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短期自由刑执行困境的化解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8 共22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短期自由刑执行中的易科程序构建 
【引言  第一章】短期自由刑易科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短期自由刑易科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第三章】我国短期自由刑易科制度的构建   
【结语/参考文献】短期自由刑执行困境的化解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短期自由刑易科制度是为实现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经济性原则,避免短期自由刑执行中的弊端而设立的,意在达到因为各种原因使得不能适用、适用难以执行的罪犯转换刑罚的执行方式, 灵活适用刑罚、更好的获得改造的效果。

  我国的短期自由刑中的短期应当界定为法定刑在 3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我国短期自由刑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交叉感染、封闭管理不易社会化、监狱亚文化背离改造目的、改造周期短不易实现最佳改造效果、激励机制不合理。面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增设公益劳动、资格刑,在上述基础上实现短期自由刑与公益劳动、资格刑、罚金刑的转化,从而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更好的实现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目的,使其尽早改恶为善,回归社会。

  关于短期自由刑中“短期”的界定,是否增设刑种、建立短期自由刑易科制度,我国理论界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通过研读各种文章并结合实践中短期自由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且对实践当中短期自由刑执行接触不多,故本文的观点可能还有许多不妥当、不完善的地方,希望继续学习、研究,使得自己的观点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甘妹着:《刑事政策学》,台湾三民书局 1977 年印,第 274 页。

  [2]仇晓敏:《短期自由刑论》,中国政法大学 2004 年硕士学位论文,第 7 页。

  [3]杨小红:《略论刑罚中的报应主义》,载《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4]陈兴良:《刑种通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 89 页,和赵秉志,陈志军:《我国短期自由刑问题应对方案研究》载《刑事发展研究报告》上卷。

  [5]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版,第 189 页。

  [6]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09 页。

  [7]吴光侠译,谢望原审校:《泰国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 页。

  [8]韩忠漠:《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0 页。

  [9]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 页。

  [10]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73 页。

  [11]陈兴良:《刑罚适用总论》(下卷),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 页。

  [12]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3 页。

  [13]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2 页。

  [14]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56-157 页。

  [15]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深圳大学法学博士专着系列)第 30 页。

  [16]张明楷:《外国短期自由刑简论》,载《法学评论》,1991 年第 2 期,第 82 页。

  [17]孙平:《监狱亚文化研究》,载《法律科学》1991 年第 4 期。

  [18]李东华:《论刑罚易科制度在我国的建构》,载《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

  [19]黄利红:《短期刑的理论思考》,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20]王小丰:《易科制度基础研究》,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21]王钰:《存与废-对短期自由刑的一点思考》,载《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

  [22]赵秉志、陈志军:《论我国短期自由刑问题的应对方案》,载《人民司法》2003 年第 8 期。

  [23][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3 页。

  [24]冯军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2 页。

  [25]赵廷光:《关于用罚金替代短期自由刑的可行性研究》,载《中外法学》,1995 年第 2 期。

  [26][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04 页。

  [27](美)大卫·E·杜非着:《美国矫正政策与实践》,吴宗宪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292 页。

  [28]邢文杰、任海玉:《增设社区服务刑的必要性及立法设想》,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12 月第 24 卷第 6 期。

  [29]陈立:《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刑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3 版,第 57 页。

  [30]赵秉志,陈志军:《短期自由刑改革方式比较研究》, 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第 21 卷第5 期第 89 页。

  [3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29 页。


  致 谢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宋伟卫老师。宋老师为人谦和、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令人钦佩。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宋老师告诉我如何读文章,怎样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生活、工作中,告诫我要勤奋、肯吃苦,多思考、勤于向别人请教。宋老师的每一次教导,都让我受益很多。宋老师,谢谢您的良苦用心,我会再接再厉,不负您的厚望。

  其次,我要感谢苏永生老师、冯惠敏老师、敦宁老师对我的教诲和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业的支持。我还要感谢 2012 级刑法班的所有同学,三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回想过去的三年时光,幸福的画面历历在目,感谢认识你们,感谢你们的陪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