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北京一功能社区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调研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9 共2994字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改变要求人们必须尽快适应现实生活。科技工作者是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掌握相关专业的系统知识、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传播、推广、应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员[1]。

  他们处在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主流位置,工作时间长、生活工作压力大,身体过度劳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各种相关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在不少科技工作者身上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状况,并且影响着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功能社区为单位展开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调查,进一步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婚姻、学历、年龄和收入水平的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差异,为在功能社区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某功能社区年龄在18~59岁之间的在岗科技工作者为对象,随机选取385名进行调查。该功能社区内的单位均为某科研院所的下属研究中心,因此,调查对象均为科技工作者。

  1.2 研究工具
  
  1.2.1 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人均家庭月收入情况等。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2]该量表于1975年由Derogatis编制,它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个条目按l(无)~5(严重)计分,总分是90个条目所得分之和,因子均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条目分之和/组成这一因子的条目数。

  本文以SCL-90量表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者即判断为心理障碍阳性[3],任一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被试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

  1.3 调查方法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按照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的科技工作者说明问卷调查方法,被调查者根据最近一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卷,所有调查在1个月内完成。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 11.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对不同性别、年龄、婚姻、学历水平、经济收入人群的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总均分及各项因子均分进行差异比较。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回收率99.5%。具体人口学特征见表1。【1】

论文摘要

  
  2.2 该功能社区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据SCL-90调查结果显示,9个因子中任一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分的人数有94人,占总人数的24.54%;大于或等于3分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3.9%。由上可知,该功能社区内有24.54%的科技工作者存在着轻度的不良反应,被诊断为心理障碍阳性;有3.9%的科技工作者存在着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16.97%存在强迫症状,9.66%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9.92%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9.66%存在敌对情绪。

  2.3 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采用单样本t检验,将测试结果与全国正常成年人群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见表2。【2】

论文摘要

  由上表可知,科技工作者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除精神病性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该功能社区科技工作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

  2.4 该功能社区科技工作者不同社会学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本研究统计分析和χ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科技工作者,除躯体化因子得分女性显着高于男性外,在阳性检出率和其他各个因子的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的科技工作者在阳性检出率、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显示,该功能社区的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方面。

  不同年龄组科技工作者阳性检出率、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得分见表3。【3】

论文摘要

  
  由上表可见,不同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28岁组的科技工作者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最高,达37.5%,其次是45~59岁年龄组,29~44岁组阳性检出率最低。同时可以看出,18~28岁组在总均分、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着高于29~44年龄组;45~59年龄组躯体化得分显着高于29~44年龄组。由此可见,18~29岁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科技工作者容易出现焦虑、精神病性等问题,而45~59岁的科技工作者在躯体上更容易出现相关问题。

  不同学历科技工作者阳性检出率、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得分见表4。【4】

论文摘要

  由表4可见,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总均分、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的得分显着高于博士及以上学历科技工作者,总均分、抑郁因子显着高于本科学历科技工作者;本科以下学历的科技工作者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博士及以上学历者。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该功能社区内18~59岁的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一般人群。这主要与科技工作者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科技工作者一般从事脑力劳动,其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且知识丰富、自我调节能力强,即使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也能及时地调节,心理健康水平并未降低[4]。同时对比同类研究也可以发现,本次调查的北京市该功能社区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省市的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5-7],这可能与本次调查的功能社区性质有关,本次调研的功能社区主要集中的是一些政府科研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其学历层次相对较高、工作相对稳定。但仍然可以发现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4个因子的阳性发生率较高。其中,女性科技工作者躯体化因子得分显着高于男性,44~59岁的科技工作者躯体化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这说明女性和45岁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容易出现头痛头晕、背痛、肌肉酸痛、胃肠道和呼吸系统不适等躯体症状;婚姻对心理健康水平无显着影响;刚步入工作岗位的18~28岁的科技工作者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因为刚从学校步入社会,有一个心理上的空档期,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适应,容易过度担忧,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也显着高于其他组人群,这与硕士学历科技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相对于本科学历和本科以下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有更强的事业心,给自己更高的期望和目标,压力也相对更大。但相对于博士及以上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来说,要想取得同样的晋升,需要付出更多,更容易出现相关心理问题。

  由此可见,各科技工作机构应重点对女性、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加强心理沟通,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一旦出现相应心理问题应及时展开心理干预,通过各种方式疏导调节;同时,建议在功能社区内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加强心理知识普及教育。可采取举办相关讲座、开展主题活动等方法,强化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自我调节能力[8],并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问题疏导服务,保障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薛姝,何光喜,赵延东.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的现状 与 障 碍 [J].中 国 科 技 论 坛,2012,(1):126-130.
  [2] 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92,2(增刊):101-103.
  [3]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15.
  [4]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中国神经 精 神 疾 病 杂 志,1986,12(5):260-263.
  [5] 高瑾,李育民.山西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3):163-166.
  [6] 朱晶晶,李云,祁慧,等.徽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85-8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