长,但意思明确,便于译入语读者了解“缕悬式指南针”与一般指南针的不同。
例4:原文:公元12世纪时,中国人还发明了“指南龟”: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放置在木板顶端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有了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了,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译文:In the 12th centuryAD, the Chinese had anotherinvention -- the“south-pointing turtle”. It’s awood frame crafted in theshape of a turtle with alodestone sealed inside anda hole outside its abdomen.The hole is used to fixthe turtle on the top of abamboo nail on a woodenboard. Therefore, the woodenturtle has a fulcrum to turnfreely, when it stops, itshead and tail point to thesouth and the north respec-tively.
此句“指南龟”的翻译方法与上文“指南鱼”如出一辙,重点在后半句形容其构造上。仔细分析原文可知,指南龟主要是由空心的龟形木质框架和内部的天然磁石组成,并利用下方小孔使其拥有旋转支点。在处理上,笔者将这两部分分开,先着重描绘woodframe,使用分词作定语,加上with结构。再另起一句描绘the hole的具体作用,用介词at和on确定其方位。最后,用一个结果句表明其如何指示方向的。
通过以上这四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指南针的简要发展轨迹,从战国时期的司南,到公元4 世纪的指南鱼,到公元10世纪的缕悬式指针,再到公元12世纪的指南龟,充分说明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与时俱进。从上述几个实例翻译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要翻译好某个特定领域的文本,必须对其相关知识有一定认识,对原语和译入语的把握恰到好处。只有充分理解原文本的意思,表达才有根据;只有表达得清楚明白,才能体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单靠某一种辅助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尽全力译出与原文高度统一的文字。必须带着严谨的翻译态度,某些不容忽视的细节也可能成为翻译当中的重大问题。当然,译者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日后的实践当中必定将勤补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郭着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修订本)[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