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瑞典、丹麦、芬兰、荷兰、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挪威、捷克、加拿大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开始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而澳大利亚正在制定碳排放解决方案。此外,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还在试图推行“碳标识”。以碳关税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发展,我国经济面临的新一轮挑战迫在眉睫。随着对碳关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碳关税在当前世界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
国内碳关税研究概述
1.对碳关税的定性研究
张秀娥等认为,部分发达国家为达到其政治经济目的而开征碳关税,不仅违反了 WTO 基本原则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也有悖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
俞海山认为,在当前条件下,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其消极影响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而积极影响大多难以在近期收效。概括起来,碳关税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减少外贸出口、减缓制造业发展、损害居民福利。从长期看,邱嘉锋等认为,碳关税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李继峰等则认为,碳关税有利于推动外贸、价格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完善等,但这些积极影响多以倒逼机制为主。
从发展趋势上看,张秀娥等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将成为推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低碳化也已在客观上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味抵制碳关税而不迅速进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行为将是没有出路的。减排的压力、碳关税的潜在威胁和世界经济低碳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基于 CGE 模型的定量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所用的方法主要集中在 CGE 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上。CGE 模型又称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政策模拟分析。自从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实施碳税,CGE 模型就被相继应用于分析碳税政策对能源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出口、投资、消费、GDP 等宏观经济指标和发展趋势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基于 CGE 模型,探析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文献着重于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其具体影响程度大小的研究仍然不多。现将近期国内学者基于CGE 模型对碳关税的定量研究简述如下:
(1)李继峰等在建立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局部均衡影响分析框架定性的基础上,采用 2007 年的数据,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定量测算了碳关税对 29 个行业出口品的经济影响,并从直接冲击、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三个角度予以具体阐述。在其局部均衡分析中,他们将国内生产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假设为一种既可内销、也可出口的综合产品;将各种进口品和服务假设为一种既可用于中间投入、也可用于居民消费和投资的综合进口品,但它不能出口,并暂时简化了碳关税可能造成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其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将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解为:碳关税对出口品离岸价的影响、碳关税引起的国内名义价格的相对变化、碳关税引起的实际 GDP 损失三部分。之后,运用 CGE 模型测算得出的最终结果表明,碳关税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小于对名义价格水平的影响;对高耗能产业如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出口抑制作用较大,而对高附加值产业如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的出口影响却很小,甚至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刺激作用。
(2)袁嫣则在确定 CGE 模型一般结构的基础上,选用 C-D 函数进行测值。采用 2011 年的数据,构建碳关税对我国影响标定,建构了生产模块、对外贸易模块、收入支出模块、碳关税模块,得出碳关税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总体、能源结构和部分省区的影响。在其结论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碳减排率在从$10/t,到$40/t 碳排放的碳关税税率区间内呈上升趋势,但当征收大于$50/t 碳排放的碳关税时,碳减排率呈下降趋势(见图 1)。
1.碳关税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
根据以上定性及 CGE 模型定量研究,可得出开征碳关税对三大产业可能的具体影响,并由此得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结论。笔者采用袁嫣的定量分析结果,[5]得出了不同碳关税税率水平下我国三大产业受影响的趋势(见图 2)。
(1)从图 2 横向上看,鲍勤等认为,随着碳关税税率的提高,当碳关税税率在$10/t~$40/t、$50/t~$90/t 这两个区间范围内时,GDP、各产业产值、居民收入和社会消费总额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碳关税推高了出口价格,导致其需求下降;当碳关税税率在$40/t~$50/t 区间范围内时,除了第一产业产值仍保持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受负面影响程度均呈减少趋势。其原因是碳关税的征收,迫使生产要素从高碳排放部门向低碳排放部门转移,同时,促进了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作用,而在我国高碳排放部门很大程度上与高能耗部门相对应;当碳关税税率在$50/t~$100/t 区间范围内时,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降幅趋缓,其原因是各部门、商品间的替代作用,以及生产要素对能源的替代作用是有限的。所以,这一碳关税税率水平对整个经济所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对而言更为严重。
(2)从图 2 纵向上看,随着碳关税税率的提高,各指标按受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第一产业产值、居民收入、GDP 与第三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社会消费总额。其中,随着碳关税税率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受负面影响幅度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是第一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碳排放中间产品的刚性需求较大,碳关税借推高生产成本推高了价格,从而降低了出口需求。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和居民收入则是在总体下降的同时,在$40/t~$50/t 的碳关税税率区间范围内降幅减少,其原因同上一段所述。
综上所述,随着碳关税税率的增加,GDP 及三大产业总值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收入与消费方面,居民收入总体上随着税率的提高而不断减少,社会消费总额也在总体上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可以说,碳关税对我国经济总体上有一定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呈扩大趋势。
2.碳关税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
根据李继峰等的测算结果,[4]绘制了对应于 29 个代表性行业出口品各自碳排放量的碳关税税率比较图(见图 3)、碳关税导致各行业出口损失的分解图(见图 4)。
(1)如图 3 所示:从横向上看,碳关税税率最高的前5 个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些行业都属于高耗能产业,从而在数据上佐证了碳关税有助于抑制我国高耗能产业发展的说法;从纵向上看,共有 15 个行业的碳关税税率低于 1%,7 个行业的碳关税税率介于 1%和 2%之间,7 个行业的碳关税税率高于 2%。总之,碳关税虽然影响范围涉及所有行业,但受其影响较大的行业集中在几个主要的高耗能行业上。
(2)如图 4 所示:从横向上看,碳关税的征收会导致各行业出口品离岸价下降,而出口量增减不一。具体说,征收碳关税会导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其他行业的出口量扩大,而另外几个行业出口量下降;从纵向上看,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其他行业,较低的碳关税税率导致这些行业的出口品到岸价降低,根据市场均衡条件,可知其出口量不降反增。而对另外几个行业,较高的碳关税税率在实际上抬高了这些行业的出口品到岸价,从而导致价和量双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金属制品业出口离岸价降幅大于出口量增幅,导致该行业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风险增大。
综上所述,碳关税对于我国高耗能产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对于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正面影响。此外,也可能使金属制品业陷入贫困化增长。
我国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随着国内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异军突起,以及世界各国低碳产业发展取得各种新成就,应对碳关税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鉴于碳关税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差异较大,所以需分类对待。
1.三大产业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1) 制定并强化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
(2)建设国际贸易人才特区,注重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价格体制改革,通过进一步理顺要素市场价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根据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布局,调整我国现有的外贸产品和地区分布。同时,努力扩大内需,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完毕前的权宜之计。
(4)第一产业应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绿色农业、低碳农业,鼓励生产有机农产品,降低农产品的内涵碳排放,从而降低未来碳关税的不利影响。
(5)第二产业应在做好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关注国际上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趋势,争取借此契机实现在低碳技术产业化方面的领先。
(6)第三产业应进一步降低其内涵碳排放,充分利用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等工具,在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助推第二产业的低碳化改造。
2.各行业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1)对于高耗能行业,应在政府政策引导下,通过行业内对话等途径,有步骤地通过兼并重组、升级改造和产业链规划等行动,在扩大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
(2)对于高新技术行业,应紧跟世界低碳技术发展步伐,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行业内联合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借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热潮和未来碳关税开征之机,以物美价廉的低碳产品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3)对于金属制品业等有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的行业,应自觉加快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以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抵消未来碳关税对出口离岸价和到岸价的扭曲。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内合作、避免恶意竞争,并努力在国内和国际两方面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张秀娥,杜青春.碳关税对全球贸易体系及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学术交流,2013,(1):107-111.
[2]俞海山.应对碳关税:基于政府、企业两个视角的分析[J].江汉论坛,2012,(10):33-36.[3]邱嘉锋,梁宵“.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经济学动态,2012,(8):42-45.
[4]李继峰,张亚雄.基于 CGE 模型定量分析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品征收碳关税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2,(5):105-118.
[5]袁嫣.基于 CGE 模型定量探析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3,(2):92-99.
[6]鲍勤,汤铃,杨列勋.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0,(6):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