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新时期京剧作品的创作困境与对策

来源:戏剧文学 作者:周宇洁
发布于:2019-11-15 共5018字

  摘    要: 京剧创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和审美层次,体现出时代个体人文修养和社会整体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艺术现代传播方式会产生新的变化,其创作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使得京剧呈现出另一种生命状态。京剧创作在艺术与历史的不即不离、演员与观众共同营造情境不即不离的双重叠加是新时代京剧艺术保持生命活力的根源所在;京剧艺术面对信息化发展高速、快节奏和浅阅读为特征的“读图时代”踟躇犹豫,发展历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创作情绪,需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从容处之,辩证地因袭程式,直面困境;当代京剧人只要树立和坚定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尊与自信,摆正创作心态,增加文化定力,定能绘出一幅展现当代人文风貌、绽放东方文明光彩、凝练国粹艺术精华的华美画卷。

  关键词: 不即不离; 因袭程式; 当代存在;

  京剧艺术创作,记录着中华民族厚重历史积淀,彰显戏曲千年璀璨的精神面貌,结晶出情感与内涵俱佳的舞台硕果,流传至今200年。新时代解读京剧艺术创作,关乎到京剧传承与发展,更显示出京剧人不忘初心、立足当下的整体精神姿态。当今人们的娱乐审美需求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层面,浮躁的创作心态随着文化的自信和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得到极大的自我沉静,正视过去京剧创作唯政治论或商业论的历史并在审美上呼唤新的艺术作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京剧艺术发展的规律。本文通过“京剧艺术的不即不离”“读图时代京剧创作困境”“自信捕捉京剧当代存在”三个方面,解读京剧创作如何更好地融入多元并存的新时代。

  一、京剧艺术的不即不离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称。”[1]P27京剧艺术诞生于1840年左右,历经几代政权的更迭,烙印着历史文化记忆,凝聚和传承着中国古典戏剧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渊博深厚的集大成,也是戏曲文化思想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活年鉴”。而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京剧,作为一种个体演员直观表现的舞台艺术,其唱腔韵味在每个时间上的“瞬间”,身段造型在每个空间上的“瞬间”,以及所有舞台因素共同作用在每个时空上的“瞬间”所产生的质感、优美、洒脱均具有不同层面的视听冲击力,这种冲击力通过碰撞心灵的快速综合,立刻会被观演双方整个机体感知,达到“心心相印”。“观众所体验到的既不是演员也不是角色,而是两者的关系。”[2]P183观众坐在台下,在有限的时空内,进入剧情感受、跳出人物品位,与剧作家心意互通,从演员身上看到角色,体会到了各种人生况味,台上台下形成一种观演默契,剧作家、演员、舞美、观众共同经历并完成了一段愉悦的审美体验。所以,京剧创作从剧本立意开始,就将情节构思建立在舞台假定性上,着眼于这种“心心相印”,立足于“灯服道效化”中国美学追求,传达出京剧艺术的可贵与精神。但是,这种需要一定美学积淀来领悟、需要一定时间仔细品味的“国粹”,如何面对习惯于快节奏、速食文化的现代人?答案简单却耐人寻味。
 

新时期京剧作品的创作困境与对策
 

  现代观众与京剧本体需要走得近但又不能走得太近———“拉近距离”的同时还要“保持距离”,最好的尺度是“不即不离”:“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3]P25京剧作为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其血统相对纯粹与单一,而华夏文明中的农耕文化属性使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程式技能,京剧创作多追求表现对象的“神似”(内在意蕴)而寓意繁复多元的文化生活。如“立象以尽意”讲的就是观众与演员观演过程中共同完成的“共鸣”。这里的“共鸣”需要观演双方心领神会彼此的意图,欣赏这种“瞬间的美”与“整个全局的美”在这个演出过程中的关系处理。而这一审美过程,是要建立在演员和观众长期“磨合在剧场”形成的“默契”的基础之上,因为这种“默契”到来的早与迟、领悟的深与浅是观演双方审美建立的首要元素,直接影响着观众产生的体悟和认同。“他(梅兰芳)没有力量解除古典形式的束缚,因为那些形式是几世纪以来由多少老伶工们琢磨、锻炼而成,几乎是铁定的规律而且是最完整的美了。然而,他终于超越了所有的老前辈们。他的唱法至今还是比较最正式最规矩的一种,而他的演剧却给了其所演的角色以活的生命。旧时代命令他演妇女的角色,他把妇女的角色演到妇女们的灵魂深处。”[4]作为京剧创作元素中极其关键的演员,必须深谙时代精神并展现出足够的舞台魅力,灵活运用程式规范下的技能技法,捕捉所表现对象的灵魂,传达出主题表达的关键,才能与观众建立起一种“共在的存在”,满足观众日常无法体验到的审美。由此可见,演员技艺的琢磨、剧本构思设置不可偏废,只有将表现的角色放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传承的脉络里,才能确保演员表演感人鲜活,观众体验真实酣畅。细读传统京剧表演与剧本的相互关照又紧张对抗的关系便会发现,在传统京剧作品中多数的“历史”,都只是为了“表演”的需要提供的创作“历史材料”,其目的不是还原真实的历史,而是通过表演唤起观众那股古今浑然的历史感,引领观众进入一种似有还无的历史情境,表达演员与观众共同的“集体记忆”。而这种大众共有的记忆,起源于个人思想意识,发展到社会群体的主导思想,成为一种社会的凝聚力,久之便沉淀为民族的心理凝练成文化的传统。京剧创作在艺术与历史的不即不离、演员与观众共同营造情境不即不离的双重叠加,使得不足200年京剧历史创作和营造出了大批量懂“舞台表演”的观众和“个人熟悉体验的历史”。可以说这是带有强烈民族性的、经过京剧元素提炼加工、获得“圈内人士”认同且带有“拈花微笑”主观色彩的京剧史,更是一段印记在国人集体无意识深处的戏剧互动观赏史。

  二、读图时代京剧创作困境

  新时代信息化发高速展,浅阅读、快节奏和海量信息冲击提高了人们的接受效率,这是“读图时代”的典型特征,阅读和视听均追求快速高效的方式方法,自然会削平人们静心体味戏剧审美(一切阻碍当下人理解问题的)的深度,而按照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理念对号入座进行分析且将发掘隐藏的深处人性(恶)成为“时尚追求”,这一切受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影响,更是文化信息泛滥冗余的必然结果。新时代生活方式上的种种“直观”要求,反映在京剧艺术创作上,最受影响的是其第一道工序———剧本。“读图时代”诱导着编剧以“短平快”为原则进行创作,很多京剧编剧因此放弃了职责操守,开始了充满铜臭、迎合吹捧甚至是违背良心的创作。曾几何时也曾把布·马修斯的话挂在嘴边,心中默念:“剧作家第一职责是要弄清楚他那个时代和他自己国家的观众究竟喜欢什么……他必须与观众有共同的感情,以致使得他们与自己也有共同的感受”[5]P71-72,但是此时将“共同的感受”曲解为商业价值下的迎合与奉承。编剧创作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京剧,大多以解构传统手法满足观众快捷视听,在这种艺术价值观指导下的京剧作品无论如何喧闹夺目,最终只能是博人一笑、昙花一现。

  京剧艺术发展到当代已不仅仅指代几场演出或几个类型化的人物,京剧凝结着各个时代审美风尚和技法特色的演出形式,已然成为解读中国奥秘的一枚文化符号。而一提到“文化”二字就绕不开继承和发展的历史态度。京剧创作在坚守文化传承的稳定前提下,如何“与观众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感受”,适应“读图时代”并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是困扰创作者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文化层面分析,就会发现京剧从诞生至今一直被儒家经典环抱,道德至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影响着京剧功能、矛盾冲突和人物设置,而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以睦相守的程式化提炼,无论是角色的一招一式还是唱腔的细化和推敲,都被赋予了创作程式。程式要求京剧艺术的表现和体验传承和发展,且必须按照在生活化的基础上进行修剪、提炼和归纳已定“程式”,确保其“有规则的自由动作”的方法与规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说中国的戏曲表演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6]P13虽然京剧程式在与世界戏剧的交流和碰撞中曾进行过大量的写实改革,也曾在创作上努力使自身获得极大的拓宽和多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下东西方戏剧共同面对的问题不再是戏剧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而是与科技进行的一场无硝烟的对抗与博弈。不可否认,科技通过快捷的电子媒介满足并拔高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在许多人眼中“剧场这种看似不会改变的观看模式”似乎只能在原地踏步,很多人甚至担心,传统剧场的演出模式能否跟得上时代节奏?这些质疑使得本来已经相当“焦虑”的京剧创作者更加难以把握自身的作品,因为作品的诞生首先要拥有顺应时代审美的内涵,其表演更需要大量的观众来欣赏和支持。瞻前顾后,面面俱到,犹豫不决的创作情绪渗透在具体作品中,改变了京剧最原始多元与包容的原始意义,这既有长期以来的京剧历史文化遗存问题,更有时代发展京剧创作该何去何从的现实原因。

  三、自信捕捉京剧当代存在

  中华文明的农耕文化必然会形成国人信仰特征与相应的思维习惯,而文化文明中,无不包括各类知识、艺术、信仰、习俗等因素,京剧创作作为戏曲艺术精华留存必然具备相应的特色。正如接受美学大师姚斯所说:“一部文学作品……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7]P26当下京剧继承和创新,要想把京剧从纪念碑(博物馆)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要树立和坚定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尊与自信,承认京剧文化是一种高级的戏剧人类学,是承载民族记忆的一种实在喻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新时代应发挥剧场艺术的优势,在创作上坚持包容与多元并进,既能坚守传统经典甘于寂寞,又能在传承经典中创新,将创新与不断发展的科技相融合,把京剧打造成融合多种现代化手段和彰显时代人文精神的一种小众艺术。小众艺术适合新时代京剧定位,但小众艺术不代表精英情怀至上和过度的理性指导态度。新时代的京剧创作者不能以精英文化“舆论领袖”的身份自居,对观众进行过多的教育和劝化,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同时有的京剧新编剧目虽在用大众视角描写普通群众,但对待大众疾苦和生活困惑存在居高临下的俯视,甚至流露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嘲弄价值倾向,人为地拉大了与大众娱乐审美的距离。长此以往,会使普通观众失去兴趣而远离剧场。

  其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面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逐渐被模糊与被消解的现实,应顺应历史发展,承认世界交流文明互动是一种进步,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本质和世界当下普遍的美学精神。站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共通平台上,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传统和个别,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要求京剧创作熟稔东西戏剧理论的同时,超越既定框架,借助科技手段,发挥本体特色,构建和完善科技时代下京剧的创作及传播系统(如3D技术的运用、微折子戏的创编等等),创作出有品位、有担当、有情趣的作品。同时,更应该注意京剧创作最早来自民间的起源,这关涉到剧目是否能构建起编剧(导演)、演员、观众之间足够的民间娱乐情境,是否能塑造出鲜明生动且留存心底、代代传承的舞台人物,这些均应引起新时代京剧创作者的思考。

  第三,摆正创作心态,增加文化定力。每一种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一种对抗式、竞争式的对手以实现自我革新和提升,当今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另一个存在的“他者”,从而反观自我,更好地摆正创作心态。所有的经典作品在创作时都需要摆正心态,而摆正心态的首要任务便是抓住时代精神。新时代有一部分京剧创作者顶着某个时间点成名的光环,却无法再次创作出具备时代价值的作品,无法再次“发出”带有本民族特质的声音,更无法让观众感受到这个曾经的“弄潮儿”在当下民族和时代中的独特思考和个性表达———归根结底这是创作心态出现了偏差,是急功近利价值观在作祟。新时代京剧创作要敢于直面现实,创作出感染力和深度俱佳的作品,是否具备批判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真知灼见是作品立得住的价值标准,必须杜绝一切主题先行和粗暴的图解政治,禁止舞台角色的概念化及“千人一面”的人物塑造。

  相信,只要京剧创作者掌握住时代风向标,摆正创作理念,在创作手法上坚持多元,在舞台元素中加入必要的科技辅助表演体系,捕捉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点……那么,京剧的大写意精神和创作程式必将在新时代大放光彩并诞生出一部部彰显时代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美]理查·谢克纳,环境戏剧[M],曹路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 费穆,序言[J],载生死恨,特刊,1948年。
  [5][美]布·马修斯,怎样写剧本[J],罗晓风选编,编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6]梅兰芳,梅兰芳文集[C],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7][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原文出处:周宇洁.新时代京剧艺术创作论[J].戏剧文学,2019(10):71-7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