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运动项目。不同层次的羽毛球比赛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这所有的比赛都有相同的技术要求。羽毛球运动快速、灵活、对抗激烈、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承担激烈比赛和大负荷训练的基础。羽毛球在空中飞行速度快,方向变化大,对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运动员在训练中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羽毛球运动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心理学、羽毛球教学的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及参考数据。
2.2.2 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利用走访、电话等形式向西安体育学院小球教研室老师进行访谈,目的是了解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在实际应用中的内容和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的认识
3.1.1 羽毛球运动项目特点与灵敏素质的关系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羽毛球运动中的移动、发接球等各种技术均与灵敏素质密切相关。根据羽毛球运动本身及各项技术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动作转换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战术运用能力及神经肌肉间的协调能力。专项灵敏素质的主要表现特征为:根据比赛临场及对手的情况,随时选择合理的位置,调整与改变自己的战术,并进行动作的快速转换;将各项技术巧妙地组合,利用时间差及机体的滞空、平衡能力,完成攻守技、战术的相互转换,争得比赛场上的主动权。从上述的表现特征看,灵敏素质贯穿于技、战术的运用之中,与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等各项素质密不可分。
3.1.2 灵敏素质训练的生物学原理灵敏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大脑皮层的灵活性,力量、速度、柔韧等诸因素的能力,观察力和反应速度,运动技能的数量和熟练程度。大脑皮层的灵活性主要指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迅速而灵活的转化功能,因此灵敏素质训练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在运动员精力充沛、大脑皮层兴奋性比较高时进行。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的能力是保障灵敏动作完成的保障,灵敏素质训练要与身体各项素质协调发展。
观察力和反应速度体现了灵敏素质的预判性、快速性和灵活性。
运动技能的数量和熟练程度是完成羽毛球专项技术的前提,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性动作通常是由若干个动作不规则的构成,运动技能动作掌握的越全面越熟练,灵敏性动作完成的成功率就越高。
3.2 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
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灵敏素质训练包括基础灵敏素质训练和专项灵敏素质训练两个方面。基础身体素质是专项身体素质的基础,专项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专项身体素质指依据羽毛球运动的方式及动作结构特点所需要的专门的灵敏素质。
羽毛球基础灵敏素质训练方法为变向能力练习和接抛羽毛球的练习,通过让运动员随各种信号改变动作的训练,以提高其灵敏素质;羽毛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分为上肢灵敏训练、下肢灵敏训练、髋部灵敏训练和综合灵敏训练。要反复练习各种训练内容,以在羽毛球训练中对外界环境的变动及时而准确的转变动作以做出反应的能力。
3.3 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
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是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体现。
羽毛球运动击球速度快,对身体灵敏性要求很高,特别是下肢步伐。
下面介绍基础和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方法:
3.3.1基础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
3.3.1.1抛接羽毛球练习(1)将球向上抛起,即刻下蹲双手触地,再迅速站起用右手把球接住。练习中可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如连续接10次球比赛,以协调配合好、完成速度快者为优胜。
(2)两臂侧平举,右手将球经过头顶向左侧方向轻轻抛出,左手接住球后,以同样方法回给右手,如此反复练习。
(3)用右手把球向上抛起,同时原地起跳向左转体 360 度,然后接住球;再换左手做同样的动作,但要向右转体360度,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4)在地上画一直径3米的圆圈,沿圆圈顺时针方向边跑边持拍颠击羽毛球,再换方向逆时针做颠球跑。跑的时候全身上下要协调配合,规定双脚要踏在线上同时用球拍控制好球,不让球落地。
(5)在地上画1米左右的直线,两头各放一个球,选手持球站在线的中间向上抛起后,迅速1习。
3.3.1.2 变向能力练习
(1)过人游戏练习:练习者两人对面站立,一方进攻,一方守攻。进攻方设法越过守方而不被防守方触击身体,防守方则伸开双臂拦阻对方,设法不让其越过横线,练习移动中闪躲防守方的变向能力。(2)抢球练习:练习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传接羽毛球,另一组则设法截夺羽毛球,看哪方控球时间长。但要求控球者不能长时间持球不放,必须适时地传球给同伴。
3.3.2 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
3.3.2.1 上肢灵敏训练
3.3.2.1.1 手腕、前臂灵敏性训练(1)快速、变向用手接各种前半场小球练习。(2)快速左右前后一步腾空接球练习。(3)快速用手接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来球的练习。
3.3.2.1.2 手指灵敏性训练(1)捻动拍柄练习:手持拍柄,用手指捻动拍柄做左右上下1。(2)抛球接球练习:手持球,将球向前后左1习:双手持拍在体侧前方位置做同侧前后手臂大绕环练习,或是做异侧大绕环练习,即一只手向前绕环,另一只手同时做反方向大绕环。
3.3.2.2 下肢综合跑练习(1)小步跑练习。(2)高抬腿跑练习。(3)后蹬跑练习。(4)左右向前,左右向后垫步跑练习。(5)左右侧身并步跳练习。(6)前后交叉步侧向移动跑练习。(7)双脚向后跳练习。(8)体前交叉转髋练习。
综合跑练习可选 50 米的距离,用以上动作来回重复两次,连续完成全部内容为一组,具体负荷组数视个人情况而定。
3.3.2.3 髋部灵活性练习
(1)快速转体练习: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前,向后做蹬步转体练习。(2)前后交叉起跳转体练习,即连续的后场起跳击球动作练习。(3)原地转髋跳练习:髋部向左,向右连续转动,向右转时右腿向外旋,左腿向内旋,两脚尖方向保持一致向右,身体面向前,上体保持平衡,仅下肢转动。髋部向左转时,左腿向外旋,右腿向内旋,两脚尖方向保持一致向左。(4)高抬腿交叉转髋练习:高抬腿姿势,当腿抬至体前最高点后迅速向左或向右转体,左右腿交替持续完成高抬腿交叉转髋动作。(5)收腹跳练习:双脚全力向上纵跳的同时,双腿向胸前屈收,完成屈腿收腹动作,连续跳跃一定次数,反复进行。(6)小密步垫步前后蹬转练习:右脚向前移动半步,左脚紧跟其后迅速垫一小步靠向右脚,此时以左脚为轴心,右脚向右蹬地转体,左脚退回小半步,右脚再向前移动半步(开始重复第二次),如此反复进行。(7)半蹲向前后左右转体垫步移动练习:练习时,在短距离内视信号快速变换方向。
3.3.2.4综合灵敏跳绳训练变换各种姿势进行跳绳练习:跳绳练习是发展羽毛球专项素质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加强大腿、小腿、踝关节、手腕、前臂的力量,而且对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的灵敏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跳绳练习比较简单,练习效果好,也不受场地限制,只要有一条跳绳即可进行练习,是羽毛球运动员首选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1)前后小交叉步,大跨步交叉跳绳练习。(2)高抬腿跳绳练习。(3)双脚前后左右跳绳练习。(4)起动步伐跳绳练习。(5)左右脚花样跳绳练习。(6)左右向外,向内转髋跳绳练习。
采用以上动作时,可视具体情况,选择20、30 分钟或 1 小时的持续时间,反复交替进行。
3.4 羽毛球专项灵敏素质的训练要求
(1)灵敏素质练习的负荷强度要大,练习安排应放在每次课的前半部分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以便提高练习效果,身体疲劳时不宜进行灵敏素质练习。(2)发展灵敏素质训练时,持续时间要短, 练习的重复次数不宜过多,可多变化一些练习形式。(3)发展专项灵敏素质,特别要注意大力发展与灵敏相关的某些专项素质,如速度、柔韧、协调、弹跳等,为羽毛球训练的专项化全面打好基础。(4)经常进行羽毛球专项的脚步动作练习,提高身体重心的转换能力,从而促进神经过程的转换速度,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使手脚协调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动作。另外,还要加强弹跳训练,并提高人体在空中的控制能力。(5)发展专项灵敏素质时,应使运动员多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了解羽毛球运动技术、战术的时空特征,从而能在复杂的条件下随机应变。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灵敏素质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素质能力。(2)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为基础灵敏素质和专项灵敏素质。基础身体素质是专项身体素质的基础,专项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3)羽毛球基础灵敏素质训练方法为变向能力练习和接抛羽毛球的练习,通过让运动员随各种信号改变动作的训练,以提高其灵敏素质;羽毛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分为上肢灵敏训练、下肢灵敏训练、髋部灵敏训练和综合灵敏训练,要反复练习各种训练内容,以在羽毛球训练中对外界环境的变动及时而准确的转变动作以做出反应的能力。
4.2 建议
(1)发展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应从培养运动员视觉判断等各种能力入手,其中包括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节奏感等,因此在专项灵敏素质训练中应注重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脚步速度的训练与提高。(2)高校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中应加入灵敏素质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掌握动作能力、平均移动速度以及反应能力。在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慢慢增加训练的量度,增进其羽毛球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彭美丽,侯正庆.跟专家练羽毛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版社,1998.
[2]肖 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王保成,王 川.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编写组.球类运动————羽毛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