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问卷和个案调查的研究结果, 对大学生个体心理成长路径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立意于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成长路径具体是怎样的, 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长的个性心理优势和缺憾如果存在着, 其成因或者更深切地说是内在关联原理是什么, 进而应有的教育培养以及党建工作的切点、落点、实效应如何考虑和实施, 从而科学推进大学生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成长; 培养路径; 素质教育;
关于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思想教育路径及方法, 很多学者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 提出了从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出发开展思想教育工作。〔1〕本文继续研究并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方法等。问卷发放采用了整群抽样方法, 共发放问卷1700份, 分别对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年级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笔者以三维度调研统计评估与典型个案系列分析、模拟实验方法, 整合归纳大学生成长心理路径的原理与规律。一方面设立成长背景影响、教育方式影响、自我认知三个维度的系列问卷, 对问卷作分析总结。另一方面,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个案做成长与现状案例系列分析与研究, 对这些典型案例适度做家庭和社会调研;再一方面用模拟实验方法, 发现综合成因, 进而明晰育人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为:德与人格及风格应是育人之基, 党建之本, 这些存在或缺失一定会与人成长尤其心理成长路径的过程环节相关, 把优点、优势塑而为形, 从而成才, 应从人的成长相关因素出发, 基本把握概括直至现在形成的个体现状与问题, 从而探寻解决个体成长之需, 塑才之策, 党建工作之略。
一、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环境的具体作用因素影响
人的成长是一个生长的过程, 健全的心智是生长的完备性体现, 而健全的心智是在成长的轨迹中形成和树立的。人的成长轨迹由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与老年时期构成。在当下年龄的大学生, 自然是以前三个时期的生长轨迹而形成个体条件下的相对心理行为与思想行为水平和能力。婴幼儿时期的情况非专业的研究是难以获知和得出更多结论的。在研究中, 我们仅以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的可能的调查和实际个体案例、工作经验参识, 来从某些侧面或某些点上, 分析这些大学生在不同年龄时期里, 内部即自身体验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在此可以把体验性内容称为体验性环境。调查问卷在这个点上的设定中, 重要关注点为“童年游戏类别”、“青少年时期所看的书籍类别”、“挫伤时段与影响”。也试图从以上三个点的连接分析中, 探寻对其“当下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和关联情况。
童年游戏调查和统计的关联结果是:1. 童年游戏的单调性很高。这是出乎意料的, 因为他们生长的时期是富有和发达的。童年游戏3—4个的普遍性很高, 粗略统计, 应不低于半数。在如此优越的社会条件和相对优越的家庭条件下, 对此现象的推断和解释是:家长忙于在经济大潮中冲浪, 也同时用幼教的意识方式带领孩子们的童年冲浪。游戏只是角落里的东西或简单碎片;教, 抑制了童年孩群非自然和科学的过程内容, 教化了知识, 风干了体验和感受, 后果应该是局限了更好的后期生发力。2.童年游戏的组群性在各类游戏的单项显示里呈最高, 但“简单性”和“互动型”加在一起远高于组群性活动, 即组群性活动在整体游戏活动中有大量的缺失位置, 以组群活动游戏在儿童时期的不应或缺性为前提 (见图1) 。
图 1 大学生童年游戏类别
组群性游戏是社会性最高的游戏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组群性游戏是直接形成成年后的主题性能力特征的。研究者发现组群性游戏极低的调查原因分析, 毋庸置疑, 独生子女是组群性游戏淡出游戏行列的关键因素。在这里, 应该有一个家庭之间的连锁反应也在因素其中, 即因独子独女情况, 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子女聚合群组游戏的可能性也极小。这就使得群组游戏退化至反馈到这些大学生的当下主体意识与主题思想能力弱化。在对主题性水平较好的个案询问中, 竟无一例外是家庭和亲属关系中形成群组型结构。这是非童年结构体群组性活动对群组性游戏的补充。
在“青少年时期所看的书籍类别”的问卷统计中, 三个年级情况是几乎相同的。童话、寓言、科幻书籍阅读呈高比例;小说、散文、杂文次之;科普、常识类再次;而社会性书籍偏低, 已属少见。另外从成长的生活摄入角度分析, 小说类书籍的营养比重属于偏低 (见图2) 。
这个结果显然标志着书籍营养在大学生的生活轨迹中有成熟、内涵、社会生活性书籍的缺失, 这有可能对其社会心理成熟度和思想行为成熟度有不利影响。
“挫伤时段及影响”的调查为初中时段挫伤为相对集中情况, 且来之于老师的比例较高。在次之的挫伤是亲人的故去别离。这两个较典型挫伤问题, 都是心理性挫伤程度较高的, 换言之, 即非经验收获性挫伤, 自然, 这依然是一种成长, 只不过它会有心理留痕的特点。亲人故去的挫伤是显然的, 研究者关注的是初中时段人的成长阶段特点, 即逆反期。其实, 简单定义逆反期和科学认识逆反期的成长属性以给予科学的养育方式与内容, 在他们“似大非大”时容他长大和助他长大。这里没有统计这两个高指标的挫伤对后来的影响, 但凭近年接触的几个典型案例, 都是初中时在学习压力下老师的否定性态度造成了心理创伤, 家长不得要领或不懂挫伤隐患而患上心理疾病。
图 2 大学生童少年阅读书籍类别
对于抗挫折能力, 三个年级的“低迷受挫后的影响”调查发现, 大二、大三年级居然在“适应新环境”和“保持良好心态”上逐呈下降现象, “消极”项典型明显增高, 在大三年级居然呈最高 (见图3) 。这可以窥见他们中的部分同学的抗挫折能力有递减倾向, 耐受力不是随着年龄与学识的提升而增强。这也很考验辅导员的工作着力。
二、关爱、教育的不同培养方式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80后”、“90后”大学生, 生长背景是特殊的, 培养教育模式也是特殊的, 应试中走过来的大学生们是得失各半的经历历程。在这其中, 关爱是不缺乏的, 但却是因学而爱而非因人而爱。无论家长、亲属还是老师乃至教育各层组织与管理者, 关爱无处不在, 但对象是学习的人, 而不是完全的人和人的成长本身。同时他们相对的不会给予别人爱, 有爱, 想给, 但不知道怎样给, 或者给出的方式让家长觉得不是爱和情感。在问卷调查中, “家庭给予你的是什么”问题中, 反馈的总体情况是好的, 给予关爱、心理支持、经济支持呈主体状态。但关爱的方式和感受依然在两代人的交流沟通上出现问题, 这在接触的案例中和问卷的“与家长的交流是否顺畅”问题中有较突出的不协调问题呈现。
教育的应试模式效应, 在调查中的另一个典型统计是关于童年游戏和能力的关联问题。统计中, 童年游戏的组群性活动单项显示呈高, 但以组群性应有的位置不在整体中有覆盖性。组群性游戏是社会性最高的游戏活动, 在这样的活动里, 表面上看是孩童群的相互的关系与合作互动意义, 我们习惯了较为忽视群组游戏的真正内涵意义, 其实, 群组活动一定是有内容的、有参与性的、有交流性的, 无论是怎样的内容。而它的内容性、参与性和交流性特点, 必然构成活动方式的明确以及这个明确的过程, 而这些, 就必然构成一个非显性的然而是极其重要的成长素质, 即个体的主题意识和能力。这只是我们逐层剖开活动的常规推理, 这显然是合乎逻辑和实际的, 甚至很多成人是有切身体会的。而在理论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群组性游戏是直接形成成年后的主题性能力特征的。那么我们回到组群性游戏极低的调查原因分析上来, 毋庸置疑, 独生子女是组群性游戏淡出游戏行列的关键因素。在这里, 应该有一个家庭之间的连锁反应也在因素其中, 即因独子独女情况, 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子女聚合群组游戏的可能性也极小。这就使得群组游戏退化至反馈到这些大学生的当下主体意识与主题思想能力弱化。在对主题性水平较好的个案询问中, 竟无一例外是家庭和亲属关系中形成组群型结构。这是非童年结构体组群性活动对组群性游戏的补充。可见教育的影响不仅仅在学校里, 它影响和作用在所有的人的成长时段。为了证明这样的关联作用结果, 我们搞了四次优秀学生即本科生、研究生干部组群的无领导小组的模拟案例。无领导小组的组群议题考量性很高, 也就是在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个体的主题把握和参与主题问题能力是明确的重要考量点。统计结果, 在四组31人的无领导小组的讨论模拟中, 在主题性上, 主题明确把握的除一组外, 另三组24人中, 5人主题性很好, 占三组总人数比重1/5;11人主题性一般或未知然状态, 占三组总人数1/2;8人完全不能有主体意识和能力, 占三组总人数的1/3。可见在24人中, 主题性好的1/5人在相对优秀的大学生干部中是与其优秀度不吻合的, 这无疑是某种缺失结果。而1/3的无主题能力人员, 是与其至少高考的高分成绩不相协调的。结果显示主题性的能力与参与议事能力的缺失除了有对实际问题的不善解决因素外, 无法排除童年的群组游戏的缺失。且在其中后三组人员中, 调查和了解几乎都没有群组游戏;主题意识能力高的同学, 家庭群组结构较好。这个现实和人才目标培养过程中, 大学以及大学前期的学校教育中, 是否有和有多少可以弥补组群性游戏对于主题性形成和建设的培养内容、方法和形式, 是教育的每个培养阶段需要重视、考虑的事情。这在成长中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大学生的思想和能力上都是极其重要的。
图 3 大学生低迷受挫后的影响
大学生的实际做事处世能力, 也是家庭和教育共同用心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案例实验中, 给170多名研究生的命题任务是:写出你能做好的一件事情的全过程。结果, 有2/3的同学几乎根本不能写清楚他们做好和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这个结果显示度很高, 充分说明当下的大学生书本知识能力可能是好的, 但实际地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在前期成长中没有生活经历和参与, 他们既没有时间, 也没有机会, 更没有人需要他们去做除了学习分数关注之外的其他事情。这个情况对他们解决处理具体事情、务实精神能力, 以致对社会生活与人生的认识都形成相应问题, 也使得他们在现在更高地需要和渴望社会实践的参与。
三、自我认知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影响作用
(一) 大学生的体验能力及其影响作用
大学生的体验力来自行为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体验。感受力强的大学生, 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 感受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元素, 感受到事物和知识更准确的内涵, 这有利于大学生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新的工作环境, 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启动阀作用。大学生的感受力来自他们的行为体验, 来自生活体验, 来自社会实践体验。在大学生个体前期体验中, 从调查结果中看到, 游戏种类的体位性、组群性调查中, 从做好一件事的案例测试中, 都能够看到行为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工作实践体验, 是人成长、感知、能力与经验原理收获的重要方面, 也是成长的重要内容。〔2〕
(二) 大学生的感受力和感知力及其影响作用
调查研究中发现:感受性来自于个体主体性的生发与外部事情的反应。感受力的强弱影响着太多的东西, 自我与感受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尽管主体都是大学生个体自身。自我是自身向内的东西, 感受力是个体主体以自身的东西去感知外部事物所获得的体验和经验的强度。提高感受力既是提高认识能力, 也是提升自信心, 更是让自然体生发内外部协调的张力。现代心理学研究, 在人的幸福感中, 情商与智商的作用比重为70与30之比, 即幸福感70%由情商决定。因此, 增强大学生心理感受力张力, 从而打开和提升情商, 是重要和有积极意义的。在党员培养发展中, 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学生个人表现、学习、工作与各项活动都很优秀, 体现了很好的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汇报、严格的党校考试中都依然呈现较好状况。但却在自传中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在自传中会呈现平时在其他环节中无法发现的认知与表述不当问题;二是自转的个人情况与对党组织理论认识的对接性问题明显, “以文而文”而非“以感而文”, 对个体自传缺乏自然情感与感受性表述。
(三)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影响作用
大学生思维能力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着他们个性思维方向和情绪指向, 影响着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影响着他们对复杂问题的分解和处理, 影响着他们对现实社会矛盾的辨析和透视。大学生管理实践和学生案例中, 可以总结出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一是主动自觉参与实践, 自觉训练思维模式。在劳动活动的参与中训练思维能力, 平时的事物处理中训练思维能力, 这里重要的是主动参与训练思维能力, 只有情感性心理性精神参与和投入才能培养思维能力, 主体的自觉主动参与性至关重要, 不能人在其中身在其外。〔3〕个体自我意识建立培养思维模式。二是通过个人经历和经验的总结, 训练思维能力。这里, 真正的思维训练一定是认识结果、结论和规律寻找, 因为思维是另一个实践, 从大的方面来说认识是实践的结果, 从认识产生的个体来说认识是思维结果。三是加强语言交流, 表达流畅、清晰、明确、丰富饱满, 以语言表达的反过程逆向作用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成果。案例分析表明:一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生, 几次找工作面试都没被录取, 去找老师帮助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发现, 多次没被录用的原因主要是思维能力问题, 竞聘中总以别人的说法进行表达, 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自身特点的概括。思维训练及其语言表达, 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培养中的重要元素。〔4〕
(四) 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大学生理性认知力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着他们对事物和人生中诸多因素的因果判断, 影响着他们对情绪的控制, 影响着他们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客观地实际地非情绪性地看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联系, 这是大学生理性认知的标准。加强理性认知训练, 弱化当代大学生情绪状态, 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情绪化更多来自于依赖, 独生子女的被宠爱和惯爱, 使他们表现出较强的依赖行为取向, 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情, 就会表现出情绪化行为, 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培养失误, 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理性认知能力的时代要求。〔5〕理性认知能力的培养, 服务行为训练是个比较好的路径。服务行为中思维培训比较好, 其主动性和针对性好, 有利于培养理性认知。
同成熟人交流, 也有利于培养理性认知。案例分析表明, 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对象是老师和领导, 大学生无领导小组讨论, 老师点评, 是一种较好的大学生理性认知能力培养及进一步塑造大学生成熟人格的有效方式。在前面提到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案例中, 在对题目设定、角色讨论、观点表达方面, 都呈现出极典型个体自我状态和不本质的观点表达。
最后, 老师和领导一起分析案例的特点和案例投射出的成长路径中的问题和原因, 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理性认知总结。通过老师点评和再讨论, 大学生很快跟上了理性思维的路径, 积累了理性认知经验, 也训练了思维能力, 感知能力, 体验能力。这种训练和培养, 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个体和群体配合及社会化成长。
四、大学生个性培养对策建议
在当代网络化背景下, 重视“文字强化文化”, 并应用于大学生“成长自传”、“入党申请书”、“青年时代征文”等具体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实践中, 提高相应的人才培养效果。
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特点, 重视家庭成长路径 (童年游戏类型, 童年阅读书籍类型等) 对大学生前期成长的情商培育机制和社会认知成熟度引育作用, 并应用于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强化家庭担当和社会担承等具体培养方式中, 在做家庭主人、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事情等活动中收到一定效果和良好趋势, 将推进引育模式效应。
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切点。提出对党员发展培养把个体人格心理行为整合培养和思想理论培养相结合, 立体育人塑才。以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基点, 扩充培养方式与营养元素, 完备培养过程不同年级不同时期阶梯形的教育体系化。将大学生个性培养与党建活动客观要求有机统一, 完备建立党建培养思路。大学生培养, 一方面激励个体内在性体验的内修外化过程和形成内容, 另一方面是强化社会性外部对个体目标性约束, 由此使个体的自我认知聚化形成和提升。〔6〕将大学生个性培养与参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在人的成长培养中, 角色与社会生活内容的吻合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剑.南开学生调查——大学生就业亟待调整自我认[J/OL].南开新闻网, 2006-12-26.
[2] 陶淑慧.大学生社会认知与个性成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0:156.
[3] 薛冰, 等.大学生最大压力来源于“自我认知”[N].信息时报, 2005-03-31 (2) .
[4] 丁林.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五个统筹”[N].光明日报, 2009-02-16 (3) .
[5] 孙爱霞, 冯宪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 2009-06-08 (2) .
[6]陶淑慧.大学生外在行为的成效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0, (3)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