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养成教育论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方法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09 共5727字
摘要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它不仅对一个人的现实生存至关重要,而且蕴含着改写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由于人并非单纯地靠理性来支配,不时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制约,把行为规范的期待变成相对稳定的习惯,必须经由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并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过程。小学阶段儿童可塑性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季,如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形式和“说教”方法,常常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此,我们基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的分析,并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力求探索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以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

  一般而言,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合称。行为即认得举止行动,它是一种在自我支配的主观意识下用于表达内心活动的具体作为。习惯体现为一种相对稳定、自动化和外显化的一种反应倾向。行为习惯不只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狭义上是指对小学生的行为指导和习惯的训练,它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经过长期和反复疏导、训练和培养,促进知、情、意、行等方面协调发展,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广义上指人的思想素质、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教育与养成[2].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虽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文明礼仪习惯、生活卫生习惯、语言表达习惯、学习思维习惯和为人处事习惯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他们懂得和形成做人、做事的一些要求,从而合乎道德规范,缔造健全人格。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定型,喜欢模仿,这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勾勒出丰富多样的蓝图,需要进行长期的、细致和反复的工作。既要运用规章制度管理、约束和规范其行为,更需要经过受教育者的自觉反思和亲历实践,才能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将会产生潜在的重要影响。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呈多元化发展,导致人的价值观念偏斜,在小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诸如,懒惰、浪费、虚荣,学习被动、行为冷漠、自私霸道和抗压力差等问题,值得关注与反思。

  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人格缺陷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独生子女急剧上升,留守儿童比例逐渐增大,使“问题儿”更多。特别是近亲婚姻使少数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或残疾,或智力偏低。小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言行不一,调皮油滑;焦虑脆弱,多疑嫉妒;依赖性强,自理力差;胆小孤僻,缺乏意志;磨蹭马虎、好吃懒做;撒谎打架,不讲卫生;横蛮任性,自私偏执。他们交往能力差,缺少合作意识,不能自我约束,无法控制行为,形成人格的分裂与畸形。

  (二)学习懈怠

  由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小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厌恶、懈怠心理。这类学生在农村小学约占 40%.他们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厌学情绪,具有“哪里黑,哪里歇”的心态。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刻苦精神,上课注意力分散,两眼发呆,不记笔记,不善思考,不求甚解。

  说私话,打瞌睡,做小动作。课后想玩这玩那,怕写作业,抄人作业,习惯于边做作业边吃东西。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生活自理能力差

  由于过分家庭溺爱、骄宠,小学生对长辈的依赖心过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他们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爱独处,不善于与其他伙伴交往,常沉迷于玩具之中。用钱无节制,将钱用于滥吃零食,没有形成良好的消饮食习惯,挑食,偏食,汲取营养不均衡。不讲卫生,早不刷牙,晚不洗脚,头发蓬乱,衣冠不整,鞋袜瞎扔乱丢,器物横七竖八。作息无计划、生活无规律,迷恋电视,甚或夜不归宿。这些不良行为对习惯养成有着极大影响。

  (四)处事行为不文明

  由于年龄小,不少小学生缺乏理智,不能抵御诱惑,沉醉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不懂得宽容、体谅他人,不尊老爱幼,好逸恶劳,拈轻怕重。不爱护公共设施,喜欢涂鸦,把桌椅刻得遍体鳞伤。缺乏纪律观念,不守校纪校规,有拉圈子、打群架、讲粗话、嗜烟酒等不良行为。不讲公德,言行不一,害怕承担责任,待人不真诚。随便拿别人东西,在公共场合也大声吼叫,脏话连篇,抠鼻子、掏耳朵、打喷嚏,甚至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三、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上述不良的行为习惯表现虽不是小学生群体中的主流,但其危害性不能小觑。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为形成实效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一)个人主观各种原因

  缺乏道德观。农村小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水平滞后于生理年龄。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为是非不清,自制力不够而言行脱节;自我为中心。感情用事,好冲动,情绪化倾向明显,与集体格格不入。

  特别爱模仿消极的东西,从而产生行为偏差;心理脆弱。由于各种条件不如城里孩子,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受到指责和歧视时,会在心灵投下阴影,从而磨损胆识、个性;缺乏学习动机。他们视学习为负担,认为学好学不好没关系。当抱负水平低下时,则思维简单,想象贫乏,遇到困难,爱选择放弃。

  (二)家庭环境负面效应

  家庭关系紧张。由于缺乏关爱,容易憎恨父母,养成冷漠偏执和仇恨好斗的性格,旷课和偷窃行为将随之滋生;父母素质不高;部分家长文化素养欠缺,喜欢看电视、打麻将,对孩子多溺爱、少管教。少有时间陪孩子,更不能进行学习指导;学习环境缺失。农村孩子没有独立的学习场所,无家庭藏书,常受到各种干扰,不能培养其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监管方式偏颇。缺乏耐心,动辄训斥、打骂,孩子容易形成暴力倾向。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袒护包庇,甚至灌输利己损人,以恶制恶等观点。

相关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