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叶,美国已进入高度机械化生产阶段,急切需求提高劳动操作效率使劳动生产率增加。心理学家适应社会需求逐渐从观察人的内心世界走出,进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领域,麦独孤和皮尔斯波利就都曾提出心理学可以最恰当定义为研究行为的科学,但行为主义真正成为独一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1913年发表 《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而宣告正式成立。
1.古典行为主义 (S-R)
华生狠狠抨击了内省法,他认为意识概念不合理,内省法心理学家们根据需要假设把一些东西放到意识中,于是在分析意识时,找到的自然也只能是他们当初放进去的东西,他们却总是在争议这些当初放进去的东西,造成内省结果不统一,如果连最优秀的精神分析家们对同一意识元素也是持有不同观点,那这一概念应怎样被大众所接受。华生由此结合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放弃意识元素,通过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提出“刺激一反应” (S-R) 公式,认为行为的最小单位是刺激反应联结,称复杂的反应为动作,即一个动作就是一组反应,促使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原因是整个的一组反应按照一定方式 (本能或习惯) 加以联合。根据华生观点,一切的活动是以动作为单元,刺激反应为单位通过条件反射叠加组合,重复累和。连情绪亦是如此,复杂情绪的形成也不过是建立在爱、怒、惧基础之上,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将这三种原始情绪整合发展循序形成的,而这三种基础情绪是涉及整个躯体参与的强烈变化,可用外部表现加以定义,也是动作。华生否定思维机制在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主张外周论,提出思维位于外部器官,彻底远离内省、意识等与内部心理有关的说法,表明古典行为主义对身体外部组织的重视,意图通过外显观察来解释所有行为并总结行为规律,但同时全盘舍弃意识也是这一学说的弊端,和精神分析只注意意识而忽视行为的研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极端的表现。
2.新行为主义 (S-O-R)
由于华生过于简单剖析人类行为,在处理意识方面过于偏激,遭到各学派质疑,为稳定行为主义流派发展,新行为主义学者的研究不再只停留刺激反应阶段,而是将范围扩展,逐渐吸收内省法的精华,承认人的内在因素并加入刺激与反应中间作为中介量,用“O”来表示,各新行为主义学者因研究重点不同,“O”被赋予的意义也就随之不同。追溯渊源,是起始于从1929年伍德沃思在 《心理学》 修订中建议使用S-O-R公式来替代S-R公式,后又在1930年将S-O-R公式修改为W-S-Ow-R-W,在刺激反应两端都加以外部环境,表示人内部心理和行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互动,有机体反应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条件反射,更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这一观点深刻影响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所持观点虽各有千秋,却都基于该公式。
2.1托尔曼之目的行为主义
托尔曼继承霍尔特的目的论,并发展为目的行为主义,认为行为由内在目的和认知等因素决定,而这些因素以试误学习外显,可做观察研究,也可进行调控。托尔曼摈弃华生把刺激反应看作是行为的最小单位的观念,将行为整合化,以一个整体来对待,提出公式B=f (S、P、H、T、A),即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然而从S-O-R来看,托尔曼学说中的“O”所代表的就是目的和认知,行为体现内在的目的性和认知性,由通过有机体为获得或躲避某事物而进行的试误学习表现可以得出。关于目的,他则解释为有机体为达到安适状态并躲避不利情境的手段,与“趋利避害”的本能相近,大胆引入意识元素,同时定义大量新概念,若说华生是创建了新的体系,那托尔曼则是创建了新的规则,但也正是这些新规则使托尔曼的理论晦涩难懂,不易理解。
2.2 赫尔之假设-演绎行为学
赫尔是一位严谨数学家出身,他的学说自然带有浓重数学气息,试图把人的行为规律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出来,这样便可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精准结果从而达到预测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研究心理学必须由原理根据提出清晰公设,涉及相关的术语应有可信性定义,然后从公设出发,运用逻辑演绎推导定理,最后结论能经科学验证。赫尔的学说同样围绕公式S-O-R,在假设- 演绎行为学中,“O”代表的是内驱力,也就是说他推导的公式都是针对内驱力这一内在因素而言。不得不说,采用数学公式来研究人类行为具有客观科学性而且将人的内在因素考虑其中,学科中和,引领当前心理研究潮流。但与此同时,横向看,人的心理复杂程度之深;纵向看,每个个体心理存在的差异之大,远非一个公式所能全部涵盖,最起码赫尔一生也未研究出这样一个公式,虽不能就因此否定这个公式的不存在,可就目前为止科技水平还是不允许的。
2.3斯金纳之操作性行为主义
斯金纳把行为视为一个自足的主体,不是作为内部心理事件的反射,也不是机体的内部原因所为,是人在生存环境条件下的经验过程的产物。[1]
他认为所谓强化,就是指刺激引起反应后,该反应行为结果可能促进或削弱二者之间的联系。一类是由某一特定刺激引发的反射性行为为应答行为,这就是华生所谓的刺激反应连结;另一类则是由环境引发的更为复杂的操作行为,这便是斯金纳的观点。人的行为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受强化作用影响,外界环境强化有助于有机体行为形成和发展,证明从外部着手调控内部心理的可能性,斯金纳也由此设计出学习机器,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得到良好效应。对于斯金纳学说,S-O-R公式中的“O”表示强化,他曾提出公式R=f (S·A),但他并未因此陷入对影响条件发射的其他条件“A”的纠结之中,反而另辟蹊径从外界环境对反应结果评价而产生强化的角度提出观点。正如斯金纳所自己承认的一样,他将人看做是经验和环境的绝对产物,认为理解人并非一定要从特定本质出发,只需观察刺激、反应、强化效果就可以完成,所强调的并非环境条件塑造出人性本质,而是过分地强调人与环境条件的互动关系,但这种互动也仅停留在人刺激反应作用于环境,环境再回馈于人,对人强化,使人行为发生变化,只是环境对人单方向的信息流动。
新行为主义者都是把行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自足体,由自身独特思想支配,这与以动作为单位将行为分割,任何活动都是刺激反应联结叠加与意识一点不相关的早期古典行为主义截然不同,这是新行为主义的改进之处。但该体系仍存在不足,他们对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都止停步于人行为作用于环境,环境反馈信息于有机体,通过信息分析对有机体行为产生影响,并未考虑人的行为同样是影响外界环境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流动是双向的,作用是互相的。
3.新的新行为主义
随着各流各派观点云集,百家争鸣,各学派思想均有融合现象,同时行为主义渐渐步入低潮,走向衰退。在此态势下,班杜拉吸收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思想为行为主义所用,形成新的新行为主义。针对新行为主义影响单向的弊端,班杜拉提出三元交互论,认为个人和环境,任一因素都无法发挥作用,环境作用于人的同时,人也作用于环境,行为、认知、环境之间是交互作用的。他还提出观察学习,以往的行为主义都是以直接经验和强化获得为焦点,都是有机体直接作用于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又直接反作用于有机体,班杜拉则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任何行为也都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获得,形成替代反应和替代强化。他在实验方面上最大进步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超越了过去行为主义以动物为被试的传统,避免从动物研究得到的结果推广于人的错误倾向,使其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纵观行为主义六十载,行为主义的发展就像是在盖高楼,华生建立框架,而后新行为主义进行砌砖补充,新新行为主义则是安上窗户,与外界相连,和其他科学融合。对该体系理念理解分析评价总结四点如下:其一,环境决定论,注重外部世界对人的行为发生、发展影响,以及对人的行为变化的干预,整体的思想还是刺激反应,只是是否放宽与内省法界限和放宽界限后引入的元素差异,比如新行为主义中托尔曼引用的是目的,而赫尔引用则是内驱力;其二,行为主义一般很少考虑人的特性和超越低等动物的优越基础,甚至把人与机器、动物同等,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抛弃人的特性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是适用于人类的,像行为主义研究者喜欢以动物实验结果推人,得到的规律也是必然会有误差。虽然班杜拉在此已有改进,但这仍是行为主义实验研究的致命漏洞;其三,行为主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的,当然这是为了更有效的掌握控制变量,但实验室环境毕竟不是自然环境,生活场所的改变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其四,行为主义初衷是将对人研究从简化,从有机体外部可观察的简单行为入手,得出有共性的人类统一行为规律,这也是批评内省法的理由,行为主义的形成背景决定它的初衷。那是内省法处于衰退的时期,而在当时内省法是主要研究方法,其直接研究人的内心,外部可观测尚且未知,直接了解内在不可视的,其结局不言而喻,而且内省法是自己报告自己内心,相当于用自己的大脑研究自己的大脑,得出结果自是主观的,不全面的,若是完全依赖这样测出的结果,则得出的结论也自是不可靠的。所以,行为主义才用实验的方法,可操作的仪器,遵循客观性原则研究外显行为。也许正是在一个研究人内在因素极端的时期,使得提出的论点也颇为偏激,华生完全舍弃有关意识的一切。但在华生之后的行为主义研究,都或多或少会纳入内省元素,而且越发展纳入的元素所占比重也越大,似乎一直是在对精神分析的妥协,其实不然,准确来说是学术的融合,像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就是完型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实验内省法、行为主义众思想的汇总整合,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法也是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思想组合升华。虽然,如今行为主义在心理学中地位大不如以往,但它对心理学的影响仍不可小觑,现在即使是认知主义引领潮流,其行为主义身影仍依稀可见,其实,心理学发展不过是新兴论点吸收过时论点,学派之间互相精华吸收,学术流动的结果。
行为主义目前仍有研究前景,该学派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纳入内省元素,也可以从逐渐重视神经系统、遗传因素角度出发。研究神经系统对人的行为发生、发展影响,可采用脑电仪器,眼动仪等先进科技,实验结果精准观察过程清晰,为提高准确度可配合使用问卷、访谈等实验方法。心理学发展到现在,各学派思想已经深深受行为主义影响,或多或少都有其思想成分。
参考文献:
[1] B.F.斯金纳 (陈维纲,王映桥,栗爱平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 李晶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述评.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3]月国安.论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关于人的行为原因的研究.心理学报.1982.
[4]宋耀武,景宏华.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评析.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