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电商时代农产品营销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0 共6252字
论文摘要

  在传统商业中,经济资源都以实体形式存在,实物资源的有形性和稀缺性增加了交易成本,限制了商业活动的扩展规模.而电子商务是以虚拟空间为平台,以信息为载体,实现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经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体制等仍不完善,面对电子商务与传统实物经济互动互融的新经济时代,农产品网络营销也不能离开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产品超市、农产品商贩等传统营销方式而独立存在.农产品营销只有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以恰当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农产品.

  一、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农产品营销状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网络群体迅速扩大,快速增长的农村网民构成了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亿,占整体网民的27%左右.这一农民群体因其经济基础不错、思想创新快、发展潜力大而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阶层、一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会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这样的一个消费市场是任何营销者都不可忽视的,在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购买行为便迅速成为营销研究中一个重点关注领域.有学者称,"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达到"无商不(电子)商务"的时代.据统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突破了8万亿,比2011年增长了31.7%,增速超过了当年GDP增长的4倍,网络零售延续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的规模将迎来一个突破式的增长,网上消费者增加至4亿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据《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年)》显示,截至2012年底,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的注册地在县、乡、村的网店达到163万家,涉及的农产品商品数量为1004万个.2012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98亿元,销售农产品的网店共计26万家.

  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品种少,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门店坐销、销售员上门送销、口口相传递销.这些销售方式,不仅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耗费时间长,产品销售慢.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日益成长壮大.现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过亿元的屡见不鲜、过十亿元的层出不穷、过百亿元的不在少数,如此巨大的产能,仅凭传统的销售方法,已经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充分运用这一特殊手段,建立营销平台.作为企业来讲,农产品加工企业追求重要的目标,就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方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投入小、获利大.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加上电脑操作员,就是一个企业的"网店工作间".企业有什么产品、多大规模、性能如何、价格怎样等等信息,客户不用出门,就能从互联网上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消息.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还可以实现网上的"期货交易".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动向和消费者的需要,及时发布最新产品信息,让客户订购,以收取定金的方式,决定供货时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多年以来,受传统营销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产品一直存在"卖难"的问题.随网络营销的兴起,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机遇,带来新的希望.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媒介,将供给方与需求方直接对接,既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又能适当提高供给方的利润,同时使市场的需求供给信息更加透明,有效减少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从而大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是一种先进的市场运作方式.农产品实施网络营销带来了绝佳的机遇:网络营销使经营农产品的农民获得市场的需求信息,为农产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导向,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在深圳市第九届农博会上,市民纷纷提倡在网上购买本地的名优农产品,这说明本地农产品品牌深入民心.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国内企业尝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仍停留在起步阶段.整体来看,农产品进行电子商务化的程度不高,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与一些优势行业比较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电子商务参与主体相对规模较小,导致经营成本过高;二是部分鲜活农产品物流运输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三是农产品利润比较低,对风险投资和商业资本的吸引力不强.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作为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创新推动力,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创新.在许多乡镇地区,出现了不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

  二、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不完全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是网络营销开展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网络建设仍不够理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如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业信息化法规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与法制化.报告指出,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硬件方面: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非常落后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的,农产品的销售还处于原始的当地自销或中间商的收购.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严重局限,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软件方面:农民和企业有使用电子商务进行的意愿,但受到自身素质和知识的影响,使自己的这些意愿很难成型.而且农民在销售时还是愿意接受现金的交易方式,这与电子商务的简易化交易有所冲突,网上银行的交易以及货到付款的交易在大部分农民中还很难实行.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农产品的特点是水分多、容易腐烂变质,特别是蔬菜、水果,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物流公司对农产品的运输与其他工业产品一视同仁的分拣制度、存储运输制度使得消费者在收到产品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破损.物流公司在运输这些产品时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成本,同时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致使这部分农产品虽然在销售价格上具有优势,但运费成本的增加使得消费者所得的实惠就很不明显,也减弱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是现货交易,成交价格往往取决于供求状况,价格波动较大,增加了农产品交易的风险成本.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对于易腐烂、单位体积大、经济价值低的农产品而言,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系统,而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交易网,也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与服务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发展.

  (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虽然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仅为20%~30%.且深、精加工的产品比例过小,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效益比较低,农户的小生产不能满足大市场的需求.农户生产规模过小,导致其为市场提供的农产品的过于分散,商品率不高,其直接后果就是市场得不到农产品的均衡供给,容易放大农产品市场的波动,也增加了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

  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往往只注重产品的价格因素,而忽略非价格因素,如品牌、质量、包装、服务以及产地形象.市场形成价格稳定性差,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有效价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数规模较小、地域分散、产品和信息隔离,难以形成交易集中、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区域价格差异明显.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带来营销不畅,在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时又有严格的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点,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农产品营销的开展.

  (四)农村缺乏信息化人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目前非农村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而不上网,但要能顺利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营销主体的信息化素质必须达到一定要求.研究表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思维水平,使他们不易接受网络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方式.

  目前,大多数农民接受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不强,农村的生活习惯、作业方式、价值观念未能跟上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对计算机、高科技通讯、网络的应用十分有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重农轻商、自给自足的思想,使农民信息意识封闭和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电子商务的应用十分有限.

  在网络营销领域,人们对安全性的置疑也是一个主要的阻碍因素.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质疑,如网上交易的支付问题;另一方面是信用安全问题,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使消费者对通过网络方式购买更加持怀疑态度.整体来看,网络商务交易类使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网络购物普及率仅为26%,且目前网络购物大多集中于电器、服装等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仍习惯到现场亲自购买,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观念还没有接受,甚至不了解、不关注,使消费者难以像购买其他产品那样在网络上进行价格和质量对比,抑制了其消费行为.

  三、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农产品营销对策分析

  (一)设立企业引入电子商务的目标,建设自己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网站

  对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而言,引进电子商务的主要目标首先是有效的信息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引导绿色消费,同时提高绿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其次是建立经济高效的营销网络,拓展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因此,通过目标的设立,可以确定绿色农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基本步骤.网络营销导向的网站,摒弃唯"技术"、"美术"的中心设计理念,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状况、农产品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制作出合理科学美观的网站,并不断进行宣传和推广,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它、访问它,进而提高网站的访问率和知名度.

  绿色农产品企业建立商业网站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网站宣传企业产品,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同时提高绿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社会服务体系,为农民及时采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准确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在农业信息网络化应用建设中,要推进网上可视技术的改进和扩大应用,促进现有网络系统向宽带、数据网的平滑过渡.要支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重点是有效地实现农产品和农业科技成果的网上交易,尽快让农产品生产商、销售商和农户上网,并建立自己的农业内部信息网,提高农户上网利用率,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和网络营销活动.

  通过努力,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将电子商务引入到企业中,将信息流(通过商业网站的建立)、物流和商流(物流配送环节)、资金流(支付工具和系统)融为一体,这样可以达到宣传绿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营运能力的效果.

  (二)品牌体系与电子商务,建立市场竞争体系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要注重品牌体系的建立,一些国际大企业都有强大的品牌体系,这样抵御内在与外来的危机能力就很强,像苏丹红事件和雀巢事件,假如放在中国企业身上,估计都要"大病一场",甚至是"一病不起".品牌不是简单的VI/CI或产品质量,要注重品牌统一化、产品个性化和渠道多元化.如销售模式与渠道上,农贸市场、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网络渠道等都可以考虑.要对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又要能重点突破.

  需要提供准确的市场现状,预测未来趋势,便于制定相应的生产、销售计划,还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营销.农户可以选择在阿里巴巴全球贸易网、中国农业信息网的供求热线及行业信息网等网站免费发布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农户可加入电子网络广场和虚拟电子商城,让消费者了解、认识自己的农产品,有意者还可以在线完成订购.利用各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某一类农副产品的网上销售,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网上主流品牌,如部分农副产品开展电子商务通常可以通过销售5%的产品赚到95%的利润.

  (三)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

  移动互联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补充,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新机遇.利用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建设一主多辅的格局,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既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有利于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服务与金融服务相互补充.推进农产品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电子商务与农民生产者之间的桥梁.更新营销观念,强化网络意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改变过去"眼见为实"的传统购物方式与购物习惯,使其从心理上接受网络营销.还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建设涉农网站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实施农民信箱及万村联网工程、开展"每日一助"服务活动等,着力搭建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引导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主动发布收集农产品供求信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四)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素质

  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需要掌握充足的网络知识和营销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结合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经营者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识,培养、引进网络营销人才,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建设企业网站和数据库,与专业机构合作,树立企业形象,形成产品品牌.改变农民对网络营销方式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利用具体的事例教育农民,让他们认识到网络营销在现代农业中的巨大作用,唤起农民对网络营销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培养高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网络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能力.首先,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建立行业的或综合性的农产品专业网站.其次,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提高信息体系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最后加强电子商务有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传播电子商务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农户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建立品牌,发展特色的农产品.以乡镇或者地区为模块发展当地有特色的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使更多的人认同.

  【参考文献】

  [1]刘铁民,周静.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快速发展[J].农业经济,2012(1).

  [2]胡开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黄含遐.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4]李军龙.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5]王斌.浅议农产品在网络营销上的发展[J].农业经济,2012(10).

  [6]黄星.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3(5).

  [7]胡珊娜.农产品网上营销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2011(9).

  [8]张洪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J].信息化建设,2010(2).

  [9]郑军婷,邹海红.电子商务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9).

  [10]郑翠,张鸣峰.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北京农业,2011(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