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0.1 0.2】心理契约与教师绩效管理的关系研究目的与意义
【0.3】心理契约与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0.4 0.5】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维度和绩效管理的调研
【第二章】心理契约理论下中学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第三章】心理契约视角下加强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的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心理契约对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一、问题提出。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教育界恒久弥新的焦点和热点。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日常管理的具体细节上则表现为教师工作绩效的提升。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就是要在提高教师工作绩效方面下功夫、想办法,进而实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芬兰在这一方面就做的比较突出,他们将教师的绩效评估作为提升教师工作绩效的突破口,通过科学、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来激发教师进取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然而,受传统思想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大多数中学却在对教师的工作绩效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倾向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没有从中学教师的心理需求出发,制定出能够满足其心理期望的激励措施。这样不仅无法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而且更加偏离了教师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并最终影响了中学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对 H 市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走访、了解以及对中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由于市辖各区、县(市)之间的差异和发展程度的不同以及学校姓"公"、姓"私"之间的区别,对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也变得愈发复杂。
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相关的种种因素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心理预期也都在不断地调整或是提高。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工作绩效,反而使他们的职业倦怠危机日益加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度出现"退职潮"、"罢工潮".由此可见,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的大趋势下,中小学教育改革乃至于整个教育改革都应当认识到心理契约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本文以 H 市的 4 所中学专任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心理契约对中学教师绩效管理实效的影响。通过对目前的教师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查找总结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本研究从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的视角出发,以满足中学教师动态变化的心理需求为前提,提出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的策略。旨在为进一步加强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以期使广大中学教师能够能动地、自发地提高自身工作绩效水平,最大程度上实现学校绩效管理的科学效能和实用效能。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教师绩效评价的不足与局限性,化解教育内部改革矛盾所遇到的阻力或障碍,试图探索一种新的理论或实践方法来克服教师绩效管理中的种种缺陷。通过对黑龙江省 H 市示范性中学和普通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实地研究,凭借科学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中学教师绩效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中学教师心理契约为切入点,研究解决以往教师绩效评价所存在的不足,探讨关于提高教师绩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契约与绩效管理的相关性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绩效管理水平的直接目的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进而引领教师绩效管理向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发展,为中学在解决教师职业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下降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意义。
构建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现代中学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当前中学组织管理者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之中,心理契约作为联系二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承担着重要使命,发挥着纽带作用。在个体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方面有着巨大影响,对于员工的组织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产生和损坏有着直接影响,在控制员工流动率和组织目标达成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集中学教师的心理契约和绩效管理方面二者于一体的调查问卷,尝试性地从心理契约视角分析中学教师的心理契约维度及工作绩效维度,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契约对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提升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的策略建议,进而推动学校组织更好、更和谐地发展。
1.理论意义。
受西方近代政治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社会契约"的影响,很多学科领域都开始了"契约视角"的研究,心理契约理论正是由其衍生而来。在心理契约视角下考虑教师的绩效管理研究,这是心理契约在管理领域的理论延伸和创新细化,为提升中学教师工作绩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第一,丰富和完善了加强教师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式。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向人的心理层面转移,由起初的就绩效而研究管理,逐渐发展为就心理而研究绩效,其中,以心理契约和绩效管理之间的研究较为集中。
对于构建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都割裂了中学教师心理契约和工作绩效之间内在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心理契约在中学管理中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实现。本研究从整合两个理论优势的角度出发,既可以提升心理契约在中学管理中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还可以为加强中学教师绩效管理提供理论补充和实践路径的创新。
第二,突出和提升了心理契约在组织管理中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对于组织而言,良好的心理契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减少双方的不安全感。
在书面协议无法涉及或有所遗漏的方面,通过心理契约的存在可以填补这些空白;二是可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在实际的心理契约存续状态下,组织成员自我认知到的自己在组织中所承担的责任可以令他们约束和调节自己行为的标准;三是可以使组织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其体系。组织根据组织成员的需求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可以不断地提升组织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三,彰显和强化了教师绩效管理研究创新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对于构建中学绩效考评和考评指标体系具有新的视角和广度,从有关于绩效的基础理论出发,将通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和构建绩效考评体系的方法应用到中学管理中,可以为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策略建议。
教师绩效管理在整个教师管理体系之中处于关键部位,起到关键作用。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教师管理就是研究者对其内涵认识的"发展史".
以往的教师绩效评价只注重教师绩效评价结果,却对如何提高教师绩效这个问题考虑的较少。
人们所忽视的又恰恰是最为关键的。教师绩效评价的发展,影响着教师绩效的切实提高空间。
因此,在我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全面的教师绩效管理才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2.现实意义。
关于教育管理下位概念之一的教师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教育界已经很成熟了,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而教师绩效管理则是对教师管理领域的丰富与深化,将企业对于员工的绩效管理经验迁移到学校管理实践中,是学校管理者更高效率地管理教师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尝试,是对改革教师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应用,是解决提高教师工作绩效问题的破题之法。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学教师的绩效管理实务,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心理契约管理可以丰富提高教师绩效形式。从组织管理来讲,将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联系起来,从心理契约视角切入对教师绩效管理的研究,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对现行的中学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偏差进行改进,完善中学教育阶段的绩效考核的实施步骤。一改以往提升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的传统途径主要倾向于物质方面,而较少涉及到教师的内心感受的单一局面。从中学教师的心理需求出发,提出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激励策略,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学教师物质激励的单一性。
第二,加强心理契约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层面来讲,学校从心理契约视角下对教师进行绩效管理,充分认识和考虑中学教师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期望,提出满足中学教师心理需要的激励措施,可以使教师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职业幸福感、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有助于中学教师自主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有效抵消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避免教师职业枯竭现象的发生。
第三,加强心理契约重视可以提升教师社会功能属性。就社会层面而言,在心理契约视角下通过对 H 市中学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的分析,对义务教育系统乃至整个公共部门绩效考核问题解决提供实证帮助。有助于不断强化中学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当中学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心理期望与现实回报相当时,就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实现了自我价值。于是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索创新,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总之,教师绩效管理研究对于理论层面的拓展和实践层面的操作都具有着深刻影响和重要意义。心理契约视角下的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研究,将有利于为绩效考核评估者提供有用的考核线索,提高考核的针对性,有利于激发中学教师的积极性,提升绩效考核的效用,有利于实现"契约"双方的理想预期和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