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我对聋哑孩子的期望值并不高,只是希望他们在学龄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2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们学校地处皖北地区,在全国属于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为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于1995年才成立,学生基本上来自县城周边各个乡镇。这些孩子从出生以来,由于听力残疾造成的语言障碍,与周围人群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或出外打工,对这些孩子更是无暇顾及。他们也未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启蒙教育和学前教育等。受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影响,他们从小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实施寄宿制管理,学生一个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在管理上对于学校的确是一个考验。[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我们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聋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2.1思想教育
当前聋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的学生真难管。所谓难管其实也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陷入困难,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难管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学生认为在学校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社会上行不通,对其缺乏认同感,学校教育与现实脱节,导致这些孩子容易被金钱、物质所迷惑。其次是学校方面的因素。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外界接触少,信息不够畅通,造成了学校教育与现实脱节。
最后就是家庭因素。语言障碍及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不管是娇惯溺爱型、简单粗暴型还是淡漠遗弃型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针对以上几方面因素我们学校结合聋生自身特点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1)我们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橱窗等形式进行常规思想教育。
(2)经常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如参观博物馆、春游、走进敬老院、参观看守所、逛超市等。
(3)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老师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其次,鼓励学生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介绍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事迹,向同学们宣讲我们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的故事,使他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积极进取。
2.2安全教育
我们常说:"安全无小事",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头等位置是必需的。我们首先从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交通安全:学生在校时间长,不经常上街,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学校专门购买了一台红绿灯,在校园内划出斑马线,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其次,每学期都举行一些安全演练活动,防患于未然,如防地震、防火灾、防溺水等逃生演练,通过举行这些应急疏散演练,有效提高了聋生们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2.3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也是思想品行教育的重要一环。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诗词俗语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现在大多数聋生不懂得感恩,据对我校长期与父母分居的留守聋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聋生不懂得怎样去感恩,对亲情、友情淡漠,人际交往中缺乏人情味,表现出任性、自私,不体谅父母、老师等。这些现象一方面是身体缺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学校、家庭教育缺失产生的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扶持,社会各界也纷纷奉献爱心。每逢"六一""、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日到来,政府和社会捐赠活动应接不暇。久而久之,聋生就产生了"我们是弱势群体,国家和社会对我们同情、捐助是应该的"的错误观念。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花一样,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课。我们学校近几年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让学生给家长、老师制作贺卡;开展手抄报、黑板报、作文比赛、主题教育活动课等;让学生假期在家中每天给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帮助老师和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等。我常常告诉学生"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学生在帮助别人后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恩教育。另外,还将感恩教育深入到社会的大范围内,比如走进敬老院去关心老人、参加清扫街道等公益活动,这样使学生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老师、同学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让他们学会怀有感恩之心,理解、关爱、尊重他人。
2.4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途径和载体,是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做人的基本要求。[3]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立于礼".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因此,对聋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聋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低年级聋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入学教育的主要部分。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年龄较小,模仿性、可塑性很强,但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遵循。再如校园、班级随处可见"点点头、微微笑,文明礼貌真需要""言行举止有礼仪,文明住在我心里"等标语。还可以通过讲小故事、背儿歌、做游戏等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老师每天问学生最多的话是"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通过这些工作对聋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5学习习惯养成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是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今,大多数孩子学习习惯很不好,缺乏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不能勤于勇于探索知识,不会学用结合。聋生异于常人,更是如此。由于语言障碍导致学习接受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培养聋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聋生爱学习、有趣味地学习。我们学校老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聋生学习习惯的。
(1)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坚持学习几步骤:课前预习,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记笔记,课下乐于阅读、认真复习。
(2)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硬笔、软笔书法比赛、中高年级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这需要老师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2.6生活习惯养成
加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是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的要求,残疾人有"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权利,保障法又指出:"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些孩子不可能一生都生活在父母庇护下,不可能一生都生活在学校中。这就要求我们的特教老师必须教给他们一些生存、生活的本领。生活自理是生存的基础,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在生活中成长。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使聋生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必须要体现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教学,教学中有生活。我们学校根据聋生不同年龄特点,已经成功举办了几届生活技能大赛。
比如:叠被子、叠校服、穿衣服、穿鞋带、洗衣服、剥豆子、切土豆等比赛。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了聋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家校联合对聋生进行养成教育。[4]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聋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平时寄宿在学校,每逢传统节日、寒暑假才被家长接回。因此,我们学校安排每学期开学初和期末考试后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的心声,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养成教育问题。由于聋生家长和孩子沟通存在语言上的障碍,每次家长会我都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手语,同时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言谈举止,为孩子做出表率,并带领家长参观学校的各个展室,看看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从中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科学化管理。通过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总之,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忽略好习惯的培养,不良习惯将贻误终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养成教育的开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特教老师,我们将不畏艰难,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教育就要培养习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2]关鸿羽。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3]关鸿羽。学习就要掌握方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4]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5]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