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是小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管理氛围以及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和管理愈发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精神的引导,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也逐渐被柔性管理以及激励管理模式所取代。在学校管理中实践运用激励机制就成为当前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的趋势,激励机制的运用有利于为小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并提升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以及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激励机制,学校管理,实践运用
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了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机制被广泛应用到了小学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小学时期学生的性格不够完善,缺少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热情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需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实践运用激励机制,保证教师在规范内开展教育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本文就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基本概述
1. 激励机制的基本概述
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指通过移动的方法和管理机制使得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来,充分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和积极主动性,在工作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可以说,激励机制是当前各个行业的重要管理模式之一,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发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激励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工作分配适当原则,根据员工的实践工作能力分配适量的任务,过多的任务超出员工的能力范围,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分配过少则会导致工作氛围不积极等问题;第二,根据贡献大小进行激励,根据员工的工作实际表现以及贡献予以相对应的激励,排除个人情感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保证激励的公平性;第三,注重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激励只是管理的手段之一,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而是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工作水平;第四,优化工作环境与条件,对于员工的激励不仅仅需要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更需要优化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提供相应的福利条件,这需要在管理中淡化领导的管理地位,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积极性,并提供给员工的尊重和发挥空间,促进员工对工作的认同和归属。
二、激励机制对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1. 当前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校园是学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影响到了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1)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所谓个体激励是指针对个体员工的激励,即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激励,小学的教师群体较庞大,涵盖了多个学科与部门,不仅仅包括了学科教师以及班主任,还包括了行政管理人员等其他教职工,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两方面的激励往往分开,没有处理好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之间的关系。
(2)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之间缺少衔接配合。所谓外部激励注重物质性的激励,而内部激励则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思想上的满足,在实际的学校管理过程中激励模式的构建更加侧重于外部激励,缺少对内部激励的重视,使得两者之间缺少衔接配合,不利于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3)小学的激励机制落实缺少公平性与协调性。公平与协调是保证激励机制充分落实的前提,而在实际的激励机制构建落实中却存在着激励落实缺少公平和协调的问题,在激励过程中受到了人际交往关系以及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学校激励机制的落实,影响到学校管理的公信力。
2. 激励机制构建对小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激励机制构建对于小学管理而言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其次,有利于教师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工作中,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从而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有利于增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公信力和效率,以公平客观的激励机制构建,促进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向心力。
三、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1. 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协调统一
个体是团体的基本构成单位,团体则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因此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学校的激励机制构建中亦是如此,也应当实现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的协调统一。在实现个体激励的同时保证团体的整体权益,在团体激励过程中也不应忽视个体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明确个体贡献与团体贡献之间的关系,即个体教师与教师小组之间的贡献付出,这需要根据教师的个体与团体贡献值进行考量,例如在年级的教师评比和教师小组考评中结合年级的教育管理效果以及个体教师的学科贡献等工作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贡献值评价标准,作为考量和激励的明确指标,从而实现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之间的统一。
其次,分出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之间的主次关系,在实际的激励过程中以团体激励为主,个体激励为辅,强化教师团队中的集体观念,促进教师的合作意识形成与发展。
最后,激励比例保持适当,对于个体以及团体的激励应当根据以上内容实现适当的分配,促进教师团队以及相关工作者团体精神的提升。
2. 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协调统一
小学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构建与落实存在着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分离的问题,使得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荣誉与物质奖励,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严重影响到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需要加强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之间的融合,在保证外部激励的同时增强精神情感方面的激励,让教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将自身的精力与激情投入到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这需要学校适当地减少物质奖励并将其转化为一定的精神奖励,以先进个体和团体的形式进行宣传奖励,让教师感受到成就的喜悦。
3. 激励落实公平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小学管理的激励落实应当保证公平性与协调性,排除个人情感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教师个体与教师团体和教职工的实际贡献与教育成就作为贡献判断标准以及贡献值,以此进行相应的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保证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呈正比,营造出公平合理的学校管理氛围,激发教师以及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结语
综上所言,激励机制构建对于小学管理而言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保证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在规范内开展教育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这需要在小学管理过程中注重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的统一,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的协调,保证激励落实的公平性与协调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教师以及教职工的归属感以及向心力。
参考文献
[1]滕好栋.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运用[J].甘肃教育,2018(13).
[2]巩清志.激励机制在小学学校管理的实践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3]丹志.学校管理中选择性激励机制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6.
[4]滕洁.激励机制在城郊中学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5]张文婷.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