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患关系论文

医疗主体医患关系认知的状况调查(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22 共5858字
2. 3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医务人员DDPRQ-10总分≥36分者为医患关系好 (n = 195) ,< 36分者为医患关系不好 (n= 203)。以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认知 ( 好= 1,不好= 0) 为因变量,性别 (1 =男、2 =女)、年龄 (1= “21 ~ 30 ”、2 = “31 ~ 40 ”、3 = “41 ~ 50 ”、4= “≥51”) ,受教育程度 (1 =专科、2 =本科、3=研究生) ,职称 (1 =初级、2 =中级、3 =副高、4 =正高) ,DDPRQ -10的3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称进行哑变量转换,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医患关系评价好与不好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称等因素存在关联。年龄大、职称高的医务人员的医患关系评价认知水平更高; 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患者/家属的客观行为对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水平影响较大,医务人员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行为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维度分别为影响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评价认知水平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因素 ( 表3)。
  
  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PDRQ-15总分≥45分者为医患关系好 (n = 1411) ,< 45分者为医患关系不好 (n =171)。以患者/家属医患关系认知 ( 好= 1,不好= 0) 为因变量,以性别 (1 =男、2 =女)、年龄(1 = ≤20岁、2 = 21 ~ 30岁、3 = 31 ~ 40岁、4 =41 ~ 50岁、5 = ≥51岁)、受教育程度 (1 =高中及以 下、2 =专 科、3 =本 科、4 =研 究 生) 和PDRQ -15的3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 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进行哑变量转换,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医患关系评价好与不好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关联。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家属医患关系评价认知水平更高;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对患者/家属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水平起主要影响,而患者/家属的疾病态度和医务人员的平易近人性维度为影响患者/家属医患关系评价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 表4)。
  
   患者/家属医患关系评价认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称影响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水平。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医务人员,行医阅历越丰富、处事方法越成熟其所处地位也越有利,医患关系认知也更积极; 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患者/家属,传承了早期医患互相尊重、医患互信的良好认知[13],故医患关系评价越好。31 ~ 40岁、本科、中级职称医务人员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近年来患者/家属聚众闹事、辱骂医务人员、伤害医务人员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媒体报道存在偏颇[9],医院采取赔付经济损失而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给医务人员增添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医务人员工作激情,使得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认知产生了负性情绪。这也符合LoCoco的观点,即“挫败经历是负性情绪诱发的重要原因”[15].31 ~ 40岁、本科、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大多处在工作第一线,或是已成为医院骨干,任务重、压力大,存在过分自信导致工作中缺少沟通对话[16],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消极影响医患关系认知水平。正如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主张以真诚对话来解决社会矛盾的冲突[17].恰当使用交往行为,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医务人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成为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医护人员[18].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其他诱因。
  
  在本研究中,21 ~ 40岁、本科及以上患者/家属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该群体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受益者就是家庭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不是考虑就医性价比就是考虑就医过程中的家庭承担能力,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决定性价比,医疗费用检验家庭经济承担能力,医疗费用过大[19]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20]自然成为患者/家属低评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受教育程度越高,医患关系处理更好; 而患者/家属则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医患关系越不能满意。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医务人员,职业认知与情感态度越好,故而医患关系处理更好,这一结果与姜小鹰等[21]的观点相吻合; 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家属,越是关注诊疗过程,不易配合检查和治疗,对疾病的关注程度、紧张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医患纠纷[22],故而医患关系越不能满意。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患关系评价认知水平高的医生所对应患者/家属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评价水平较高。提示,改善医患关系认知,要从医患关系认知的影响因素着手,构建合理、科学的医患风险管控体系,规避医患风险[23],控制负性情绪诱发的根源。
  
  本研究就医患关系评价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医患关系评价结果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称三因素均存在关联,患者/家属对医生的满意度对医患关系认知水平 ( 患者/家属) 的高低起主要作用; 患者/家属的客观行为对医患关系认知水平 ( 医务人员) 的高低起主要作用。提示,提升医生服务满意度和规范患者就医客观行为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认知的关键。利用Bowlby的稳定认知理论[24],构建医患风险管控模式[25-26],才能够真正建立患者/家属的稳定医患关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栾进。医院医疗质量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D]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0.
  [2]王佳。中国医患关系危机管理体系构建[D] .吉林:吉林大学,2013.
  [3]陈秋晓。公立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 .江苏:苏州大学,2013.
  [4]伍华勇。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的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4.
  [5]潘传德,王建华。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05,26( 12) : 63 - 64.
  [6]黄海。对医疗风险认知与管理的思考[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21( 3) : 48 - 51.
  [7]谭凯,李莉,王洪奇,等。医患认知差异与医疗纠纷[J] .医学与社会,2007,20( 6) : 23 - 24.
  [8]赵海燕。医生与患者对医疗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研究[D] .山东:山东大学,2009.
  [9]周倩慧,赵基栋,王锦帆。无锡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心态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70( 5) : 355- 359.
  [10] Inui TS , Carter WB. Out come-based doctor patient interaction a-nalysis: I. Comparison of techniques[J] . M ed Care,1982: 20 ( 6 ) :535 - 549 .
  [11] Horvath A, Gaston L , Luborsky L. The therapeutic allience anditsmeasures∥M iller NE , Luborsky L ,Barber JP,eds. Psychody-namic Treatment Research: A Handbook for Clinical Practice . NewYork: Basic Books,1993: 247 - 273 .
  [12] van der Feltz-Cornelis CM , Van Oppen P, Van M arw ijk HW, etal. A patient-doctor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 PDRQ-9) in primarycar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J] . Gen Hosp Psy-chiatry ,2004,26( 2) : 115 - 120.
  [13]Hahn SR, Thompson KS , Wills TA, et al. The difficul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somatization,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J] . J Clin Epidemiol,1994,47( 6) : 647 - 657.
  [14]杨慧。中文版PDRQ / DDPRQ量表研制与评价[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3.
  [15]Lo Coco G,Salerno L ,Bruno V,et al. Binge eating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obese treatment seeking individuals [J] . EatBehav ,2014,15( 1) : 45 - 48.
  [16]孙江洁,张利萍,何成森,等。经济学视角下的医患风险管控模型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1( 4) : 31 - 35.
  [17]马丽等。解读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 .理论界,2009,( 2 ) :115 - 115.
  [18]Silverman J,Kurtz S ,Draper J. Skills for communication w ith pa-tients [M ] . 2nd ed. New York: Radcliffe Pub,2005: 67.
  [19]Prokopetz JJ,Lehmann LS. Physicians as fundraisers: medical phi-lanthropy and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J] . PLo S M ed,2014,11( 2) : e1001600. doi: 10. 1371 / journal. pmed. 1001600.
  [20]Detz A,López A,Sarkar U. Long -term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patient perspective from online review s [J] . J M ed Internet Res,2013,15( 7) : e131. doi: 10. 2196 / jmir. 2552.
  [21]姜小鹰,张旋,胡蓉芳。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4) : 8 - 11.
  [22]赵炽等。医疗纠纷实证研究与对策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70( 5) : 349 - 353.
  [23]张利萍,孙江洁,何成森。新时代医患风险管控模型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1( 5) : 37 - 39.
  [24]Bow lby J.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M ] . New York: Basic Books,1988: 78 - 80.
  [25]何成森。医患关系的演变对当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启示[J] .江淮论坛,2015,( 2) : 117 - 121.
  [26]孙江洁,张利萍,何成森,等。医患关系风险的行为经济学解读及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73 ( 2) : 141- 1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