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涌现出的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如何讲授十七年文学成为客观的难题:一是因为那个时期的作品政治色彩浓厚,缺乏吸引当代读者的因素;二是因为那个时代离现今太过遥远并且和当下现实社会的现状脱轨。本文拟从新的角度对十七年文学进行重新解读,使之能够与当代文化语境产生共鸣。
当代语境与历史阐释的契合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和史诗化追求曾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出现了一大批宏大叙事模式的作品,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中国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甚至创造了那个时代的发行神话。新时期以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提倡,僵化的观念被打破,加之人学主题、人道主义思潮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红色经典因为其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甚至一度被读者和评论家遗忘了。如今的高校学生大多是 90 后一代,那个时代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他们所知的也是从祖父辈那里听说的,他们生活的当今时代与那个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差异都使当代大学生无法设身处地去理解那个时代。此外,这些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也与当今多元化文坛不同---十七年文学政治色彩浓厚,而当今文坛则流派众多,作家作品众多,读者可选择余地很大,种种不同使学生在面对十七年文学时候会产生畏难与排斥心理。生活在当下的大学生更热衷于和他们没有代沟的流行大众文化,如八零后作家群、网络文学等。若想要激起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势必要重新阐释红色经典,使之与当代文化语境产生某种契合。
而这种契合点就是在以往的历史时代往往被人忽略而实际上却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永恒话题。只要找到这些契合点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引导,在此基础上对"红色经典"作一些全新解读,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应该是乐于接受。
柳青的《创业史》讲述了那个时代作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梁生宝艰难的创业经历。针对该文本,传统的研究论点主要是从社会学层面作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人公梁生宝形象有什么社会历史意义并体现了什么主流价值观。这个人物形象的某些方面,比如大公无私、乐于助人、政治觉悟高等道德品质虽然很值得提倡,但并不是当代大学生的特别关注点。如果按照传统讲法,作品讲授可能又会成为呆板的政治说教。这部小说的讲授完全可以从新的角度切入,同样也可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例如,可以避开传统的道德评价而选择联系现实探讨"创业"的话题。就业和创业是当代年轻人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可能从梁生宝的创业之路得到一些启发,将会产生一些共鸣从而对作品产生兴趣。当代大学生大多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他们往往很少或不曾经历过苦难和挫折,所以耐挫力普遍较弱,尤其是在就业上,往往受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在讲授《创业史》的时候,可以淡化时代背景等因素,而重点放在梁生宝对自己创业的坚持,主人公对创业之路的执着,克服一切困难向目标前进的精神可以鼓舞现在的大学生勇于战胜挫折。这种观念既保留了作品本身的价值意义,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业教育。
再以《青春之歌》为例,这部作品虽然讲述了林道静作为一个知识女青年的成长之路,但作品中不乏对主人公爱情经历的描写,这部作品也可以从女性对爱情的选择角度进行新的解读。
当今社会校园爱情很普遍,但大学生的爱情大多并不成熟,甚至会因为爱情受挫导致严重问题。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也是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品中林道静的爱情经历也是一个女性在不同阶段对爱情的认识和选择的不同,这种经历在现今社会很多女性也经历过,这种讲授方式也比较贴近现实,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拥有坚定意志、乐观精神从而具有健康心理。这些就是红色经典与当代语境的契合点。这是红色经典教学中应该全面提倡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
全新理论再造"红色经典"文本长期以来",红色经典"的研究存在一种误区,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当多的评论坚持意识形态立场,从政治角度选择某个作家的作品加以分析阐述,这种研究并不够深入、全面,仅停留在对作品结构、人物形象、政治教化功能的分析,并且结论多以正面评论为主属于浅层次研究。到了文革结束之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破灭,红色经典一度也被贬低。这种对红色经典从激情式追捧到情绪化贬低的评价过程,其实都没有从客观上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全民思想逐步解放,西方全新学术思想被引入中国,一些全新理论如现代性、文化理论的引入, 丰富了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 同时也给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学者们利用这些新的资源,开拓了相对多元化的研究视角,破除了传统的单一僵化的研究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语境和评价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发掘了"红色经典"文本以往被忽略的价值所在。以高校中文系学生为例,在教学中会系统学习文学理论、西方文论、美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往往也会涉及某些比较前沿的理论,由于这些课程偏重理论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难,而且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往往不会用来解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用学术界比较前言的理论来分析红色经典文本,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经典文本有全新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如何把抽象的理论用来分析具体作品,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会涉及文学心理学的论点,这种观点就可以用来解读红色经典这种文学现象。红色经典文本为什么曾经风靡一时,如果从文学心理学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从文学心理学角度看,文学作品从创作到作品完成再到读者接受是一个心理转换的过程。无论文学创作还是作品接受,都是存在特殊心理行为过程。红色经典文本具有极其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以及当时流行的平民本位意识。在那个时代,建构强大国家的乌托邦梦想、万众归一的集体意识,深深埋藏于作家和读者心理意识深处,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那个红色年代的整体心理氛围渗透到了那个时代的文本构建中来,所以自然而然会产生出像《红旗谱》和《创业史》那样的经典来。一句话,共同的心理意识创造了集体的"经典",以此种心理学角度切入文本,一来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更容易理解,同时学生会更容易接受红色经典,对之会有新的理解。
再者,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文学作品的跨理论研究也成为热潮,红色经典同样也适用于这种情况。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不仅仅单纯是文学作品,红色经典的改编成为一股热潮,大量经典文本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等新的视听形式,如今年在大荧幕上异常火爆的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针对这种现象可以用传播学、文化的消费心理等理论进行解读。当下时代是电子媒体时代,电子形式的电视、电影是主导形式。多种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美术,都可以与影视形式对接,但最能与影视形式对接,又有助于思想的展示的,则是叙述性作品。因此,红色经典纷纷涌向电视、电影屏幕,这种现象就是面向最广大的观众,同时进入当代艺术的主流形式。这种影视改编促使红色经典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运用传播学的观点,大众文化促成了消费的民间化。浅近、平易、通俗、流行,成为人们在当代文学消费的首选标准;丰富、熟悉、严谨、创新,又是当下文化语境中人们文学消费的潜在情结。无疑,红色经典以其熟悉的故事,通俗的民族化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怀以及宏大的国家叙事追求,从不同方面满足了普通大众的心理诉求。
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用俗文学视野来研究某些红色经典文本,这种观点认为小说大多可以从民间文学中寻找到可利用和整合的资源。中国小说诞生之初其实就是俗文学,但是小说地位提升是在近代以来才出现,小说中"民间"因素虽然丰富,却一直不被重视,曲波的《林海雪原》就可以按此种观点来进行解读。首先,作品抛开其政治外衣,其传奇性可以说是红色经典文本中最突出的了,仅有 36 人的小分队在白雪皑皑的林海雪原上剿灭一个又一个土匪武装,尤其是杨子荣只身入匪穴智取威虎山一段是家喻户晓,作品在本质上其实是一部通俗小说。其次,由于其是俗文学,更是包含了很多俗文学具备的民间因素,学者李扬就曾从"英雄、儿女、鬼神"三方面找到了小说故事结构中传统小说的大量痕迹,这部作品可以从"英雄"、"儿女"、"神魔"角度探讨其蕴含的传统小说痕迹,探讨其如何借鉴明清时期的英雄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神魔小说等古典小说类型,从而探讨"红色经典"小说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即对古典小说的传承,对民间因素的借用。这种角度就是借用了近几年在理论界比较流行的"民间原型批评"的论点,这种论点源于西方的"神话原型批评",在西方文论课程中,原型理论多用来分析西方文学作品,但中国化之后的"民间"角度更适用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解读。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学生会对红色经典文本有新的认知。
总之,高校教师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红色经典可以尝试从新的角度去重新阐释,一方面能够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来掌握很多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才是当代语境下大学教学所真正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洪子成:《文学与历史叙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克宽:《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黄山学院学报》2002年第 4 期。
[3]刘 为钦 :《十七年文学研究之我见 》,《福建论坛 》2004 年第 10 期。
[4]陈思和:《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李 扬 :《〈林海雪原 〉与传统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 年第 4 期。