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民族区域青少年心理健康特点调查分析(3)

来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臧运洪;杨静
发布于:2017-02-11 共7731字
  (4)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民族差异讨论
  
  在民族方面,苗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恐怖倾向)优于其他民族学生。原因可能在于苗族人民从小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节日等非常重视,苗族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心胸豁达,乐观,不畏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苗族学生从父辈等因袭下来的这种传统,使他们有良好的抗挫折心理和心理弹性,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他们又接受汉族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社会化对苗族的青少年心理成长具有积极作用[12].
  
  (5)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排行差异讨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在排行上的基本规律为,排行中间的学生有更多的恐怖心理和学习焦虑,独生子女有较低的自责倾向。原因可能在于,出生后在家庭中的排行、地位忽略等都可能让人产生人生不如意不完美比别人差的焦虑情绪[13],排行中间的学生往往由于出生顺序而感到更多的不安全感。长兄或姐会获得父母更多的器重,弟或妹或收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往往排行中间的学生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所以他们常常期望在学校能有更好的表现来提升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地位。由于学习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武器,所以他们害怕成绩不好等患得患失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6)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所在地差异讨论
  
  家住农村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原因可能在于社区心理健康干预服务方面,农村的水平要远低于城镇的水平[14],同时,来自于农村的学生本身由于家庭环境及父母视野教育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知识和眼界方面没有来自于城镇学生具有优势,所以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和焦虑等不良心理。
  
  (7)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经济差异讨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在身体症状和学习焦虑方面,家庭经济情况越好的学生越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原因可能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效应的存在,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往往更加自信,接触到的信息等刺激更加丰富,往往心胸更加开阔,目光更加高远,暂时的学习困难不会给他们带有更多的困惑,所以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心态。而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由于较低家庭经济地位,往往很多学生自卑和自怜,心理比较脆弱,不能轻易从心理挫折中振作起来,会出现一定心理危机及行为问题的风险。
  
  (8)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父亲文化差异讨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在父亲文化水平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在身体症状和自责倾向因子得分方面,父亲文化水平越高的学生越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父亲文化水平越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原因可能在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子女进行权威式教育。文化水平越高的父亲往往越能传授给子女更多有效的应对学习和社会的技能、知识和成熟的心态。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往往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思维能力不够成熟,他们只关注子女的物质需要和学习成绩,不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无法和子女进行有效的心理和情感沟通。这些子女往往遇到困难时,不能使用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往往出现身体不适和自责情况。
  
  (9)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母亲文化差异讨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在母亲文化水平上没有出现显着差异。原因可能在于不同文化水平的母亲在子女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大概具有共同的安全基地作用,给子女衣食方面的照顾和情感方面的关注,不同文化水平的母亲给子女带来同等的影响,所以对他们心理健康方面影响没有差异。此处结果异于王海英的研究,她认为明母亲的文化程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10)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毕业打算差异讨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在毕业打算方面的规律为,毕业打算为不知道的学生有更多的恐怖心理,原因可能在于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职业的学生,不知自己的人生方向,自己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所以往往对未来怀有一定的恐惧和担心心理。而毕业打算为继续读书、学技能或打工的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相对来说,更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
  
  四、结论
  
  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最小空间法,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包括四个因子: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试的有效工具。青少年对学习的恐惧心理较为普遍,害怕自己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等心态。青少年心理健康部分因子在年级、学习成绩、性别、民族、排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父亲文化和毕业打算方面均出现了显着差异,在母亲文化方面没有出现显着差异。
  
  参考文献:
  
  [1]Patton, G. C., Coffey, C. Cappa, C.,Currie, D. Riley, L. Gore, F. et al. Health ofthe world's adolescents: a synthesis of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data [J]. The Lancet,2012,379(9826):1665-1675.
  [2]Kieling, C., Baker-Henningham, H.,Belfer, M., Conti, G., Ertem, I., Omigbodun, O.,et al.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world-wide: evidence for action [J]. The Lancet,2011,378(9801):1515 -1525.
  [3]Kessler, R. C., Berglund, P., Demler, O.,Jin, R., Merikangas, K. R., & Walters, E. E.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J]. Archives ofGeneral Psychiatry, 2005, 62, 593-602.
  [4]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M].2012:2.
  [5]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 H T)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6-173.
  [7]赵守盈,杨建原,臧运洪。基于多层面模型的教学效能感量表[J].心理科学,2012,35(6):1484-1490.
  [8]谢庆红,方晓义,刘朝莹,等。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求助态度和求助意愿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3):413-416.
  [9]曹晓华,张焕婷。特异行为的神经机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基础 [J]. 中国特殊教育,2014,(9):67-73.
  [10]Bolognini M,Plancherel B,Bettschart W,etal.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in early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gender differences[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6,19(4):233-245.
  [11]卢文学,蒋敏,周艳阳,等。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纵向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5):550-553.
  [12]H.C.STEVENSON,E.G.ARRINGTON.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Mediates PerceivedRacism and the Racial Identity of AfricanAmerican Adolescents [J].Cultural Diversity and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2009(2):125-136.
  [13]Adler 着,刘泗编译。超越自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14]罗鸣春,苏丹。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8-49.
原文出处:臧运洪, 杨静. 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结构及特征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