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据卫生部对全国350 家医院调查统计,2006 年 “医闹”事件共发生10 248 件,2009 年上升为 16 448 件,2010年则多至 17 243 件。[1]
频繁发生的医患纠纷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从各类医患纠纷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是由于患者科学素养缺失引发。在一度热播的电视剧 《心术》 里呈现了很多医患纠纷的事例,在这些事例中有些是因为医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受限导致的,有些是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不理解医学,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引发的。
一、 关于科学素养
1993年,米勒重申了关于公民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 拥有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词汇量足以阅读报纸和杂志上常见的从核武器到基因工程或重大环境问题的公共政策争论;理解科学家使用和接受的科学方法, 能够辨别出什么是科学的判断或伪科学的判断;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和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我国已经开展多次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最近开展的第8 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 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美发达国家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水平。
目前社会上有人追捧一些伪科学话题,如张悟本的吃绿豆治百病、道长李一的神功、世界末日等,在媒体没有揭示这些所谓大师的骗局之前,很多人不假思索的相信这些话题,由此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任重道远。而在媒体报道的医患纠纷中,有“八毛钱”事件,“缝肛门”事件等,这些报道在当时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这些艺术性事件折射出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于医患纠纷,大部分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医院有重大过错,而事实上不一定是医生主观上的责任,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大众基于对患者或弱势群体同情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某种程度上人们对于医学技术理解的缺乏,导致对医疗意外理解的偏颇。也就是说,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局限影响了他们对于医学局限性的认识。
二、 医患纠纷中的医学素养缺失体现
医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医学素养目前没有明确定义,但根据科学素养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它应当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了解基本的诊疗方法和过程,了解医学研究过程和方法,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医学问题,并由此掌握正确的保健观念与方法,指导有关医学和健康的行为。
医学作为科学本身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特征。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为我们带来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便捷,但技术都具有双刃性,这就决定了医学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后遗症。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疾病的诊断离不开医疗技术,但技术检测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检测报告仅具有参考意义,而非具有绝对判决性。同时每个人的经历、生活环境、心理状态和习惯的不同,虽诊断为同样的疾病,但在治疗方案和治理效果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都是需要公众了解的。
医学作为科学,具有探索性特征,任何医学认识都具有不确定性,而患者期望医学能快速解除其痛苦,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了不可避免的冲突,那就是作为科学探索的医学与作为救助手段的医学之间的冲突。当作为探索的医学实现不了救助目标时,便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提高患方的医学知识,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也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 科学知识缺乏引发医患纠纷 。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在被人掌握后并加以运用方能产生价值,人们在不断的学习、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不是无序的在大脑堆积,而是逐步序化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作为临床医生,其知识结构的构建取决于医学的目的,而医学目的多重内涵,自然决定了医生知识结构的多维性及多层次性。
医生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的。 《心术》 中一位老父亲带着儿子来医院就诊,医生对这个孩子作出了明确诊断,也做了相应的检查,最后经科室全体医生讨论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后,孩子脑部的疾病治愈了,但因其心脏畸形,突发心脏病死亡。
这个案例说明,医学是一门在不断发展的科学,医生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在案例中,从管床医生到科室主任都认真反复研究过这个孩子的病情,但都没有发现这个孩子的心脏有畸形。由于医生们自身知识受限,在当时做出的诊断与他们知识水平是吻合的。在这个孩子死亡原因的科室总结会上,参会的每个医生都学到了新的知识,加深了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医生的诊断不仅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也受到患者提供信息的限制。 《心术》 中一位曾经因脑梗塞做过手术的患者,一次在给医生送便当的时候,医生发现其腿有点瘸,主动询问患者,但患者没有详细的向医生提供最新身体不适的具体信息,也没有认真对待医生的关注,最后终因在家突发大面积脑梗塞而死亡。如果这个患者能够及时向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结局就会改变。我们常常看到医生与患者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意见不一致的情形,如果患者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在他向医生提供自身疾病信息的主诉阶段就能最大限度提供有用信息,减少遗漏,这样医生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就会掌握的更加准确,双方意见会更加趋于统一。在已有的大量医患纠纷中,医生没有准确诊断出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受医学认识水平局限所导致的,这就不能简单地责备医生。如果患者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向医生最大化地提供重要的信息,也可能会增加医生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医疗过错发生。
2. 对医生的医疗技能认识不足 。 患者无法深知一个医生知识的多少,经常关注的是医生所具有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技能养成离不开知识基础,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超越的知识本身,上升为技能……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三个核心要素,三者相辅相成。医学本身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医生的技能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很多患者因此崇拜权威;但是任何经验和技能又不可能反映和代表全部真实,不等于就是真理。
目前我国医院采取的是分级管理制度,每一级医院医生的整体技能水平是有显着差异的;每个医院医生的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患者到医院时期望自己接受技能水平最高的医生接诊,但技能水平高不等于没有医疗失误。医生的技能水平在外科手术中更显而易见,现实中,剖开一个人的身体的外科医生不仅仅在寻找图例中标出的这条静脉或那个器官,而是必须像探索未知领域一样去探究人体,在此过程中,熟练的医生也可能迷失其中。
在《心术》 中,一位老教授来巡视自己学生做脑部手术,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后认为手术中脑瘤切除的不干净,于是自己操作用勺子从病灶处掏出了一些组织,随后在查房中发现患者出现了失明,经医院鉴定,老教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辞退。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权威医生的技能水平高是一个整体水平,但不是每台手术水平,权威医生的技能水平不可能在每一个手术中都保持高水平。医患双方都要认识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与疾病本身的研究发展是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患者接受的是医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在个体上的不同体现,而不是整体水平的简单平移。 《心术》 中一位名为刘三妹的患者,因脑部手术出现脑积水并发症,在做完对症引流术后出现肠壁破裂,后出现二次脑梗等状况。患者的儿子认为,医院用人体做实验,要求医院赔偿。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每一台手术都可能出现并发症,技能再高的医生都无法保证每一台手术不出现并发症。患者不能简单认为,并发症就是技能水平不高,是医院在用人体做实验。
3. 科学精神缺乏引起医患纠纷。当前,社会中依然存在部分民众对封建迷信的崇拜,患者有病不去医院就诊,选择烧香拜佛、做祷告等行为依然存在,从这一点来看,全体民众的科学精神依然存在不足。在《心术》中,一位患者家属要求医生带着求来的神符在自己弟弟身边做手术,并一直在手术室外跪了一夜,最后这位患者被抢救过来了,这位家属一方面感谢医生,另一方面对自己符咒的作用深信不疑。
现今这种求神拜佛的行为还依然存在,有的患者一边参加迷信活动,一边寻求医院治疗,在疾病治愈后首先想到的是因自己求神拜佛,所以疾病在神灵保佑下痊愈;同时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效果期望较高,潜意识中认为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无论什么病都能治好,并且医院不应该出现任何失误。在这种情形下,一旦患者因为某种疾病在医院治疗中没有达到其理想的效果,或者在医院救治过程中遭受了负面的医疗服务,那么患者极其容易产生对医院的不满情绪。
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在不断创造中发展的科学,当前有很多疾病没有治疗手段,民众需具备科学精神,明确认识到不是所有疾病都能治愈。每个人的生理具有差异性,不仅如此,人们的经历、生活环境、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千差万别。安慰剂效应告诉我们,个人意愿、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都起作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疾病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而治疗效果有时不尽相同。
三、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途径
在医学领域的新奇感要少于在物理学等其他科学领域,因为死亡和疾病总是伴随着我们,所以我们知道医学是可错的。正因为医学是可错的,所以我们应努力解决的难题是:知道医学是可错的,我们该怎么办?最需要解决是改变我们的认知,努力让公众知道科学和技术是如何真正的起作用,也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患者是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只有公众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才能加强公众或患者对医学的理解。然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长期坚持。如果患者理解医学,科学素养高,在和医生沟通交流过程中就会对疾病有更客观准确的表述,增强沟通效果,减少因患者科学素养低而导致纠纷发生。
1. 政府在促进公众理解医学方面要有所作为
在最新的一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普查中,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和欧美等国相比,差距比较明显。在实际调查中,公众感兴趣的知识与信息领域中,健康问题位列第三位。由此可见,公众对健康知识普及有客观的需求,公众理解医学的科学普及中理应包含健康知识。
政府在科普活动中有责任开展公众健康知识普及。针对不同对象要以不同的形式,针对广大农民开展“科技下乡”、“科普之冬”等活动,针对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开展“科技画廊”、“科技巡回展”等,并且加大医学知识普及的比重,通过有针对性的内容宣传,使科普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进而增强公众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从而相应减少对医学和医生的误解。
2. 媒 体主 动承担提高公众理解医学的责任
大众传媒对公众进行医疗知识的宣传富有责任。他们应当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医疗与疾病知识的宣传,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自然转归予以正确报导,增强公众对医药卫生行业以及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正确认识。医学知识传播在于能够让公众能学以致用,满足公众理解医学的需要。如 2003 年非典爆发后,媒体提供了及时的医学新闻,使公众对该疾病的发生、危害、症状、治疗以及愈后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了解到该疾病的性质、危害性和预防措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医学知识普及的典型案例,对提高公众理解医学有极大的帮助。据统计,我国公众接触媒体频率 (天/ 周) 最高的是电视,其中每天看电视的比例高达82.0%。
可见,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电视媒体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广大媒体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可以电视媒体为平台,开设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节目,特别是公众比较欢迎的与健康有关的节目,逐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3. 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需要提高科学素养 。 医院针对特定病种提高患者或其家属的科学素养,不断增强他们对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或者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基础知识,增强他们自身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方面,他们在医院就诊时可以增强与医生沟通的能力,提高沟通效果,有利于疾病诊治;另一方面,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候,他们也能清晰明确地认识到是否是医院的责任,有利于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利于纠纷的顺利处理。除此之外,患者医学素养的提高,也是医生提升自身水平的外因之一,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迫使医生不断充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就医模式会成为医生 VS“知识型”病人。
虽然目前来看,这种模式有利有弊,但是,从长远来看,利还是大于弊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不少患者会在网络上查看自身疾病的有关信息,认为自己具备了相关医学知识,在就诊时会用搜索到的知识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比对,如有差异就会产生不信任,这会成为医患纠纷的隐患。如果一个人花几个小时阅读资料就能成为专家,那么医学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况且,网络信息的可靠性还有待于考证,缺乏科学素养的患者可能无法鉴别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盲目相信网络,而不相信医生,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影响疾病及时诊治,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
4. 医生是提高患者科学素养的重要力量 。 医患纠纷多发生在住院患者和急诊患者身上,作为医生,尽可能做好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对医学知识和医学风险的了解,增进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的认识,努力消除患方对医院正常诊疗的误解和错误认知。主治医生通常对患者的疾病最为熟悉,患者也比较信赖或依赖主治医生,如果医生能在接诊患者时,加强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向患者普及较为全面的医学与诊疗知识,细心、耐心地告诉患者有关其疾病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对提高患者科学素养也是极为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李秋萌. 医闹事件程度连年上升 委员上书求解决之道[N].京华时报,2011-3-12(006).
【2】Jon D.Miller,Theory and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 Rejoinder to Bauer andSchoon [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3,(2):235~243.
【3】王洪清. 关于 2010 年中国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