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内隐理论下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探究
【引言 第一章】民族认同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新疆高校学生内隐民族认同的研究设计
【第四章】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章】内隐民族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结果分析
4.1 反应时的统计分析
参照已有的研究中数据分析的方法,统计被试的正确反应时,反应时低于 300毫秒记为 300 毫秒,高于 3000 毫秒的记为 3000 毫秒。对维族文化、主流文化的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的反应时的统计情况。
通过对反应时进行 2(评价对象:主流文化、维族文化)×2(词的效价:消极、积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评价对象的主效应不显著,F(1,41)=0.717,P>0.05;在反应效价的主效应上,也不显著,F(1,41)=1.912,p>0.05;反应效价、评价对象的交互作用显著(见图 1),F(1,41)=6.339,p<0.05.
通过对评价对象和反应效价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被试对维吾尔族文化的两种反应(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有显著不同,F(1,41)=6.339,P<0.05.除此,不存在其它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计算了 EAST 分数来更准确的分析反应效价和评价对象的关系。被试对两种文化的内隐态度的 EAST 分数的统计结果见表 3.对评价对象的 EAST 分数进行 T 检验,结果发现维族文化 EAST 分数显著高于主流文化 EAST 分数,T(41)=-2.518,p<0.05.表明相比于主流文化来说,被试对维族文化的内隐态度更积极。
4.2 错误率的统计分析
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这两种文化进行的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的错误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对错误率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类型为2(评价对象:维族文化、主流文化)×2(词的效价:积极、消极)。结果是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不显著。
4.3 人口学变量的统计分析
4.3.1 不同性别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和维族文化的 EAST 分数上及错误率上的差异特点。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的EAST 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从表 5 可见;不同性别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的消极反应的错误率、主流文化的积极反应的错误率、维吾尔族文化的消极反应的错误率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维吾尔族文化的积极反应的错误率上有显著差异。
4.3.2 不同年级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和维族文化的 EAST 分数上及错误率上的差异特点。
由表 7 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和维族文化的 EAST分数上无显著差异。由表8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消极反应的错误率、维族文化消极反应的错误率及维族文化积极反应的错误率上均无显著差异;在主流文化积极反应的错误率上有显著差异。误率,主极错误率指主流文化积极反应的错误率,维消错误率指维族文化消极反应的错误率,维极错误率指维族文化积极反应的错误率;下同。
4.4 有不同汉族朋友数目的被试在主流文化和维族文化的 EAST 分数上及错误率上的差异特点。
统计结果表明,在主流文化的 EAST 分数上,有 5 个以上汉族朋友的维族大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汉族朋友、有 1-3 个汉族朋友或有 3-5 个汉族朋友数目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这说明被试汉族朋友数目的多少显著影响了其对主流文化的内隐态度。
统计结果表明:被试汉族朋友数目的多少在主流文化两种效价的反应的错误率和维族文化两种效价的反应的错误率上均无显著差异,即被试的汉族朋友数目对其反应的错误率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