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及选题意义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基础,早在 199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就提出了关于“学会分享”的主题。在我国 2001 年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明确指出: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
就个体层面而言,分享意味着个体开始摆脱自我中心意识,接受他人可以与我共有某物的事实。就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言,通过分享,个体被纳入群体,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喜爱,与群体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从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有一些普遍的、类似本能的需要,人们会为满足这些需要而不断的努力。这些需要有些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有些是社会性的心理需要,包括被爱、归属感、自尊和成就感的需要等。分享行为暗示着人的群体性和对他人的承认。同时,幼儿的分享行为一般是成人所赞许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幼儿有着强烈的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他们在乎父母、老师、同伴等重要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得到他们的赞许和肯定。幼儿表现出分享行为,也正好满足了他们被爱、被认可、以及归属感的需要。
本研究选题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以为跨民族的比较研究做出必要的补充。分享行为作为社会性行为的主要领域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相关理论和研究较多,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较少,这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过程
(一) 实验对象
该研究在喀什地区某幼儿园随机抽取 40 名中班幼儿作为被试其中,20 名维族,男女各半;20 名汉族,男女各半。另挑选四名幼儿作为陪试 (实验助手),维族男女各一名,汉族男女各一名。被试与陪试互相不认识。
(二) 实验设计
1. 实验材料。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画好的画,水彩笔一盒,画纸若干,益智筒一个,糖果若干。
2. 实验程序。第一步:主试先选取四名陪试 (助手),汉族男女各一名,维族男女各一名。选好助手后,对助手进行培训,严格规定其在实验中的表现,要求助手在实验过程中只说主试规定的话,不能说多余的话。
第二步:主试和助手先进入实验室中等待,被试由班主任老师依次带到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主试拿出一幅画有花边的图画,让被试和助手一起模仿作品画画,并告诉被试谁画的好有奖励。在画画过程中助手要与被试交谈,交谈内容是:“你用什么颜色画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花边?你画得很好看。”十分钟后绘画结束,不管谁画的好都说被试画的好并给被试奖励 10 颗糖 (事先对助手有过要求所以助手会配合)。
第三步:被试拿到糖后,让两人一起玩玩具 (益智筒),开始玩的时候助手要对被试说:“你刚才拿到了几颗糖?能拿出来给我看看吗?糖好吃吗?我觉得你的糖很好吃。”在助手说完这几句话后看被试会不会分糖给陪试,观察时间为五分钟,五分钟后不管有没有分糖实验都结束。
三、研究结果
(一) 幼儿分享行为的整体状况
在 40 名被试中,一颗糖都没有分享的情况出现 12次,占总百分比的 30%;分享 1 颗的出现 7 次,占17.5%;分享 2 颗的出现 3 次,占 7.5%;分享 3 颗的出现 6 次,占总数的 15%;分享 4 颗的出现 5 次,占12.5%,分享 5 颗的出现 6 次,占 15%;分享 6 颗的出现 1 次,占 2.5%;没有幼儿分享 6 颗以上的糖果。
(二) 单因素方差分析【1】
从表 1 可以看出:维汉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组别效应,差异不明显;不同性别之间没有明显组效应,差异不明显;不同组别之间没有明显组效应,差异不明显。
(三) T 检验1. 维汉幼儿分享行为的 t 检验【2】
从表 2 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幼儿分享行为略高于汉族幼儿,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3】
从表 3 可以看出:男性幼儿分享行为略高于女性幼儿,但并没有显着差异。3. 不同组别幼儿分享行为的 t 检验【4】
从表 4 可以看出:异性幼儿之间的分享行为略高于同性幼儿,但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第一,中班幼儿整体分享水平不佳。
实验数据表明中班 (4~5 岁) 幼儿没有分糖的行为出现 12 次,不分享和只分享一颗糖的幼儿占总数的47.5%。这说明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分享行为还处在较低水平,还没有发展起来,Ugurcl-Scmin 的研究中指出幼儿的“吝啬倾向”在 4~6 岁达到高峰,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该实验也体现了这一说法,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大多是不愿意分享的,这种不分享行为与他们社会性发展有很大关系。幼儿的分享行为是由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年龄较小的儿童还未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其分享行为也未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在与同伴交往时,还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缺乏分享技能。总之,这个阶段,幼儿在慢慢摆脱“自我中心”,但还只处于初级阶段,故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欠佳。
第二,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不同组别的幼儿之间分享行为的差异不明显。
首先可能是两个民族的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都是受年龄的制约,经过访谈发现维族幼儿和汉族幼儿分享理由上大致相同,在这个阶段,幼儿发展处于同一水平,都处于分享的萌芽阶段,所以无明显差异。其次,面对陌生人幼儿不太愿意分享,如果换成熟悉的同伴可能就会表现出不同。再次,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分享意识有很大的影响,维汉合校进行教育,中班幼儿正处在模仿行为发展的时期,可能维族、汉族幼儿一起会相互学习,相互观察,相互模仿,他们之间分享行为会相互影响。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实验室环境不是完全抗干扰的,会对幼儿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幼儿园没有严格的心理学实验室,只能利用教室进行实验,教室并不是完全隔绝噪音和抗干扰的。第二,主试是在离被试不太远的地方进行观察的,可能会影响到被试的分享,有些被试会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主试的表情和动作,主试在场也会影响到两个孩子一起玩游戏和行为表现的自由度。第三,陪试的选择欠妥,中班的幼儿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会不受控制的多说话,他们的自控能力还不强。
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上述问题,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第一,尽量选择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是经过合理的设计的,不会受到噪音的干扰,也不会影响幼儿园正常的活动秩序,实验效果更好。第二,作为观察者的主试尽量在教室外观察或是用录像机录下实验过程。第三,在陪试的选择上,选择年龄较大的儿童,在大班或者学前班选择,年龄较大的幼儿自控力比较强,能够遵照主试的指示,不会擅自说话或做多余的动作,也更容易与陪试建立关系。第四,在被试的选择上可以年龄跨度更大一点,这样就可以比较不同年龄幼儿分享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廖全明,郑涌.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王任梅,刘晶波.5-7 岁幼儿谦让行为的功能及其发生机制分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10).
[3]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不同心理理论人物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J].心理科学,2002,(5).
[4]Ugurel-Semin R.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Judgmentof children [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2,46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