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从个体焦虑分析公民参与微公益的深层动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05 共5055字
论文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自媒体兴盛的时代,自媒体不仅改变了媒介传播的生态,也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网络微公益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传统公益和网络公益最大的区别不是规模上的大和小,而是社会公益理念和公民参与方式的深刻变革。存在焦虑是焦虑本体论视角的一种定义,是伴随媒介社会化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本文从个体焦虑的释放与表达层面,分析公民参与微公益的深层动机,旨在推进社会公益理论研究。

  一、微公益及其参与动机

  微公益的概念被解释为两种内涵:一是指微小的公益活动和公益行为,相对于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的活动,微公益更带有民间和草根的意味。二是指微博公益为代表的网络公益,以微博这个“微工具”为媒介平台进行的公益活动。

  微公益是网络媒体环境下发展出的社会公益的新理念,其突出特点是:第一,平民化的参与方式。网络微公益密切融合了网络新媒体的特点,搭载于微博、微信、电子商务等平台上的公益活动,打破了社会公益主要以慈善机构和社会名流为主体的模式,提供了平民百姓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的参与者。平民参与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金钱和物品的捐赠,其关注、浏览和转发信息等行为,对微公益活动同样具有明显的推进力和影响力。第二,高效率的信息传播与分享。同其他信息一样,微公益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也得益于网络媒体的特点。及时发布,迅速传播,广泛分享,这是微公益活动效果的前提。第三,参与动机的自发和自愿。网络微公益的活动多处于一种网络“弱关系”的人际背景中,虚拟和松散的网络社区,为网民公益行为提供了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的条件,参与者有充分的权力表达自己的意愿,采取符合自己意愿的行动,体现了民间公益的特点。第四,公益效果的透明与互动。无论是网络平台发起的微公益,还是网民个人求助的微公益,往往都具有目的指向明确、效果反馈及时的特点,参与者可以随时与发起者甚至求助者产生互动。

  掌握公益活动的进展和效果,较好的透明度保证了公益活动的效率。分析微公益的参与动机,我们可以借助公民公益行为的理论解释。研究者认为,公民公益行为的根源是人的自由意志,理想的公益行为乃是一种自发的自我奉献,其动力来自于行动者内心之意愿,而非外在的强制。关于公民公益行为的动机,一般分为责任或义务论、利己论、利他论以及多重动机论等。

  (一)责任和义务动机论

  来自于公民理论,认为善行是个人的道德责任,承担道德责任是人之为人的自然法则。慈善捐助和志愿服务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一种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和义务论,把公民公益行为归结为公民身份决定的应然性动机。当然,公民理论在近代也发生了重大转型,对公益行为的解释也从公民义务转向了意志自律和道德良心。

  (二)利己动机论

  立足于经济学视角的解释。认为个体从事慈善捐助或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回报。自我利益包括物质层面的金钱、权力、声望等,也包括自我快慰等精神层面的满足。台湾学者陈武雄提出,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基于心理需求,诸如归属感、参与感、方向感、新鲜感、使命感、自我感、乐趣感、激励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等。

  还有学者把公益行为归结为个体追求超越一己之私的灵性需求的满足。

  (三)利他动机论

  认为慈善行动者具有利他主义情怀,出于宗教的或道德良心的动机,促使他们关心受益者,愿意付出,并且相信大多数人都怀有慈善心。

  (四)多重动机论

  许多研究者都倾向于把慈善行为的动机理解为复杂和多重的,是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结合,并在各自的研究中列举了多重动机的组成成分。例如,费思克尔和沙夫尔将志愿服务的动机总结为八种:利他的参与、意识形态型的参与、利己的参与、实质回馈的参与、资格取得的参与、社会关系的参与、打发时间的参与和个人成长的参与等。

  本文关注的存在焦虑,是基于利己动机论的观点,把网络微公益的参与动机解释为人的心理需求,从而提供一个分析的视角。

  二、自媒体时代存在焦虑的释放与表达

  所谓存在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焦虑本体论的一种定义。

  19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郭凯尔从本体论出发把焦虑解释为“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继承克尔郭凯尔的观点,并由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布根塔尔进一步完善,将存在焦虑界定为人的生命或生存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即存在的不正当感,这种威胁可以是危及个体生存的天灾人祸,疾病等,也可以是重要的精神信念、理想和价值意义的丧失。

  换句话说,存在焦虑是个体心中无意识的忧患,是对生命确定性的渴望。

  自媒体时代为个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体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技术拓展了人的生存空间,也赋予人们丰富的表达权力。随时随地,茶余饭后,人们都能轻松地在各个网站间切换,在不同的论坛里发言,刷新自己的微博和微信。然而,喧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寂寞。因为人们发现,在网络世界里自己仍然是草根,话语权仍然有限。网络社区带来了归属感,却难以摆脱失去话语权的附属感。《哈佛商业评论》2009 年有一项调查,发现 Twitter 上 90%的帖子是由 10%的用户发布的,由此发现 Twitter 的意见领袖主导作用远远超过其双向沟通性。而中国自媒体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新浪微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少数“大 V”成为舆论精英,呈现出显着的名人效应。在这样的自媒体环境下,当广大草根用户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不再满足于分享信息,转而期待自己的话语权和主体地位的时候,存在焦虑就随之而来。自媒体时代存在焦虑的释放与表达,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刷存在感

  这是典型的现代人释放焦虑的表达方式。抢沙发、点赞、恶搞、评论、回复、转发,等等。

  人们简单便利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有意无意间努力克服存在焦虑。当然,各种技术手段成就的表达方式往往并不能如人所愿。当一个人活跃在各种网络社交场所,不间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他很快发现,虽然网络社交减少了社交恐惧,却助长了存在焦虑。网络社区带给人归属感,却伴随着附属感。自媒体时代,只有那些网络意见领袖才是手持“话筒”的人,他们掌控着信息的过滤权和自己意见的话语权。至于普通人,更多的时候只是出现在“围观”的人群中,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围观是放大了的存在焦虑。

  (二)用信息填充生活空间

  自媒体时代的社会个体,承受着海量信息的冲击,人们拥有了获取信息的便利和自由,但却无法承受信息过剩的恶性循环。人们总是忙于被动感知和消极接受信息,却无暇理解和判断信息。当人们沉醉在微博和微信中分享大量信息时,占有信息的满足感是短暂的,被信息控制的惶恐感却是长久的。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言,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充斥着海量信息的心理空间反而是惶恐的,人们失去了思考的自由,也就失去了细致体会生活的耐心。

  (三)“晒”自己的生活

  自媒体是自由的表达,但选择表达什么,却是个体内心需求的折射。在 QQ 空间里,在微博微信状态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表达自己生活的光鲜与美好,正是所谓的“晒”。“晒”的内容丰富、花样繁多,既可以展示生活的某个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生活现场直播,而“晒”的倾向大多是放大生活的快乐与满足,忽略不如意的内容。这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可,人们似乎每时每刻都活在圈内人的关注下,热闹又繁荣。但背后却有难以克服的孤独和寂寞,自我认同反而降低了。

  三、存在焦虑与微公益的参与动机

  现代人的种种释放存在焦虑的努力,每天都重复着,但这样的努力仍然难以消除存在焦虑。因为自媒体的受众并未获得主体的真正自由。个体一味沉溺于媒体提供的虚拟满足和表层快乐中,会失去对生活的自我掌控感,进而丧失社会行动力。这正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所说的大众传媒的“麻醉作用”。信息的分享和浅层的参与,只能让人们产生更多的惰性,懒于思考、懒于判断,习惯于寻找权威和偶像,把话语权出让给那些意见领袖,追随他们,把转述当成表达,把观看当成参与。

  莫泊桑在其大众传播学的名作《群氓的时代》一书中,描述了个体在与群体交往中焦虑体验的三个阶段:最初是本能恐惧和焦虑,然后是反复出现的难以言说的焦虑的影响,最后就是不可抗拒的存在感剥夺。

  莫泊桑的观点是基于对群体优势的预设的,个体处于弱势地位,从恐惧到依附,因此大众成为了乌合之众。这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但也揭示了存在焦虑的现实。

  当然,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焦虑的存在并非完全是消极和病态的,也不必要简单地克服和消除焦虑。存在焦虑是个体完整性的一部分,对焦虑的体验也是个体反思自我、理解人际关系的方式。因此,人在追求主体性完整的过程中,存在焦虑可以作为一种内驱力,促使人们自觉寻找恰当的途径,降低存在焦虑的消极影响,获得生存的意义感。在很大程度上,“刷存在感”可能只是焦虑的表达而非焦虑的释放,其结果也并非个体价值感的提升。马丁?海德格尔认为焦虑通常伴随着自由过度和责任未尽的体验。自媒体带给人们更多的自由,自由地参与和表达,但假如这种自由是散漫和缺乏责任的,我们反而体验到远离社会的孤独和失去自我的焦虑。我们需要意义,需要更有责任感的满足,需要更有社会行动力的参与。正如贝克尔所说:“人不能忍受自己的渺小,除非他能够尽可能地把渺小变得有意义”。

  微公益行动,正是这样一种有意义、有责任、有行动力的社会参与方式。“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是微公益的理念,也是体现微公益之“微”的一个恰当表述。微公益强调全民的参与性,发挥积少成多的群体效应来创造价值。微公益的低门槛和意见领袖的推动力,首先吸引公众的高度关注。此时的“围观”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同时,人们也会焕发出高度热情,进而付诸行动。微公益的事件进展提供了公益行动的效果反馈,积少成多的群体效应,让每个参与的个体从中看到了自己微小努力的价值,在公益行动受益者身上发现了自己存在价值的证明。

  也许盲目的追捧名人是乏味的,忙乱的分享信息是空虚的,但参与微公益行动,人们的价值感更真实。

  人需要有意义的活着。存在焦虑所产生的内驱力促使我们体验到行动的欲望,释放这种欲望的途径决定着我们存在的价值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倡导意义治疗(logothearpy),他认为,死亡、自由、责任、孤独的尽头全都指向意义,正是意义支撑着我们,帮助我们真实地活着。只有找到意义,我们才体会到生活的本真状态。存在主义先驱萨特认为,人的生存境遇中,存在着真实和超越二元性,把超越性还原为真实性,是对自己的“不诚”;用真实性取代超越性,就降低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没有真实性的生存是虚无的,没有超越性的生活同样也是缺乏意义的。只有本真的存在方能产生一种创造性的张力,维持着二元性的平衡。

  参与微公益,无论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救助的行动,当我们自愿投入其中的时候,不仅看到我们微小而有价值的力量,也体会到责任和履行责任的满足,进而实现本体追求的超越和统一。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存在焦虑所产生的内驱力,可以是微公益的参与动机。作为自媒体时代社会公益的特殊形式,微公益为个体的存在寻找到了意义和价值,把每个人的责任与能量汇聚到改变社会的进程中,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社会之间架起了价值的桥梁。

  四、结语
  
  存 在 焦 虑 也 被 称 为 自 然 焦 虑 ( naturalanxiat),它普遍存在于现代人的心理生活中。微公益是传统公益在现代媒体环境下的新型公益模式。从存在焦虑的视角理解公众参与微公益的心理动机,目前还仅限于理论的阐释。并且,微公益的参与动机是多重的,即使是心理需求层面的动机考察,存在焦虑也只是其中的变量之一。有启示的思考是,从存在焦虑的视角去审视微公益的参与动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微公益的正性心理作用。把参与微公益作为个体释放存在焦虑的一种表达方式,反之存在焦虑也被视为微公益的一种参与动机。笔者并非把公益行为的动机简单归结为释放存在焦虑,而是力求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视角。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存在焦虑与微公益的关联,获取更多的研究证据,为微公益的实践增加理论研究的支持,引导社会个体获得积极的心理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 唐娟. 公民公益行为的理论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5): 163-167.
  [2] 陈武雄. 志愿服务的理念与实务[D]. 台北: “中华民国志愿服务协会 , 2001: 34-36.
  [3] FISCHER L R, SCHAFFER K B. Older volunteers: A guide toresearch and practice[J]. Newbury Park, C A : Sage , 1993: 44-45.
  [4] 车文博. 人本主义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231-236
  [5] 黄薇. 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生与自己搏斗的阴郁天才[J]. 国家人文历史, 2013(10): 60-6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