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细胞生物学论文

肝动脉解剖影像学中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效果(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17 共3781字
  尽管起源于不同血管的变异肝动脉的行径不尽一致,但其共同特点是由起源动脉发出后总是向着肝门方向行走,且于肝门附近入肝。
  
  MIP:120例均既能完整、清晰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学形态,与传统的血管造影图像相近,同时能显示血管 的 病 灶 及 血 管 周 围 组 织 结 构 ( 见 图2)。VR:120例均能完整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学形态,图像较直观,立体感强,在迷走肝动脉和重叠血管的显示方面优于MIP,但不能观察血管腔内的情况 ( 见图2)。MPR能清晰显示肝动脉管壁的钙化、管腔的狭窄、斑块等病变,但难以完整显示血管的解剖学全貌( 见图2)。CPR可将迂曲的肝动脉伸展,显示较直观,并可对血管进行测量( 见图2)。
  
  CT 各种后处理技术对肝动脉的显示情况
  
  3 讨论
  
  3. 1肝动脉的解剖变异
  
  1966年Michels[4]通过对200例尸体解剖的仔细研究,将肝动脉的分布分为10种类型。这种肝动脉起源的分型方法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肝动脉的变异情况,长期被视为研究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标准。一般认为正常肝动脉类型是指Michels的第一型。即肝左、肝中、肝右动脉均发自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否则均视为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变异的发生率各家报道有明显的差异,发生率在19. 7% -45. 0%之间[5].本研究120例中111例(92. 5%) 有典型Michels肝 动 脉 分 布,肝 动 脉 变 异9例,占7. 5%,低于其他文献报道。卢川等[6]研究发现Mi-chels分型以外的肝动脉变异多达十几种。本组资料统计表明肝动脉异位自肠系膜上动脉最多。各研究间的差异可能与各家的研究方法、病例来源情况以及病例数的多少不同等因素有关。变异肝动脉的起源、分型十分复杂,但总的来看变异肝动脉主要起源于除肝总动脉以外的腹腔干的其他直接或间接分支、肠系膜上动脉或直接起源于腹腔干,也就是说胃肠道的正常供血动脉是变异肝动脉的主要起源动脉。
  
  3. 2肝动脉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影像学技术对肝动脉的评估方法包括数字减影血管 造 影 (DSA)、超 声、CT及 磁 共 振 血 管 成 像(MRA) 等。DSA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研究血管解剖的金标准[1],DSA检查与治疗可以同步进行,但是这种检查操作复杂,射线剂量大,部分病人可能会遗漏变异的动脉。MRA成为近年来除CT血管成像外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性、无辐射血管成像技术,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显示较细小的动脉有很大限度,如替代和副肝动脉、肝动脉分支; 后处理方式较少; 成像时间长,患者有时难以配合; 易受呼吸影响产生伪影等[7,8].彩色多普勒操作简单、安全无辐射、并可反映血流参数等优点,但无法提供立体解剖图像,易受腹部气体等因素干扰,而且和操作者技能水平有很大的关系[9].而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其更快的扫描速度,更窄的准直宽度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使得无创性活体血管研究成为可能。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安全无创、可重复检查的方法,在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可清晰显示腹腔动脉的形态分支及其变异[10].本研究中肝动脉的分支及各种变异均得到了清晰地显示。
  
  3. 3 CT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显示
  
  本研究使用640层容积CT的探测器Z轴宽度达到160 mm,其强大快捷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使CT血管成像在各种血管成像中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方法主要有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 影 (MIP)、多 平 面 重 组 (MPR)、曲 面 重 组(CPR)[11].MPR为原始横断面图像沿一定方向重新组合而得到的任意方向二维图像,可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解剖结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但对血管的延伸与整体走行不能很好地显示。MIP是对投射线上的容积组织每个像素的最大强度值进行投影,形成具有密度差异的二维图像。可以真实地反映血管的密度变化,能区分血管壁的钙化与充盈对比剂的血管腔,可显示细小的血管。MIP对血管的连续性显示与VR相似,但立体感较VR差。VR是利用像素投影过程中不同CT值的组织以不同的伪彩及透明度显示,可以很好地反映血管的空间立体走行,可显示脏器、病灶、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但VR显示血管受阈值及透明度的影响,对小血管显示能力欠佳,而且不能显示血管腔内情况[12].CPR可将迂曲的肝动脉伸展,显示较直观,并可进行管腔测量。当然,所有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均基于横断面原始图像,利用横断面薄层图像的追踪,对血管解剖的显示也有很大的价值。
  
  4 结论
  
  多层螺旋CT尤其是640层容积CT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创、准确、快速的检查方法,能直观、立体显示肝动脉的空间解剖结构与变异。肝动脉成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以MIP和VR成像最具特点,两者联合应用对肝动脉变异及病变显示最佳,MPR及CPR也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Covey AM,Brody LA,Maluccio MA,et al. Variant hepatic arterialanatomy revisited: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performed in600 patients[J]. Radiology,2002,224(2) :542 - 7.
  [2]Schroeder T,Radtke A,Kuehl H,et al. Evaluation of living liverdonors with an all-inclusive 3D multi-detector row CT protocol[J]. Radiology,2006,238(3) :900 - 910.
  [3] 蒋涛,肖湘生,程万里,等。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肝移植动脉解剖变异分析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 :2597 - 2600.
  [4]Michels NA. Newer anatomy of the liver and its variant blood supply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J]. Am J Surg,1966,112(3) :337 -347.
  [5] 张龙江,宋光义,包颜明,等。肝脏血管解剖和变异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9) :963 -967.
  [6] 卢川,刘作勤。肝动脉解剖变异影像学研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2) :84 - 87.
  [7]Matoba M,Tonami H,Kuginuki M,et al. Comparison of high resolu-tion contrast-enhanced 3D MRA wit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ic arterial anatomy[J]. Clin Radiol,2003,58(6) :463 - 468.
  [8]Bitschnau S,Oberholzer K,Kreitner KF,et al. CT-angiography witha 16 row CT scanner for peri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ies[J]. Rofo,2004,176(11) :1634 - 1640.
  [9]Neri S1,Signorelli SS,Mondati E,et al. Ultrasound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J]. J Intern Med,2005,257(4) :346 - 351.
  [10]Song SY,Chung JW,Yin YH,et al. Celiac axis and common he-patic artery variations in 5002 patients:Systematic analysis withspiral CT and DSA[J]. Radiology,2010,255(1) :278 - 288.
  [11] 何其舟。肠系膜上动脉的64层螺旋CT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D].泸州: 泸州医学院,2011.
  [12] 冯莹印。 64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研究[D].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201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