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患关系综合指标体系建立
( 一)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为使医患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医患 关 系 现 状,指 标 体 系 构 建 需 要 遵 循 以 下 原则[17,21 - 22]: (1) 系统性。由于医患关系受多个相关主体影响,指标设置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反映医患关系主要特征,形成有机系统。(2) 科学性。指标体系应反映评价对象的系统性质和结构特征,符合客观规律。每个指标的设置都应该有明确的意义和科学解释,从而使指标体系的评估工作更客观并切合实际。(3) 目标性。医患关系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探索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从而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依据。因此,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都应围绕既定目标设置,才能得到有效评估结果。(4) 独立性。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避免指标冗余。
( 二) 指标体系的提出
医患关系指标体系可根据研究主体细化为患者视角、医务人员视角、医院管理视角、政府视角、媒体视角和通用指标体系。其中通用指标体系的研究又包括多视角通用和跨地域通用。并且通用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分视角指标体系的基础,分视角体系可根据通用指标体系进行对应视角的指标调整。笔者着重研究通用指标体系,根据研究目的,即探索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按照五大影响主体( 医务人员影响因素、患方影响因素、医院管理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媒体影响因素) 将指标归类。通过梳理大量文献[7 - 17,21,23 - 29]和部分专家及患者意见,初步提出医患关系综合指标体系( 表1)。
( 三) 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筛选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进一步筛选,以考察其结构效度。通过删除因子负荷较小或有高度因子重叠的指标,保证筛选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均有显着影响。本文采用最常用的主成份分析法萃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通过坐标的正交变换使因子更容易解释。按照每一个指标只能在其中一个因子上的载荷大于0. 5,在其他所有因子上的载荷都小于0. 4,否则将该指标修改或删除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数据以问卷调研形式获得,问卷采用五级量表形式,分别为1、3、5、7、9依次代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选取成都市6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作为通用指标体系在特定地域的试点,通过分析其调研结果,为通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更广范围的应用做准备。调查了试点医院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及患者,发出调研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数据KMO值为0. 932( 大于0. 8) ,同时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着性概率为0. 000( 小于0. 01) ,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后,按照筛选原则,不符合标准的指标如表2所示。
其中指标29在设计时属于患者因素,而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媒体因素指标分入一类,虽在指标载荷上分布合理,但与理论不符,故将其列为问题指标。对指标进行逐步删除,直至得到较为合理的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旋转成份矩阵见表3,删除指标7.29.31.由表3可看出,绝人多数指标均只在一个因子上有高载荷,尽管指标9、25、28仍在两个成份上有较高载荷,但根据理论分析,这三项指标对医患关系有重大影响,且不可被其他指标替代,故对该三项指标仍予以保留。此时,根据指标含义,可将五大影响因素归纳为五个主要因子,分别为:F1医务人员因素、F2政府因素、F3医院管理因素、F4媒体因素、F5患者因素。
通过因子分析,从医患关系初始指标体系34个指标中筛选出31个。保留的指标在表1中第五列以“保留”字样标出,保留指标形成最终指标体系。
四、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指标体系分析
( 一) 矩阵推导
通过因子分析指标筛选,得到修正后医患关系的通用指标体系。为了梳理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便于更透彻地理解分析医患关系,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结构整理。二级指标编号如下:1.政府医疗法制建设;2.政府医疗体制建设;3.政府卫生管理机制建设;4.医院文化及体制建设;5.医务人员激励机制;6.医疗技术管理;7.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与态度;8.医务人员沟通技能与态度;9.医务人员职业修养;10.媒体报道客观性;11.媒体职业操守;12.患者风险态度;13.患者就医态度;14.医患关系。邀请了卫生管理专家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判定,形成关联矩阵。按照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及布尔运算法则,用MATLAB软件对关联矩阵迭代运算。将关联矩阵加上单位矩阵进行n - 1次迭代 后,得 到 可 达 矩 阵M.此 时,(A + I)2≠(A + I)3≠ … ≠(A + I)n - 1 =(A + I)n,M =(A + I)n - 1.在可达矩阵M中,“1”表示行元素与列元素有连接关系,“0”表示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