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民航飞行学员不同训练阶段的应激及管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3 共4660字
论文摘要

  应激是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HansSelye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与完整,应激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即对应激源的身心紧张状态及生理心理反应.

  根据耶克斯道森的倒U型曲线,适宜的应激是必须的,能够激发人的潜能,本文所述的应激主要指不良的或过度的应激.

  我国民航飞行员的主要培养方式有院校培养、空军转业以及招聘外籍飞行员等,但主要还是来自于院校的培养,后两者所占比例很小.

  目前,在招收民航飞行学员的院校中只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实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其他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滨州学院等院校在内,绝大多数采取的是“2.5+1.5”的培养模式,即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在国内进行,另外一年半的飞行训练在我国民航局认可的国外航校进行.

  由于文化差异与环境改变等诸多问题,民航飞行学员在国外飞行训练阶段将面临更多、更严重的应激,由于应激原因引起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等问题是导致停飞的重要情绪障碍,因此良好的应激管理对民航飞行学员具有重要意义.

  1、民航飞行学员国外飞行训练中的主要应激源

  1.1生活环境改变及文化差异

  民航飞行学员国外飞行训练时会面临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文化的差异.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家Holmes等人编制的生活应激事件量表,民航飞行学员的国外飞行训练包含了入学或毕业、生活条件变化、个人习惯的改变(如衣着、习俗交际等)、转学、消遣娱乐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饮食习惯变异等多项生活变化事件.

  这些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应激,多种因素相加也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应激.

  生活环境改变和文化差异导致的应激与“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直接相关,“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Oberg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民航飞行学员国外飞行训练的航校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等,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巨大.

  民航飞行学员“文化休克”的原因主要有语言的差异,如语言文字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肢体语言的区别等,饮食的差异,生活习惯的改变,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等.

  “文化休克”导致的应激程度与民航飞行学员原有文化与训练国文化差异的大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以及是否有训练国生活的经历有关.

  1.2飞行训练环境

  民航飞行学员在不舒适的环境里进行飞行训练,很快会进入疲劳、厌倦以及紧张的状态中.

  飞行训练环境中的应激源主要有不适宜的温度、较高的噪音、过分的潮湿或干燥、振动及颠簸、光线过暗或过亮、浓烈的气味、低气压等.

  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大部分国外航校都是采用经典耐用的塞斯纳(CESSNA)172R作为初始训练的教练机,并且大都比较陈旧.

  这种机型没有空调,夏天训练时舱内温度甚至超过40℃,民航飞行学员在这种训练环境中会大量出汗失水.

  此外,由于大部分飞机陈旧,噪音水平也相对较高,飞机噪音加上无线电噪声甚至能达到90dB,飞机噪音和振动联合作用容易引起生理及心理较高的应激水平.

  1.3学习及训练任务

  民航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前首先要进行理论学习并且要通过所在训练国规定的各种理论考试.

  多数航校对于理论考试的补考次数有着严格的限制,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和次数内通过考试将面临暂停训练甚至淘汰回国的危险,从而给学员造成一定程度的应激.

  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国外航校一般会在天气和管制允许时大量安排飞行训练任务,以便充分利用天气及空域.

  因此很多情况下,民航飞行学员的训练任务会出现极度不均衡的现象,训练时长不固定,训练时间也没有规律,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民航飞行学员的应激水平.

  根据我国民航局的相关要求,航校必须有15%的淘汰率,其中私照10%、商照5%,且不包含地面课淘汰,并且被淘汰的民航飞行学员将终身不得从事商业运输飞行.

  由于淘汰率的硬性要求,民航飞行学员在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中随时有被停飞淘汰的危险,这是民航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中始终存在的应激源.

  1.4其他因素

  民航飞行学员在国外飞行训练中的应激源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主要应激源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因素.

  1.4.1人际关系

  由于语言文化、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原因,部分民航飞行学员不能正确处理与航校教员及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冲突及矛盾导致的应激一方面会降低训练效率,使训练进度减慢,时间延长;另一方面增大心理上的压力,造成焦虑,甚至有学员因为与教员关系不良而被淘汰.

  1.4.2暂时停飞

  民航飞行学员在国外学习及训练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考试未通过、违反纪律、训练中的不当操作、心理疾病、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等多种原因遭遇暂时停飞.

  暂时停飞会给民航飞行学员造成极大的应激.

  要根据暂时停飞的原因进行总结,及时疏导心理压力,避免暂时停飞导致恶性循环,进而淘汰.

  1.4.3创伤后应激障碍

  航校在飞行训练中难免出现各种事故,事故的责任人和发生原因各不相同,后果也有较大差异.

  航校的任何一起训练事故都会对航校中的民航飞行学员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特别是事故的直接当事人,甚至可能因为事故造成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而不敢或不允许再次飞行.

  因此要及时筛查飞行事故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民航飞行学员,及时进行干预,降低存在心理伤害的风险.

  1.4.4经济原因

  目前,在国外飞行训练的民航飞行学员有部分是由公司送出培养的,这部分学员每个月都会获得公司的补助,因此并不需要过多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

  还有一部分学员属于自费学习飞行,国外飞行训练的费用是通过贷款获得的,这部分学员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在训练之余需要外出打工,打工会加重飞行学员的疲劳状况,影响睡眠,进而影响训练效果.

  1.4.5分离性焦虑

  分离性焦虑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

  某些在国外飞行训练的民航飞行学员也会出现类似分离性焦虑的症状,主要原因是与国内训练的学员相比,与家人时空上的阻隔非常明显.

  虽然目前通讯手段越来越先进,与国外的联系也越来越便利,但每年仍有学员因为过度思念父母和亲人无法排解,进而影响飞行训练而停飞回国.

  2、民航飞行学员不同训练阶段的应激及管理

  民航飞行学员在国外进行飞行训练可以分为私照、商照、仪表等级、高性能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应激水平也是不同的.

  民航飞行学员不同训练阶段的应激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

  论文摘要

  2.1单飞之前的阶段

  民航飞行学员训练的最初阶段,会面临非常大的应激.

  生理上的应激,如飞机的温度、噪音、振动等;心理上的应激,如对飞行的惧怕,沉重的心理负担,因害怕飞不好而产生的紧张等;生活中的应激,如教员的语言、文化差异等.

  训练初期的高应激水平是正常的,但是对于此阶段应激的管理却十分重要,据不完全统计,飞行训练阶段80%的被淘汰学员都是在这个阶段淘汰的,也就是图1中A点之前的阶段.

  在此阶段,学员应该努力适应文化差异,放下心理包袱,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飞行,端正自己的期望值,通过寻求各方面的帮助降低此阶段的应激水平.

  如果能正确处理此阶段的各种问题,那么应激水平就会随着民航飞行学员对飞行训练的逐渐适应而降低.

  2.2单飞至取得私照及仪表等级的阶段

  单飞是民航飞行学员在训练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B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单飞成功决定了飞行生涯能否继续.

  单飞中,教员不再坐在学员的右边指挥和帮助,因此心理上的紧张是必然的,有的学员甚至在单飞以前因紧张导致整晚都无法入睡.

  在单飞中,学员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断的回忆教员教授自己的技巧,密切关注各种仪表,而不要去想一些与飞行毫无关系的事情.

  单飞不单单是对民航飞行学员技巧的一种检验,更考验了其在飞行中的一些急性应激管理能力,这是民航飞行学员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民航飞行学员成功单飞以后,伴随着飞行技能的进一步增强,与整个文化环境的进一步融洽,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应激都会慢慢降低,整体应激水平将在学员取得私照和仪表等级以后达到最低(C点).

  2.3单发转双发的阶段
  
  多数在国外航校训练的民航飞行学员都面临商照训练要转机型的问题,由简单易操纵的单发飞机转向较复杂的双发飞机.

  虽然与单飞训练相比不是完全陌生的,但是不同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又会引起学员较高的应激水平(D点).

  主要原因是,学员在进行单发训练时已经对飞机、各种仪表、飞行程序等产生了一定的习惯和定势,到了双发飞机训练上,这些经验和习惯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有一定的阻碍.

  如通常的单发飞机以上单翼居多,而双发的大型教练机却以下单翼居多,造成在降落的时候高度的判断成为一个比较难以适应的过程.

  但是这个时候,由于学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应激管理能力,很快这种应激便会随着学员对机型的熟悉而降低,直至最后商照的取得,应激也降到了最低水平.

  每个不同的飞行训练阶段都会存在应激水平的高低变化,而从整体上看,民航飞行学员训练中的应激水平呈下降趋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航飞行学员面临的应激源有所减少.

  而是随着飞行训练科目的继续,民航飞行学员控制和管理应激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也是民航飞行学员从一个学员向飞行员转变的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关于应激管理的几点建议
  
  (1)做好出国前的充分准备,尤其是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准备,以减少“文化休克”带来的应激.跨文化适应成功与否,取决于民航飞行学员对于训练国文化的了解与沟通和行为等技巧的熟练.

  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段教育与学习的过程,才能慢慢习得.

  因此,这种准备要提前进行,如提前学习训练国的文化、在校学习期间引入航校教员教学、定期与航校教员进行交流活动等,这些准备对于学员出国之后尽快适应国外训练环境都具有一定作用.

  (2)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应激,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支持网络.与飞行教员之间的友好关系能极大地减少训练中的应激水平.保持好与一起出国的同学关系,保持好与亲人、朋友等的联系,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寻求他们的帮助.对于心理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必要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3)形成积极的生活、学习及飞行态度,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飞行训练中放下心理包袱、克服自己的心理局限.要对引起应激的因素感到过分担忧,努力将应激源放在适当的情境中,因为一定的应激是有利的,也是必须的.

  (4)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自身体质,适应不规律的飞行训练.不要用吸烟、喝酒等解决应激问题,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做到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此外,进行渐进放松法、腹式呼吸等也是克服应激尤其是慢性应激的有效方法.

  4、结论

  民航飞行学员在国外飞行训练中面临的主要应激源包括生活环境改变、文化差异较大、飞行训练环境较差、学习任务重及训练时间不固定等方面,其中生活环境改变和文化差异较大是造成民航飞行学员国外飞行训练中面临比国内更多应激的主要原因.

  虽然从整体上看,民航飞行学员训练过程中的应激水平会随着训练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但形成良好的应激管理能力仍然是必要的,这对民航飞行学员顺利完成国外飞行训练任务并且减少未来飞行生涯中的人为失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ikhailA,梁宝勇.应激:一个心理生理学概念[J].心理学动态,1984(1):10-13.
  [2]林英,张德银.导致停飞的重要情绪障碍:过度紧张和焦虑[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1,12(2):24-26.
  [3]梁宝勇,黄盈,马丽莉.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13-316
  [4]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车彤.试论飞行学生飞行训练阶段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22(2):21-24.
  [6]王煜蕙,李凯,赵春华.事故后飞行员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3):425-427.
  [7]申自力,王传升,刘海燕,等.分离性焦虑障碍史与成年期精神疾病的关系(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9-23.
  [8]师曙光.应激管理与健康[J].太原大学学报,2012,13(3):6-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