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薄弱高中学生管理及相关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5 共50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薄弱高中学生管理困境探析 
【第一章】一般高中学生管理模式改进探究绪论 
【第二章】薄弱高中学生管理及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薄弱高中学生状况及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薄弱高中学生有效管理改革的举措 
【第五章】薄弱高中学生有效管理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结语/参考文献】薄弱高中学生有效管理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薄弱高中学生管理及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薄弱高中

  薄弱高中是薄弱学校的一部分,要界定“薄弱高中”的概念需先了解何谓“薄弱学校”.

  1986 年 3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中首次提及了“薄弱初中”这一概念。该通知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初中,特别是要加强薄弱初中的建设,这是顺利进行初中招生办法改革的重要条件。当前,特别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薄弱初中建设,使这些学校的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水平较高的中学和高等院校,有责任帮助附近薄弱初中培训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社会其他各界也应关心和支持加强初中特别是薄弱初中的建设工作。”[2]

  显而易见,根据上述通知的内容,薄弱初中的“薄弱”主要集中在“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由此说明,当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非常关注薄弱学校的问题了。

  1997 年,《人民日报》记者曾经就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问题对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进行采访,针对 “薄弱学校”的内涵这个问题,李司长这样解答:“薄弱学校主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生源质量等方面比较薄弱,从而造成教育质量不高,其中关键的是管理,其他诸项是相对的。”[3]

  李司长的解答使我们对“薄弱学校”这一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1998 年 11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中,对“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具体指的是“在大中城市中的一些中小学中,或因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或因领导班子力量不强、师资队伍较弱以及生源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校管理不良、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学生不愿去、家长信不过”.[4]该表述为我们把握“薄弱学校”这一概念提供了较好的基本理论框架。

  我们要认识到“薄弱学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界定学校是否薄弱就需要不同的衡量标准。对薄弱学校的衡量标准也是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非薄弱学校如果不注意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学校管理,若干年后可能会落伍为薄弱学校。反之,如果某一薄弱学校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该学校也很有可能后来者居上而成为优质学校。某学校在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不是薄弱学校,但与经济发达、教育先进地区的学校相比较就很有可能成了薄弱学校。

  综上所述,“薄弱学校”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在某一特定时期和区域内,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生源质量等方面相对较差,导致教学质量偏低、社会信誉不高,从而影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学校。

  基于上述观点和认识,笔者将“薄弱高中”定义为:“在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内部管理相对低效,师资水平相对不高,学生素质相对较差,社会声誉不高的后进高中学校。”

  (二)学生管理

  在我国,“学生管理”这一术语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最早主要指对学生的学籍管理,属于教学管理的范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学生管理”这一术语逐渐有了新的内涵。1990 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的含义,指出“本规定所称的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由此可见,当时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所指的“学生管理”已趋向于“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纪律管理”.

  1995 年,顾明远、申杲华在所着的《学校学生管理运作全书》一书中指出:“学生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5]

  在琳琅满目的有关学生管理的论文与专着中,学者胡志宏给出了比较贴切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他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学生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6]

  基于以上观点和理论成果,笔者认为:“学生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和管理活动。

  (三)有效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安文铸教授曾指出: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矛盾是“管理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的有限性和提高教育效益的矛盾”.[7]

  事实正是如此,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提高学生管理效益,应是学校管理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学校管理者在实行有效管理进程中必须遵循目的性、有效性、务实性及科学性等原则,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 务实高效的管理团队,在完善的制度体系及管理结构下,结合学校的实情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途径,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8]

  为实现有效管理,学校管理者要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并有机组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空间等资源,使资源得以发挥其最大限度的功效,从而促使学校师生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进而使得各子系统得以朝着指定的目标前行,并最大程度地缩小与预定目标的差值,从而达成整体的和谐。[9]

  笔者认为:有效管理是指学生工作管理人员遵循教育管理及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学校实际,以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在相对较少的时间、精力、物力和人力投入下,为达到良好的管理和育人效果,实现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二、学生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兼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于 1943年在其所着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将其中低层次的需要称为缺失性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将高层次的需要称为生长需要,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中,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各项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这几类需要从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形成金字塔型的层次(如图 1-1)。马斯洛还认为:人在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才会发展出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而且不同层次需要的发展进程,大致与人的年龄增长是相适应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新时期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薄弱高中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只有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才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高中学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之间,正处于向青年人角色过渡的阶段,此阶段学生内在需求的重点已经大大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社会交往、个人尊严,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愿望。

  理论研究表明,个体的需要是促成、引导和维持学生的精神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实现个体精神和自我价值需要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得以进行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基础。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其意识中都潜藏着一种固有的自我需要,即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学生这种自我需要的层次会不断提高,自主性也会日益突出,开始不断追求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人生价值也是在不断实现心中目标的这个过程中得以彰显,从而完成自我的发展。学生管理在需要层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特点,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的内在诱因,才能使管理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管理控制理论

  “管理控制”是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常用术语,管理控制理论源于早期的管理思想。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着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生前潜心研究了如何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他在进行了着名的“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等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10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该说,科学管理是管理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的出现,有许多学者从控制论、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管理控制。例如: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中指出:“控制”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变化进行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特点的状态,是施控主体对受控主体的一种能动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受控主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后来,又有更多的学者从会计和财务角度提出管理控制。目前占据主流的观点是从会计和财务角度出发的管理控制。

  但是,从行为科学角度去思考可能更有价值。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196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伯特·N·安东尼提出了管理控制理论,使得管理控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系统活动。安东尼对管理控制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管理控制”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富于效率和效果地获取和使用资源的过程。

  安东尼认为:管理控制处于战略计划和操作控制的中间。战略计划的任务是为整体组织设置长期发展的目标,操作控制的任务是确保组织内各项即时任务的实现,而管理控制则是联结二者的过程:全球性目标被分解为组织各组成部分的次级目标;未来发展目标被赋予更为现实性的内容;长期目标转换为较短时期的目标。管理控制过程的设计要确保组织内所有参与者协调一致,履行日常任务,确保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这可以被看作是管理控制的计划和协调职能。管理控制另一方面的职能是检查和反馈,对实际情况的定期观察与报告被用来确定计划的行动是否实现了期望的结果。

  管理控制理论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学生管理工作的许多信息传递是通过控制来达成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常具体地表现为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的控制关系。管理者在组织和开展管理活动时,要对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进行设计。要首先确立具体、明确、可行的管理目的,制定好管理计划,进行超前控制。还要注重选择最佳的管理措施,实现优化控制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动机控制。在活动过程中同时搞好预防性控制和矫正型控制,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多元智能理论

  1983 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智能的结构》。加德纳在书中首次提出并命名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根据加德纳的理论观点:

  每个个体的智能包括多个方面,即多元化,目前已知的智能除了传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外,还有六种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自诞生以来,多元智能理论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就是提出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潜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践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确立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其学业成绩的优劣,要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并力争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有区别地搞好教学和管理。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努力突破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陈旧的学生管理体制,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长处并促进其整体智能的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