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简述《四郎探母》的艺术魅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03 共4371字
摘要

  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义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戏曲《四郎探母》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但情节却与《杨家将演义》有所不同。现相关论文有施旭升的《形式的意识形态-京剧<四郎探母>的文本策略分析》(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02));张默瀚的《个人意识与集体理性之争:关于<四郎探母>的争论》(戏曲文学,2011(09)) , 现较为系统地对该经典文学剧目的艺术特色作以简要分析。

  一、《四郎探母》的流变

  《四郎探母》也名《北天门》《四盘山》《探母回令》等,秦腔、汉剧、湘剧、川剧、河北梆子、赣剧、滇剧均有此剧目,只是名称各异。作为历史上演出最多、影响较大的剧目之一,四郎探母中主要人物杨延辉最早出现于明代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但两部小说中并无四郎在两军交战期间探母情节,戏曲《四郎探母》是由小说《杨家府演义》和戏曲《雁门关》等戏逐渐演绎形成的,著名戏剧研究学者齐如山在其《京剧的变迁》一书中写道:

  《杨家将》一戏,自《昭代箫韶》之外,先有的《雁门关》。张二奎(号英子)于《雁门关》里摘出一段,另编一出《探母回令》。《雁门关》中探母的是八郎,此是四郎;《雁门关》中四郎的夫人是碧莲公主。……,此乃将铁镜公主移作四郎的夫人。听人说因当时四喜班《雁门关》叫座,所以张二奎在别班也来排演此戏,又恐人说偷演,……,编出一出《探母》,故意把铁镜公主与碧莲公主弄错。[1]869可见探母情节可以说是受《雁门关》与《杨家府演义》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八郎探母》后《四郎探母》流传演绎世间。

  《四郎探母》讲述北宋时,辽邦设“双龙会”于幽州,邀宋太宗(光义)赴会议和。杨家八虎护驾随往,中伏兵败,四郎(杨延辉)被擒,改名为木易,与琼娥公主成婚。十五年后,适辽邦萧天佐摆天门阵,杨六郎(延昭)防御于飞虎峪,佘太君押粮抵达军营;四郎思母,欲往探,被公主识破,于是以实相告;公主为其盗令箭,助夫出关,四郎当夜私自偷回宋营,母子兄弟相聚。黎明,四郎返辽后,萧后察知,欲斩,经公主求情得以赦免。该剧为清宫供奉剧目,其中单折《坐宫》《见母》《回令》等常演不衰,据说慈禧非常喜欢《回令》一折,铁镜公主扮像由戴稚翎、狐尾的番装改为满族的旗装也是在慈禧的旨意下开始的。[2]240杨家将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杨门一家忠烈,赤胆忠心,保家卫国的历史事迹深入人心,“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形象是民间高度宣扬的,然而四郎既没有父兄战死沙场,也未如六弟那样终身为国效力,四郎探母依然在当今演出得如火如荼,劲爆之势不逊于其他有关杨家将的戏曲之作,纠其原因,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最极端不过地体现了普通民众对杨家将的好感,即使对待杨家流落番邦的儿郎也不改变他们的这份痴情”.[3]100四郎探母的演出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曾屡遭禁演,但最终毅然绽放。1958 年《人民日报》刊登“一切提倡封建压迫奴隶道德的戏剧(如《九更天》),提倡民族失节的(诸如《四郎探母》等)……应加以禁演或经重大修改,亦或是在重要情节方面加以修改后方可准许演出。”[4]

  于此同时台湾也对其排斥过,台湾作家蒋勋曾指出“有一阵子,不知道为何,《四郎探母》突然被禁演了,政治恐怖的年代,众说纷纭,没有人讲出什么道理,却在耳语者。”[5]

  可见四郎探母的演出面临政治上的困境。尽管在 1956 年,大陆曾将《四郎探母》进行相应改变为《三关排宴》等剧目,但演出效果不容乐观。后政策放松,《四郎探母》得以重登舞台,据记载:“未买到票的观众宁选择站在音乐堂外面的‘五色土’上,翘首遥望,侧耳细听,……哪怕只听到一两句片段,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可见《四郎探母》的演出之路艰辛,被禁演而后改编又恢复自身,恐怕找不见有哪一部戏曲能如此博得人们喜爱。1933 年,《四郎探母》作为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音黑白京剧影片走向世界,其音乐和叙事情节倍受多部影片借鉴,诸如《花样年华》《秋雨》等,在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 2009 年第 4 届巴黎中国戏曲节中,《四郎探母》摘得桂冠。

  二、《四郎探母》的叙事艺术

  众所周知,后关于杨家将故事的戏曲多如繁星,不胜枚举。然而《四郎探母》在经历多次禁演后在文革后重登历史舞台后备受受众热爱,其以唱词叙事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情感的真实流露

  宋辽两国战争年代,15 年的故土之思,离家之痛通过四郎用唱词娓娓道来,句句震撼人心,铁镜公主的信任、四郎的徘徊于忠孝与责任不能两全的无奈、母亲的深解人意……引起当下无数仁人志士的感同身受,正如 1969 年在黄埔军校做教官的蒋勋教授在与《四郎探母》的忠实老兵粉丝交流时所感:“面前这些面目苍老黧黑,一生颠沛流离的老士官,它们的故事仿佛就是杨四郎的故事,是战争中千千万万人与亲人隔离的悲哀与伤痛,不可言说的心事,都化在一出‘探母’的戏剧中。”

  于国尽忠,于母尽孝,于妻尽情,这三者无法实现的矛盾心理集四郎于一身,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完美的唱词,动听的腔调,娓娓的唱出了战争时期四郎见母、见妻的辛酸,唤起受众的生命体验,也是对当下唤起文化归属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

  “在这部戏中杨家将的英雄气概都只是存在于某些背景与回忆之中,而戏中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对自身苍凉的感叹,对亲情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以及人生的无助。”

  没有宏大的理论,亦没有多么崇高的境界,有的是人类最细腻,最质朴的情感诉求,惟妙惟肖的四郎形象塑造,浅显通俗的语言表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呈现给受众精彩纷呈的探母场面,是杨家将故事的在戏曲方面的一大卓越成就。曲尽人情,相依相存。剧中人物的真性情通过腔调、唱词表现的淋漓尽致,对当下无不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二)叙事的技巧

  清代大家毛声山评点《琵琶记》所云:“叙事之佳者,将叙其欢合,必先叙其悲离。不有悲离之苦,不见聚首之乐也。乃将叙其悲离,又必先叙其欢合。不有聚首之乐,亦不见悲离之苦也……盖即极欢极合之中,而悲离之机已兆于此。从来世事,大抵如斯。”

  明代以后戏曲皆延袭这样表现手法。开头叙其悲离之苦凸显后聚首之乐,情节转换对比明显进一步引起受众的共鸣,在《四郎探母》将悲欢离合的戏剧结构运用的淋漓尽致:“做宫”“见母”“见妻”“别家”“回令”……,苦乐相间,歌哭相辅,悲喜相融,体现出《四郎探母》在审美观念上的独创性和表现手法的丰富,从而使它呈现出氤氲绰约、千姿百态的魅人风采。

  四郎探母的叙事成功高明之处又在于它善于运用叙事的戏剧性,在威廉?阿契尔的《剧作法》有相关表述:“在希腊戏剧中,命运的”突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势的突然倒转--是戏剧有机体里的一个有着明确含义并为大家公认的成分,它常常是和‘发现’联系在一起的。……‘突转’的概念,作为戏剧中几乎必需的要素,对于现代剧作家是否有任何意义呢?当然不能说它是必需的要素。我们很容易列举出一百个令人赞赏的剧本来,在其中是不是能发现什么东西可以正确的称为‘突转’的。但是,我认为,如果一个剧作者在他的主题发展中,发现他精心设计的、异常吸引人的的伟大场面没有任何不自然的紧张或过多的的准备和巧合,而这个场面中一个或更多的人物,将要经历一种内在精神状态的或外在命运的转变,那这位剧作者将是非常幸运的……“[10]211-213善于利用戏剧性冲突叙事是赢得受众的一大法宝,也是作品成功的一个亮点。剧中以杨四郎为首的主人公的形象通过激烈的剧情冲突场面的不断切换得以形成、发展,纵观全剧,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有夫妻冲突、母子冲突、宋辽两国的冲突、兄弟间的冲突,两天一夜,叙事轻重缓合乎情理。千万个”舍不得“形成了一定的叙事张力,这也是《四郎探母》”演员爱演、观众爱看“的原因。

  三、《四郎探母》的文化底蕴

  《四郎探母》这出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并未受到打击而销声匿迹,直至今日,《四郎探母》已然成为众多戏迷热衷的剧目之一,《四郎探母》的不断演绎表明其存在着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力量。

  一部《四郎探母》情感真挚,展现了人类的真性情,能够引起受众的同情和关注,与以往杨家将故事的叙事艺术手法不同的是,《四郎探母》中”关于国家、朝廷等等的宏大叙事被剔除掉了,……完全是属于普通人的普通的情感画面。“”正是这普遍意义上的觉悟,触动了无数普通人内心最柔软亦最坚定之处,能够不顾杨四郎降将叛徒的政治身份……给予《四郎探母》不由分说的喜爱。“[11]

  感人的画面,动人心弦的唱词将自己的辛酸娓娓道来,以唱词叙事,饱含无奈之情,更加渲染刚相聚又离别的画面。当戏中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感人的唱词与腔调瞬时唤起受众的生命体验。

  ”父母在,不远游“,更加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感悟忠孝文化;感谢妻子的善解人意,体味家庭文化;忠孝节义的亲情文化精神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主题,对《四郎探母》的不断演绎可以使陌生人产生共鸣,变成一个站在统一战线关系密切、温情脉脉的群体,甚至可以再度加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正如著名作家龙应台所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12]

  数千年前的一曲《四郎探母》能让今天在场的观众百看不厌,情感如开了闸的洪水得以宣泄,尤其是那些历经沧桑,经历过分别的老人们,正如《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这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力量。”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民族,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粘合剂“使我们更加团结,更好地为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共同努力!

  当下,各大戏院重温《四郎探母》经典剧目,首先《四郎探母》不可否认的是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展现那个时代的伦理观,闪耀漫漫历史长河的一星,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看到其体现人道主义光辉、传递正能量的一面,作为体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杨家将故事系列的艺术瑰宝,其再度演绎对当下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味强效”粘合剂“,其文化底蕴,杨家将身上所体现的忍辱负重前仆后继、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勇往直前、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品德,无论是当下还是将来都流放异彩,使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与日月同辉,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齐如山。齐如山全集(第二集)[M].台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

  [2]曲六乙。《四郎探母》与推陈出新//艺术,真善美的结晶[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0.

  [3]傅谨。杨四郎的伦理底线//老戏的前世今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N]. 人民日报(社论),1958-11-23.

  [5] 蒋 勋 . 不 可 言 说 的 心 事 [N]. 联 合 报 副刊,1998-10-5-10-6.

  [6]安志国,陈国卿。京剧四郎探母的艺术魅力[J].戏曲艺术,1985,(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