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澄清劳动教育的实践误区和全面解读涵盖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三生教育”是必要的。劳动教育与“三生教育”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劳动教育是生命教育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本质上就是生活教育。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生命; 生存; 生活; “三生教育”;
基于个体生命意识淡薄、生存观念匮乏和生活理念异化的社会困境, 罗崇敏敏锐地提出极具针对性的“三生教育”, 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但远没有实现其自身的使命。生活中人们也没有对劳动教育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甚至对其怀有深刻的偏见。劳动教育和“三生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三生教育”的开展应当充分考量劳动教育的功能, 为实现“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 亦应彻底厘清劳动教育和“三生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误区
1. 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
关于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出界定。黄济教授从基本内容、基本素养和基本任务三个角度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外延[1].《教师百科辞典》将劳动教育界定为:“劳动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播劳动知识和技能, 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劳动教育包括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2]关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还有其他多种表述, 在此不一一赘述。我们认为, 可从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的目的和劳动教育所依托的载体对劳动教育进行全面解读。从劳动教育的内容来看, 劳动教育应当涵盖生活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生产技术劳动等一切有教育意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从劳动教育的目的来看, 劳动教育应当是通过特定的劳动达成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知识和劳动情感,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劳动教育所依托的载体来看, 劳动教育是一种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 启发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 并引导学生追寻幸福生命的教育。
2. 劳动教育在实践中的异化现象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不可否认劳动教育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但却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理解和尊重[3].
(1) 劳动教育的边缘化
由于人们对劳动的曲解导致劳动教育被摆在教育的边缘位置, 其所具有的教育功能难以体现。劳动教育的边缘化现状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的“无用”和“误用”两个方面。有不少学生认为劳动教育的开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给其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使本就紧张的学习生活变得更为繁重, 因而劳动教育是无用的、不必要的。同时, 许多人认为体力劳动是低贱的、不光彩的事情, 部分学校管理者甚至意图把劳动作为一种规训的手段和惩罚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以此来实现其功利的目的。再加之整个社会对体力劳动的曲解、家长对子女的溺爱, 导致劳动教育备受冷落, 人人不敢靠近。
概言之, 劳动创造人、发展人、丰富人的功能被掩盖, 而劳动给个体身体上带来的负担被无限扩大。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劳动的负担和意义时曾精辟地指出, 劳动在形式上的确是一种令人疲劳的负担, 但却是实现人的尊严和幸福的必由之路[4].劳动教育不仅可使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而且直接关联着个体的全面发展, 也关乎着他人及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的边缘化状况无助于个体的身心发展, 无益于社会进步, 这种现状必须加以遏制, 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推到教育的场域中来,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培养人的功能。
(2) 劳动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流于形式, 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外界的掌声, 或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思想上对劳动教育弱化和忽视以及实践上现有的劳动教育无法体现时代感是劳动教育与生活世界相剥离的主要表现[5].由于自古以来对劳动持有的狭隘偏见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人们的价值观念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尤其对尚未建立完整价值观的学生而言, 更易形成鄙视劳动、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念。学校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劳动教育的形式极为单一, 生搬硬套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劳动教育形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模糊, 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歪曲,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劳动教育应当是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水乳交融的。劳动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因而劳动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劳动教育的载体是真切的生活世界, 因而劳动教育应注重拓展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应该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追寻生活的意义和永恒的幸福, 教育者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 探讨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劳动教育形式, 从而使劳动成为教育对象追寻幸福生命的有效路径。
(3) 劳动教育与“四育”的简单堆砌
尽管五育并举的提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真正理解“五育”的内涵与广度, 机械地将五个部分分开教学, 割断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导致素质教育的推行收效甚微。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 学校通常更为重视学生认知的培养, 而忽视其身体的发展、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塑造, 导致形成德育实践严重偏离、学生缺乏生活情趣、心理素质较低的尴尬局面。
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而言, 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别的教育, 另一个层次的教育, 它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6].学生的发展涵盖身心两个方面的发展, “身”的发展就是体育的目的, “心”的发展包含着“知情意”三个心理过程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是智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情感的培养是美育的任务, 意志的塑造是德育的宗旨。而劳动教育以另外一种形式贯穿于“四育”之中, 肩负着“四育”的任务,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劳动教育和“四育”构成的“五育”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部分内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
二、“三生教育”的现代意蕴解读
罗崇敏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生命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三生教育”的概念, 把生命教育的内涵扩展到生存和生活的领域, 即构成“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统一体[7].
生命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命为主体,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使学生形成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 帮助学生自觉提升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他们对生命有着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因而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使其自觉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 形成敬畏生命的人生态度。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敬畏所有自然生命的价值理念, 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 无论是个体的自然生命或精神生命, 还是整个人类群体构成的社会生命都是生命教育所关心的问题, 因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自然也是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
生存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生存知识和生存技能, 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挫折强化生存意志, 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存即个体生命的有限延续和群体生命的无限扩展。生存是生命的表现形式, 生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存并不只是意味着个体能够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还包括个体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生存内在地包含发展的理念, 生存教育也就必然意味着以提升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最终目的, 使个体生命以一种健康的、愉悦的、友善的姿态存在着。
生活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载体, 以整个人类的幸福生活为最终归宿的动态发展的教育。就教育的形式来看, 生活教育要求更加注重教育展开的形式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切教育实践都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教育的过程来看, 生活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一蹴而就的教育, 它是随着个体的外在环境和内在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就教育的目的来看, 生活教育的使命是通过真切的生活体验去培养个体的生活技能, 去引导个体思考生活的意义, 让他们在追寻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享受生活带来的愉悦, 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幸福生活。生活教育不是狭隘的教育, 它依托的不是某一个体的生活, 而是整个共同体的生活, 因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绝不是亏损他人的生活资源而去为位高权重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反之, 生活教育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 它把教育从神圣的地位拉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 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教育之中, 它把纯粹的理论教育延伸到追求至善的德育实践中来, 使学生享受着善的教育。
三、劳动教育何以成为三生教育之根本
1. 劳动教育是生命教育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指向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的, 它不仅能够在认知领域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反思, 而且能够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使其产生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从而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和敬畏生命, 并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建构自己的生命意义。只有在这个直面生活的真真切切的劳动实践中, 融入生命主体的关怀, 感受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存在, 才能确保生命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才能唤醒其渴望复苏的生命意识, 而缺乏劳动教育的生命教育必将是流于形式、毫无生机的教育。
劳动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丰富个体生命意义的教育。目前, 大部分学校的生命教育仅仅停留在学生对生命知识的被动接纳层面, 对学生的主体性置若罔闻, 造成生命教育收效甚微。近年来, 学校打架斗殴和自杀自残现象屡见不鲜就是生命教育未落到实处的最好佐证。这样的生命教育是丝毫不能触动人心的, 因为它摒弃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掩盖了个体生命渴望自我成长的人性光辉。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是破解当前生命教育尴尬处境的根本路径, 那些具有灵性的生命个体可以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感受自己的真实存在, 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 从而内在地渴望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一方面, 学生参与某一形式的劳动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唤醒自己生命意识的过程。好逸恶劳的生活环境是长不出个体的生命意识的, 个体的生命活动中如果没有劳动的参与, 其甚至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存在。脱离劳动实践的教育对于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是极为不利的, 个体只有通过实际的劳动创造、劳动成果, 在参与他们自己生命意义建构的过程中, 才能体验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并建立自己的生命观[8].另一方面, 通过劳动可以丰富个体的生命意义, 个体生命的长度和深度归根结底都是劳动创造的。人的生命意义的生成基于人的实践活动永无止境的展开, 人对其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寻和探索也必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9].个体在现实的劳动生活实践中, 可以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可以强烈地体验着劳动过程带来的喜悦, 磨砺自己的生命意志, 形成对自我生命的深刻认识, 从而达到对生命的最终领悟。
劳动教育是联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关键纽带。人的生命不只是一种无异于他在之物的自然生命, 还涵盖着极具个体性的精神生命和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生命。外在化、知识化、边缘化的生命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身对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 使生命教育与个体的精神生命相背离。在工具化和功利主义倾向下的生命教育更是忽视教育学生去认知他人生命、珍爱和敬畏他人生命, 生命的自我化被无限放大,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为满足一己私欲去戕害他人的生命。基于以上的客观事实, 不难发现, 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生命教育始终没有融入到个体的社会实践中去。学生只有在直观地体验自己的劳动实践中, 才能切身地感受着弱小的生命个体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精神力量, 并在劳动实践的具体展开中, 渴求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向上发展, 从而可以强烈地意识到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是值得尊重的, 每个劳动者都是值得敬畏的。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 个体的生命不再是一个个孤独的“单一体”, 而是构成了一种与他人、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世界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 每个人的生命发展以他人的生命发展为前提, 因而与他人生命的联系越紧密, 自我生命的力量就愈加强大。
2. 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的重要载体
劳动是生命存在的标志, 为了吃饭就必须劳动, 这是普遍的自然规律[10].从这个意义上讲, 生存教育是离不开劳动教育的, 换言之, 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学生生存知识和生存技能的获得纯粹靠知识化的灌输是不可取的。个体生命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 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学生可以直观地体验着外在生命的成长, 认识生命的发展规律, 提炼合乎自身的生存知识, 锻炼自身的生存技能, 从而将生存知识和生存技能内化于心, 自然也就拥有了生存的智慧。如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植树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生命生存的条件和方式, 并在这种培育自然生命的劳动实践中, 深刻感受生命的艰辛与伟大, 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维持生存。生命的生存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个体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会历经各种生命危机, 病痛的折磨、自然灾害的摧残和个体主观的疏忽等等都直接威胁着个体生命的延续。因而, 生存知识和生存技能的掌握并不足以支撑生命的生存, 生存更需要拥有在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在劳动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可以磨练个体的生命意志, 使个体能够以最顽强的生命姿态健康地生存, 并为今后可能遇到的生存危机作最充分的打算。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遭遇的压力越来越大, 生存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而应对压力和适应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极其薄弱, 心理素质也相对较低, 导致心理问题愈发严重, 出现难以适应社会、自杀和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等不良现象。而劳动最大的益处就在于使人直面体验生存的艰辛, 感受自然界所有生命融为一体的协调性, 并在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和生存技能, 体验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磨练自己的生命意志, 实现从自身的心理适应到社会适应的转变, 从个人生存到社会生存的转变。可见, 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生存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载体。
3. 劳动教育本质上就是生活教育
任何尝试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的努力, 都将在抽掉人性丰富性的同时, 也抽掉道德教育自身的丰富性, 从而消解教育特有的魅力, 甚至会丧失教育的对象[11].其实, 不管是道德教育, 还是智育、体育或是美育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 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教育是机械的、摧残人性的教育, 而劳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活教育, 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劳动教育为学生的生活教育提供了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教育形式。教育必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才能彰显教育的本真魅力。而学生的生活世界不是空洞无物的, 也不是束缚手脚的, 而应当是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展开的。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方面, 把学生抽象的、空虚的和漫无目的的生活引导到具体的、充实的和极具教育性的劳动生活中来, 有利于滋养学生的潜能、涵养学生的个性和陶冶其道德情操。另一方面, 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极为丰富, 它不仅涵盖着个体的生活世界, 而且包含整个人类的生活, 通过与他人合作或为他人服务的劳动实践, 不仅能够充实个体的精神生活, 而且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妙用。
劳动教育是以学生的幸福生活为归宿的。学生在从事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着自身生命的律动, 体验着克服困难和收获成果的喜悦, 这种生活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通过劳动教育, 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 从而达到对生活的一种纯粹热爱。劳动并不应是一种惩罚人的方式, 而应是一种发展个性和涵养品行的生活方式。劳动教育在本质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 在劳动中凝练的智慧和勇气正是当下生活最为缺乏的精神营养, 因而劳动还原了生活的本真面貌。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所铸造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对个体社会生活实践的影响巨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劳动教育是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点, 并以学生的幸福生活为归宿的融真、善、美于一体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
[2]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编。教师百科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
[3]赵荣辉。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J].当代教育科学, 2016 (4) .
[4]郑文樾选编。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张佩珍, 冯天向, 郑文樾,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5]梁飞飞。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6]瞿葆奎。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3)
[7]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1) .
[8]赵荣辉。劳动教育:儿童确证自我的媒介[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10) .
[9]崔国文, 程斌。“三生教育”的内在逻辑与价值诉求[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4) .
[10]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11]刘惊铎, 刘慧。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N].中国教育报, 200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