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问题探究
【绪论】自组织理论下社区建设能力分析绪论
【第二章】社区自组织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社区自组织建设各方面能力的研究设计
【4.1 4.2】样本结构及余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
【4.3 4.4】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
【4.5 - 4.7】社区自组织能力回归分析
【第五章】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社区自身组织建设关联能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社区建设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而在社区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社区建设在我国仍有许多问题,它受到城市建成区文化、经济、空间结构发展带来的影响。基于各种冲突和矛盾的产生,为寻求社会认同,政府机构一般会采取过度的介入和干预,政府这种自上而下的主导社区建设的行为继而导致了更多的矛盾激化,这时不同类型的社区自组织大量出现,在很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理论背景自组织理论是在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受到当时人文科学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当时对于其理论的实践活动,还仅仅停留在经济及政治两个学科的领域之中。其中在政治学领域,主要研究其目前如何运用自身组织和手段实现对社会更好的控制治理,并以此作为维持社会有序的发展的手段,就此来完成更有利的社会管理。
关于自组织理论的利用与应用,目前国内的有关学者还将该研究局限在社区发展之内。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能力建设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找出社区自组织能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进行实证研究。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第一,丰富了社区治理理论。在我国,社区管理是城市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个存在明显“多元性”利益关系的社会关系群,即便是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也存在着尤为复杂的特点。第二,从整体上讲,有力地拓宽了社区自身体系构建的内容。本文所论证的议题紧紧贴近广大居民现实生活,且目前对于国内外的有关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方面的研究仍属少数,因而并没有形成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真正的的理论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梳理以往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内容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当前的社区的特点进行内容方面的补充与完善,并以社区的自身建设的指标体系,来弥补研究的不足与欠缺之处。
(2)实践意义按照我国社区的发展进程,大多数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政府作为主导与“被组织”的模式进行社区管理,虽然这种模式的优势较为显着,但也隐含了诸多问题,比如:社区居民一般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使社区的自我管理始终都无法到达一种理想的状态。即使是一些自发的组织团体形成的社区自组织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不懈的努力,也会由于自治组织的网络结构不完善、管理不合理等问题使得社区自组织始终处于搁浅地位,这便是本文的切入之处,通过对于文献的相关研究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今后社区能力建设的有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者就运用自组织原理进行了社会发展的研究,社区自组织刚开始出现在学术界时一些学者如此评价社区自组织的作用,学者孙立平曾提出:与民众最直接联系的是统治民众的精英,与民众间接联系的是国家。统治民众的精英是处于国家和民众二者之间,可以管理基层社会民众、维持民间秩序,并且是社会自治组织的中坚力量。
①首先,这突出肯定了社区自组织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之中的重要贡献与作用。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自组织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障碍,曾望军曾在我国社区自组织的自治困境及其成因中这样描述:社区自组织的发展,势必会经受着许多来自民众和政府的考验,政府的行政性和民众的自治性相互冲突,矛盾不断激化。创痛思维上的社区发展,是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干预下完成的,因此,社区发展过度依赖政府的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太弱。
②王瑞华教授也分析指出了摆在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面前的几座大山:一是社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并不出众;二是社区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三是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四是太过依赖政府使得社区组织自我决策能力不足。
③随着学术界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提高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最具代表的就是杨贵华教授。他首先从居民参与角度入手,通过对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探索,创造性的提出了要利用两个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传统的居民社区的改善。
④后来在社区资源整合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又提出了,要通过在社区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关系圈以及成本分摊、资源共享的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作用来以此顺应一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新形势。
①后杨贵华教授和王瑞华教授又以社会工作为契机,共同提出了如何提升社区的自组织能力建设,并通过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居民参与等多个角度论证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②从社区工作入手研究的还有郭荣茂,他曾指出,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所面对的困难不在于实施,而在于体质,归根结底是我国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与现代社会管理要求能否匹配的问题。所以,政府要改变现有的行政体制,寻找与现代社会性匹配的社区有关模式,还应该充分的发扬社区的行政有关自由权利,以此来完成社区的自组织能力水平的提升。
③农村大量社区的涌现使得相关专家人士们展开了对于有关农村社区的建设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这其中包括任孟娥,她认为农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规范性,目前国内的政府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引导自组织的建设。高春风也提出:建设新农村需要具备足够开放、足够分散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在丰富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下,形成完善的新系统改造。
④学者陈婧则对目前的社区自组织建设能力所具有的一系列的牵制因素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认为目前其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利与弊端,不仅要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针对变化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要加大对社区网络结构以及发展程度等方面的改革。
⑤王正宇从领导机制方面研究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他指出社区中的党组织、居委会必须跟社区自治组织合作,发挥民主监督机制。
⑥纵观国内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与探索,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可借鉴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起步较晚,所以通过研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理论体系对于加强我国社区自组织能力的建设意义非凡。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我国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既要结合国内发展现状,又要理清国外的发展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
自组织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当人类还以氏族为单位生活时,就会集体劳动、召开集体会议。恩格斯曾经认为组织结构越为简单,则越是与社会形态相适应。
①之后又由于各项复杂事务的出现,氏族部落已经无力管理,就出现了以国家机关形式为主的“他组织”,自组织也同样并存着。进入工业化之后,“社区”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是滕尼斯,他认为,“社区生活是更稳定持久的状态,相对于社区,社会生活知识暂时性的状态。”
②后来自组织理论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发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国外关于有关社会科学集中在经济、管理等学科范围的不同领域。科夫曼(A.Kauffman)指出“自组织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富有生机的,它所承载的机制、系统都是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形成的,复杂并且鲜活”.
③托克维尔(Tocqueville)指出:在民主的国家里,全体公民都是独立的个体,它们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做好所有事,但是他们有没有权利要求其他公民必须帮助他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发的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习惯,集体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
④经济学家罗斯也同时强调了,对于目前的社区组织,不仅要进行社区内部需求资源的寻找,还要进行居民的精神合作与实践辅助。在韩国发展的“新村运动”上,政府不仅要对农村社区进行立法与资金上的指引,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参与。加拿大也利用相类似的方式与其地方社区建设了伙伴的关系,这些均说明了无论是在社区的发展的哪一阶段,政府的参与还是很有必要的。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本论文研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问题,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确立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假设,设置调查问卷的实际问题,再通过调查问卷得到原始数据,运用多种问卷进行分析和比对,根据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总结。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为了深入研究本论文中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问题,大量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书籍,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进行梳理。(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本文设立的有关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六个方面设置问题,然后进行问卷调查。(3)统计分析方法。利用 SPSS 19.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对于目前的问卷样本进行探索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并对于样本进行分析和总结。
1.4 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正文共分五章,其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了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内容提要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综述。主要阐述了社区和社区自组织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理论体系确定本文要研究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介绍,并且提出假设,在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
第四章对调查问卷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因子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可行,然后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再根据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总结。
第五章为论文结论和建议启示。
1.5 论文的创新点
1、对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历年来人们研究城市社区的法律、经济、党政等,但对于社区的自组织能力方面的研究大都望而却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自组织理论背景下的社区能力建设,并在目前已有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社区的建设能力进行理论体系构建,利用其中的6个维度和25个指标层来进一步构建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理论体系。
2、当前国内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探讨层面、对策层面的研究,而本文通过进行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对于当前社区能力建设的六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实证探究,精确挖掘出社区发展缓慢的主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对于社区能力的六个方面进行了验证,并分析找出了各个方面中显着影响的变量。根据杨贵华教授总结出的这六个方面的基础上构建了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六个维度,分析得出此六个维度均是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直接表现方面,其次各变量之间也相互产生影响。
1.6 本章小结
本章是绪论部分,从文章的研究背景(包括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等几大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并且为下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的延展工作提供了必要准备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