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第六篇: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绪调节策略, 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绪、未来的发展等。每个研究者对学前儿童的情绪策略有自己的划分。年龄不同的学前儿童对各种情绪调节策略有不同的反映。本文就主要围绕着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学前儿童; 情绪调节策略发展; 建议;
作者简介: 何红丽, 大专, 大连市沙河口区锦晓幼儿园, 幼教一级, 幼儿教育学前发展。;
学前儿童在社交情境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然后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或者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针对这一反应, 儿童会结合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 积极的使用多种策略来调节自身的情绪。当面对一些不正常的刺激的时候, 有些儿童用回避来应对, 而有些儿童则选择攻击来应对, 还有的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最终将问题解决。拥有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需要来变换自己的情绪, 可以运用一些策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
上面已经提到不同的研究者对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有不同的分类, 但实际上都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种。
相关的研究者大多数都会结合实验的结果来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进行相关的分类, 这样的分类方法比较直观, 简单, 同时操作性比较强。陆芳、陈国鹏根据实验结果, 将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分成六类:自我安慰、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发泄、问题解决以及认知建立。姚端瑞、陈英以及赵延芹将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分成四类:建构性策略、破坏性策略、回避性策略以及释放性策略。根据研究者的观察结果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分类, 虽然最终的分类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他们的分类都有交叉部分, 同时这些分类都缺少一些理论模型作为分类依据。各个研究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来进行分类的, 并没有进行最终的修订整理。以上两种分类都是对消极情绪的分类, 黄敏儿、郭德俊在对Cross情绪调节研究的过程中发现, 在积极的情绪下学前儿童一般会使用重视与宣泄的策略。
二、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建议
情绪调节关乎儿童的社会情绪与心理健康, 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都有相关的研究, 并且不同的研究者都发表文献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是仔细来看, 这些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学前儿童情绪调剂策略发展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一) 不可以直接将情绪调节策略分为消极和积极。
对情绪策略进行分类按照怎样的标准呢?在具体的研究中并没有体现。一样的调节策略在相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 即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境下的这种反应是积极的, 有的则认为是消极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1.研究者研究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时候一般都是选用特定的情境, 所以很多时候只是符合这种情境而换一个情境就不一定符合了。2.情绪调节策略是否合理有效只是通过某一个体就下定论, 所以研究的这些结论很多时候只是适用一部分儿童, 而并不具备普遍性。比如:在应对挑衅的时候, 一些儿童觉得制服对方是调节自身情绪的好方法, 而另一些儿童则觉得通过家长或者教师解决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3.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因为不同年龄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3岁的儿童在调节情绪的时候多使用自我安慰策略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但是如果5岁的儿童在调节情绪的时候使用较多的自我安慰策略就属于不正常,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儿童出现一定的问题。4.情绪调节策略在调节儿童情绪的时候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这些策略有一定的使用度。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即使再好也不可以过度使用, 否则会产生一些坏的影响。比如:在调节情绪的时候儿童不能一直都不使用回避的策略, 但同时又不能过多的使用这种策略。所以研究者应该对儿童的情绪进行深入的探究, 然后进行详细的分类。
(二) 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不够科学, 在进行分类的时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大多说分类都是研究者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划分的, 所以想要对研究者的分类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一些模糊的意义、功能在策略分类的时候也不能进行正确的归类, 这样以后研究者在参考这些资料实际上就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学前儿童情绪调节分类的时候应该制定统一的标准, 让各个学者都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 这样后续整合工作就会更加顺利。
大部分研究者在研究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消极情绪的研究调节, 所以一些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大部分都会结合儿童的消极情绪提出来的。但是想要真正的适应社会的变化, 提升儿童的社交能力, 对他们的积极情绪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调节, 因为他们的积极情绪太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现阶段研究学前儿童积极兴许调节策略的并不太多, 所以这就是研究者需要加强研究的部分, 多一点时间精力来研究儿童积极情绪调节的策略, 使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平衡。
(三)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方向不明确、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研究规模的阻碍, 现阶段关于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结果并没有结合外部效度。研究者提出的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都需要指出使用的情境。明确指出每种情绪调节策略研究过程和最佳使用范围, 这样就可以结合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等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比如:3岁的儿童年龄比较小, 认知能力较差, 因此在情绪调节的时候就进行的少用认知重建策略;而5岁的儿童有了一定的思想和认知, 在调节情绪的时候不能过度的依赖发泄策略, 而应该多思考, 尝试多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还有就是在研究选取研究主体的时候一定要有代表性, 千万不能选择一些特殊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 这样研究出的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 同时对大部分儿童也并不适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会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 甚至还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学习、生活, 因此一定要重视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崔洁阳。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熊灿灿, 杨诗英。智障儿童与普通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比较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7) .
[3]张育珊, 洪黛珊。父母应对方式与5~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 2017,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