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相关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86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因探究
  【第一章】长期志愿者的质性研究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相关研究
  【第三章】志愿者持续服务行为研究方法
  【第四章】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持续动力因素与动机
  【结论/参考文献】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调研结论与参考文献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志愿服务行为

  志愿者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的行动。而志愿者行为不同于意外情况下的助人行为,它具有长期性和组织性.学者们对志愿者服务行为有不同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规范的界定。Wilson(2000)认为,志愿者服务行为是个体处于自发动机为他人、团体或组织的利益而进行的耗时耗力的活动。

  这个定义没有涉及志愿者是否可以获得物质报酬。Penner(2002)认为志愿者服务行为是一种长期而有计划的亲社会行为,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性[2].Snyder和Omoto(2008)提出志愿者服务行为的六点特征:(1)自愿性,是指个体出于自由意志而参与志愿者服务行为,而那些为修满学分或者工作要求而不得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机构成员等人的帮助行为则不属于此范畴;(2)计划性,是指做出为他人或群体服务的决策是个体经过周详考虑和计划的结果;(3)长期性,是指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进行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4)组织性,指志愿者服务行为是在有着一定管理制度的组织背景下进行的,组织能够有效的安排志愿者的工作和管理志愿者;(5)非营利性,指志愿者服务行为是出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而不是为了获得个人的物质利益;(6)主动利他性,指志愿者应该主动服务需要帮助的对象,不计较个人得失[3].

  2.1.2 持续志愿服务行为

  持续志愿服务是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是指一种长久维持的状态。近年来,我国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并且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长期持续的志愿服务精神。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每个人都曾有过利他的行为,但是持续性的利他行为是需要强大的动力来维持的。下面研究者依据学者的研究文献,探讨持续志愿服务行为的形成机制与动力因素。
  
  2.2 志愿服务的行为、动机理论

  2.2.1 志愿服务行为的相关理论

  (1)功能理论Snyder和Omoto(1995)在动机--行为理论的框架下对艾滋病志愿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志愿者服务行为的功能理论[4].Snyder和Omoto认为志愿者服务行为有六大功能,分别是表达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社会技能、减轻负罪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履行志愿组织成员的义务。

  研究表明,志愿者参与服务行为的动机与志愿者行为的某项或者多项功能匹配程度越高,参与该项的服务行为的可能性越大。但由于该行为受情境因素和活动本身的性质的影响,因此匹配程度对服务行为的预测力并不高。

  (2)过程模型Snyder和Omoto(2008)在上述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志愿者服务行为的过程模型[3].过程模型中将志愿者服务行为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准备阶段、参与过程阶段和结果阶段。在准备阶段中发现个体人格特征、动机和组织环境特征能够预测志愿服务行为;在参与过程阶段中发现个体行为表现、各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和环境互动等与个体动机发生交互作用,影响个体是否持续志愿服务行为;在结果阶段研究的是志愿者服务行为对个体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包括个体生活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改变。这个过程模型考虑到个体的特质和社会文化背景,是一个解谈较强的综合模型。

  (3)特质理论Carlo和Knight等学者(2005)以大五人格理论为研究框架,探索了人格特质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和宜人性对志愿服务行为有着显着影响[5].Gillath和Nitzberg等(2005)研究了依恋类型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安全依恋类型对个体志愿服务行为有着显着的影响,并且其他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发生志愿行为的可能性较低[6].

  (4)多因素模型Wilson和Musick(2003)提出一个志愿者行为的综合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三种资本能够预测志愿者服务行为,分别是个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其中个人资本包括健康程度、受教育情况、个人收入等,社会资本包括亲人朋友的数量及其人际关系,文化资本包括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继承[7].Matsuba、Atkins和Hart(2007)认为影响个体参与志愿者服务行为的因素不止一个,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将志愿者服务分为稳定因素和调节因素两大类。稳定因素指的是人格、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相对稳定的因素。调节因素指的是群体认同感、道德认知、组织社会关系等。其中稳定因素通过调节因素起作用[8].

  相比功能理论和特质理论,多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广泛的解谈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证明该模型中稳定因素和调节因素在统计学上和志愿者服务行为显着相关,但是单一因素不能预测志愿服务行为;该模型虽然通过了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但无法确定调节因素和志愿者服务行为的因果关系;研究样本是美国人,美国与中国文化背景大相径庭,因此这个理论在本土中的推广性还有待检验。

  (5)角色认同模型Tajfel(1981)的群体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进行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个体认同群体身份是将群体的典型特征整合到自我概念的一部分[9].Pilliavin等(2000)以群体认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角色认同模型,该模型认为志愿者在志愿组织中,当个体认同志愿者的身份特征,即积极帮助他人和满足他人需要,继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强化了个体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逐渐将志愿者角色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这一理论得到了相关研究的验证(Pilliavin et al,1991;Penner & Finkelstein,1998;Pilliavin,2000; Chacon etal,2007),即志愿者的角色认同能够预测长期志愿服务行为。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决定个人的角色和社会责任,但是忽视了个人动机和环境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10].

  综上所述,功能和特质理论关注个体动机和人格特质,但具有志愿动机和志愿者人格的人不一定会坚持志愿者行为,因此这两个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辅与并持续志愿服务行为;多因素模型将多个影响因素综合分类进行研究,探究了影响因素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而缺乏因果关系的论证。角色认同理论解谈长期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原因,但不能有效解观务的个体。志愿服务过程模型综合考虑了志愿者个体的内外因素,并对志愿服务行为进行阶段划分,每个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且因素与行为之间不断的发生交互作用,这个模型比较全面,也得到了一定实证数据的支持。

  2.2.2 志愿服务的动机理论

  志愿服务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主义的性质,即使需要付出代价,助人者仍然愿意帮助他人。对于亲社会行为,不同领域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辅服务是一种不计物质报酬的持续亲社会行为,因此研究者试图用以下理论来解谈愿者服务行为的动机。

  (1)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提出着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谈 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行为的动力,而这种驱动行为的力量由五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构成,按照需要层次的高低来分,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这五种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的动力;第二一般来说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个体在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多种需要,每一个时期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低层次的需要不会因为被满足或者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其对行为的影响程度没有高层次需要显着。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可能是来自归属、自尊与爱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由于志愿服务过程中,个体能够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与评价,提高自我的能力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志愿者的交往互动中,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体会到爱与被爱,获得了组织的肯定,满足了归属与爱的需要。

  (2)互惠规范进化心理学家Wilson(1978)提出了互惠规范和学习社会规范的概念,来解料亲社会行为[11].互惠规范是指期望帮助他人能够增加助人者将来被他人帮助的可能性。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一群全完自私、不与他人分享事物、独自住在洞穴中的个体,会发现自己比那些互相帮助合作的群体更难以生存,因此互惠成了延续生存的手段,作为遗传基础保留下来(Cosmides &Tooby,1992)。学习社会规范是指个体从其他个体或群体那里学习有价值的,能够提高生存机会的社会规范和技能。那些主动学习社会规范的个体具有生存优势,相比那些没有学习规范的人更可能生存下来,而其中一个社会规范就是帮助他人的价值,因此通过自然选择,学习社会规范的能力成为了人类基因组成的一部分。这个理论认为助人是人类的天性,当人们成长到一定的阶段,认为自己足够有能力,就会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参加类似志愿服务的活动。

  (3)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心理学家部分同意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学者们认为互惠的能力并不存在于基因中,而是后天习得的一种有基于利己的行为。Homans(1961)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事情的动机来源于个体期望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报酬,就像经济学中个体试图最大化收益与成本的比率[11].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当报酬大于成本的时候,个体助人的行为才会发生。这个理论认为不计较报酬或者成本的代价太大时发生的助人行为是不存在的。报酬除了物质也包括精神上的,如自我提升和亲密关系。通过帮助他人,个体会获得满足感、社会赞许或者增强自信心等(Dovidio,1984;Eisenberg &Fabes,1991),这时个体才会愿意继续帮助他人。

  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获得了自我能力的提升、满足感、成就感、社会认可,建立亲密关系,提高自尊和自信等等,志愿者对服务对象的付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非物质回报,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当回报大于付出,志愿者会持续志愿服务的行为。

  (4)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心理学家Baston(1991)承认人们有时是处于自利的目的去帮助他人,但是他认为存在纯粹的利他主义,即个体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即使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社会交换理论无法解观[11].

  上述理论能够解辅 穷时,把自己置于当事人的位置,并以当事人的角度去体验事件发生的情绪。这是Baston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设,这个假设认为当个体对另一个个体发生移情时,会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去帮助他人,不计较任何报酬。Baston认为如果移情没有发生,社会交换理论才开始发生作用。

  这个理论认为当志愿者对服务对象发生移情,即以服务对象的立场去体验他所处的环境,志愿者就会同情服务对象,继而安个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所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是一致的。

  (5)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1977)认为社会学习包括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观察学习由四个阶段构成:注意过程、保持阶段、再现示范行为和行为结果[12].该理论强调如果个体在行为结果阶段得到强化,那么个体会重复示范行为;强化分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这三种强化作用是个体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志愿者在初始服务阶段观察习得志愿服务行为,在活动过程中再现此类行为,如果行为结果得到外部强化(如朋友的认可和称赞)、自我强化(个体获得较好的自我评价)或者替代性强化(如他人的行为获得肯定),个体继续志愿服务的可能性会提高。

  (6)人格发展阶段理论Erikson(1992)提出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Erikson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的向前发展[13].该理论将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发展任务。如果顺利度过一个阶段,那么个体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更好的完成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没有顺利度过该阶段,那么人格的某些部分会停滞不前,并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人格的发展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每个阶段是否顺利完成发展任务是由环境决定的。

  在成年早期,个体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和避免孤独,18至25岁年龄段的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行为的动力可能来自人际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由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在学校专注学习或者进入早期工作阶段,人际交往范围较窄,而且人际氛围往往不如意,而志愿者群体是由有爱心的人士构成,其人际关系比社会中的更单纯,人际信任感也较高,因此志愿者之间的建立的亲密关系有助于个体顺利完成发展任务。中老年时期的个体其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这个时期的个体逐渐走向死亡,如果个体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完善感,认为自己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那么个体能够减缓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否则个体会对人生感到失望而感受到焦虑。这个阶段的志愿者希望尽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精神上的慧的动力。

  2.2.3 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分析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个体持续进行志愿服务的动力可能是来自个体互惠的天性,移情的结果,社会学习的需要,榜样的力量,自我发展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但是上述基本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谈服务行为的动力因素,因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相应的情境因素对个体持续志愿服务也有很大的影响,而抽象化的理论无法考虑个体差异和变化的具体情境,因此本研究试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探索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因素。

  2.3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相关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志愿者服务行为的相关研究比较成熟,其构成志愿服务行为的动力因素研究包括三个大类,分别是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社会因素。

  (1)个人因素
  
  (a)利他人格
  
  利他人格是指个体具有在各种情境下帮助他人的品质,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在不同情境下均出现助人行为的人具有利他人格(Eisenberg etal,2002),但是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具有利他人格的人并不一定会表现出助人行为,有关儿童和成人的利他主义人格研究结果显示,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得分高的个体助人的可能性并不一定大于得分低的个体(Baston,1998;Magoo &Khanna,1991;Piliavin,1990)。这意味着人格因素不是预测助人行为的唯一动力因素。
  
  (b)自我提升与自我改善
  
  Snyder和Omoto(1995)在艾滋病志愿者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志愿者的初始动机可能是且素为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或者是自我保护,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Bekkers(2006)研究发现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社会经验,能力得到了提升,了解社会现实,这是他们长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14].中老年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活动,能够更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避免自身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Harris,2005;Piliavin et al,2007)[10] [15].个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的益处--自我提升(能力、心态)和自我改善(身体素质、心态),可能成为志愿者长期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动力。自我提升和自我改善是一类自我导向的动机,动机实现的个体则会持续志愿服务行为,而动机未能实现的个体可能倾向于中断志愿者行为(Snyder,2004)。然而这类动机因素是否对志愿者维持志愿服务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c)认同感
  
  在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对志愿者身份和志愿服务行为的认同是维持志愿服务的动力之一。Grube等人(2000)依据角色认同理论建立了角色认同模型,该模型认为志愿者身份认同是个体对志愿者这个角色的认同度,影响着志愿服务行为的持续与发展,认同度越高的个体持续志愿服务的时间可能越久[16].

  (2)人际因素
  
  (a)志愿者与服务对象
  
  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恋关系,在安全互信的依恋关系中,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注和爱护,从而获得积极的能量,增强了自尊感和归属感(Snyder &Omoto,2008);同时志愿者的主观幸福感也得到提升(Midlarsky,2007)。因此服务对象和志愿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成为志愿者持续服务的动力因素。

  (b)志愿者之间
  
  研究表明,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让志愿者扩大社会交际范围,并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Bekkers,2005);同时志愿者能够获得来自其他志愿者的认可、鼓励和支持(Midlarsky,2007)。志愿者互相学习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其维持志愿服务的重要动力[17].
  
  (c)榜样的作用
  
  长期志愿者的榜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志愿组织成员间的凝聚力(Snyder&Omoto,2004),他们积极的心态和行为能够促使志愿者像其他优秀的志愿者学习,榜样行为因此成为其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

  (3)社会因素
  
  志愿者服务行为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因而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Gazley等人(2005)研究发现,社会重大事件(如大规模恐怖分子行动、自然灾害和重大国际性活动)发生时能够激发人们的同理心,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主动参与志愿活动中来,并且尽可能的去帮助那些遭遇“丧失”的群体(丧失在这里指的是,在自然灾害中失去亲人或者关系要好的朋友)[18].此外,志愿者发现志愿服务能够促成温暖有爱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帮助经历“丧失”的弱势群体、增进社会和谐是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

  2.3.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志愿者的研究以官方的组织为主,关于民间组织的志愿者群体的研究数量非常少;其中研究志愿者组织制度和激励模式的研究较多,有关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较少;国内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量化的实证研究,研究工具是调查问卷,而关于志愿者的质性研究非常少,当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

  廖宫凰(2004)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访谈了8位服务期超过七年的妇女志工,通过主题分析的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妇女志工参与服务的动机单纯,与个体生活情境因素密切相关[19].

  陈俞谚(2008)探讨了青年志工的自我实现的历程和内涵[20].采取叙事研究取向,深入访谈了4为青年志工自我实现的五个方面,分别是动机、目标、人格特质、发展历程和达成目标的方法,归纳了自我实现的重要内涵;研究结果发现青年志工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分为“兴趣与个性的唤起”,“众人支持的力量”,“做生命的主人”和“使命感的感召”这四个方面。

  林念莹(2008)采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影响学校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持续服务的动力与持续服务意愿的联系[21].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动机包括个人、社会生活情境家庭、组织环境和社会互动6个因素,其中校园志工参与动机包括自我学习成长、生涯规划、社会责任、宗教信仰、增进人际互动与组织成员的认同;校园志工持续服务的动力包括家庭因素、组织环境因素和社会互动因素,分别是家庭的支持和期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工作满足感、人际关系的和谐。

  黄玉凤(2010)采取质性研究中的深入访谈的方法对4名中年女性志愿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年女性志愿者在心理上更加成熟,包括能够接纳自我、热爱学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主掌控环境;她们都能够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她们在关心家人的同时也关注社会需求和自我的成长;她们在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感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美德包括感恩、希望、宽容、毅力、自律都得到了提升[22].曾经在台湾某学校儿童教育与照护中心担任长期志工的硕士生苏曼甄(2010)以叙事研究的方式,深入访谈了照护中心的四位核心成员,从个人特质、原生家庭、求学、工作、婚姻、志工的重要经历和成长历程几个方面来理解述说志工如何奉献教育的生命故事。研究结果发现志工持续投入志愿服务的动力来自原生家庭的教育,天性的延伸,看到照顾对象的改变而感到自我价值,以及同伴志工的情感支持等方面[23].王念国(2011)对某基金会青少年志工团队成员的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了探究,采用焦点团体法和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志工团队中23名超过三年服务期的青少年志工和3位超过三年但目前停止服务的志工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志愿服务的历程分为:新鲜期、服务满足期、服务稳定期、服务冲突期、服务内化期。

  如果青少年志工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与需求在后续服务历程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积极的肯定以及同伴的情感支持,并且志工自身能力提高,则青少年志工的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将得到提升;如果志工在服务冲突期的矛盾没有得到顺利解决,则有可能停止志愿服务[24].

  2.4 研究不足

  从1995年到2012年,对于志愿者服务行为的科学研究文献相对缺乏。在中国知网中,以“志愿者”为题名,查询结果期刊类3554篇,硕博士论文241篇,在台湾国立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中,以“志工”为题名,查询结果期刊类177篇,硕博士论文154篇。这些文献大部分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行了阐述和实证研究,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官方志愿者群体或者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台湾地区少数文献用质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志愿者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

  研究者在文献阅读时发现,国内的文献从研究领域来看,志愿者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管理学和政府调查报告;从研究方法来看,志愿者服务行为采用的大部分是量化的研究方法,而相关的质性研究较少,以往的研究工具大多是横向的问卷调查,这种量化的研究方式只能得出相关的关系,无法得到因果关系;从研究对象来看,以政府支持的志愿组织或者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研究来自民间的志愿者组织的文献非常少,而民间的组织中志愿者分布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行业,与大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大陆范围缺少关于民间组织志愿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

  本研究将采取现象学心理学的视角,通过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采用解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