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以及与眼压的关系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尤其近年来,由于学习压力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青少年发生近视的人数逐渐增多,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 JOAG)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 JOAG 发病隐匿,而且很多青少年患者同时伴有近视,故易漏诊和误诊。
当患者出现严重视功能受损时,往往病变已进展到较严重的程度,因此,JOAG 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应慎重对待青少年近视眼患者。
本文分析以近视首诊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对 2007 年 1 月 - 2012 年 12 月以近视首诊我院的年龄在 10 ~ 30 岁确诊为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 78 例( 156 眼) 进行回顾分析。JO-AG 诊断标准: 根据 1985 年全国青光眼学组建议的诊断标准,24 h 眼压日曲线或眼压多次测量在 21mmHg 以上; 有相应的青光眼性眼底改变和( 或) 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房角开放,角膜大小正常。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房角、眼底、视野、家族史、眼底照相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本组病例中,男 31 例占 39. 7%,女 47 例占60. 3% 。年龄 10 ~ 15 岁 23 例( 29. 5% ) ,16 ~ 20 岁33 例( 42. 3% ) ,21 ~ 25 岁 13 例( 16. 7% ) ,26 ~ 30岁 9 例( 11. 5%) 。本组 8 例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占10. 3% 。
屈光状态: < - 3. 00 D 的低度近视眼 58 眼( 37. 3%) ,-3. 00 ~ - 6. 00 D 的中度近视眼 50 眼( 32. 0%) ,> - 6. 00 D 的 高 度 近 视 眼 13 眼( 8. 3%) ,正视眼 35 眼( 22. 4%) 。
眼压 10 ~ 20 mmHg 者 54 眼( 34. 6%) ,21 ~ 25mmHg 者 34 眼 ( 21. 8% ) ,26 ~ 30 mmHg 者 42 眼( 26. 9%) ,31 ~ 40 mmHg 者 19 眼( 12. 2%) ,> 40mmHg 者 7 眼( 4. 5% ) 。
所有患者均行前房角镜检查,全部为开角,显示典型正常宽房角结构。眼底: C/D < 0. 6 者 97 眼( 62. 2%) ,C/D 0. 6 ~0. 8 者 53 眼( 34. 0%) ,C/D >0. 8 者 6 眼( 3. 8% ) 。
眼底照相所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RN-FLD) : 阳 性 者 149 眼 ( 95. 5% ) ,可 疑 者 7 眼( 4. 5%) 。用全自动视野分析仪检查,有不同程度视 野 损 害 者 102 眼 ( 65. 4%) ,阴 性 者 54 眼( 34. 6%) 。3 讨 论。。
JOAG 是青光眼的一种类型,发病年龄在 3 ~ 30岁,且不引起眼球扩大,一般均为开角型青光眼。主要临床特点为近视眼并发症发生率高、受累眼无牛眼症状、后弹力层未见裂纹,前房角镜检查显示典型的正常房间结构。
JOAG 发病隐匿,发病年龄较早,本组 JOAG 患者中 10 ~ 20 岁发病率占本组病例总数的 71. 8%,说明 JOAG 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可能与医学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更新,患者就医观念的更新有关,特别是家长对小孩眼病的重视,使青少年患者能在早期发现病变,得到治疗。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常被患者及家长误以为是近视所致,本组病例 78 例均因近视首诊我科,经验光矫正视力≥1. 0,符合近视的诊断,但经查眼底疑似青光眼,经进一步查眼压、房角、视野、眼底照相,参照 1985 年全国青光眼学组推荐的标准,确诊为 JOAG。若只重视良好的矫正视力,而忽视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等,势必造成漏诊、误诊。以往文献报道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与 JOAG 密切相关,近视度数 > 5. 00 D 者,其青光眼发生率比正常人高 3 ~5 倍。本组资料显示 <6. 00 D 中低度近视占 69. 2%,说明青少年中低度近视也应加强 JO-AG 的排查,以防漏诊、误诊。
JOAG 眼压值升高并不明显,故临床上容易被忽视。本组病例眼底 C/D >0. 6 者占37. 8%,但平均眼压仅 25 ~26 mmHg,说明有部分病例因无明显眼胀、头痛而误诊、漏诊。因此,对于眼压在正常范围而眼底有改变的患者,必需参考视野、眼底照相等其他参数综合分析,追踪观察,以减少漏诊率。
JOAG 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但 JOAG 只要被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人均可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总之,为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必须加大青光眼知识的防治宣传,教育和普及,定期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李兰娇,刘 苏.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治疗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 2) : 273-275.
[2] 谭颖谦,沙翔垠,杨瑞明,等.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1,19( 1) : 14-16.
[3] 史慧敏.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 118 例临床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09,9( 1) : 146-148.
[4] 李 威. 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25) : 23-24.
[5] 朱子诚.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防盲技术,2009,4( 2) : 29-32.
[6] 黄燕然,刘 芳. 2231 例近视人群中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 6) : 660-661.
[7] 傅 方,陈晓明. 关于眼压昼夜波动的研究进展[J]. 眼科研究,2009,27( 7) : 629-633.
[8] 杨剑锋,赖铭莹.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2009,17( 3) : 226-228.
[9] 童念庭,丁淑华. 早期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客观检查[J]. 国际眼科杂志,2008,8( 8) : 16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