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追求多样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其中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近几年来的一项热门话题。而饮食文化作为“文化”大概念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课程开发中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选取C地区幼儿园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和问卷法来了解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现状与对幼儿、幼儿家长以及幼儿教师的意义,分析问题,并对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地方饮食文化 课程开发
Researching local food culture resources in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Take kindergartens in C for example
Abstract: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pursues diversity, openness,oper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s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But the die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concept in the category. It should be givendue attention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kindergartens inC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method andquestionnair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local diet in kindergarten, and the meaning of children, parents and teachers, analyze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diet cultureresources in kindergartens.
Keywords: kindergarten; local food cultu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文化”、“饮食文化”、“地方饮食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C地区饮食文化概述
(三)幼儿园关于地方饮食文化课程开发意义的研究
(四)地方饮食文化在当下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现状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五、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C市幼儿园中开发的现状
(一)C市饮食文化资源开发较多的幼儿园分布情况
(二)C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组织形式
六、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看法
(一)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二)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三)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家长参与的意义
七、地方饮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安排忽略地方饮食文化
(二)幼儿家长与教师对于地方饮食文化资源课程开发的观点不统一
八、对C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建议
(一)课程安排适当加入地方饮食文化资源
(二)增添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环境布置
(三)日常饮食注重地方饮食的利用
(四)做好家长工作,配合幼儿园关于地方饮食文化课程的开展
九、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二部分描述健康领域的教育要求时提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亦提及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这两点论述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即着手于幼儿饮食方面观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1、大部分情况下,相比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或者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幼儿更喜欢、更追求国外的速食以及西式快餐食品。笔者在实习期间曾多次就该现象与幼儿进行交谈,发现幼儿喜欢或者追求这类饮食不是出于单纯喜爱的目的,有些幼儿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还有一个外在的原因是这类饮食店多设有幼儿游乐场所。比如说:笔者就多次听到幼儿在交流中以炫耀的口气讲述自己在某个周末去肯德基吃了好多好吃的,还玩了很久的游乐设施。其实,相比于国外的饮食,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饮食文化更健康、更合理。
2、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不知道自己家乡或者所在城市的特色食物是哪些;甚至当笔者问及该城市的一些特色食物幼儿是否吃过时,得到的答案多是否定的;更有幼儿没有意识到自己常接触或者常食用的食物便是本地的特色饮食。当然笔者不排除幼儿年幼无知的因素,但还是可以猜测有一部分幼儿的确未接触过这类饮食或者没有这类知识的教育,从而缺乏基本的认识。当今社会,许多幼儿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偶尔带自己的孩子去一次速食店已是百忙之中抽出的时间了。故而,幼儿没接触过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不是不可能的,即使接触过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的幼儿也不知道这类食物所代表的文化价值。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C市某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广州别名花城、苏州别名水城、济南别名泉城,问C别名什么城。阅卷老师原以为每个班至少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回答出来,但阅卷结束后发现全年级只有不超过 5 个学生回答出来了,而该校三年级一共 7 个班,将近 400 位学生。这件事震惊了该校所有教师!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忽略了地方文化,包括地方饮食文化、地方名人文化、地方名胜古迹等。
当然,笔者也了解到,一些幼儿园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园本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其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的执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他们以本土特色民间艺术、风俗风情、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等课程资源为基础组织幼儿园课程,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故笔者结合前人优秀的理论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选择了以本土饮食文化为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笔者能够了解C市幼儿园关于地方文化资源,重点是饮食文化资源,课程的开发程度,并结合所收集的数据,深入分析幼儿园关于本地饮食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中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幼儿园以及幼儿家长,更甚至社会公众能够意识到地方饮食文化缺失于幼儿的生活之中,以至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代代传承的与自己相关的地方文化常识。通过课程的实施,幼儿能够更多地了解地方文化,地方饮食文化从属于地方文化,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这对于幼儿融入环境、融入社会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加深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或者所在城市的归属感。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关于地方饮食文化及地方饮食文化在幼儿园中开发的现状和意义,笔者通过对相关书籍、期刊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
(一)关于“文化”、“饮食文化”、“地方饮食文化”概念的界定
关于“文化”的定义,从不同学科角度,专家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世界上仅在正式的出版物中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就有 160 多种。笔者在此仅列举两种具有代表性且较多的被人认可的定义。学术界认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先后给文化下了两个定义:一个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另一个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而将“文化”的各种解释归纳起来,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则较多的被学者所引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
文化包含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很多方面。“地方文化”只是在文化这一大的概念前面加上了地域限制。
“饮食文化”是文化这一大范畴的一个分支,一些学者也对“饮食文化”进行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以饮食对象为主要内容,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起来的总称。狭义的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本文所涉及“C饮食文化”是指C所特有的一些饮食习惯,如:食物材料、食物风味、名菜品等。
(二)C地区饮食文化概述
中国菜肴体系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着名的“三大文化流域孕育四大菜系”,即黄河文化流域的鲁菜、长江文化流域上游的川菜和下游的苏菜、珠江文化流域的粤菜。虽然从地域上看,C菜从属于苏菜,但其实很难把C菜划归到苏菜的任一风味中。因C菜味道清淡,制作精细,又不像大多南方菜系那样香甜,所以有人把C菜归在金陵、苏锡风味之间,也许是觉得C菜颇有中庸之范,八面玲珑,又不失亲和力。
(三)幼儿园关于地方饮食文化课程开发意义的研究
英国着名课程论专家劳顿曾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课程:“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由此可见,课程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斯宾塞认为:“课程的核心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儿童借掌握这种或那种知识在头脑里发展起来的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浸润和塑造,有助于逐渐产生文化认同感,进而有助于逐渐真正成为这个民族和地域的一员,这种情感和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获得了对某一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认同感的文化人、社会人,同时也就获得了健康成长的文化根基,使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能保持自身特色,不被淹没,在这一过程中,民间文化也会被传递、创新与发展。只有各民族文化的安全独立,才能实现全球的文化多样性,并最终实现全球的文化安全与文化繁荣。
我国着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领域也强调着:“幼儿要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目标以及教师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内容与要求。”而乡土文化资源便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对培养幼儿社会情感有着促进作用的教育资源。
在我国 2001 年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多次涉及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教育方案,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本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可利用性是很高的。
衣食住行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四个方面,食的教育贴近幼儿的生活,地方饮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引发和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和热爱家乡的质朴情感,有利于本土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而幼儿对“吃”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 也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饮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进行健康教育;品尝、制作食品后让幼儿表达和创编儿歌、广告词等活动,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了解饮食文化时可以感受到本民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以达到发展社会性的目的;在饮食加工活动中让幼儿理解科学制作食品的方法,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将传统食品用自己喜欢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创新,开放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在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师也在不停地成长。教师走出自己的思维经验模式,开辟多元化的活动组织形式,自我的能力也在不停的调整中得到迅速发展。面对未知,教师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知识还不够,必须不停地充实自己,以达到能够“胜任”教师这个职业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的特点。
笔者并不是要指责这五大趋势,相反,正是这五大趋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就像硬币存在正反两面,很多事情也都存在两面性,就比如说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冲撞融合,还有不可避免的崇洋媚外,轻视本土文化。
幼儿教育作为生命的启蒙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奠基石。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本。”幼儿教育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越发凸显。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就开展了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轴心的幼儿教育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实施越来越强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开拓幼儿园课程的新篇章。而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陶行知开办的第一所乡村幼稚园都是对园本课程无意识开发的一种体现。
“人类想要在这一物化现实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对人文价值给予重新的注意。人类应该认识到人文价值对于自身存在价值的巨大影响,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救赎,摆脱日益严重的精神困境,实现自我的更好发展。”所以说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与精神危机来源于人们对于人文价值的缺失与空场,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也只能靠人文价值本身,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人类的这个冬季童话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良性循环与正常发展,不至于苍白无力。
(四)地方饮食文化在当下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现状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滨江幼儿园曾于 2006 年至 2008 年期间组织开展以“亲亲瑞安”
为主题的园本课程活动。其中开发了包括民间艺术、风俗风情、名胜古迹、名人逸事、本土特产、本土经济这六大类本土文化课程资源。而在本土特产领域,幼儿通过“尝一尝土特产的味道”、“看一看土特产的生产地”、“动手来制作”、“说一说自己对家乡土特产的情”以及“拓展迁移”等形式深入了解家乡土特产。孩子们了解了很多,思考了很多,积极性也被空前的调动起来,更是进一步地感受到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曾就“仙游县风味小吃”这一主题组织了包括深入民间寻找风味小吃、创设班级小吃文化环境、探索制作风味小吃、家园互动等幼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了具有仙游县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并进一步的促进了家园联系。
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较多的在幼儿园中渗透了地方文化资源,比如在环境创设方面,课程开发方面,饮食方面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 150 名幼儿家长和 50 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了 200 份调查问卷,回收了 188 份问卷,回收率为 94%,来了解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现状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主要查阅与本文相关的已有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并整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现状,从中吸取前人的理论成果,为本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制的开放式调查问卷,笔者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被调查者身份、地方饮食文化在幼儿园中开发的现状及组织形式、地方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幼儿、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意义等共计 11 个问题,制成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被调查者。获得相关调查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做成图表,为论文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访谈法
笔者利用见习、实习的机会,与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进行简单地交流,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事宜及看法。
五、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C市幼儿园中开发的现状
(一)C市饮食文化资源开发较多的幼儿园分布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调查的幼儿园,都未曾将地方饮食文化列入课程开发的计划之中。
笔者在C市武进区 N 幼儿园实习期间,借助实习的机会,询问该幼儿园的任职教师时了解到,仅有个别幼儿园会把“地方文化”作为园本课程的主题,而在这一主题之下,又着重强调的是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以及民俗民风资料的收集。
(二)C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组织形式
C市各幼儿园并未把C市饮食文化资源列入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列,而只是在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园本课程中一笔带过。故而,C市饮食文化仅以单一的园本课程的形式存在于幼儿园中。
有一些幼儿园在开设园本课程时,会以地方特色为主题,比如金坛市某幼儿园曾以“竹”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园本活动,活动地点为金坛市“南山竹海”;C天宁区的红梅公园也是C市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的理想场所。这些园本课程虽是以地方特色为主题,但并未涉及地方饮食文化。
不仅是在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中未涉及,根据笔者对于多个幼儿园环境的观察,幼儿园在环境布置上也未加入地方文化元素。只有一个幼儿园在角落的环境布置中,贴了一些地方饮食的图片,但是完全未被利用起来。
在一些幼儿园的饮食中,C市比较有特色的饮食是存在其中的,其中缘由在于一些有特色的原材料口感较好,幼儿不易挑食,一些菜色也是C市特有的,如清炒南瓜藤、清炒山芋梗等。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并不知道所食用的食物代表了什么意义,只是会挑剔好吃与不好吃的食物。教师也并未在教学中提及。
笔者实习所在的幼儿园大班曾组织了一次名为“挖野菜”的科学活动。此次活动,幼儿了解到的野菜都是寻常的,诸如马兰和苋菜这类的野菜,具有C市代表性的野菜,如菊花头、南瓜藤、山芋梗等,都被忽略了。
六、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看法
笔者整理了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着重点的看法的相关数据。
图 1
根据图 1 可以看出,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都非常注重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兼顾性,即课程的设置不能注重单一性。同时,幼儿教师注重的是兼顾兴趣、能力、情感三方面,幼儿家长则更注重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两方面。
幼儿教师备课时的活动目标都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的。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认真地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多处于 4 到 7 岁之间,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他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好好学习的重要性,生动有趣的活动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幼儿家长尤其是大班幼儿的家长,认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对于幼儿是最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贯穿了人的整个一生,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有前途。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兴趣、情感可以慢慢的培养,不能事事都顺着孩子走。笔者实习期间多次观察到:有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和幼儿教师交流时会问诸如“你们幼儿园能不能多安排一些数学课、语文课”此类的问题。这说明了幼儿家长更关心的是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知识的学习。
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幼儿接触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做了适当了解。
图2
从图 2 可以看出:60%的被调查者对于让幼儿接触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持观望态度,认为地方饮食文化课程的设置对于幼儿而言,是可有可无的。笔者在发放问卷时,曾询问被调查者是如何理解“可有可无”这一选项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接触一些,但若条件不允许,没有亦无大碍。他们觉得若是选择“最好适当接触”就意味着,没有条件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
表 1 认为地方饮食文化课程开发无意义的被调查者人数统计
根据表 1 显示:共有 49 名被调查者,其中有 44 名被调查者的身份是幼儿家长,认为让幼儿接触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是无意义的。
对于 5 名认为地方饮食文化课程开发无意义的幼儿教师,笔者对其填写的问卷结果进行了询问。他们认为的无意义是相对的,相对于五大领域的学习,该类课程的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未必能收到成效。他们认为维持幼儿园目前的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而笔者在C市武进区 N 幼儿园实习期间了解到:很多幼儿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多学习一些有利于孩子参加幼升小考试的内容,比如 10 以内的加减法、语文拼音等,学习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特长也是为了以后孩子可以多条出路。相比之下,了解学习地方文化这类“高深”的知识就显得多余且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一)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图3
由图 3 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认为,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幼儿成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了解地方特色与拓宽兴趣面这两个方面。传承地方文化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不具有现实意义。被调查者没有提出其他意义,也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们认为开发此类课程的意义,对于幼儿而言,多是体现在趣味性层面。
笔者曾就以上现象,与一些幼儿家长做了简单交流,从而了解到,部分幼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幼儿园中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循序渐进才不至于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而知识的学习是渗透在游戏中的。多方位的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多了解一些在自己生活中存在但并不熟悉的领域,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图4
从图 4 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地方饮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更明显的意义是体现在拓宽知识面上的。关于“增进师生关系”这一选项的调查结果,完全超出了笔者事先对结果的预测。后根据笔者了解,因为本题可以多选,被调查者选择答案时多是凭感觉,觉得说得通就选。
相比于“提高专业素养”,被调查者认为“拓宽知识面”这一选项更具有现实意义。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需要长期培养、提升的,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的过程,短期内变化不明显。而知识的增长却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
(三)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对家长参与的意义
图5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5%的被调查者认为幼儿家长积极关心、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所学是很重要的。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文化资源课程的设置,对于更好地协调家园关系、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是有帮助的。一个活动的组织或者一个游戏的开展,只有协调好幼儿、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该活动或者该游戏的价值。
幼儿被送至幼儿园以后,并不代表幼儿家长就可以做甩手掌柜,幼儿家长应当积极主动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幼儿教师也必须及时将幼儿在园内的情况反馈给幼儿家长。家长参与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以及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近几年来,通过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家园沟通越来越频繁,家园关系也愈发的和谐。
七、地方饮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安排忽略地方饮食文化
1.课程设置不涉及地方饮食文化
C市武进区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将数学从科学领域单独划出,又将科学与社会统属于科学领域之下。这一现象于大班尤为明显,缘于大班是与小学最接近的年级。
近年来,小学的入学考试为幼儿选择小学设置了一道槛,不少的家长都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至软硬件设备首屈一指的“贵族小学”。大班的幼儿小小年纪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根据笔者的了解,幼儿园大班课程的开发与设置隐隐有将“有助于参加小学入学考试”作为首要目的之势,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课程。
笔者实习所在幼儿园近两年的园本课程主题为“轮滑”,意在培养幼儿的一项技能,发展幼儿肢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
朱家雄教授在阐述“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时提到:“原本,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后来,由于某些文化被信奉为‘先进的’主流文化,并被用于‘替代’其他文化,导致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现在,人们又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努力使各种文化都能在公平和平等的状况下得以共存、传承、发扬和发展。”
所以,幼儿园在选择主流文化的同时,又必须坚持本土传统文化,使两者能在公平和平等的状况下得以共存、传承、发扬和发展,这对幼儿教师的严格要求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课程开发忽略地方饮食文化资源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领域强调:“幼儿要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目标以及教师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内容与要求。”而地方文化资源便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对培养幼儿社会情感有着促进作用的教育资源。
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中,实用性和教师的经验成了关键的因素。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幼儿学习“1+1=2”、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能适应新课程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形式。
而且,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有很多幼儿家长甚至是幼儿教师认为,在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与设置中涉及地方饮食文化资源是没有意义的。地方饮食文化与幼儿的生活、学习相距甚远。为了幼儿更好的成长,地方饮食文化这类可有可无的课程资源被忽略了。
文化性、探索性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消耗太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还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被“抛弃”也似乎理所应当。
3. 地方饮食文化课程形式单一
根据笔者对于“C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形式”的调查可知,C市某些幼儿园曾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园本课程中涉及到C市饮食文化,其他再无案例。而就笔者与一些幼儿教师的交流中得知,地方饮食文化存在于园本课程之中已是困难,更不用说以其他的课程形式展现。
地方饮食文化课程的形式单一,是由于该类资源在课程开发与设置中存在较大难度,所需要的条件也极为苛刻。
(二)幼儿家长与教师对于地方饮食文化资源课程开发的观点不统一
根据调查,近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让幼儿接触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是完全不必要的,这些被调查者的身份基本都是幼儿家长。
幼儿园设置课程注重幼儿的兴趣、能力的锻炼、情感的培养,幼儿家长则认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很多家长认为,地方饮食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没有明显的优点,故而完全是可以被忽略的。幼儿教师则更强调幼儿多样性的发展。这就导致,幼儿家长的要求与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不能统一,对于“什么对孩子是好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也不能统一,即便是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问题往往对于幼儿园的活动组织有很大的影响。
出于各种原因,幼儿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能学会一门艺术是很在意的,甚至不惜花费高额的学费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而罔顾幼儿本身的意愿。
卢梭的自然教育强调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 卢梭说:
“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那些不幸的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象服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的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慨,怎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年岁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所以,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不应当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说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只是将知识的学习置于兴趣、能力、情感之后。
八、对C市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的建议
(一)课程安排适当加入地方饮食文化资源
1.课程设置加入地方饮食文化元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
关于地方饮食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渗透到日常的课程之中,利用一些时间来介绍本地的特色饮食,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或者通过让幼儿品尝特色饮食,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一幅图画展现。幼儿教师还可以要求幼儿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并介绍给同伴,集思广益,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协作能力。
2.将地方饮食文化列入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议题
在我国 2001 年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多次涉及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教育方案。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本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可利用性是很高的。
衣食住行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四个方面,食的教育贴近幼儿的生活,地方饮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引发和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和热爱家乡的质朴情感,有利于本土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而幼儿对“吃”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 也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在快餐文化风靡全球的当今社会,将地方饮食文化列入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议题中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幼儿不应当独好肯德基、麦当劳,毕竟多吃油炸食品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二)增添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环境布置
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是一个长久的议题,但是环境创设却是一个短期项目。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游戏区角,“小吃店”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游戏。将地方饮食加入其中,不仅可以丰富“小吃店的菜单”,而且做到了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地方饮食文化。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区角游戏内容,是幼儿教师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笔者在常熟市某幼儿园见习期间发现,该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融入了地方文化的元素,包括饮食文化,但并未有效利用该场景,仅是起到美化幼儿园、突出班级环境的作用。
贴在幼儿园一角的地方特色饮食图片,经过风吹日晒,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貌。现成资源并未在活动课程中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很多时候,幼儿园园区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布置仅是为了好看,而不具有任何可利用的价值,如此的环境布置是没有意义的。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需要同时具备美观和实用性两个特点,例如可以在幼儿园内布置一个地方文化的区角,涵盖了地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幼儿教师可利用每日的饭后散步时间,带领幼儿走进去,观察,了解。
(三)日常饮食注重地方饮食的利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供给膳食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编制营养平衡的幼儿食谱,定期计算和分析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取量。
基本上,正规的幼儿园会在每周周一早晨就将本周的食谱公布在幼儿园正门大厅里,方便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每日膳食,做好监督工作,保证幼儿的安全膳食。
笔者在与C市本地的老人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曾经的C市武进区每个镇都有一道特色菜品,例如横山桥百叶、湟里牛肉、寨桥老鹅等。笔者在C市武进区 N 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园准备的营养膳食中存在这些菜品的踪影,但是却无人知道这现如今随处可见的菜品,曾经也有一段“辉煌岁月”。
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用餐后休息时间,就实物简单介绍一下午餐所食用的特色食物,化抽象为具象,有效利用资源。笔者实习期间,试着给一些挑食的幼儿介绍一下某些食物的特点、功效及其历史,发现幼儿会兴起的尝试几口,以后也会试着食用。一般而言,幼儿比较崇拜厉害的人,喜爱厉害的事物。
幼儿对地方饮食产生兴趣之后,在幼儿的课程中加入地方饮食文化的内容,就会显得有趣而生动。
(四)做好家长工作,配合幼儿园关于地方饮食文化课程的开展
中华民族自古就讲究合作的力量,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无不都是在歌颂合作的力量。良好的合作是一个能将“1+1>2”算式成立的命题。
很多幼儿家长认为让幼儿了解地方饮食文化是没有意义的。此时,就要求幼儿教师及时与幼儿家长沟通,让幼儿家长理解、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对饮食的挑剔源于家庭的饮食习惯和社会的风气,在幼儿园课程中让幼儿充分了解地方饮食的原料、制作工艺和美味健康,让幼儿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而不是随波逐流追求“时尚饮食”。
幼儿园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由幼儿家长帮忙收集一些材料,以便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幼儿园在完成地方饮食文化的教学活动之后,由幼儿家长配合幼儿园,解决幼儿园条件有限、不能做成成品的问题,让幼儿更加的印象深刻。
幼儿园并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得面面俱到,幼儿家长的鼎力配合,会让幼儿的生活、学习条件更加完善。
九、结语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追求多样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其中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但并不是所有文化课程资源都适合开发,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诸如年龄发展特点,条件限制等。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尚未列入C市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列,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该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具有任何的现实意义。值得庆幸的是,仍有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饮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有意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以饮食对象为主要内容,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起来的总称。它与人类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故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因此必须予以重视与开发。
当然,由于笔者能力和时间有限,数据收集工作量太大,可能存在偏差,研究不够深入细致,虽然针对数据收集结果做了相应分析,并提了一些建议,但是这离操作还很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仅作一个抛砖引玉,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卡罗尔·格斯特维奇:霍立岩等译,《发展适宜性实践 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第 3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
[2]米亚契斯:夏丏尊译,《爱的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基础》第 2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4]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
[5]胡自山等:《中国饮食文化》,时事出版社,2005。
[6]赵建民,金红霞:《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
[7]徐赛赛:《家乡文化家乡情》,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8]郑雪红:《在幼儿活动中贯穿风味小吃文化教育》,《课程教育研究》,2013 年第 16 期。
[9]张卫民:《湘西土家族幼儿民族艺术教育体系探析》,《学前教育研究》1999 年第 3 期。
[10]王晓春:《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初探》,《学前教育研究》2006 年Z1 期。
[11]江琳:《浅议幼儿饮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学前教育研究》,2007 年第 02 期。
[12]张卫民,曾虹,詹霞:《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学前教育研究》,2011 年第 6 期。
[13]黄晶:《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构想》,《基础教育研究》,2007 年第 07 期。
[14]付红岭:《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导刊》,2010 年第 3 期。
[15]张翔升:《孩子爱上健康食品并不难》,《中国教育报》,2012 年第 004 版。
[16]汪冀:《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北方文学》,2011 年第 4 期。
[17]王文明,王明明:《C名点》,《美食》,2004 年第 4 期。
[18]马丽莉,冯丽,戴琳:《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成长--强化幼儿膳食工作科学管理的实践探索》,《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19]薛梅:《浅议幼儿园大班饮食文化教育》,《广元日报》,2013 年第 A07 版。
[20]夏轩:《C菜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大观周刊》,2012 年第 31 期。
[21]华国梁:《江苏南北饮食风俗的差异》,《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 年第 4期。
[22]万鑫觖:《幼儿园课程开发策略》,《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 年第 14 期。
[23]作者不详:《八面来风C菜》,《美食》,2008 年第 1 期。
附 录
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C市幼儿园中开发现状及意义调查问卷您好!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发的现状。本次调查采取匿名制,您的回答也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您只需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作出回答即可。此问卷仅供我本科论文写作之用,不会作为其他任何用途,也不会对您个人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给予合作,非常感谢!
1. 您的性别
A、男 B、女
2. 您的身份
A、幼儿园教师 B、幼儿家长
3. 您就职于或者您的孩子就读于哪所幼儿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您认为在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中应以哪方面为重?(多选即注重兼顾性)
A、幼儿的兴趣 B、知识的学习 C、能力的锻炼 D、情感的培养
5. 您所教授的班级或者您的孩子是否接触过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
A、是(继续回答第 5 题) B、否(跳过第 5 题,回答第 6 题)
6. 幼儿是在哪类课程中接触到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内容的?
A、园本课程 B、常规课程 C、实践课程
7.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让幼儿接触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
A、必要 B、条件允许,最好适当接触 C、可有可无 D、完全不必要
8. 您认为让幼儿接触一些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对幼儿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本题可多选)
A、了解地方特色 B、拓宽兴趣面 C、传承地方文化 D、没有意义 E、其他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您认为让幼儿接触一些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对教师成长有什么意义?(本题可多选)
A、增进师生关系 B、拓宽知识面 C、提高专业素养 D、没有意义 E、其他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您认为让幼儿接触一些与地方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对家长参与幼儿生活学习有什么意义?(本题可多选)
A、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内容 B、提高家园互动的积极性 C、融洽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D、促进亲子交往 E、没有意义 F、其他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您对于在幼儿的活动内容中加入关于地方饮食文化的知识,有什么其他的看法?
致 谢
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已到了毕业的时间,但刚进大学的场景恍如昨日。在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这里有我的恩师,我的同学朋友,你们给了我很多,尤其是在这一年里,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你们给了我很大帮助,在这里我要对你们表示感谢。
但是,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辛勤的工作和支持,让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到分析现状完成初稿,再到最后定稿,这每一环节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老师总能细致的为我纠正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的宝贵建议,帮助我一步步理清思路,完成论文。
然后,我要感谢的是苗老师和喻老师。在四年大学时光里,苗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苗老师热爱儿童,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孜孜不倦。还有喻小琴老师的平易近人,耐心指导,认真负责,让我在大学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你们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学习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习中也可以找到很多乐趣。
另外,我要感谢四年里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的兢兢业业,上课时的生动有趣,让我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才能运用相关理论对研究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最终完成论文。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和室友,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论文写作上给了我很多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