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生理学论文

长跑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周期训练量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15 共3108字
摘要

  合理安排运动训练量,既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能预防运动员过度训练或是运动损伤等一些不利因素.长居高原的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赛前的基础性训练,需要合理地安排训练量和训练负荷.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情况需要科学的研究,通过测试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周期训练量之间的关系,监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体,从而科学合理地调整运动员的训练量,不断提高运动成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备战第九届大运会的8名世居长居高原的男性中长跑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8.3±0.9(17~20)岁,身高(174.5±5.7)cm,体重(62±5.8)kg,训练年限(2±0.8)年.

  1.2研究方法

  1.2.1训练地点及训练方法

  在甘肃榆中(海拔1 996m)高原地区进行为期九周的赛前基础性训练.训练方法包括每周三堂重点课,其中两堂能力训练,一堂强度训练课.能力训练主要采用12km~30km均匀递增跑;强度课采用400m~2km分段跑.

  1.2.2测试方法

  在训练后每周周天早晨8点,采肘静脉血测定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和血睾酮值.氰化高铁法测定Hb;速率法、酶法对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清尿素氮(BUN)进行测试;放射免疫法测血清睾酮(T).

  1.2.3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示具有极显着性差异.

  2生理生化指标与训练量关系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2.1血红蛋白值变化与训练量关系分析

  从图1及血红蛋白值与运动量变化关系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血红蛋白值下降,随着运动量的降低,血红蛋白值逐渐恢复.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转运环节的核心物质[1],男子运动员正常值为(120~160)g/L.
血红蛋白值在正常值范围内含量越高,越有利于输送氧气给组织器官[2].

  运动员在大运动负荷训练开始时,由于红细胞破坏较多血红蛋白下降,这是大运动负荷训练早期的一种反应.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身体对运动负荷适应后,血红蛋白又回升,这是机能改善的表现[2].从图1中看到,经过第一周的训练,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的平均值为151.7g/L,与各组相比,与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之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经过大运动量训练后的第四周,血红蛋白值降为最低值132.8g/L,与第一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都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训练到第九周,血红蛋白值恢复,仅与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七周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虽然血红蛋白值高于第一周,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经过九周的基础训练之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提高,运动能力提高.

  2.2血尿素值变化与训练量关系分析

  血尿素是有氧运动训练负荷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从血尿素与运动量之间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到,随着运动训练量的增加,血尿素值增加;随着运动训练量的降低,血尿素值也随之降低.对于中长跑运动员,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参与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

  血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氮物质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释放入血,并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它是评定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反应及疲劳状况的较敏感指标.训练负荷大,机体分解代谢旺盛,蛋白质分解增多,血尿素值增加明显,反之增加较少[2,3].

  蛋白质恢复正常值的速度与训练程度和身体的机能状况有关,训练水平高和机能状况好的恢复较快[4].

  从图2可以看到,经过第一周的训练,运动员的平均血尿素值为6.3mmol/L,与各组相比,与第二、三、四、七、八周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训练到第四周,血尿素值升高为最高值12.5mmol/L,与各组相比,除第三周,与各组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到第四周时,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达到最大,身体机能状体较差.

  经过第五周训练量的调整,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基本恢复,在后期的训练中,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运动员的血尿素值有所增加,但增加量都不是很明显.说明运动员对运动训练逐渐适应,到第九周运动员的血尿素值基本恢复,与第一周相比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员基本适应运动训练。

  2.3血清肌酸激酶值变化与训练量关系分析

  从血清肌酸激酶与运动量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到,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血清肌酸激酶值升高;随着运动量的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值也降低.运动使血清肌酸激酶的活性升高主要是:运动时的缺氧、代谢产物堆积、供能相对不足等所引起的肌细胞膜通透性升高,或是肌细胞膜受到损伤,促使从细胞内释放加强,其中由于肌肉牵拉的机械性损伤原因较为重要[2].

  从图3可以看到,训练后第一周血清肌酸激酶与各组相比除第五周和第九周与各组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训练后第四周与各组相比,与第一周、第五周及第九周之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训练后第九周与各组相比,除与第一周、第五周之外,与各组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想差异(P<0.01)。

  从各组之间的比较明显看出,血清肌酸激酶与运动量存在明显的定量关系,随着训练量的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恢复正常.所以监控研究运动的血清肌酸激酶值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应运动的身体疲劳状况,防止过度训练.

  2.4血睾酮值变化与训练量关系分析

  睾酮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促合成激素,它不仅可以维持男性功能和副性特征,而且它还刺激组织摄取氨基酸,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促进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肌糖原储备,增强免疫功能[2].研究表明,长时间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导致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显着下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从睾酮与运动量之间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到,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血睾酮值降低,随着运动量的降低,血睾酮值升高.从图4各组之间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到,运动后第一周与各组相比,与第二、三、四周之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

  这是由于运动开始运动员的不适应性所造成的运动员的血睾酮值严重降低,与第九周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第九周值与第一周相比明显升高了,说明经过九周的运动训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3结论
  
  运动员的周训练量从第一周到第四周经历从150km~200km,经过第五周的调整(160km),再经历第六、第七周的180km,第八周的200km,到第九周的调整期为150km,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随着运动量的变化,经历先降低再升高的过程.同时随着运动训练的进行,对运动的适应,到第九周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有所升高,适应运动训练.血尿素和血清肌酸激酶是身体机能状态敏感性指标,随着运动训练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运动训练量的降低而降低,到运动后期的逐渐适应.

  血睾酮值随着运动训练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训练量的降低而升高,并且随着运动训练的进行,逐渐适应运动训练,训练到第九周,血睾酮值与第一周相比升高显着(P<0.05),说明运动员基本适应运动训练,并且身体机能状态有所提高.保证赛前训练的质量,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使运动员比赛时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合理安排这一时期的训练负荷非常重要[5].

  本次通过测试血液各生化指标值,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负荷,避免运动损伤,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1-206.
  [3]高欣,刘海平.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指标的评定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43-56.
  [4]高炳宏,马国强,崔登荣等.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变化规律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6,26(5):48-51.
  [5]宋淑华,曹建民,高春刚等.赛前大强度训练对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安静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79-108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